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3|回复: 1

[新闻] 【城市经济】吉利为什么要造飞行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钱江晚报】
吉利为什么要造飞行车
一年完成对美国飞行汽车公司的收购,钱报记者揭秘收购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益敏 陈婕

吉利与Terrafugia的签约仪式。





  吉利汽车真的要飞起来了。

  一个多星期前,吉利的又一桩海外“买买买”事件,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这次,吉利收购的是美国一家名为Terrafugia的飞行汽车公司,对方拥有10余年飞行汽车研发经验。随之,吉利方面表示,计划于2019年推出首款飞行汽车,2023年推出全球首台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

  事实上,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拥堵已经成为摆在大中型城市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限行、限购、拓宽机动车道的方式,但收效甚微。如果汽车能飞起来,或许真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吉利收购的这家美国公司,到底能带他们飞多远?在这桩收购中,到底蕴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创业31年的吉利人,在一次次海外收购背后,又有着多少雄心壮志?近日,钱江晚报记者走进吉利总部,揭秘收购背后的故事。

  一年完成从提案到收购

  相关人士称是一场“甜蜜的恋爱”

  汽车的未来是什么?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的时候,无人驾驶汽车或只是未来汽车的开始。

  或许,吉利也看到了这一步。所以,他们走了更远的一步——研发飞行车。

  在吉利收购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之后,网上曾有不少文章表示,吉利这样的布局,早在5年前就开始。其实,吉利收购飞行汽车公司的布局,从一年多前刚刚开始。

  一年多来,从提出方案,到完成收购,其中,还要经过美国相关部门批准审核,这样的效率不可谓不高。

  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向钱江晚报记者透露,收购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而从向对方提出方案,到最终完成协议,并没有太大的波折,“整个过程,对方只有一位小股东一开始并不赞成,但他在考虑后,最终也同意了我们提出的收购方案。”这位知情人士表示。

  吉利官方没有透露收购的具体金额,并表示,“尊重并将履行Terrafugia公司在原始股东协议中的承诺”。但知情人士同时表示,这场收购就像一场“甜蜜的恋爱”,双方都有着完美的契合度。

  事实上,由五位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优秀毕业生在2006年创办的Terrafugia,在过去1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走上商业化的道路,“他们更像一个自主研发的科创型公司,在循序渐进的发展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也延缓了他们的研发进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利方面的全面介入,或将彻底改变开发的进度。

  一个全新的中文名

  收购后吉利控股人数占六成

  或许,Terrafugia很快将拥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太力。而这,也将是这家美国公司一次全新的开始。

  吉利集团副总裁余宁带队完成了对这家公司的收购。一位参与收购签约的吉利员工告诉钱江晚报记者,Terrafugia公司位于波士顿市郊,公司只有几十人,年龄普遍在40岁左右。“完成收购后,吉利方面将对公司在研发方面的能力保持他们的独立性,但会聘请更多专业人士一起参与新的研发工作。”

  据悉,完成收购后的Terrafugia,注册地及总部将继续留在美国,并专注于现有的飞行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收购后,拥有多家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工作经验的余宁,将任公司董事长,而在新的董事会架构中,吉利控股人数占了4人,占比近六成。

  在吉利方面提供的一段视频中,Terrafugia美国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之所以和吉利结缘,是因为吉利是他们信任的公司。“一方面,作为31年造车历史的企业,吉利汽车制造领域有一定的积淀,而飞行技术也正需要汽车制造技术的基础。此外,吉利这几年通过数次国际化兼并重组,具备了国际化视野以及知名度。”

  进入中国市场还没有时间表

  省内航空设施的投入将助力飞行车研发

  关于飞行汽车的未来,吉利方面表示,将率先在美国进行试验,至于何时进入中国市场,还需等待时机,“毕竟除了技术,在中国要使用飞行车,还需要航空方面的审批。”

  不过,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关于飞行车的研发中心,有望很快在浙江省内落地。更有消息透露,浙江目前对于航空方面的投入,比如舟山波音交付中心的投建,也将对吉利飞行车的研发起到积极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9年,Terrafugia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并于2012年发布了Transition的迭代版本车型。第二代比第一代更完善,实现了直接上路,而且还被美国航空部门允许投入商业性生产。

  Transition有两个座位,空中续航为640公里,最高时速为160公里。它长6米,拥有一个可折叠机翼,打开时宽5.6米,收起来仅2米,可以尽可能减少在陆地的占地面积。虽然它能飞上天,但它还配备了一系列汽车的安全配置,比如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碰撞溃缩区等等。另外,如果在空中发生意外,它还有最后一道防线——降落伞,在紧急时能安全着陆。

  对于被完成收购后的Terrafugia,他们原来的研发团队,已经有了更为具体的展望——“比如,当救护车被堵在路上,使用飞行汽车就可以立刻起飞并在数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像这样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的情况下,飞行汽车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一位技术人员表示,有了吉利的支持,他们坚信能做到。

  新闻+

全球飞行汽车的发展史

  一些历史资料显示,飞行汽车这个早年被认为是“天马行空”的设计,在1917年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工程师格·寇蒂斯制造了一款翼展长达12.2米的铝制飞行汽车。它由一款汽车发动机驱动,严格意义上来说称之为飞行汽车很是勉强,因为它只实现了短距离的飞行式跳跃。

  在1921年法国工程师雷内·唐皮耶设计了一款名为“TampierRoadable”的飞行汽车,可以飞行2小时,并成功在当年巴黎航展展出,但身躯巨大,平均时速只能达到24km。

