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nmrxz 于 2019-2-18 10:14 编辑
本次规划基地位于海宁市域西部,与杭州紧密相接,是海宁市域西部的“融杭先行区”,承接临平,下沙城市功能。
规划范围以长安许状语从句:村镇界为主体,西,北,南至海宁市域行政边界,东至规划杭州中环快速路。
规划面积共约205平方公里,其中许村面积约91平方公里,长安面积约103平方公里。
{发展策略}
构建空间集聚,中心强化的空间格局
总体空间结构为: 一核两翼,一城二组团 一核:杭海新城高铁新区核心 依托海宁西站的客运服务枢纽功能,以及周边优质的自然环境,以融杭的空间一体化建设为导向,打造城市公共服务核心空间。
两翼:许村发展翼,长安发展翼 围绕许村和长安建成区,打造许村发展片区和长安发展片区。
一城:海宁融杭新城区 许村,长安城镇建设区向心集聚拓展,建设空间连接形成一体化城市建设空间。
二组团:许村产业转型组团,沿江产业转型组团 许村北部的产业组团向西联动衔接余开区,对接专业化智造产业;长安南部的沿江产业转型组团向西南联动发展下沙经开区,基于原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商业商贸服务功能。
打造人民路 - 长安路城市核心功能轴
以轴带面,联动各片区的城市功能。 将人民路 - 长安路作为主轴,串联龙渡湖公共服务功能,高铁枢纽综合功能和花卉小镇生态功能,并逐步实现功能延展与生长,拓展出品质居住,总部商务和教育文创等多类型复合功能。
以枢纽为核心推动许村 - 高铁新区 - 长安融合
以海宁西站枢纽为核心,打造高铁新区,引导居住,商贸,产业集聚,促进许村和长安一体化向心发展,共同构建深度融杭的杭海新城。 向西联动许村镇区和龙渡湖片区,以居住功能,商住综合功能以及生态功能为主要功能;向东联动花卉小镇片区和长安片区,以居住功能,商务功能,产业功能以及文创功能。
强化滨河拥湾战略空间发展
充分利用拥湾滨河优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凝聚城市发展动力。融入杭州都市区拥江发展战略,引导城市从上塘河时代迈向大运河时代。 围绕滨河拥湾的空间节点打造公共空间与服务功能核心区,以“服务核心 - 商住混合 - 生态本底”的圈层式结构展开城市布局和空间设计。
引导产业升级,空间创新的要素集聚 - 产业提升导向
规划引导杭海新城形成: 1个原则,3大类型,“2 + 3 + X”的产业体系一个原则 以创新创智为原则 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向价值链终端延伸,依托融杭机遇,积极引进创新制造产业,培育服务产业智能化发展。
三大类型 以转型升级,培优提质为导向的传统优势产业 以深度融杭,择优引进为导向的新兴智造产业 以对标钱塘江金融港湾和“互联网+”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2大传统优势产业 时尚家纺 都市观光农业
3大新兴智造产业 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制造 大健康 节能环保新材料
“X”现代服务业 总部商务,商贸物流 信息服务,旅游休闲 ......
引导产业升级,空间创新的要素集聚 - 产业空间布局指引
规划形成: “1主1次2转型13单元”的产业平台空间结构 一主:海宁拥湾融杭产业主平台 以高铁枢纽为核心,融入钱塘江金融港湾,结合花卉小镇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培育总部金融,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都市农业和城市综合服务,打造杭海新城产业主平台。
一次:01省道产业次平台 对接余开区,乔司板块和下沙北,重点发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健康器械,生物医药产业。
二转型:许村产业转型升级片,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片 许村产业转型升级片:对接余开区,布ë小镇,升级家纺城产业链,发展高档布艺生产和配套商贸服务; 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片:联动下沙经开区,对接钱塘江金融港湾,采取退二进三方式,对现状低小散企业原则上可全部更新提升,大力发展总部办公,研发创意,电子商务产业。
理顺轨道引领,快慢有序的交通系统
以交通为导向,谋划杭州东部交通“一张网”,引导城市发展。
