第二章 设计任务书 杭州西站枢纽疏解通道工程三标段 一、 项目概况 1、 工程概要 杭州西站枢纽位于杭州城西未来科技城核心片区北侧, 是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宣杭铁路仓前站以北,规划留祥快速路以南,东西大道与良睦路之间。 杭州西站枢纽为高架车场,采用湖杭场靠南侧布置的分场布置方案。西站枢纽区域内规划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地铁3号线、机场快线、12号线、北部快线。 2、 自然条件 站区为冲湖(海)积平原,岩性为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砂层、卵砾石,软土层厚3~35m不等,最厚达44m,工程性质较差~差;下伏基岩多为燕山期花岗岩、侏罗系凝灰岩、泥盆系石英砂岩以及白垩系、奥陶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工程性质差异明显。地下水较发育,为表层孔隙潜水和深部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埋深0.5~1.5m,承压水顶板埋深20-46m不等,水量中等。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站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该地区50年一遇洪水位4.3米(注:以下标高数据统一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100年一遇洪水位4.7米,采取高水高排原则,不设置泵站。车站设计范围应考虑200年一遇洪水位,地块标高应在5.2米以上。 3、 工程设计范围 城市支路2条: 规划站北路:站东路长约2.8km,道路宽度约30米。西起东西大道,东至良睦路北延段。 规划站南路:站东路长约2.8km,道路宽度约30米。西起东西大道,东至良睦路北延段。 一、 主要技术条件 1、设计依据 (1)道路规划红线(电子文件); (2)《杭州未来科技城高铁新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以最终批复为准); (3)杭州西站站场及站房相关设计资料; (4)区域地形图等; 2、周边城市道路 东西大道(快速路):南北向地面快速路,现状道路红线42米,规划红线宽度60米,目前功能、线形、红线宽度已明确。 规划留祥路西延段(快速路):东西向快速路,为现状留祥快速路在绕城高速公路以西的延伸线,拟规划于西站站区北侧约1千米处。 良睦路(主干道):南北向主干路,红线宽度50米。 一、 设计目标与功能定位 1、 设计目标: 在对高铁运量、高铁客流特征、出行特征、片区总体交通特征、主要交通压力方向分布、区域对外衔接路网主骨架等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保障交通线路形式合理,确保区域交通组织顺畅。 2、 功能定位: 满足杭州西站枢纽客流的快速进出站及周边地块的交通需求。 四、设计要求 1、道路工程 (1)合理布局道路,满足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非机动车的运行需求,方便乘客进出站换乘。 (2)道路纵断面需结合沿线具体工程情况设计,并与国铁站房综合配套地块标高相衔接。 (3)综合考虑公交场站、出租车停车场、社会停车场(库)进出口及上下客点,确保满足功能需求,优化各单元内部交通流线。 (4)充分考虑匝道线位与铁路线位、东西大道、站中路、站西路及周边路网的相互关系,使其在空间上互不影响。 (5)线位选择应兼顾地块开发的需求和场站交通转换的功能。 2、桥梁工程: (1)桥梁总体设计、环境和景观设计等。主要有桥梁横断面布置、纵断面及接线工程设计,桥型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上、下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等。 (2)满足航道通航要求。 3、结构工程 综合考虑疏解通道与周边环境(尤其是铁路线路)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对站房结构、周边交通的影响,做到安全可靠,方案合理。 4、管线工程等设计内容 管线工程及设备系统工程应系统完善、技术先进、适用,具有合理的可扩展性。 5、其他设计要求 (1)社会环境:道路建设可完善区域道路路网系统,改善区域交通环境、联系周边区域、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生态走廊的景观大道,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美化城市居住环境。 (1)社会环境:道路建设可完善区域道路路网系统,改善区域交通环境、联系周边区域、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生态走廊的景观大道,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美化城市居住环境。 (2)水环境:注意处理开发建设期间的污水与雨水排放,并制定好营运期道路排水方案,可有效的减少道路建设对地表水环境污染。 (3)大气环境:道路两侧密植乔木、灌木,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物,又可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道路路域景观。 (4)声环境:对周边建筑影响应满足噪声控制的要求。如道路采用降噪沥青砼路面,可降低噪声,并能长时间保持降噪能力。 (5)生态环境:道路永久性占地引起地表植被的减少被工程绿化所补偿,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类型、特征不会产生影响。 (6)环境风险:应将危险品泄漏污染事故应急应纳入地方政府事故应急体系,同时要求道路管理部门做好应急计划,完善道路通讯联络系统,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可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污染影响降为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