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1|回复: 15

[新闻] 【城市建设】杭州这座写字楼: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15楼新增后续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6-11 22:37 编辑

【来源:钱江晚报】


  英国媒体相关报道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奖提名

  杭州这座写字楼

  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

  这些建筑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一幢怎样的建筑?它有怎样打动人心的神奇处?它的设计者是谁?

杭州这幢朴素的写字楼
为啥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
外墙全部用特制的紫铜板,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换颜色;室内空间整体采用无柱式设计
这幢楼的设计师和安藤忠雄齐名,在杭州还留下了良渚博物院、九树等三件作品
本报记者 金丹丹/文 吴新燕/摄
杭州壹向大楼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
入选建筑之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花园酒店
入选建筑之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入选建筑之湖南昂洞卫生院

  杭州莫干山路双荡弄口,有一栋十层高的建筑,方方正正,棕褐色外墙,透明玻璃窗,看上去非常朴素,这幢并不是“第一眼美女”的低调建筑,最近入选了“30幢世界最棒建筑”。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座建筑物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RIBA国际奖提名,每日邮报网站上有所有提名大楼的图片,最终评选结果将在在今年12月公布。香港赛马会创新大楼、湖南昂洞卫生院等也进入了该奖项提名。

  据了解,这栋名为“壹向大楼”的大楼,出自著名的英国建筑设计大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之手,以精确、简约、含蓄、低调设计闻名于世的他在杭州还留下了良渚博物院、九树公寓等几大作品。

  杭州这幢朴素的写字楼

  为啥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

  外墙全部用特制的紫铜板,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换颜色;室内空间整体采用无柱式设计

  这幢楼的设计师和安藤忠雄齐名,在杭州还留下了良渚博物院、九树等三件作品

  一栋会“变色”的大楼

  在岁月里慢慢沉淀

  昨天,钱报记者来到了壹向大楼,市中心主干道边的大楼显得格外安静。官方数据显示,大楼占地3177 平方米,地上10层,建筑面积7084平方米,地下3层,建筑面积5895平方米。大楼2013年交付,2014年底业主入驻。

  粗粗一看,绝对会奇怪这幢楼为什么能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楼形也是四四方方,一侧有三扇大玻璃窗,一侧为七扇大玻璃窗。

  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大楼的“心机”,外墙非常特别,全部采用特制的紫铜板,凑近看,在棕褐色中有不规则的暗绿色。这栋楼的外墙,是会随着时间流逝变色,从刚开始时有着铜的亮泽,到亚光、古铜、棕褐,铜板在阳光和空气中会慢慢产生微妙的变化,最终,会变成铜板特有的古翠绿。听说,大楼的铜板外墙刚弄好时,泛着铜的光泽,还因为“太亮”遭到了周边居民的投诉,但很快,它就变亚光了,从岁月里沉淀了下来。

  大楼的大门在东侧,西侧是家咖啡馆。目前,有餐饮、建筑设计、文创等企业入驻。

  室内的地板也没有油漆

  还有浪漫的“迎客灯”

  业主单位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大楼的整体空间采用了无柱式设计,每层楼只有东西两侧各有两根承重柱,每一层的空间呈回字形——楼的正中心位置(中央核心筒)设计了两部客梯、一部货梯及所有管道和卫生间,外面一整圈采光最佳的空间都提供给了使用者,而它没有任何结构柱。

  钱报记者参观了在其中一层办公的餐饮企业办公室。整层楼都是超大的玻璃窗,层高净高有3.35米,采光超级棒,而且很通透。室内设计也是来自戴卫·奇普菲尔德,地板和大堂、电梯厅等墙面都是用白橡木,表面没有任何油漆。

  “楼的总高度可以设计成地上13层,但设计师为了给使用者最大的舒适感,层高很高,最终地上建了10层。”业主单位的一位负责人说, “设计师很崇尚自然,比如外墙不需要刻意保养,遵循自然、时间留下的痕迹,我们每次清洗外墙,也只洗玻璃,铜墙壁是不洗的。”

  天花板是德国的拉网天花吊顶,管线、空调、新风系统的风口、灯、消防喷淋等都藏在网格板上方,看上去纯净极简。长条的灯藏在特别的网格天花吊顶背后,一路走来,灯看上去是一盏盏亮起来的,就像迎接你一样。“我们都叫这个灯迎客灯。”一位工作人员说。

  设计师在杭州有四件作品

  他觉得杭州整体安详又愉悦

  昨天,我们联系上了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在上海的办事处工作人员。

  该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壹向大楼是2009年到2013年期间完成的,主要由柏林办事处负责。戴卫·奇普菲尔德来过杭州多次,在杭州一共有四个作品,除了壹向大楼,还有良渚博物院、九树公寓等。

  戴卫·奇普菲尔德出生于1953年,他和安藤忠雄、雅克·赫尔佐格、扎哈·哈迪德齐名,他出生在欧洲,却有着东方人的内敛和沉静。他偏爱素色主义,崇尚“少即是多”、“用阳光来充满空间”的极简主义建筑哲学。他的代表作品有德国柏林新博物馆、英国BBC 苏格兰总部等。

  他曾说,自己来过杭州多次,觉得西湖非常美,而杭州整体给人一种平静、安详、愉悦的感觉。他说,自己所做的设计都会和当地的文化、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是一种对历史的赞同,而不是对历史上建筑的复制。

发表于 2016-6-10 1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照片并不显得很惊艳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业游鳖 发表于 2016-6-10 10:06
看照片并不显得很惊艳啊……

可能是因为建筑师比较有名吧,或者这栋建筑内涵大于外观。
发表于 2016-6-10 1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0 10:09
可能是因为建筑师比较有名吧,或者这栋建筑内涵大于外观。

