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4|回复: 5

[转帖] 【钱报·时评】对“西湖热”的冷思考 [关键词:环湖大巴 / 封闭运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西湖热”的冷思考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水法

  如何有效缓解西湖景区客流超负荷的矛盾?这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对“西湖热”的冷思考

  随着G20杭州峰会“传动效应”的日益放大,本来就受世人热捧的西湖景区,更是热上加热,人气爆棚。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和国庆黄金周期间,这种“人挤车堵”的局面,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种大小车辆像潮水般地涌入其间,把整个景区的主要道路堵个水泄不通。如果长此以往,不仅会给景区管理带来难以为继的窘境,而且势必会影响游客的舒适度和西湖的美誉度。

  对于客流超负荷的问题,多数景区可通过当天的门票发售量来调控,而对于西湖这座“无大门,不收票”的免费世界遗产公园来说,则没有这招可使。那么,如何有效缓解西湖景区客流超负荷的矛盾?这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本人认为,开辟环湖旅游巴士快线,不失为打开景区交通“死结”的有效方法:

  封闭性运营。把北山路、湖滨路、南山路、杨公堤,连接成一条“双向通行,快速循环”的旅游巴士交通圈,并实行专线专营。除公安、交警、消防、急救、抢修等特种车辆和经严格核准的沿线单位与住户的车辆外,其它旅游大巴和社会车辆一律不得驶入环湖专线内。与此同时,在现有黄龙体育中心、金沙港、赤山埠、万松岭、少年宫等停车场的基础上,新建或扩容几处游客换乘中心。这样做,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但G20峰会期间景区交通管控的实践,已为这一举措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人性化服务。实行环湖旅游巴士专营后,要尽可能为选择公交进景区的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服务。比如,可推行“一票多乘,全程有效,车到即上,到站便停,可上可下,灵活自便”的便民措施。对本市居民特别是沿线住户,可实行比较优惠的“月票”或“年票”制。车次频率即两车间隔时间,可介于城市地铁与市区公交之间。参与营运的旅游巴士,可在现有景区公交车的基础上,作适当完善与提升。为提高游客承载率和舒适度,可采用双层厢体的观光游车,下层封闭配空调,上层敞开带顶篷(顶篷可视天气状况而伸缩),既照顾年老体弱游客的搭乘,又满足年轻人露天观景拍照的需要。车身颜色应与景区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使其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专业化经营。以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公司为主、市公交集团公司参与,联合组建一家西湖旅游巴士专线经营公司,具体负责包括车辆购置、更新、维护以及停车站点设置在内的日常经营工作。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按一定比例向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交纳部分利润,以弥补景区管理经费之不足。

  步行街打造。按照“一路一特色,一街一亮点”的要求,把南山路、北山路打造成错位经营、各具特色的步行街,使G20峰会期间那种“恬静清雅”的街景,定格为新常态。要借西湖灯光秀之“炫”,做足咖啡、酒吧、茶馆、风味小吃,特色餐饮,以及娱乐、健身等夜市的文章,使南北两条步行街真正成为中外游客了解杭州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和必游之地,并为广大市民环湖“毅行健走”创造更为清静、安全、舒适的环境。

  作者简介: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兼该协会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曾担任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主任。
发表于 2016-10-1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那段时间公交挤爆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景区内现有公交的营运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觉得长假期间可以适当借鉴G20模式。
发表于 2016-10-1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tcfangye 于 2016-10-12 13:04 编辑
jason 发表于 2016-10-12 12:49
我到觉得长假期间可以适当借鉴G20模式。

我也觉得长假期间可以把杨公堤,北山路,东坡路,南山路(解放路到三台山路),灵隐路封起来,只允许文中提到的车辆和公交车进入。步行进入不受影响。
现在紫之隧道通了,西湖景区的过境压力应该小了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itcfangye 发表于 2016-10-12 13:02
我也觉得长假期间可以把杨公堤,北山路,东坡路,南山路(解放路到三台山路),灵隐路封起来,只允许文中 ...

据说今年国庆拥堵情况并没有恶化的关键就是旅游大巴不让进入了,看起来有些荒唐,但事实上很多情形确实是随意乱停或者在停车场门外堵着的旅游大巴制造了很多交通滞缓。
发表于 2016-10-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假期间可以这么做,慢慢过渡到周末这么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19:50 , Processed in 0.3887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