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4|回复: 3

[转帖] 【杭州日报 · 城纪】1793年,一个外国使团的杭州之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杭州日报】

1793年,一个外国使团的杭州之行

2017-04-14  

2017-04-14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就由此产生的后果来说,无论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还是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一桩大事。因为中英双方就英使觐见乾隆皇帝时是行 “三跪九叩”之礼,还是行英国臣民觐见英国国王时的“曲一膝”(即单膝下跪)之礼发生争执以及乾隆皇帝阅览英使表文之后发觉英使来华的真正目的是谈判开埠通商、互派使节,乾隆皇帝的心里,从原来盼望英使来朝的喜悦变为“深为不惬”。

英国使团船队于十月初六(11月9日)清晨抵达杭州,一直到十月十一(11月14日)午后,马戛尔尼使团总共在杭州待了约6天时间。这是使团一行南返回国途中唯一的一次较长时间的停留。6日间,在杭州这个舞台上,大清国的大臣与英吉利国的特使为着各自国家的利益继续进行着交涉,上演了史无前例的剧目。这是清代杭州历史中非常特殊的一个片断。

一/ 加赠礼物

十月初六(11月9日),星期六,在清晨的薄雾中,英国使团船队抵达杭州,在城外码头停泊。停船未久,浙江原巡抚、新任两广总督长麟登上马戛尔尼的船,致以欢迎和问候。大英帝国的特使、乾隆皇帝眼里的英吉利国贡使——马戛尔尼,终于见到了多日来盼望相见的这位两广总督——长大人。长麟给马戛尔尼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长麟从一路护送使团南下的钦佩大臣松筠那里知道,贡使非常关心英商在广东的贸易问题,故甫见面,即就此问题做了善意的许诺。

长麟装着很随意地问马戛尔尼:“从英吉利国到中国来回有多远?”马戛尔尼如实作了回答。长麟说:“原来有这么许多路啊,怪不得贵使这回到中国来,咱们皇上分外欢喜了……”正说着,长麟站了起来,忽然喊了一声:“进来吧!”随即有数名随从从船舱外进来,手里都捧着金黄色的物品,毕恭毕敬地站着。

长麟郑重地告诉马戛尔尼:“这是皇上加赠予你们英皇的礼物,请贵使代为收下。”那是些啥礼物呢?马戛尔尼的记述是:金色的丝绸数匹、皇上自己佩戴的荷包数个,还有一件最贵重的礼物是御书“福”字堂轴。授受完毕,长麟又将一幅御书“福”字堂轴交给马戛尔尼,说这是皇上赐予贵使个人的礼物。这些礼物的名称是刘半农翻译的马戛尔尼原著《觐见记》中的叫法,与马戛尔尼原文的直译有异,至于在乾隆皇帝的谕旨中,这些礼物自有其堂皇的名称。

路途中加赐礼物,完全是专制独裁者的做派,表明皇上的恩典“有加无已”,会随时随地地降临,让受者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皇帝还要求松筠,等贡使等到宁波后,会同长麟、吉庆遵照办理,即在贡使将次上船时传旨赏给。颁赏礼物的同时,还须向贡使“面谕”,即要向他们明白谕之以赏给礼物的缘由。

马戛尔尼在《觐见记》中对此颁赏礼物一事,着墨不多,在一一领受赠给国王的礼物之后,对赠予他个人的只以“余亦受而谢之”一语来表述。对于御书福字,他说听华人言此项堂轴非常名贵,不仅外国人不容易得到,就是中国的大臣或贵族也以得之为荣;总管巴罗也认为“这被视为中国君主向其他君主所能表示的最高的敬意了”。此可见马戛尔尼他们对获赠礼物虽然也确实感到荣幸。

二/ 松筠、长麟与马戛尔尼的交涉

马戛尔尼不愧为坚强而老到的外交官,在接受了皇上加赠的礼物之后,马上就与长麟谈及“印度斯坦”号船长在舟山购物之事,且将该船长叫到长麟跟前,意图当面要求。长麟透彻领会皇上旨意,以种种理由力言西洋人不便在该处经商,不给马戛尔尼以任何可乘之机。这是长麟与马戛尔尼的首次过招。使团在杭州逗留的几天里,长麟与马戛尔尼还见了三次面。两次是在特使的船上,所交谈的不外乎整顿广东对外贸易之类的事。

