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1|回复: 52

[新闻] 【城市商业】菊英面馆重开第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7-9-1 14:52 编辑

对于很多老底子的杭州人来说,对菊英面馆的印象一定都不陌生,可以说,一碗面条承载了满满的“杭州味道”。今天(9.1)一大早,菊英面馆在新地址重新开张,排队的人那叫一个多。早上7点不到,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新店离老店不远,在中山南路368号,鼓楼南边,上下两层,加起来400多平方。对不少老杭州来说,菊英面馆吃碗面,有时候是情怀,有时候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菊英家的片儿川好不好吃?值不值22块钱?

要知道,一般面店14块就打住了,22元好比这个行业的巨无霸。

在中河南路老店的时候,就有人说:吃碗面,巨贵的铜钿,还要排队,搞啥事体?

菊英面店,加蛋加油渣的片儿川-记者 朱丹阳 摄

新店要开了,说什么的人都有。老板硬气,不响。果真,今天早上,没有花篮,没有鞭炮,连个广告纸优惠都没有。不是一般的人生赢家。




我是早上5点20分到中河南路368号的菊英新店,外面天还墨墨黑,店堂里也一样黑。门脸上“菊英面店”四个字格外闪闪发光,开张前一晚,之前一字之差的“菊英面馆”的“馆”字已经被自称有强迫症的颜老板换掉了



6点07分,店里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记者 朱丹阳 摄

5点25分,我在边上早餐铺吃了碗馄饨,再转过来,刚好碰上菊英的颜老板和菊英阿姨来店里开门,已经有三四个食客聚在门口。跑过去一问,最早到的是住在雄镇楼的65岁的谢大伯。



谢大伯吃上新店第一碗免费面,他凌晨2点半就赶来排队。记者 朱丹阳 摄

第二位陈大伯说,他4点差一点来的时候,这个谢大伯就在门口了。所以谢大伯肯定是第一位。谢大伯自己说,夜里2点半就来了,店门口还一个人都没有。“我前天来问过,服务员说今天第一碗面免费,随你点什么。”

第二位是城隍牌楼的陈大伯,他走进店里,一人坐了一桌。陈大伯很有个性,自带一瓶牛栏山白酒,前几天他就以老顾客的身份来和颜老板勾兑过,老板答应送他一碗油渣。店还没开张,陈大伯一个人坐在那里老酒喝喝,油渣嚼嚼,说是等一位爬城隍山的朋友来一起吃。



陈大伯吃老酒。 记者 戴维 摄

第三位是楼先生,大学路赶过来,吃完面,还要赶着去上班。他以为自己最早了,没想到还有人比他更早。

排在第四位的是孙先生,从滨江骑电动车过来,5点半到的。老店关张后,他就等着开新店,过来吃一碗片儿川,“菊英的雪菜新鲜,是特制的。而且季节跟牢的,春笋、鞭笋、冬笋。卫生确实好,(老板)每天下班都清理一遍,灶头干净。”

这时,除了厨房桌子上放着几大袋面,原料都还没到。

5点45分,送雪菜的人提着两塑料桶碧绿碧绿的雪菜来了。屋子里马上飘起一股新鲜雪菜的香味。

5点52分,肉送来了,毛估估有六七十斤。

6点正,蘑菇、韭芽、金针菇送到了。

6点6分,两大袋剥好的新鲜鞭笋到了。一问,是蔡院前农贸市场的肉店金老板送过来的。菊英店里最多要一天要进一两千块钱的笋。


金老板送来鞭笋。 记者 戴维 摄

所有的供货商都拿的是签单,现在的店规是:一周一结。

6点20,离开张还有10分钟,门口有20个人在排队,大多是上岁数的老人。有人等不牢,在队伍里扯开喉咙喊:票子开开好算了,不要排队的。我问了下一圈排队的人,除了住在附近的,还有来自众安桥,南星桥,江城路,闸弄口,官巷口,豆腐桥,三郎庙,三里亭的。说起为啥一大早过来排队吃面,答案也是七嘴八舌。



6点54分,菊英面店排长队。记者 朱丹阳 摄

“我在菊英吃了二十多年,我在东南化工厂上班,从一元八的片儿川吃起。这里的油炸面最好吃。”

“我吃什么面,都不用说的。收钱的都认识我的。吃了二十多年。我最喜欢吃辣肉面,蛮辣的。”

“我转了两部车子过来的。听说这里的老板有洁癖。”

“我今天来凑凑热闹的,主要报纸登一登,我们来尝尝味道的,其实片儿川嘛,杭州到处都有,楼外楼旁边每天早上8点还有片儿川,味道不错的。”




