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74|回复: 0

西方放行中国制造堵截中国品牌:海尔等在外难言影响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谈起美国,你会想到什么?
  多半是可口可乐、麦当劳、苹果、迪士尼……

  谈起德国,你会想到什么?
  多半是宝马、奔驰、西门子、阿迪达斯……

  那么当外国人谈起中国,最常说些什么呢?
  Food! Kungfu! Panda!

  有点尴尬。固然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功夫令人神往,熊猫也很可爱,可是如果中国呈献给世界的只有这些传统与自然之物,那我们近四十年来的努力都用在哪儿了?
  一个国家留给别国民众最多最深的印象,往往是知名品牌。但在品牌走向全球的道路上,我们做得仍不如美国、德国、日本,甚至也不如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
  不信你可以数数上述国家的品牌,而后试想这些国家的人可能知道哪些中国品牌——答案不太乐观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中国制造赢了,中国品牌呢?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多年以后,每当说起这一变革,总有一种常见的论调:中国是大赢家,西方追悔莫及。

  这种论调的大致逻辑是:欧美本想将中国拉入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以期挖掘广阔的中国市场,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中国在这场游戏里特别能打,没有献出市场,反而抢走了大片市场。
  此说有一定道理。从宏观上看: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0.5万亿美元,GDP排名世界第六,对全球贡献率仅为0.5%;201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6万亿美元,GDP排名世界第二,对全球贡献率超过25%。
  具体来看: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水泥,45%的钢铁,50%的玻璃,25%的汽车,40%的船舶,70%的智能手机,90%的笔记本电脑,80%的空调,65%的冰箱,40%的鞋子……
  中国确实是赢家。

  但是,并没有出现中国“走别人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的情形,西方也没有坐视这一切发生。在价格上,他们通过反倾销手段抵消了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优势;从话语权上,他们通过品牌壁垒始终限制着中国在产业链上的地位。
  平心而论,“Made in China”闻名全球,可是中国品牌深入人心了吗?中国制造,仍有大量产出是OEM(代工生产),营收高,利润低,干着脏活累活重活,钱却都让外国品牌商赚了。
  美日德英未曾放过中国,我们当然也不会放过西方。面对这些封锁,不甘心的中国企业积极突围。
  中国企业突围路线图
  中企突围路线大约分为三条,我们选择其中三家代表分别讲述:
  富士康式
  谈及代工,自然绕不开富士康。虽然logo不见于任何产品上,但这不妨碍其凭借强大的生产线做得家大业大,为人熟知。
  然而,多年前一场专利诉讼让创始人郭台铭意识到,单凭人力和供应链管理是无法在电子产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于是,富士康开始布局知识产权,迄今为止,他们已在全球拥有专利七万余件,连谷歌都要向他们买专利。

  依旧是主做代工,但有了专利加持,议价能力提升,合作伙伴增多,不仅在世界500强高居第27位,还被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去美国开厂,这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企业走出的路。
  网易严选式
  如果说富士康是从幕后发力,以网易严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则是从台前发力。
  互联网企业拥有天然的营销和传播优势,所欠缺的则是制造能力。所以他们自身打造品牌,同时和制造业企业合作,采取ODM(设计+代工)模式,为产品标明“XX大牌制造商出品”,以此与众多高价洋品牌一争高下。先是立足国内市场,而后走向海外。

  当然,这种方式不是简简单单贴牌而已,好的产品终究需要企业走向上游,把控供应链和设计制造工序。如今网易严选还小,中国的无印良品尚不确定在哪里,不过他们确实代表着互联网零售业升级的趋势。
  海尔式
  说完了代工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的选择,最后要说第三条路——老牌制造厂商坚持自主创牌。
  这条路,大概最难走,无法取巧只能硬拼。尤其在打开新市场的初期,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比例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但相应地,等到品牌成熟,收获期的所得也是最丰厚。
  就像海尔,早在1999年就已开启品牌全球化之路,当时中国尚未入世,此举真是备受质疑。然而如今,根据欧睿国际2018年年初的报告,海尔以10.5%的份额连续9年蝉联全球白电市占率第一,并斩获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单项第一。在近乎100%自有品牌的前提下,海外市场营收占到公司总营收的一半,可谓功不唐捐。
(数据来源:欧睿国际)

  从幕后向台前掌控、从台前向幕后渗透、在原有基础上全线突围,不同企业根据他们不同的出发点,选择了各自的道路。
  中国制造的国际化战术
  虽说路线不同,但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共通的,对于致力国际化的中国品牌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1
  保持创新
  这里不仅指技术创新,也包括设计创新——美也是生产力。
  无论是中国还是曾经的日韩,在企业扩张之路上,都曾被人诟病“抄袭”“模仿”。这种选择在初期积累家业之时还可接受,但若想在全球打响自己的品牌,创新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不可或缺。
  2
  整合并购
  如果知识产权已被他人占得先机,该怎么办?答曰:看看有没有机会把对方买下来。
  以海尔为例,整合并购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 Paykel、日本AQUA等品牌,不仅拿下许多专利,还实现了多品牌协同作战的效果,在美国、澳洲、日本等市场均已站稳脚跟,还在不少细分领域赢得冠军。

  3
  本土化、个性化
  想当年,都是外企来华之后研究本土化,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中企走出海外时讨论这一话题了。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招揽外籍高管,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海外建厂、建网点,额外付出这么多可不是为了撑门面,而是的确需要“更懂欧美”“更懂XX”的人来满足异国客户的需求。例如小米,在印度市场大获成功,靠的就是积极本土化。

  4
  敢于创牌
  最后一点经验,完全是个心态问题——要敢。
  中国企业大举出海,真正底气十足的还是to B业务,例如高铁、电网、核电这些举着国家名片的建设工程。而说到to C,其实我们自己都心虚,除了海尔、联想、华为等寥寥几家,很难说有什么品牌拥有全球影响力。
  冲击海外市场,尤其是冲击高端市场,颇多挫折失败,一直如大山般压在中企心头。但难归难,想要改变“别人吃肉我喝汤”局面,非要狠下决心不可。

  可当时的话语权还是弱,在2001年,海尔某款畅销冰箱价格仅99欧元,未必及得上一些二手洋货的售价;而到2014年,海尔在欧洲推出的一款法式冰箱最高售价2999欧元,却是颇受欢迎。
  最后讲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吧:上世纪90年代,海尔初进德国市场,引来颇多抵触。德国人说,日本家电都没让进,又怎会轮到中国?于是海尔请来一群德国经销商,将揭去商标的冰箱交给对方挑毛病,挑下来的结果是——两万台的订单。
  多少辛苦,都化作一声长笑。仍在前行的中国品牌,应该有豪气说出那句:走着瞧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4-27 11:02 , Processed in 0.1406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