据马戛尔尼《觐见记》,十月初八(11月11日),使团到杭州的第三天,马戛尔尼因一件急迫之事,“往谒”了长大人(麟)。原来这天马戛尔尼收到待在“狮子”号上的古完勋爵于上月15日从舟山定海发出的由北京转来的一封信,信中说,由于“狮子”号船中病者甚多,连医生、大副都生病了,而又缺少医药,不得已开往广东江口买药以救急,一俟药物购置完备后即北返,按原计划停泊舟山定海等候钦使上船。马戛尔尼读罢来信,一则对中国政府故意压搁书信以致误事而不满,一则大惊,他初初计算了一下时间,判断目下“狮子号”当在澳门附近,应该立即设法告诉古完勋爵,不要北上,而务必待在澳门等候。

这件事的直接起因是宁波知府传递到一封停泊在定海的英船上船员托传给特使马戛尔尼的信,并带话略说前次有船开走现尚有一船等候的原因。长麟他们便将信交给马戛尔尼,同时感到这是一个执行皇上最新旨意的好机会。

原来,在十月初八,松筠他们接奉到一道十月初三从北京寄发的上谕,这道上谕又是对松筠九月二十八奏折的回复与指示。皇上根据吉庆奏折所述,说留在定海的大船即是贡使来时所乘之船,起了疑心,认为贡使此前向松筠所称船小人多易生疾病可能是托词,于是谕令松筠等视情可设法向贡使等好言开谕,让他们全部都到舟山上船,及早归国,这样要比赴广东坐船省便得多;而如果该贡使等再三陈恳,有不得已的原因必欲从广东行走而又难以拒绝的,那么“亦止可俯从所请”,以示怀柔,“不过沿途稍费供支而已”。

看皇上的口气,这个谕令并非一定要执行,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不当回事。几番对答下来,松筠他们明白已无法劝服眼前这个执拗的英国老头,只好按照皇上的旨意“俯从所请”了。这是清王朝的奴臣与英国特使在杭州展开的一场交涉,马戛尔尼好像获胜了,但其实松筠他们乃至乾隆皇帝并不一定要达到某种目的,反而有些借此特意展示一下皇上怀柔远人之美意的意思,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交涉,不如说是一个预设好的局,此亦可见天朝行事微妙之一端。

三/ 一个误会引发杭州全城戒严

英国使团之所以在杭州耽搁了好几天时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做分拨行走的准备工作。虽然在未到杭州之前,在松筠的督促下,使团已对人员、行李划分作了大致的安排,但到杭州后,还得根据舟山等候船只“印度斯坦”号货物装载情况、赴粤水陆交通状况、浙东运河船只装载量等具体情况对分批人员、行李物件再作细致分配。这件事情须由松筠、长麟、吉庆3位大员与特使马戛尔尼、副使斯当东、事务总管巴罗等认真商议后才能确定。商量好的最终结果是:所有以前搭“印度斯坦”号船由欧洲前来的仍然搭原船回去。英王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是由“印度斯坦”号运来的,中国皇帝送给英王的礼物也由该船运回去。

因送往舟山的行李物件数量很多,在贴标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失误,错把需随身带往广东的几件行李贴上了“舟山”标签,致使与其他行李一道转送到钱塘江对岸将从浙东运河开往宁波的船上。可能在行李搬走之后晚些时间使团人员发现了这个失误,因当晚不便追回,故在11月11日清晨,本森上校、巴罗总管及1名其他随员在一个中国军官和士兵的陪同下前去追回这几件发错的行李。

追回的过程比较复杂:他们是骑马去的,因使团人员不能进城,他们就绕到城东,走到一条河边,下马,再坐上一辆牛车。这辆车有毛毡遮盖和棉制的坐垫,由3头健壮的水牛拉着,牛鼻上穿着绳子,赶车的人坐在牛背上。牛车涉水而过,走了一段路后又来到水边(应该是钱塘江),然后坐小船渡到对岸。上岸后坐上肩舆,约走了一英里路,终于来到运载行李船只停泊的浙东运河的码头,将几件行李拿了,回走。当他们按原路回到城边时,临时起意,嫌在城外绕着走太远,就擅自主张穿城而过。未承想,这一偷懒的行为竟在杭州城引起了一桩“重大”事件。

