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4|回复: 12

[新闻] 【城市商业】最靠谱外媒爆料:定了!Uber中国将并入滴滴,总估值350亿美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靠谱外媒爆料:定了!Uber中国将并入滴滴,总估值350亿美元2016-08-01 12:41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1日报道(编译:蔡妙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日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本土打车公司滴滴出行将和Uber中国达成收购协议。此项协议如若订立,两家公司此前在中国市场的殊死竞争将宣告结束。
合并后,两家公司的总估值将达到350亿美元。Uber中国的投资人——包括旧金山Uber母公司,百度等将获得合并后公司20%的股份。目前,Uber将在中国继续提供自己的服务。
Uber的CEO Travis Kalanick在一篇长博客中写道:“作为一名企业家,我深深地懂得成功要听取头脑中的想法,遵循自己的内心。Uber和滴滴在中国市场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却还没有盈利。盈利是维持公司长期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更好地为中国用户、司机甚至城市服务的不二之选。”
不久之前,中国终于实现了打车服务的合法化,上周,全国性的指导政策出台。此前,Uber和滴滴的投资人,以及相关监管机构都向两公司施加了压力,表示要终止高额的补贴战争。将于11月开始执行的中国最新出租车经营服务条例规定,禁止打车公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
今年6月,滴滴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73亿美元,包括来自苹果的10亿美元资金。在最新一轮融资过后,滴滴的估值达到了280亿美元。滴滴的其他投资人还包括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等。Uber中国的投资人有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等。
据该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交易最早将于本周一——也就是今天宣布。
作为一次股权互换交易,在Uber中国与滴滴合并后,Uber将成为后者最大的股东。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199750


发表于 2016-8-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和妹妹的公司
不合并才稀奇
发表于 2016-8-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6-8-1 17:34 编辑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 程维表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国这片创新的赛场上不断过招比拼,相互学习砥砺。作为植根中国的科技领袖,滴滴出行希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改变人类出行的未来。与Uber的合作,将让整个移动出行行业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此次合作后,滴滴出行将继续与监管者、广大用户和各界伙伴一起不懈努力,为解决城市的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贡献力量。

  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未来,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同时,滴滴出行亦会倡导内部竞争和相互促进,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满足消费者日趋丰富的出行需求,持续提高司机收入。滴滴出行还将与监管机构紧密合作,持续进行市场培育;创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转型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超过一千五百万司机和三亿注册用户已经加入滴滴社群,共同搭建将人、车、交通和生活方式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生态圈。优步中国人才和经验的加入,将让我们能更好服务中国人的需求。滴滴也将继续积极拓展国际化策略。我们期待与海内外伙伴深入合作,为行业、乘客和司机创造更多价值。
  同时,滴滴出行也将加快“扬帆出海”和国际化步伐,从人才结构、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上全面开始走向全球化。除将继续与全球伙伴合作打通本地优势资源外,滴滴还将进一步推进进入其他海外新兴移动出行市场,如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欧洲、俄罗斯等地。而为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能够和全球竞争,滴滴已经在硅谷建立了硅谷研发中心,并考虑在英国、俄罗斯建立类似的研发中心,在全球招揽世界顶尖人才。

  7月28日,中国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宣布网约车合法,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部国家级的网约车法规。滴滴出行表示,此次历史性的合作将成为中国移动出行行业把握机遇、实现澎湃增长动能的新起点;滴滴出行将致力于进一步发展“潮汐战略”,通过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应用,智能调配体系连接多种交通工具,不断提升平台效率,降低成本,让出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同时,滴滴出行已经构建了一个世界领先的智能交通云,希望通过与相关公共部门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城市的交通体系和城市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新浪网在线调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8-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优步的忠实粉丝,多少有些失落。
发表于 2016-8-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滴滴有钱
发表于 2016-8-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Uber客户端的使用体验不如滴滴。
发表于 2016-8-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务会慢慢向出租车靠拢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6-8-1 17:05
作为优步的忠实粉丝,多少有些失落。

为什么啊?
发表于 2016-8-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巨头互殴,P民才能沾光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6-8-2 09:48
两巨头互殴,P民才能沾光么。

互殴肯定是暂时的,两者如果长期低于成本竞争肯定两败俱伤,所以整合资本也是必然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上午还说是“谣言”,下午就亮“结婚证”
滴滴和优步全球将相互持股
本报记者 詹丽华
  北京时间8月1日一大早,朋友圈又爆刷了一轮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的消息,这已经是近十天来第二次刷屏。