今天掌勺的是颜老板的女儿颜美。颜老板闷头在厨房里洗菜。他果真是有洁癖,五点半刚到店里,就用手一抹贴瓷砖的墙,“有灰尘”,去厨房拿了抹布去擦墙了。

扬州来旅游的大二男生小顾,特地在临走前,来朝拜一下杭州的片儿川。等下他就要赶8点多的火车,去南京读书了。

一个在杭州读研的小姑娘,是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来菊英打卡的,为什么两个月前没来?她说,以前人太多。

在滨江上班的小伙子小费在杭州七年,吃了很多面店,就差菊英这一家。今天也是特地赶过来,冲着“当家花旦”片儿川来的。

7点多,学生族也多了起来。谢大伯带着紫阳小学一年级的孙子来吃面,他也是老客了,他说管收银的店员王令是收钱高手,“你来吃过一次,下次她就知道你要点什么”。不过,那是老店人工收款的时候,现在新店统一换成了电脑收银,王令就有些跟不上。

我注意到,排队的老人大多手里早早捏好了一百或五十元的大钞,而年轻人一般会用支付宝或微信付款。

开业后的两小时里,收银台前的队伍一直保持在二三十人左右,最长长到马路边。整个饭店飘着片儿川香味的诱惑太大了,采访得差不多,我和摄影记者也排队,一人要了一份片儿川。吃的时候,边上一桌做了一对老夫妻,阿姨姓林。她点的是拌川加蛋加蘑菇,可以说是顶配版了。吃之前,她拿出一只巨大的手机拍照,“我要传给我儿子媳妇看”。原来林阿姨的儿子媳妇一直在台湾和广州工作,去年来杭州时吃了一次菊英的片儿川,念念不忘。听说新店开张,嘱托老爹老妈先来探路,顺便拍照他们解解馋。



来源:都市快报、浙江24小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9-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英面店今天重开,客人跟老板吵起来了!早上3点半就有人敲门,10点已卖出300碗!2017-09-01 11:48环境