因为清廷对于英国使团始终怀着戒惧之心,故选派得力官员全程随行监视约束。当随行清军军官察觉到英人的意图,暗中示意随从士兵奔向城门方向,通知关闭城门。而本森上校等人识破清方意图,立即策马跟进。这时,那清军军官与士兵大叫起来,市郊一片骚动,城门立即关上了。英国人表示想进城,守城的八旗兵说,城门钥匙在长官手里,无法开门。本来白天城门大开,要到晚上才关,现在白天却突然关闭,城门附近也陷入了小小的混乱之中。

三个英国人在中国最大最巩固的城市之一引起了这样一场无谓的大惊小怪,他不禁哑然失笑”。此事的确可笑,但可笑之处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英国人透过这件事看到了清王朝行事的乖张。

四/ “南省名城”:使团人员眼里的杭州

杭州是“幸运”的。因了种种机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英帝国出使大清帝国的马戛尔尼使团途经杭州并有数天的停留,杭州因而在多位使团人员的回忆性记述中占有了较多的篇幅,在英国乃至欧洲留下了比较正面的形象。

使团的到来,在杭州是一件轰动性事件。杭城百姓几曾见过如此浩浩荡荡的一个船队运载来的从相貌到衣着都非常奇异的西洋夷人,杭州人也很可能未必知晓这些奇怪的人来自何处,来干什么,只是好奇罢了,所以尽管中国官方严密防范使团人员接触杭州的普通百姓,但据使团随员、特使马戛尔尼座舰“狮子”号第一大副安德逊的记述,杭州百姓是“不断地汹涌前来观看这些船,同我们见面一下”,且发出从未间断的叫喊之声。使团离开杭州那天进城时,街道上更是挤满了前来看稀奇的杭城百姓。

好奇是人之天性,不止杭州百姓如此,英国使团一干人众自打踏上中国土地以来就一直对中国的各种现象各种事情好奇着,即使到了杭州也是如此。

杭州曾经是一个国际性的都市,其国际性的巅峰时期在元朝,现今西方尚存的世界或东方的古地图上,杭州(行在,QUINSAY)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可爱的马可·波罗为当时杭州在欧洲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宣传作用,他在日记将杭州描绘为“华贵美丽的天城”。清王朝治下的杭州仍不失为中国的一大名城,西方传教士从清初的卫匡国到清末的费佩德对杭州都不吝赞美之辞。那么,在英国使团众人眼中的杭州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

第一印象当然是极好的,有特使马戛尔尼的话可证。马戛尔尼说,“余初抵杭州城外时就船上观看杭垣景象,即知此城必为南省名城之一”,等到进城一瞥后,“乃知此城之殷富,大过于吾前此之理想”,其所谓“理想”或许有《马可·波罗游记》留给他的印记。

巴罗先生是使团的事务总管,在杭州停留的几天里,他至少进城3次,比使团其他人对杭州的观感更多。巴罗以北京和欧洲城市为参照,仔细地观察了杭州城。他说,这个城市的街道十分狭小,但铺砌得很好。房屋两三层高,用砖建筑,外表甚为简洁。这个对杭州城市建设的评价可谓高矣,换句话说,当时杭州的城建在一些方面具有世界性的水平。

斯当东根据地理形势认为杭州处在钱塘江与运河盆地之间,由船运来的浙江和福建的货物,须经杭州转运到北方各省,所以“这自然促成杭州府成为一个联系南北各省的大商业中心”,这也使得杭州城内人口差不多与京师北京的差不多。显然,斯当东是将杭州视作当时中国东南部的一个中心城市。

巴罗可能是为数不多几个坐船游览过西湖的团员之一。巴罗他们坐的船非常奢华,还拖带了一条船作为厨房。他们一上船,就开始晚宴,一直吃到上岸为止,大家都兴高采烈,尽情欢愉,以致巴罗认为这个湖对于杭州府居民来说,既是他们的欢娱所在,也是他们的生财之地。

