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4|回复: 17

[新闻] 【杭州城事】为什么双语学校在杭州遍地开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钱江晚报】
从四年前的一所,发展到现在的十多所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长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双语学校
为什么,双语学校在杭州遍地开花
本报记者 沈蒙和/文 通讯员 李舒艺/摄

上图、下图: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正在上课。

  在数量上已占据民办小学半壁江山的双语学校,现在显然成了大家选择民办时,绕不开的一个选项。也就是说,今后读民办,一定要认识这个热门词:双语。

  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双语学校?

  为什么突然之间,双语学校在杭州遍地开花?

  读双语学校的孩子,都是打算出国留学的吗?

  ……

  对于这些今年杭州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钱报记者本周做了一次小调查。

  什么才是双语学校

  最近一段时间,杭州各所双语学校的招生宣讲会,几乎场场爆满。准小学新生的爸妈们参与热情很高,以至于个别场次甚至一座难求,要托关系才能加座。但与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参与其中的家长,并不能给双语学校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在采访中,多数爸妈告诉钱报记者:双语学校就是国际学校,平时用英语上课的。还有不少爸妈将“XX外语学校”统统视作双语学校。

  然而,这些纯属误会。

  我们先来名词解释下。

  “双语学校”,就是以母语(汉语)和第二语言(一般为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是杭州本土最早的一批双语学校之一。昨天,校长滕梅芳用一句话就帮家长们理清了思路:“大家平时在讲的国际学校,常常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双语学校和英语特色学校都包括在内,所以一不留神就搞混了,以为双语学校就是国际学校。事实上,国内的双语学校,脱胎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国际学校,是招收外籍人士子女的国际学校的中国版,它主要招收中国学生。”

  换句话说,双语学校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英语特色学校是有明显区别的。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学校,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所有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比如,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义乌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这类学校在浙江数量不多,多数集中在杭州。

  英语特色学校,主要是指那些在英语教学方面有独到建树的学校,给学生设计安排的英语课时、活动会比普通学校多,但除英语外的其他课程,均采用母语(汉语)教学。校名里带“外语学校”这几个字的学校,有许多属于此类。

  而双语学校,用英文教学的不止是英语课。在确保国家规定课程开足的情况下,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课程(语文除外),会有部分课时采用英文教学。滕校长以自己学校为例:“除了英语课,科学、艺术和体育课的部分课时同样会采用英文教学。这些用英文授课的课堂,多以实践类活动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思考的能力,是英语学科的拓展类课程,也是一种学科跨界,体现双语特色。”

  双语学校为什么火

  在杭州,真正意义上的双语学校,最早出现于2013年。拱墅区引进了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品牌,新办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其目的是希望引入双语教学、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杭州教育国际化的知名品牌,给父母们多一个选择。同时,也是想将优秀人才留在杭州,留在浙江——孩子找到理想的学校,精英父母自然也留下了。因为国际化学校已经成为区域发展和人才引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015年前后,杭州本土的一批双语学校开始露面。今年,双语学校再度大爆发,新办的民办学校几乎清一色主打“双语”。

  杭州英特西溪外国语学校负责人表示,双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教育大背景看,在全球化趋势下,教育必然发生深刻变革。学校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目标上必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外语特长和国际视野是优秀学生的标配。从市场的需求看,70后80后成父母群体主体,他们自身的素质、教育的眼界以及经济实力,都较以前大幅提高。他们希望下一代不走自己的教育老路,国际化教育的旺盛需求,催生了更多双语学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负责人则断言:“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一定会成为一种潮流。那些具有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超级小班、个别化教学等特色的学校,显然更适合孩子成长,这也是我们的追求。”

  钱报记者了解到,到双语学校报名咨询的家长,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企业高管或高科技人才,一类是高校教授或海归精英,还有一类是私营业主和创业者。这些家长的共同的特点是,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孩子童年的快乐与健康成长,更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多元发展。

  按一位妈妈的原话是:“我想为孩子追寻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既有扎实基础教育的根基,又具备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也有部分家长是为孩子留学提前做准备,家住城西的李女士今年打算替女儿报名绿城育华小学双语班。她向钱报记者坦言:“将来预备送女儿出去念中学,小学阶段选择一所双语学校,有助于到时实现无缝对接。”

