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各项数据都承受着不同的压力。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任何城市经济体都有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挑战背后的机遇。多年来,国内城市经济体一直保持着,“北上广”领头,深圳等其他二线城市补充,剩余薄弱经济体紧跟的局面。但是近期,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3万亿俱乐部”除了北京、上海、香港、广州这四个老成员,又增添一些新伙伴。下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新伙伴都是何方神圣!
深圳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深圳的城市“资金总量”已迈入3万亿大关,再加上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深港通”项目,深圳的后续发展潜力也在一直增长。除此之外,经济结构转型期,以创新闻名的深圳,更是享有各种优势与潜力。与北上广齐名,甚至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成都
四川省省会,一个单极核心城市,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金融和商贸重镇。最近几年,成都被赋予西南核心的角色,并取得明显的成就,成为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设立外国领事馆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美食之都,每年仅是旅游一项就给成都创造很多收入。
重庆
重庆距离成都很近,属于国家直属的市。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也是快速发展。与成都相似的是,重庆也是旅游重地,山城的形象也是一张绝佳的名片。
杭州
今年G20峰会在杭州举办,让这个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开始走向世界,更成为一张国际名片。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杭州更是我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世界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总部就设在这个美丽的城市。相关经济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杭州的各个产业都强势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
当北上广这些城市经济体都在忙于摊自己的大饼的时候,其它二线城市则在一门心思抢跑。各项经济数据的崛起也证明着它们开始试图冲击北京、上海、深圳的经济主导地位。挤进这个俱乐部的城市经济体都是未来的领头力量。3万亿的城市“资金总量”不仅显示出这个城市目前的经济发展运行等状况良好,更预示着其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基础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