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做义工以来,始终有一件事情令我难以释怀:参加了这么多次活动,几乎没有遇见过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或者说是会讲杭州话的人。自己生活了30多年的城市,居然找不到愿意为她付出的同道中人?默默努力的都是新杭州人,不管他们是否为了购房入户登记表上的那条“社会服务时间”而来,都实实在在为杭州付出了很多。我有点难过,只能安慰自己说,可能参加的活动太少,还没有机会碰到杭州人吧。 8月份做关爱老人活动的时候,我就发现大部分上门的义工都不会说杭州话,很难与老人们进行交流,可谓“心有余而话不足”。 这周日,本来计划去青少年之家看熊孩子的。忽然在群里看到有人说下周二需要义工帮忙去医院照顾一个做手术的阿姨,就和召集人联系了。初步了解了一下这个阿姨的情况,觉的这个任务简直非我莫属!阿姨年纪与我的妈妈相仿,生的病都是妈妈以前得过的,她并不缺少劳动力,只是需要一个年纪合适的人来壮大门面。我太能理解这种心情了。最重要的是,我会讲杭州话,沟通无极限!组织者小刘说,她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听不懂阿姨所说的话,连打电话都有困难。瞬间,我感觉会讲杭州话成了一个重要的技能,好有成就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