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8-6-26 19:33 编辑
本报记者搭乘俄罗斯式“绿皮车”,仿佛经历时空穿越辽阔大地上的慢生活体验
300公里走了7小时本报特派记者 宗倩倩 发自萨兰斯克 11座城市,这是本届俄罗斯世界杯的举办城市数量。在来俄罗斯之前,记者专门研究了这11座城市的地理位置,还庆幸他们基本都集中在东欧部分,不然跨越这个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国家,实在不敢想象。 事实证明,记者高兴得太早了。即使这几座城市距离并不远,彼此却如隔万水千山——当你习惯了国内班次众多、时速300公里、纵横南北当天可打来回的高铁,真的会被动不动就要坐24小时的慢车给吓到。 离开下诺夫哥罗德,记者的下一站是萨兰斯克。两地铁路里程325公里,但火车还是要坐7个小时。这速度真的不是公交车吗?到底是怎样神奇的时速才能完成这样的行驶时间?昨天,记者踏上了这段充满了一堆问号的旅程。 全国只有一条高铁 俄罗斯的普通火车都这么龟速 俄罗斯的火车分为很多种,即使是卧铺,也分是否有空调、是否有淋浴、是否能够带宠物等列车。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行程安排,选择搭乘不同的火车。 但已经在国内普及的高铁,在俄罗斯仍然属于奢侈品。莫斯科到圣彼得堡距离650公里,全俄只有这两地间白天有几班4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的高铁。 记者这次搭乘的是普通火车的卧铺,提前在国内通过俄铁官网买好的车票,用A4纸打印出来,就可以直接上车。 安检通道、显示着列车信息的电子显示屏……下诺夫哥罗德的火车站看起来和国内小城市的高铁站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有儿童游玩区。 但记者走到月台,看见那些除了颜色不一样,其他都像极了国内绿皮车的火车,才从梦中醒来:“这真不是高铁站,要坐的火车也真的不是高铁。” 记者买的是二等卧铺车,折合人民币200块钱,还不是最舒适的那一档,但不知是俄罗斯人民普遍节俭,还是这趟车原本乘客就少,整个车厢竟然只有记者一人。 说是二等车,相当于国内的软卧,车厢内上下两层卧铺,关起门能拥有独立的空间。但其实只是形式上像而已,仔细看这个车厢,这类火车已经基本在国内被淘汰了,没有空调、设备老旧,关键是速度太慢。 记者查看了贴在车厢内的火车信息,下诺夫哥罗德到萨兰斯克,要行驶325公里,用时6小时50分,中间停靠10个站,平均时速只有46公里,一天只有4班,都是这样的慢车。 而这趟列车也是不辞劳苦,记者体验的只是它的前面一小段。列车一共要行驶45个小时才能到达终点:2172多公里外的阿德列尔,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要开整整两天。而中国目前的高铁只需9个小时。 没信号感受了一把“战地抢稿” 难得有个机会静静“思考人生” 除了车速慢,让记者更无法忍受的是网速慢。整个行程,记者几乎看不到手机上的4G信号,3G、2G不断切换,当然,看到最多的还是那让人绝望的三个字,“无服务”。 由于在火车上要把写好的稿子传给后方编辑部,还必须赶在截稿时间之前,看着“无服务”的手机屏幕,真是让人火冒三丈。记者只能不停查看手机,一有网络信号,就赶紧与后方联系,稿子写好一段传一段,顿时有种穿越到战争时期,成了背着信号设备努力与大本营联系的通讯兵的感觉。 但这种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的慢生活,如果适应了,也别有一番感觉。摇摇晃晃的列车、安静的车厢,窗外不是呼啸而过的模糊画面,而是你可以慢慢欣赏的蓝天、白云、森林、河流……除了在没有空调的车厢里,实在是闷热,有点煞风景。 若有朋友相伴,可以放下手机,聊聊天;若独自出行,时间也足够与邻座陌生人慢慢相熟;若像记者那样一人“霸占”一个车厢,也不失为一段独自放空发呆或者思考人生的难得旅程。 本报特派记者 宗倩倩 发自萨兰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