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融入杭州1小时交通圈,推进公铁水交通一体化 ◆强化交通走廊建设,提升走廊复合水平与服务水平 ◆适应城市通勤与城乡通勤发展要求,建造城乡一体交通体系 ◆快速交通立体化与干支路网加密同步建设 ◆以枢纽核心化与层级化为依托优化城市TOD模式 ◆加快改善区域交通瓶颈,适度增加跨江拥湾交通
交通体系主要构思
◆增强沪杭高速,杭浦高速在沪杭经济发展带中对长安和许村的带动作用; ◆构建杭州东区快速路网体系,区分区域联系通道与组团联系通道; ◆向西无缝对接临平路网体系; ◆向南加密与下沙联系通道; ◆构建长安,许村内部组团联系通道; ◆以TOD为导向,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
高速公路系统构思
主要规划设想:一抬升+一延
抬升一对接临平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将沪杭高速许村段(东湖立交至沈士枢纽段)抬升优点:无缝对接临平;减少斜向高速通道对许村南北两侧的空间割裂;根据规划需求可将高速高架线下空间设置城市道路或公共开敞空间。
延一绕城杭州高速东线向北延伸至杭州二绕增加南北向区域联系通道。
沈士枢纽改为全互通改变许村镇区无法经沪杭高速转向杭州绕城高速向南联系的现状。
许村镇区南侧增设杭浦高速出入口互通增加许村与区域交通联系的出行节点。
快速路系统构思
主要规划设想:一环+一纵两横 一环:杭州中环快速路 杭州中环快速路海宁段推荐长安和周王庙之间的南北向线型,并预留以塘洲公路线型作为杭州中环快速路的备用方案。
南北向塘洲公路 - 文津路设为快速路,北至杭州中环北线,南至杭州萧山 增加南北向快速路通道,便捷沟通许村镇区 - 长安高新区 - 下沙 - 萧山。
硖许公路设置高架快速路,向西对接临平大道高架 充分利用临平大道高架与东湖快速路高架之间的互通,使海宁与临平无缝对接;带动许村北部区域和长安北部区域的发展及更新。
临东路快速路东延至塘洲公路快速路 优点:对接临平快速路系统,临东路为高架快速路,增强与东湖快速路的联系。 难点:临东路与东湖路的立交改建困难,东延有难度;与许村胜利区块安置点有冲突。
框架性主干路系统构思
◆人民大道东延接长安路 ◆科天路向南连长安高新区启潮路和下沙文海路 ◆新城大道近期南接海达路,远期衔接文渊路,考虑沿文渊路建过江通道 ◆锦绣路南延至下沙文渊路 ◆聆涛路北延 ◆硖许公路地面道路向西连接北沙路
轨道交通系统构思
◆衔接高铁交通网络 谋划与杭州轨道11号线对接工作,在余杭高铁站进行换乘对接,实现与余杭高铁站点的衔接。
◆融入杭州轨道交通网络 与杭州轨道3号线对接:延伸杭海城际轨道与杭州轨道3号线在星桥路站进行换乘对接(预留远期对接杭州轨道南北快线) 与杭州轨道8号线对接:机场北接线与8号线在文海南路站进行换乘对接。
◆连接航空交通枢纽 依托杭州轨道1号线连接机场工程,建议将“海宁市域总规”中规划的杭海城际轨道支线,提升为“萧山机场 - 下沙 - 海宁 - 嘉兴”的轨道交通主线。
内部交通框架构思
◆构建“十一纵五横”的城区主干路网 十一纵自西向东为:滨河路,新城大道,锦绣路,天顺路,站南路,科天路,农发大道,聆涛路,仰山路,崇长线和镇东路。 五横自北向南为:滨河路(北段),人民大道 - 长安路,世纪大道(地面段),01省道和芷泉路。
◆完善南北两个组团的干路网 北部的许村产业转型组团主要形成“两横两纵”的干道路网结构;南部沿江产业转型组团主要形成“三横三纵”的干道路网结构。
构筑拥湾滨河,产城融合的功能板块
总体功能分区
强化沿河,沿江的空间衔接布局,削弱连杭新城与临平,下沙之间的空间隔离。同时,打通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干道,提升整体的联系紧密度,实现多个片区之间的功能一体化发展。
许村产业转型组团
依托周边田园村庄景观,以及运河自然景观,建设高品质的产业发展空间。发展高档布艺与配套商贸产业。
沿江产业转型组团
强化高新区组团“退二优二”和“退二进三”,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完善西南侧高品质居住区建设。妥善解决原农发区与下沙3000亩土地再开发问题。
许村城区
提升龙渡湖区块的定位,发挥龙渡湖生态优势和经济价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并提升原镇区的生活空间品质。
高铁新区
作为杭海新城的核心片区,增加许村和长安一体化合力,聚集公共服务,商贸服务等功能。
长安城区
围绕花卉小镇建设产学研产业区,长安先进制造片高标准建设先进制造产业平台,整治提升老镇区的空间品质。
打造特色致胜,诗意体验的特色空间
水绿串联的生态格局