  这一回是因为一封疑似优步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准备发表在其个人博客上的公开信被提前泄露,信中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宣布,我们打算让优步中国(Uber China)与滴滴出行进行合并。

  相对十天前,由国外媒体爆出优步的投资者有意与滴滴签署合作协议的消息,优步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本人的表态无疑更值得采信。

  上午还说是“谣言”

  下午就亮“结婚证”

  钱江晚报记者第一时间向滴滴方面求证此事。“这封信是假的。”滴滴出行资深副总裁陶然随后回复称,“我们此前已经澄清多次关于滴滴、优步的市场传言,我们目前仍然是这一态度。对于今天网上流传的所谓TK(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blog,我们和大家一样,不知道究竟怎么来历。”

  如十天前那次一样,滴滴出行再度否认合并传言,而后再不发一言。传闻的另一方,优步中国则一直保持沉默。从优步中国小伙伴的朋友圈来看,似乎正在休假中,确实也没有要被合并的紧张感。

  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不,有太多的前例告诉我们:传闻往往是真相,否认只是套路。

  昨天下午4时30分左右,事情突然峰回路转,钱江晚报记者收到滴滴方面的书面回复,确认: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从滴滴出行声明看,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优步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比如百度、广汽集团等,记者注)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优步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在其个人Facebook账号中发表了他发送给优步中国员工的邮件:“我希望让你们知道,我们已达成协议,将优步中国与滴滴出行合并。优步中国将占合并后实体的20%股份,而优步将成为滴滴最大的股东。”

  优步中国仍独立运营

  滴滴加快“扬帆出海”

  同时,滴滴方面也表示:未来,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随后,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写给内部员工的联名邮件也流出,邮件中盛赞优步是“伟大的对手,史诗般的对决”,“双方在全球资本合作上也做到了极致,高强度竞争带来了双方团队快速成长,也共同推动了中国移动出行爆发式增长,用户规模世界第一”。并表态,“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

  而与此前外界猜测不同的是,滴滴与优步似乎并没有“划太平洋而治”的意思。滴滴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将加快“扬帆出海”和国际化步伐,从人才结构、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上全面开始走向全球化。除将继续与全球伙伴合作打通本地优势资源外,滴滴还将进一步推进进入其他海外新兴移动出行市场,如中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欧洲、俄罗斯等地。

  到底是收购还是合并

  双层股权架构或有隐秘条款

  仔细读滴滴出行的声明,以及特拉维斯发送给优步中国员工的邮件,会发现一个非常微妙的细节:对同一事件双方采用了并不一致的描述——滴滴用的是“收购”,而优步用的是“合并”。

  这还真是一句话说不太清楚。从字面上来理解,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滴滴是主导者;而照特拉维斯的说法优步中国与滴滴合并,并占合并后实体的20%股份,优步成为滴滴最大股东,则优步才是主导者。

  于是,消息一经确认,科技圈都开始玩起了说文解字。其实,在滴滴和优步官方消息传出之前,曾有国外媒体披露,滴滴将向优步投资10亿美元,优步将取得新公司20%的股权,继续在中国运营其自有的APP,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估值将高达350亿美元。

  但最终,滴滴和优步方面虽证实滴滴和优步全球是互相持股,但只披露了优步全球持有滴滴的股份,并没有披露滴滴持有优步全球的股份。也没有披露,此次交易中是否涉及现金,并且,也没有透露如涉及现金究竟是谁给谁钱。

  面对这些问题,滴滴方面则回应称,“滴滴创始人和管理层拥有绝对控制权”。并未做进一步解释。

  很明显的一点是,在这次交易中,滴滴和优步采用了股权和表决权分置——优步全球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而并非表决权。所以滴滴方面才有底气称,“拥有绝对控制权”。而优步愿意折价、折投票权,也是以此牺牲来换取战略目的。

  这种双层股权架构,在科技类公司里(包括科技类上市公司)已经非常普遍了。业内人士纷纷猜测,在披露的信息之外,滴滴和优步应该还有更隐秘的条款。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滴滴:
乘客红包、司机奖励
仍会继续
  本报讯 “滴滴和优步在一起了”。不过,不少网约车忠实粉丝对于这条重磅消息还是颇为担忧:“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现在的情侣关系,这打车价格还不是说涨就涨的节奏?”