每年的九月都让杭州人期待
不是因为开学
而是菊英面店放完暑假的开业
一整个夏天都牵肠挂肚的
无非就是菊英的那一碗片儿川
今年的9月1日,全新的菊英面馆又来了!
早上9点30分,记者坐在公交车上经过菊英面店门口时,已经就已经看到排队的长龙了。
吓得妹子赶紧从车上跳下来,狂奔过去。
上午10点,店里的人已经是这样了。
店里的人告诉妹子,今天是开店第一天,最早一个来吃面的是是早上3点半到的。早上6点半一开门,门口已经开始排队了,到10点为止,已经卖出了300多碗。
菊英还是那个杭州人爱的菊英啊!厨房里依旧忙的热火朝天。
结果排队人太多,排队的老太太们跟老板们吵起来了……
哎呀,大伯大妈火气不要这么旺,大家好好吃面呀,毕竟菊英的面两个月没吃到了。
这一次它搬了新家,中山南路368号,鼓楼南边,城南烟火气最撩人的一爿地界。
焕然一新的门面搭载着巷头里弄的老底子味道,你,准备好去吃开门的第一碗面了吗?
就在前几天,大胃少女阿徐找到了菊英的新店。
几个月没见,老颜还是那个闲不下来的老颜。
虽然面馆还没开张,但是他永远能给自己找到事情做。
我们到的时候日头还早,老颜蹲在店门口跟附近溜达过来“打探军情”的老客闲话家常,
“哎哟你们来早啦,我们就是9月1号开业,现在没得吃的,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哦。”
“面不会涨价的,价格牌还是从那边(老店)搬过来挂上的,喏。”
老颜一边聊天一边用菜刀娴熟的劈削木杆:“现在的锅没以前用料足,锅柄短一截会烧到手的,闲着也是闲着我就自己做个木把手放上么好类。”
店里的锅有2只是从老店拿过来的,用了毛多年端着顺手,不舍得丢掉。
一时好奇,我端起面锅试试分量,从门口举到后厨的一路已经手腕发酸,如果再加上面汤浇头,大概单手举着都要发抖。
菊英烧的杭帮面向来是现炒浇头,单碗单烧,烧一碗面就要把锅端起放下一回。
每天5、600次的抬举,菊英面馆第一代掌勺许菊英的肩周炎就是这样“烧”出来的。
“刚听说老房子要拆的时候,想趁这次就彻底关门不干了,我身体也不好,老婆肩周炎那么多年也好歇歇了,”老颜终于忙活完,捧着泛黄茶渍的玻璃保温杯坐在崭新的木质条凳上歇口气,“但是有一个在我们店吃了十多年片儿川的老客人,觉得(菊英)就这么消失太可惜,想一起重新把菊英开起来。”
说这话的老客人是老陈,一个在杭州做鞋子生意的温州老板,十多年前他驱车从温州跑到菊英来吃一碗片儿川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了菊英的法人代表。
环境好了 味道不变
如果你去过中河南路12号的菊英面馆,就能明白,现在的菊英比以前环境真的好了太多。
曾经的菊英开在狭窄的扁担房,9张桌子,30个座位,桌脚都磨得高低不齐。现如今,敞亮的临街铺面,上下加起来400平米,24张桌子,70个座位,清一色的崭新原木桌椅。
曾经店里连空调都没的,只有上了年纪的风扇吱吱呀呀的来回摆着头,冬冷夏燥,这也是菊英任性放寒暑假的原因之一。现在店里吊顶挂着3台崭新的中央空调,5台吊扇,舒坦。
令人稀奇的是,店里没有任何广告,连宣传照片都没有。进门灯箱的8个位置,除了3个挂上了价目表,其余的5个位置都空落落的,这是老颜的决定。
“他们本来说放个宣传照片啊放个广告什么的。但是菊英开了20多年了都没有写过广告,我也没念过书,想不好怎么写,而且开店不好太高调的,就空着吧,不去管它。”
曾经许菊英一个人站在灶前从天蒙蒙亮一直烧到后晌,洗菜切肉全家一起上阵。现在后厨配了4个灶头,3个师傅,许菊英也和老颜一起退居二线,当起了“战术指导”。甚至还有了开放式的配菜间,“我们一直都是这么洗菜择菜,不怕人家看的。”
自从几年前许菊英的肩周炎加重,店里烧面的主力军就成了老颜的女儿颜美,颜美初中开始就在店里帮忙,手艺得了许菊英的真传。
“还有个在我们这里做了十多年的美清,不过最近她回家生二胎去了,说好孩子生好就回来。再加上一个帮厨一起烧面,忙是忙得过来的。”
图片来自杭州圈子的小伙伴
说到片儿川的食材,老颜把保温杯放到桌子上,掰着手如数家珍,“片儿川最重要的就是笋和雪菜,一年到头用的笋都不一样的。最金贵的是春笋,只有两个月好用的。从6月开始用的就是鞭笋了,一直到10月底冬笋上市,用到来年的5月初。”
老颜说他跟供货商都是老相识,“送来菜肯定是我先挑的。”每天凌晨五点多,供货商从富阳那边开车来杭州送货,笋、鸡蛋、雪菜都是先紧着老颜挑,挑好再送去别家。
这样精挑细选的代价就是菜价比一般的批发价高出不少,就拿冬笋来说,去年进价就要30块一斤(一般批发价十来块),剥掉笋壳切掉毛头之后,笋片的成本差不多要到120块一斤。
去的那天恰好有燃气公司来面馆调试天然气管道,面自然是没能吃上。但是老颜捏着保温杯保证,“口味不会差的,料啊什么的都跟以前一样的,开业那天你来吃,味道绝对不差的。”
新店成本上涨,经营模式可能要变
我们在跟老颜聊天的时候,老板娘许菊英一直站在门口向外望,手搭在腰间的小包上,眉头轻轻皱起。可能是女性天生的情感细腻,她总会担忧挪了地方的菊英,会不会像以前那样被街坊喜欢。
“这里环境是好,但是门前停不来车的。好多(老客)都是一家人开车从很远来吃面,现在估计不会来了。”许菊英看着门前狭窄的车行道发愁,“原来旁边单位上班的都是固定客人,搬到这里游客肯定多的,但是以前的老客人不知道还剩多少。”
“刚准备拆迁那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店面,没想到市政听说菊英要拆迁,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说这边有空闲的铺面,给我们优惠租金。”老颜和合伙人来看过之后觉得这个地段不错,就火速敲定了。
优惠之后的租金一年也要40万,平均到每个月就要3万3,“以前面馆就开在自己家里,租金啊没的。”老颜开玩笑的说。店大了,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家族式经营,店长和伙计总要请的。老颜算过,按照现在的开支,一天至少要买700碗面才能不亏钱。
7个小时,700碗面,听起来不是个小数目,老颜倒是挺乐观,“以前一天6、700碗也好卖卖的,刚开始不适应灶台可能会慢一点,熟悉了之后没问题的,不会故意让吃面的人排队等着。”
各种成本就这么明晃晃的摊在眼前,吃饱肚子才能讲情怀。老颜和合伙人商量,以后的菊英都不会放寒暑假。如果客源稳定,有可能晚上也会开始营业,“你们这种小年轻,玩起来都不要睡觉的,玩累了有碗面吃,落胃。”
至于传说的涨价,老颜夫妻俩说了,10月份之前绝对不会涨价,10月份之后,笋的进货价格涨上去了,有可能面也会涨价,但是最多也就从现在22块涨到25块。
“前不久有一家报纸说我们的片儿川要涨价涨到三字头,你正好来帮我们更正一下,我当时说的是加料加到头也就30块,不会的,片儿川就是一碗面,怎么能贵到30块上去呢?”我们临走前,许菊英再三跟我们强调。
收银台旁边熟悉的绿色价格牌带着老菊英的印记,营业时间还停留在曾经的“5:50-13:30”。不过现在营业时间变啦,早上6:30才开始烧第一碗面,别来早啦。
来源:杭州吃货