以生态环境为导向(EOD),​​通过生态景观改造,提升城市品质档次。 充分利用地区生态景观资源,以景观化,品质化塑造地区生态节点,将原有的边缘化生态空间,转变为城市核心区可依托的生态亮点。改善原有的生态防护绿地网络,形成城市绿地联系网络,强化沿江,沿运河重要生态景观节点。
一带+三核+三廊 一带:景城融合发展带 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建设融杭一体化发展城区,形成全域景区化的建设空间,实现景城融合发展。
三核:龙渡湖生态景观核,高铁枢纽生态景观核,花卉小镇生态景观核 以三个湖泊湿地为生态核心,围绕核心建设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连轴成网,提升城市生态质量,打造城市特色景观。
三廊:高铁沿线绿廊,钱塘江生态景观廊,运河生态景观廊 依托沪杭高速沿线绿地,建设线型公园,同时充分利用钱塘江与运河水系的生态景观优势,打造蓝绿渗透的水系景观。
具有魅力的特色空间
打造杭州东部“特色引领,魅力城区”
以龙渡湖,高铁站东公园和花卉小镇为公共空间核心,沿人民大道打造城市主轴线。
沿运河二通道打造滨河步道,建设宜居宜游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沿江空间以总部研发商务核心为中心,沿钱塘江岸打造滨江城市岸线。
未来整个片区发展将进一步整合,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景观环境优美。通过有步骤的建设推进,未来片区内需要重点打造运河沿线节点,龙渡湖节点,高铁新区节点,花卉小镇节点以及与下沙相邻的融合片区核心节点。
另外 此次规划还涉及了 沿江产业转型组团城市设计 长许一体新城区域 这可是满满的干货 快来看看〜
沿江产业转型组团城市设计意向
构思一:活化功能,细分板块
规划形成“一带二轴,一核十区”的空间结构。
一带二轴 结合杭州湾区发展,海宁融杭要求,规划落实融杭城市发展轴(启潮路)及沿江城市景观带,通过地区标志景观轴的打造,将滨江景观与城市发展充分融合起来。
一核十区 通过构建一个公共服务&景观标志核心,凝聚地区发展特色和优势,塑造环杭州湾新亮点。 2个产业提升区:位于启潮路北侧,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有序提升; 2个研发组团:位于启潮路南侧,是优先于启潮路北侧产业区块提升的组团,未来重点布局科技研发,交通便捷,同时有利于塑造融杭城市发展轴界面; 2个滨江高新产业园:借助滨江地区的生态景观优势,打造高新产业园,高新产业园将成为地区融杭发展的发动机; 2个滨江景观居住区:为地区发展提供居住配套,保障地区人气; 1个产业公共服务配套区:沿地区标志景观轴布局,适当安排城市公共配套(如大型商业,文化娱乐),重点落实企业发展配套(如会议会展,酒店等),完善地区生活配套(如医疗,体育等); 1个滨江总部经济园:将沿江区位最佳的地区预留出来,近期控制,未来打造钱塘江亮点,作为高端总部商务办公。
构思二:轴带明晰,湾区新城
主要轴带为“二轴一带”。 融杭城市发展轴 沿启潮路向南衔接下沙高教园区,向北衔接海宁西站枢纽。沿轴布局产业转型空间与科创平台,带动连杭新城与杭州的功能对接。
城市核心功能轴 沿“L”型轴布局产业服务,会展中心,行政管理,总部经济等城市核心功能,服务融杭核心区。
滨江景观带 充分利用核心区的滨江景观资源,打造尺度宜人,空间共享,生态优质的景观带。
构思三:复合交通,立体人行
规划形成主次支路等级明确的道路网结构。
主干路 三纵:启潮路,春潮路,聆涛路 三横:创智路,启辉路,新兴路
次干路 两横四纵
构思四:景观渗透,钱塘亮点
完善核心区水体网络,沿水系建设绿色公共空间,将滨江景观延续至核心区内部。将标志性建筑布局在各个景观廊道的主要空间节点。
长许一体新城区域概念引导
构思一:公共开敞,绿廊渗透
沿人民路等主要干道,高速公路和高铁线位形成的廊道网络,建设景观廊道;结合主要的开敞空间,打造龙渡湖开敞空间核心,站前区开敞空间核心,以及花卉小镇开敞空间核心。同时布局若干开敞空间的次级核心,形成辐射全城的景观开敞结构。
构思二:双轴引领,多元复合
沿人民路和01省道打造城市发展轴。
沿两条城市发展轴线,布局多元化的功能空间:宜居空间,站前枢纽空间,商业商务空间,产业转型空间等。
构思三:景城相融,慢行连续
沿主干河道建设地面慢行绿道,在商务核心区,站前枢纽空间等重要的城市功能空间建设二层慢行步道,兼顾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融入,打造连续,复合的慢行系统。
连杭新城 未来的海宁 无可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