  两家强强联姻的背后,是乘客们一连串的问号:打车的价格会说涨就涨吗?以前玩命发的红包还会继续吗?司机和乘客的补贴还会有吗?有的网友直接表示,如果涨价,将直接回归“出租车时代”。

  昨天,滴滴出行明确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为业务方向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

  “此次整合有利于司乘的更好匹配以及整体效率的提升,随着平台网络效应越来越强劲,可以预见的是,用户的出行效率和体验都将进一步提高。价格只是出行服务的一个方面,随时随地能打到车并且能享受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才是乘客最为关心的,滴滴将持续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滴滴表示,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目前渗透率还很低,只有1%,这说明中国的移动出行潜在市场还很大;目前,中国的移动出行市场仍然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一些竞争对手的补贴力度还很大。“未来我们的市场培育工作和用户激励机制,特别是在新的三线和四线城市市场,力度会更大。”

  小林平时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就注册了一个优步司机,赚点外快。不过,昨天听说滴滴宣布收购优步中国,小林有点迷茫了:“以后,还能照常在优步平台上开车吗?还是要转到滴滴上开车?”

  除了司机,习惯在优步平台上打车的乘客也有疑惑:“收购之后,优步的客户端还能用吗?”

  对此,滴滴出行昨天表示,滴滴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未来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

  “双方的业务,人员将进行有序的全面整合,以确保司机伙伴和乘客的体验无缝对接,各方包括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完整的保护。但是现有的平台并不整合,还是会维持现状。”

  本报记者 孙晶晶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持续的烧钱大战后终于“在一起”,网约车的江湖变了
滴滴一家独大,优步分享成长果实
本报记者 詹丽华

  滴滴和优步中国昨天正式宣布“在一起”,终于让整个朋友圈都不淡定了。

  有分析人士,细数此宗交易背后输赢;有投资人,感慨如今谈合作融资能力才是关键;最多的当然是滴滴和优步的用户,一个个都在发愁最大竞争对手成了一家人,以后网约车可就贵了,得赶紧去给公交卡充值……

  滴滴、优步双赢

  神州、易到压力更大

  虽然,优步的全球扩张非常迅猛,但业内都很清楚,在经历了持续的烧钱大战之后,优步在中国市场上其实没有占到滴滴半点便宜。在中国市场之外,日子则要好过得多——优步此前曾表示,他们在美国及加拿大已经实现了盈利。

  在这种局面之下,投资人希望优步和滴滴停止这场不断烧钱,等待对手举白旗认输的“斗鸡博弈”。据说优步的创始人一开始并不情愿,放弃中国市场就相当于放弃了最有未来的市场以换取上市的可能性。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花着资本们的钱,还得听资本的话。滴滴与优步互相持股之后,优步既能分享滴滴成长的果实,又避免在中国市场持续烧钱,改善财务报表。

  从优步成为滴滴最大股东的交易结果来看,滴滴付出的代价似乎高了点,但它毕竟以最快速度实现了在中国市场的一家独大,而且管理团队也没有丧失话语权,仍然牢牢把控着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其实,参照去年滴滴与快的的合并,虽然当时快的也是保留原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但滴滴却是在事实上接收了快的的用户。时隔一年,还有多少人在用快的?滴滴则从你死我活的竞争中脱身,迅速开拓了快车、顺风车、代驾、大巴等新业务领域。

  结束与优步中国的厮杀之后,对滴滴后续的资本运作、上市、新业务扩张都有利。事实上,滴滴最新的市场估值约350亿美元,成为一家巨型的准上市公司。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一出,热闹的还有神州、易到的工作群,纷纷被询问,面对最强对手“抱团”,是否有应对之策。虽然都被以“没有评价”来回复,但来自市场的反应是——神州租车昨天一度下跌4.8%,为5月10日以来最大跌幅。市场猜测,这波下跌是由优步把中国业务与滴滴出行合并所引起的。

  和平是打出来的

  不是谈出来的

  滴滴与优步的交易宣布之后,滴滴早期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朋友圈祝贺滴滴,并感慨:“谈和的筹码越来越高,去年是7亿美元,今年是70亿美元,没有这些筹码连谈和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团队的融资能力极其重要!”

