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对城市之间的竞争影响越来越大。国际上通常用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创新指数。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
那么,各个重点城市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各主要城市的研发投入和占GDP比重统计显示,去年京沪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的大关,京深沪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已经达到了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这三个城市的总额占全国22%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部分重点城市的数据尚未公布,因此在此没有纳入统计。另外有部分城市的数据为预计数,与最终数据会略有出入。
京沪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
分城市来看,北京与上海这两大强一线城市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1000亿元。
其中,2016年北京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年北京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79.8亿元,比上年增长6.9%,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94%。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36.2万人,比上年增长3.0%。
上海市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30.00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80%,这也是上海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京沪之后,位居第三的是深圳,至2016年,深圳研发投入达到了800亿元,相当于北京的53%,上海的77.7%。尽管与京沪有一定的距离,但也明显大幅领先于后面的城市。
另外,从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来看,北京以5.94%高居榜首,深圳以4.1%位居第二,上海以3.8%位居第三,这三大城市的这一比重在全国遥遥领先。可见京沪深是我国目前的三大研发中心。
企业、政府所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企业研发支出在全国研发支出中所占比重大概77%左右。这其中,北京和上海是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大企业总部集聚最多的城市。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先,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多。
另一方面,京沪深作为我国的三大金融中心,汇聚了大量的风投、私募等金融机构,金融业的发达也为研发注入了充分的血液。
从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来看,据公开资料,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分别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等国家,这些国家全部以高新技术产业闻名世界。
也就是说,目前京沪深的研发强度已经可以与发达经济体相媲美。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京沪深是城市经济体,很多外地企业都将研发总部设置于此,也就是说这三个城市的研发力量是服务周边、辐射全国的。
根据去年科技部制定的《建设创新型省份工作指引》。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更多省份和城市进入创新型省市行列,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科学技术重要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初步形成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格局,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对建成创新型国家形成有力支撑。
这其中京沪深将是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京沪深三大城市去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3300亿元,占全国的22%左右。
表1:重点城市2016年研发投入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根据各城市统计公报、公开资料统计。其中广州的数据为预计数)
这些城市在努力追赶
在京沪深之后,天津、广州、苏州、武汉、杭州等城市也在努力追赶。
这其中,直辖市天津的研发投入多年来在各省份中位置位居第三,仅次于京沪;若以城市论,天津也仅次于京沪深,去年研发强度达到了3%,研发投入约537亿元,位居第四。
相比之下,一线城市广州的研发投入相对滞后。今年8月22日,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支出,2015年广州市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倍增计划,试图扭转长期以来困扰广州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但研发投入强度也只达到了2.1%,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5%)。
该报告指出,2016年广州还没有公布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粗略测算,研发强度预计也只达到2.3%左右,相较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苏州等同等级城市,广州研发投入强度依然处于明显落后位置。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广州的研发投入与广州经济总量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是不成匹配的。原因包括:目前高校、科研机构转化比较低;目前研发投入是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京沪深等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结构上看,广州商贸产业占据相当大一部分,而商贸产业需要的研发投入也很少。
目前,广州也在加紧追赶。今年3月印发的《广州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达2.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件以上。
其他城市中,目前苏州的研发投入位居第六,去年研发投入达到了416亿元,武汉、杭州、南京这三大城市也都超过了300亿元。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在京沪深之外,厦门、武汉、杭州、合肥、南京、天津都在3%左右。
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的研发支出主要有两大类主体,一类包括了科研机构和高校,另一类则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研发经费多,不代表由此形成的GDP就多。尤其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往往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现象,一些高校和科教发达的大区中心城市,其成果的转化率往往不够。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一些中西部大区中心城市,高校非常多,科研实力雄厚,但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够,市场化程度不够,面临着人才外流的问题,很多科研成果没有在本地转化,而是在沿海地区比如深圳实现了转化。这些城市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教、土地空间优势,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由国家统计局印发实施。其中,研发支出(R&D)计入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一调整,将对各城市的GDP总量产生拉动作用,届时,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将成为影响城市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
这其中,去年,作为研发支出纳入GDP核算改革的全国唯一试点城市,深圳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思路和方法对深圳市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试算。试算结果显示,实施改革后,2015年深圳市可计入GDP核算的R&D为498.80亿元,占全市R&D经费支出比重为68.1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深圳之后,今年北京、上海这些研发投入较多并且转化率较高的城市,GDP总量将明显增加。此外,天津、广州、苏州、武汉、杭州等城市的GDP也将增加不少。
表2:重点城市研发投入强度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按照官方公布的地区研发投入和地方GDP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