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旗航空”时代落幕,生存比骄傲更重要文汇网 2016-12-01 08:34:22
四年前,在数次试图出售未果后,匈牙利航空公司宣告破产,连续66年的飞行纪录戛然而止。匈牙利航空的困境,正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波兰等欧洲国家航空公司的缩影。在低成本航空与亚洲航空公司的双重冲击下,欧洲国家航空公司纷纷折翼。他们在远程航线上面临亚洲新兴对手高质量服务的竞争,在欧洲短途航线市场上则遭遇廉价航空的低票价阻击。 多数国家航空难以为继 国家航空公司曾是欧洲各国的骄傲与标志,机身涂着国旗在世界各地飞行,也因此被称作“载旗航空”。欧洲国家航空曾经均由政府资助与运营,是国际航线上的主宰,连接本国和世界各国,由政府指派航空公司来运营某条航线,几十年来始终控制着本国的航权。 然而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报道,多年来国家的支持反而令这些航空公司更加难以生存,长期的资助使得航空公司内部矛盾重重,运营低效、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问题在这些国家航空内司空见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欧洲各国政府财政大都捉襟见肘,尤其是那些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无力继续向航空公司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因此近年来,曾经的骄傲已迅速转为负担,多家欧洲国家航空公司连年亏损,处于被收购、转型甚至倒闭的绝境。 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欧洲国家航空公司则开始收购举步维艰的中小型航空公司。2004年,法国航空公司收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成立法航-荷航集团;2005年与2008年,汉莎航空相继获得瑞士国际航空与奥地利航空股份,使后二者成为汉莎航空集团新成员;2010年,英国航空与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成立IAG集团,并于五年后收购爱尔兰航空……在这样的整合下,欧洲航空业新一轮的格局初现雏形。在规模制胜的行业规则下,欧洲三大航空巨头——法航-荷航集团、汉莎航空和国际统一航空集团逐渐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呈现三足鼎立模式。 亚洲新贵大举入欧 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伊提哈德航空是中东三大航空巨头。这三家公司曾经以大手笔购买飞机、快速扩张航线、兴建现代化枢纽机场而引来世界航空业的关注,如今这些资金充足且满怀抱负的中东企业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他们正悄然改变着欧洲航空业的格局。 去年,卡塔尔航空收购IAG集团9.99%的股权,在卡航首席执行官阿克巴·阿尔·巴克看来,入股IAG“是进一步发展卡航西进策略的绝好机会”。几乎同时,伊提哈德航空注资意大利航空5.6亿欧元,获得49%的股份,此前该公司已成功获得塞尔维亚航空49%的股份与柏林航空29%的股份。 而欧洲公司已经意识到,与其同强大的外来者对抗,不如寻求共同的利益点,从而转向合作。此前汉莎曾试图从政府处寻求帮助力阻中东航企进驻德国机场,而如今这家德国企业已经改变了过去的抵制姿态,转而与阿联酋航空商谈合作。 不仅中东三大航决心进入欧洲,大韩航空显然也看到了亚洲同行西进策略所带来的益处。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机场,你也许会惊讶为何引导标志上出现了韩语,其实如今韩语已经成为捷克航空生存下去的语言。2013年大韩航空收购了捷克航空44%的股份,向捷克航空注资以使其生存下去,并进行重组甚至扩张。 生存比骄傲更重要 如今的欧洲国家航空公司,多少都带着亚洲资本的痕迹。在生存与骄傲之间,显然前者更为重要,谁也不想步匈牙利航空的后尘。 “我认为‘载旗航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因为可靠的运营计划与资本投入才是最重要的。”捷克航空控股集团董事长莱霍尔表示,“捷克航空仍然具有特殊的情感和历史重要性。但我们也意识到,仅凭这点并不能保证航空公司的生存。”大韩航空资本的注入令重组计划取得了成效,2014年起捷克航空取得了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盈利。莱霍尔表示,捷克航空通过裁员、降薪以及重新谈判维护、技术及电话服务的合同从而降低了成本。“我们要进行改变,紧跟市场,否则就将被市场淘汰。” 塞尔维亚航空在伊提哈德的资本注入下也打赢了翻身仗。在运营的第一年2014年,塞尔维亚航空的全年收入增长87%,达2.62亿欧元,这是其成立以来创下的最高业绩,与其前身南斯拉夫航空2013年亏损7300万欧元形成鲜明对比。“航空运输业是规模效应很明显的行业。加入伊提哈德航空伙伴联盟的实质性好处就是,可以与伊提哈德航空一起联合采购飞机,还可以联合就油价、IT费用和机场起降费进行议价,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成本。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伊提哈德航空培训设施,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运营效率。”塞尔维亚航空首席执行官孔迪奇如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