  7亿美元,说的是,去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之前不久,两家公司刚刚分别获得超过7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融资”,它们都不缺钱,外界甚至都在隐隐期待双方会大干一场,哪想到一切到此戛然而止。

  70亿美元,说的则是,在这次交易前两个月滴滴刚刚宣布完成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Apple、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招商银行及软银等现有投资人也都参与其中)。招商银行还将为滴滴牵头安排达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中国人寿对滴滴进行20亿元(约3亿美元)的长期债权投资。也就是说,在宣布这次交易之前,滴滴本轮融资的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

  朱啸虎透露,滴滴和优步断断续续谈过很多次,但因为双方期望值差距比较大,一直未能谈拢。此前优步一度想要滴滴40%的股份,但滴滴坚决不同意。而这次和谈是优步主动伸出橄榄枝,所以谈判进展很快。“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优步用一年半时间,终于认识到自己曾经的期望值不太合理,这才接受了20%的定价。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滴滴优步合并
反垄断审查不可少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
  上午还在辟谣,下午就生米煮成熟饭,滴滴与优步(Uber)合并之快,令人意外。滴滴CEO柳青和优步中国区副总裁柳甄这对堂姐妹,这下真的“在一起”了。

  这是一桩本不会发生的并购。对滴滴来讲,新一轮融资后估值265亿美元,手中握有大把现金,还背靠腾讯、阿里和苹果等股东,市场一片大好。而对优步来讲,虽然在中国亏损不少,但在其他发达市场却已实现盈利,把中国业务打包给滴滴后,等于放弃了中国市场。接下来,优步中国区业务被并入滴滴,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既然双方那么快合并,相信自有其逻辑。其中最重要一点,应是来自于双方各自的盈利压力。之前,这两家公司都烧了不少钱,仅在去年,优步在中国亏损逾10亿美元,而滴滴拨出40亿美元用于“市场培育”。哪怕不愁钱,这样烧下去,投资者也难免心疼。网约车新规出台后,所有私家车接入平台都需经由资质审核,这对多数为私家车的优步也较为不利。而滴滴把优步揽入旗下,则可少去一个重要竞争对手,有利于其扩大市场份额。相信两家公司对此都认真盘算过了。

  但这桩并购对消费者未必有什么好处。经过前两年烧钱大战,尤其是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国内APP打车领域仅剩4家较大的公司,分别是滴滴、优步、易到和神州专车。根据一项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滴滴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优步、易到和神州专车分别为7.8%、3.3%和2.9%。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合并后,将占有国内网约车90%以上市场份额。虽说相对于网约车平台,各地还有大量传统出租车公司,但滴滴和优步在网约车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已难以撼动。

  一方面是各自都有盈利压力,另一方面是拥有市场优势地位,两家合并后会有什么举动,也就不难猜测。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很快就减少了针对司乘人员的补贴政策。稍早前,滴滴、优步在部分地区悄然提价。这都说明,滴滴和优步合并后,可能很快会停止烧钱,转而朝着盈利一路狂奔。这并不是说,滴滴和优步就该亏本赚吆喝,但若借助市场优势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则有悖于市场竞争原则。

  按照《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等法规,这桩并购案已达到申报的标准。双方应就相关并购事项,主动向商务部反垄断局申报。若未申报,监管部门也应主动介入,对这桩并购的合规性,以及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进行调查。客观而言,市场集中未必只有坏处,比如可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普遍的服务。但市场过度集中,必然会朝着垄断的方向发展,这是值得警惕的地方。

  总之,对于这起并购,反垄断审查不可少。滴滴从传统出租车领域杀出一条生路,受到了广大民众欢迎。但当滴滴的体量越来越大,占据单一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反过来就要防范其借助自身优势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这是市场竞争及其监管的常理。
发表于 2016-8-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淘宝和京东两家鼎立一样,要避免一家独大。
神州和易到也合并下吧。
发表于 2016-8-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州必然被滴滴收购啊,都是同一家人的。易到看看能不能发展壮大起来,发展不起来,那就也被收购
发表于 2016-8-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垄断,国内的,要么被BAT收了,要么被BAT挤死
跟BAT扯上关系,就没好鸟

Uber CEO之前说了,是被施压才同意合并的

所以我一直用网易家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采冰飞 发表于 2016-8-2 12:32
神州必然被滴滴收购啊,都是同一家人的。易到看看能不能发展壮大起来,发展不起来,那就也被收购

神州不存在和滴滴竞争的关系,所以也不需要收购神马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01:21 , Processed in 0.5355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