发表于 2017-4-1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说出孩子在XX双语学校读书很有面子,好像孩子大起来个个都跟国际接轨
发表于 2017-4-1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报记者了解到,到双语学校报名咨询的家长,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企业高管或高科技人才,一类是高校教授或海归精英,还有一类是私营业主和创业者。这些家长的共同的特点是,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孩子童年的快乐与健康成长,更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多元



这些家长的共同特点什么狗屁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更。。。。。。。。
就是有钱而已,钱报记者,以后这类直白点就行
发表于 2017-4-1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moviechina 发表于 2017-4-15 14:58
钱报记者了解到,到双语学校报名咨询的家长,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企业高管或高科技人才,一类是高校教授或海 ...

就是面子,然后大部分的吃瓜群众也要硬着头皮挤到这个行列中,深怕没面子。现在的孩子平时上课,休息家教兴趣班,卵个快乐童年,全面发展本来就错的,学东西学的是质量,不是数量。按他们家长说起来孙杨既然游泳噶好3米板10米台都应该去参加了
发表于 2017-4-16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sx198 发表于 2017-4-15 17:54
就是面子,然后大部分的吃瓜群众也要硬着头皮挤到这个行列中,深怕没面子。现在的孩子平时上课,休息家教 ...

全面发展这个概念已经被严重曲解了。真正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格上的,不光会学习,也要有情商,懂得怎么融入社会怎么和别人相处,而不是说又会外语又会数理化还会编程还懂政治。什么培养多元人才这种思路本身就很奇怪,在职场里当然是业务水平越精越好。什么都会又什么都学得精的人少之又少,而各个方面都略知一二却不精通的人,恕我而言是个废物。
发表于 2017-4-17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4-1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你未来阶层的80%可能。。。
发表于 2017-4-1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sx198 发表于 2017-4-14 21:18
其实就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说出孩子在XX双语学校读书很有面子,好像孩子大起来个个都跟国际接轨

海龟越来越多了,都要海带了
发表于 2017-4-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公办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质量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点能力都会想方设法避之不及了。
发表于 2017-4-1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粉胖子 发表于 2017-4-17 16:33
现在公办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质量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点能力都会想方设法避之不及了。

借你吉言 初中不读民办 大学就读民办
发表于 2017-4-1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604647354 发表于 2017-4-16 06:11
全面发展这个概念已经被严重曲解了。真正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格上的,不光会学习,也要有情商,懂得怎么融入 ...

最后那句一针见血,引个比喻金轮法王说前期的杨过武功杂而不纯,博而不精,就是这个道理,只能虐小啰啰
发表于 2017-4-1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教育还是家校配合 但不是现在模式下应付任务的强加式家校互动
双语学校很多学生也是不参加中高考的 毕竟是少数 多几所没什么不妥的
发表于 2017-4-1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sx198 发表于 2017-4-17 17:18
最后那句一针见血,引个比喻金轮法王说前期的杨过武功杂而不纯,博而不精,就是这个道理,只能虐小啰啰

对于某一专业的教育,是在研究生阶段才深入的,你和小学新生讲这个,未免操之过急了。
发表于 2017-4-1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198 于 2017-4-17 19:27 编辑

我意思对那位网友的话引个比喻,小学生应该不会看这个论坛吧。他拿手机玩游戏还差不多。而且小学生教他做人是很重要的,这个一定要深入不能停留在表面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604647354 发表于 2017-4-16 06:11
全面发展这个概念已经被严重曲解了。真正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格上的,不光会学习,也要有情商,懂得怎么融入 ...

不少孩子情商确实很缺失。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枯井底污泥处 发表于 2017-4-17 09:44
其实 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你未来阶层的80%可能。。。

家长言传身教。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枯井底污泥处 发表于 2017-4-17 16:45
借你吉言 初中不读民办 大学就读民办

这句话真是太精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枯井底污泥处 发表于 2017-4-17 18:04
真正的教育还是家校配合 但不是现在模式下应付任务的强加式家校互动
双语学校很多学生也是不参加中高考的  ...

双语学校走的就是非学籍的这条路了,其实也有好处,索性就从一开始就松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16:54 , Processed in 0.5920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