发表于 2017-9-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都挂了。
发表于 2017-9-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继续演,群众演员也不少哟。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7-9-1 13:58
呵呵,继续演,群众演员也不少哟。

是的
发表于 2017-9-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回儿开了一回儿关了。乱都乱死了。杭州城里就噶一家店哦
发表于 2017-9-1 1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完没完啊
发表于 2017-9-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少老杭州来说,菊英面馆吃碗面,有时候是情怀,有时候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看到这里,再也看不下去了——容我去吐一下隔夜饭,哦,不,隔夜面!
发表于 2017-9-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308】 于 2017-9-1 14:44 编辑

真的有点烦诶这个大伯不知道拿了多少出场费,凌晨2点去面馆门口排一碗免费的面》。。。。。。。是不是应该去7院看看
发表于 2017-9-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7-9-1 14:39
看到这里,再也看不下去了——容我去吐一下隔夜饭,哦,不,隔夜面!

我一下子觉得我根本就不是杭州人。
发表于 2017-9-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K308】 发表于 2017-9-1 14:43
真的有点烦诶这个大伯不知道拿了多少出场费,凌晨2点去面馆门口排一碗免费的面》。。。。。。。是不是应该 ...

应该是亲戚吧,或者隔壁邻居,否则为了这碗免费的片儿川要漏夜排队,那他的家人不心疼么?
发表于 2017-9-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_cpa 发表于 2017-9-1 14:36
一回儿开了一回儿关了。乱都乱死了。杭州城里就噶一家店哦

人就是犯贱的,不过清醒得还是众多。
发表于 2017-9-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夸张了,凌晨2点钟去排队~
发表于 2017-9-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7-9-1 14:46
我一下子觉得我根本就不是杭州人。

我做为一个没有吃过菊英面馆的杭州土著,是不是可以开除出杭籍了
发表于 2017-9-1 1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在拍小成本电影?
发表于 2017-9-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报纸,不就是都市快报么,之前可宣传好一阵子了
发表于 2017-9-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yjchz 发表于 2017-9-1 15:56
我做为一个没有吃过菊英面馆的杭州土著,是不是可以开除出杭籍了

绝对的
发表于 2017-9-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粉胖子 发表于 2017-9-1 15:58
这是在拍小成本电影?

还是很煽情的那种,虽然很廉价。

如果没有这样的过分渲染,我觉得这是一家很常见的面馆。

但数十年如一日的炒作,让我对其已经没有一丝丝好感。
发表于 2017-9-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哈没起吃过
发表于 2017-9-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7-9-1 16:13
还是很煽情的那种,虽然很廉价。

如果没有这样的过分渲染,我觉得这是一家很常见的面馆。

本来如果没有那么多苦情戏,什么浑身伤痛,什么老杭州情怀什么仪式感之类的,就用平实的纪录片手法,纪录一家草根的面馆如何在城市变迁中生存,甚至可副线反映中山南路所谓荟聚各地名小吃一条街的败走与转型,小中见大,折射城市变迁、城市设计与规划得失,点到为止,可能就不那么令人生厌了。
发表于 2017-9-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7-9-1 16:24
本来如果没有那么多苦情戏,什么浑身伤痛,什么老杭州情怀什么仪式感之类的,就用平实的纪录片手法,纪录 ...

我记得原来菊英是走很清高的路线的啊,一到暑假就放假,天热生意也不做,也没任何媒体渲染,就是店门口的一张通知。

为什么现在从高冷变成了如此煽风点火?面馆味道好处不好吃在于人的口味接受程度,但做事过没过头,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的了。
发表于 2017-9-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7-9-1 16:24
本来如果没有那么多苦情戏,什么浑身伤痛,什么老杭州情怀什么仪式感之类的,就用平实的纪录片手法,纪录 ...

杭城部分媒体记者也从中起了很大作用,捧红很容易不小心捧黑的了。
发表于 2017-9-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到现在一次都没有去吃过的路过。
发表于 2017-9-1 1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9-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yjchz 发表于 2017-9-1 15:56
我做为一个没有吃过菊英面馆的杭州土著,是不是可以开除出杭籍了

我也没吃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8 17:28 , Processed in 0.2873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