  目前全球生产飞行汽车的主要有三家,分别是AeroMobil公司、Terrafugia公司以及PAL-V公司。三大品牌除了可容纳的座位数一样,其他指标均表现不一。

  2013年,Terrafugia公司公布了TF-X概念车,能垂直起降,搭载混合动力系统,飞行时速达322km,续航里程超过800km。

  就目标市场而言,飞行汽车面向的高端消费市场,比如Terrafugia的TF-X概念车,预估售价就达到了26.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73万元。相关人员表示,TF-X技术还需要投入,该公司预计TF-X概念车需要6~10年时间才能真正生产。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并购,吉利一路布局全球化
推动飞行汽车商业化,是收购+融合的最新样本
本报记者 王益敏 陈婕

Terrafugia的飞行汽车



  谈及吉利的发展,绕不开一个名字——董事长李书福。

  从泥腿子企业家,到收购沃尔沃,再到收购宝腾莲花,坚定地走向国际市场,如今他又把眼光放在了最前端的飞行汽车上……李书福这一路,走得令人心生敬意。

  事实上,如今的李书福是一个从安全技术到智能化都能侃侃而谈的汽车专家,有人说,他谈起汽车制造,就两眼放光。

  或许收购飞行汽车公司,是吉利近年来做强、做大的一个缩影。从中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更为具象的吉利,一个走向全球的吉利。把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一件件做成、做好,李书福说:“靠的就是敢想敢做,善于创新。”

  我们有理由相信,能飞上天的吉利汽车,也是在这样的理念和坚持中诞生的。

  是收购公司更是融合技术

  吉利想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在完成对Terrafugia收购的签约仪式上,李书福并没有出现。但是,在他的一段寄语中,却能看出他对这场收购的关注和期望。

  “飞行汽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领域。”李书福说,他相信Terrafugia能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并且引领一个新行业的发展,“我们还整合集团的全球资源和创新能力,全力支持Terrafugia实现战略目标。”

  显然,李书福把这场收购放在了全球的角度,而如此深远的眼光,对于李书福而言,已是第十个年头。

  2008年,李书福在底特律车展上正式提出收购沃尔沃的意愿,之后吉利成立相应项目组。

  2010年8月2日,吉利成功交割沃尔沃轿车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这起“蛇吞象”事件,成为我国首例海外车企并购案,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海外车企并购案。在各大商学院,吉利案也是经久不衰的商业案例。

  其实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被世人所看好。当初,李书福对于汽车的定义仅仅只是“沙发+四个轮子”,没有人会想到,在吉利汽车站稳脚跟之后,李书福会有如此大的野心。

  事实上,如今再次回顾这件事,很多人逐渐明白了其中的真意,正如一名吉利内部技术人士说:“董事长收购沃尔沃时,看中品牌是一方面,它的技术储备是董事长最为注重的,因为吉利未来想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从2014年开始,沃尔沃的技术和吉利融合,吉利产品相较之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吉利3.0时代精品车型已经推出的博越、博瑞等成功车型,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收购公司,到融合技术,吉利下的是一盘很大的棋。

  吉利人的海外梦

  实现全球资源共享

  除了技术,李书福和吉利要给予Terrafugia的是“全球资源”。事实上,诞生于浙江台州的吉利,如今有资本这样说。

  就在几天前,吉利在白俄罗斯的工厂下线了首台吉利博越汽车,这填补了白俄罗斯不能生产轿车的空白。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的吉利工厂,中文简称“白俄吉”,是白俄罗斯唯一运行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当地媒体报道称吉利“圆了白俄罗斯的造车梦”。

  在比利时,根特工厂是沃尔沃主要工厂之一,也是比利时目前最大的轿车制造企业。

  “从澳洲到伦敦,到如今的白俄罗斯、美国,吉利就在这样默默地布局全球市场。”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布局,正是所有国际大品牌汽车都曾走过的路,也是吉利如今壮大的最好例证。

  李书福身边的人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全球跑已经成了整个吉利人的工作常态:今年3月,吉利在英国投下当地最大的一笔绿地投资,造起英国近10年来首座整车工厂;5月,吉利在马来西亚和宝腾汽车签下框架协议,收购宝腾;6月,吉利宣布投资瑞典哥德堡单体最大的创新中心;11月,吉利与美国飞行汽车公司的交割正式完成。

  “不同品牌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吉利在完善着一场关于汽车人的终极梦想版图。”吉利相关负责人说。

  全球化的资源,也让吉利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17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总营收达394.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7.54%,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达到43.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74%。随着产品销售量逐步上升,及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公司对产能的诉求也会随之提高。而这,就是吉利在不断全球化中,得到了最大回报。

  飞行汽车商业化

  是吉利的新梦想

  事实上,吉利全面投入研发飞行汽车,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对于公司的影响,同时,也将是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其中,飞行汽车的商业化,是最为直接的影响。

  Terrafugia公司新任CEO Chris Jaran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正是吉利控股集团用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举措,才让Terrafugia实现了飞行汽车商业化的理想。

  那么,这样的“商业化”,到底能走多远?而在国内外特斯拉、乐视、百度等新锐科技汽车厂商纷纷押注无人驾驶汽车之时,吉利为何投注于汽车与飞机融合的飞行汽车呢?

  Terrafugia公司的创始人和CTO Carl Dietrich表示,他们是怀着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愿景创办公司的,希望运用飞行汽车产品创造个人出行的全新维度。

  根据他的预测,未来20年中,全球汽车还会再增长,将会超过过去110年的生产总和。同时,到2025年,人口过百万的中国城市就会有221座,而在城市化中,陆地面积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就是最大问题之一。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道路基础设施还需要8万亿元的投资。对此,飞行汽车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交通跟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交通问题能够解决,就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未来科技的推进。”吉利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正是他们在探索飞行汽车商业化中最大的动力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27 06:47 , Processed in 0.1784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