在观览城市街景和西湖风光的同时,这些英国人也打量起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他们注意到,杭州人也跟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按照本人的身份和一年四季气候穿衣服,式样千篇一律,色泽则有所不同,但“大部分人穿的都很好,表现出他们的生活是相当优裕的”。

五/ 别了,杭州

十月初十日(11月13日),上午,钦差大臣松筠、浙江巡抚吉带同使团小部分人员从杭州起身前往宁波。因为这一路的英国人总共只有10人,职位最高者为特使的副官本森上校及“印度斯坦”号船长马金托什,故在他们离开时不必举行什么仪式,径直上路即可。他们渡过钱塘江,再到西兴,在浙东运河(萧甬运河)的码头乘船东行。一路换船盘坝,花了6天时间,到十月十六日抵达镇海县。松筠、吉庆二人送英国人到镇海码头后就不再前行,而是委派宁波知府克什讷伴送到定海上船。

再来说说马戛尔尼等使团大部分人员离开杭州的情形。这是一场重头大戏,想当初使团一行在通州白河口上船南下时都没有离开杭州时这般隆重。按照马戛尔尼《觐见记》叙述,他们离开杭州前的大致安排是:先进城,再出城,到西湖边逛逛,然后再进城、出城,到钱塘江码头上船,离开杭州府。

马戛尔尼等人起身之时是在上午。他们下了船,改乘轿子。安德逊记述说:“大使乘大轿,他的随行人员乘小轿,大使的卫队由巴瑞施和克卢副官作前导。”但马戛尔尼自述是“坐一肩舆”,应以他的说法为是。如此,一长溜的肩舆,加上前导的特使卫队,浩浩荡荡地,太壮观了!这可是杭州自建城以来没有过的景象,几乎把整个杭州城都给轰动了,万人空巷,都挤到使团路过的大街旁看稀奇。如果不是路旁站着中国士兵维持秩序的话,使团一行根本无法穿过城市。也幸好他们都坐在高高的肩舆上,所以能够看清街旁的店铺、房子、建筑的外立面以及成千上万张看稀奇的杭州百姓的脸。

特例一行在西湖边未停留多久,只是匆匆瞻望了一番秋日的西湖景象,湖对岸的雷峰塔给他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们逛罢西湖,再入城,然后又出了城。约在中午时分,大使抵达钱塘江码头。马戛尔尼说:“出杭州东门行六英里,览此湖景而后即抵一江。”此谓“东门”不知又是杭州的哪座城门,庆春门?清泰门?候潮门?似乎以候潮门为是。候潮门外即江干,出此门到钱塘江码头坐船为最便。安德逊说,走出城门时,放了三响礼炮向大使送行。看来,浙江送客还挺有礼数,但还有更为隆重的欢送仪式呢。

马戛尔尼说,他们由城内到码头,看到沿路有许多中国士兵,他的肩舆经过时,向他行了极隆重的礼节,即跪在地上,等他的肩舆经过后方才起立。斯当东描述了另外一个情况,他说,特使由城内到码头的时候,前面的仪仗队里有一排拿官衔伞的人,“特使进入中国以来第一次享受这样待遇”。

到了钱塘江码头,那场面就更壮观了。江岸上排列着两行杭州八旗驻防骑兵(使团人员称之为“鞑靼骑兵”),其中还有炮兵。这些士兵身着鲜艳的盔胄,或斜背弓箭,或持枪、刀、盾等军械,或张着炫耀夺目的各色旗帜。

船队在浙江省境内,即杭州府(富阳、新城)、严州府(桐庐、建德)、婺州府(兰溪)、衢州府(龙游、西安、常山)属县江段上,一路的富春山居图中,走了6天多时间。特使一行见惯了海上的恶风巨浪,如今置身于一幅唯美的山水长卷之中,不由得庆幸自己的福气。


发表于 2017-4-1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村辣么早就这么英特奶讯耨and欢型啦
 楼主| 发表于 2017-4-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枯井底污泥处 发表于 2017-4-14 19:51
我村辣么早就这么英特奶讯耨and欢型啦

辣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17-4-14 2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宋朝明朝的杭州美,辫子马卦太恶心,中华已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20 07:28 , Processed in 0.2437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