他设计的良渚博物院是目前为止我镇格调最高的博物馆建筑。
“他曾说,自己来过杭州多次,觉得西湖非常美,而杭州整体给人一种平静、安详、愉悦的感觉。他说,自己所做的设计都会和当地的文化、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是一种对历史的赞同,而不是对历史上建筑的复制。”
---他很懂杭州,非常认同他对新建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的理解。
发表于 2016-6-1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最成功的国外设计师作品: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民艺馆
良渚博物院
发表于 2016-6-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0 10:09
可能是因为建筑师比较有名吧,或者这栋建筑内涵大于外观。

说到建筑外观——这栋建筑最没有设计的设计——随着时间流逝会老去变色的外墙,而这不也是所有建筑乃至所有事物都有的自然规律么?
虽然这个建筑用的紫铜板比较特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色调、质感、肌理的变化,而且最终的效果会比较耐久。而清水砖、白石灰、清水泥等,都有这样的宝贵的岁月留痕——这正是建筑的魅力所在。
而反观我村动不动就喜欢“旧包新”,把这种宝贵的岁月旧痕去除,贴上廉价而山寨的材料或者涂料,实在是可笑至极。普通建筑也就罢了,历史建筑甚至文物建筑也如此处理,真是罪过!
发表于 2016-6-10 1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外墙随着时间会慢慢变化
发表于 2016-6-1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0 11:31
他设计的良渚博物院是目前为止我镇格调最高的博物馆建筑。
“他曾说,自己来过杭州多次,觉得西湖非常美 ...

失误了,几年前曾经开车勿入门口,却没有进去,遗憾啊
发表于 2016-6-10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栋楼的外墙,是会随着时间流逝变色,从刚开始时有着铜的亮泽,到亚光、古铜、棕褐,铜板在阳光和空气中会慢慢产生微妙的变化,最终,会变成铜板特有的古翠绿。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过程,并写出“古翠绿色的铜”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0 11:31
他设计的良渚博物院是目前为止我镇格调最高的博物馆建筑。
“他曾说,自己来过杭州多次,觉得西湖非常美 ...

杭州需要这样多的好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0 11:58
说到建筑外观——这栋建筑最没有设计的设计——随着时间流逝会老去变色的外墙,而这不也是所有建筑乃至所 ...

的确是非常罪过。
发表于 2016-6-1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ganyilai 发表于 2016-6-10 16:29
失误了,几年前曾经开车勿入门口,却没有进去,遗憾啊

作为博物馆控的你,过而不入,确实有点遗憾。下次补上。这个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层次也相当高,你可以关注一下。
发表于 2016-6-1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风火焰王 发表于 2016-6-10 16:42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过程,并写出“古翠绿色的铜”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当文科生小记遇见理科生读者...
发表于 2016-6-1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6-11 22:09
杭州需要这样多的好作品。

杭州博物馆很多,但和内涵相得益彰的出彩的博物馆建筑并不多。
特别是作为分别代表省市最高水准的综合博物馆浙博和杭博,其建筑都乏善可陈,甚至有点太凑合了。目前据说省博新馆已经确定在之江新城,然后在刚刚印发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任务分解方案中,又出现了“杭州博物院”字样,希望这次能援请高手,好好设计,能有苏州博物馆那样的呈现——是新的,但又提炼继承了地方文化印记,来个“浙而新”,“杭而新”。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钱江晚报

《杭州这座写字楼入选“30幢世界最棒建筑”》后续
低调写字楼成了杭州新网红
外行来合影,内行看门道
  本报记者 金丹丹/文 吴新燕/摄
上图:大楼下的咖啡厅里,贴出了引以为傲的报道。
下图:两位从事建筑设计的市民朋友,不约而同地在大楼外拿起手机拍照。


  杭城莫干山路上的朴素低调建筑“壹向大楼”,最近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国际奖提名,成为“30幢世界最棒建筑”(见昨天钱江晚报报道)。昨天,这栋原本极为低调的大楼成为了新网红,不少人慕名去参观、拍照。

  “就是这个楼啊,以前真的是没注意!”昨天下午,市民王先生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壹向大楼前。王先生说,自己就住在附近,经常和孩子在楼对面的拱墅区体育馆运动。

  “我是今天看到钱报,才知道这个楼是大师设计的。原来路过也没注意,今天特别带孩子一起来看看大师的设计想法。”王先生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对大楼内部的结构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大楼的中央核心筒。

  钱报记者在大楼外,遇到了好几个建筑设计的业内人士,他们都是想来取经的。

  “看到你们微信说这个楼是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的,我就过来看了!”周女士是杭城一家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她说,奇普菲尔德是建筑师中的大师级人物,看到这个楼的报道,她特意从城西赶过来。周女士里里外外转了一圈,仔仔细细地拍了很多照片,她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大楼的铜质外墙。“会随着时间流逝变色,我会一直关注的,隔段时间就来看看!”

  吴先生也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他说,自己所在的设计院和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过“九树”项目,对这位大师的作品特别关注。“大楼很有现代主义风格,简洁、干净,很讲究实用性。”

  林女士的公司在壹向大楼里,她告诉钱报记者,很多朋友之前都不知道大楼的故事,现在知道是大师的作品,还被冠上了“30幢世界最棒建筑”的名号,一个个都慕名前来,好多人都会特别摸一摸它的外立面的铜板,再和大楼合个影。

  昨天,钱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好几拨专门赶来把大楼当风景看的市民。他们告诉钱报记者,其实大家对大楼的室内空间设计也很好奇,但目前只能到大堂转转,而大楼里面毕竟是办公区域,门禁“森严”,不是想走走看看就能成行的。

  对于这个问题,钱报记者专门咨询了壹向大楼的业主单位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大楼内部为各企业的办公区域,平时不对外开放,如果有市民想参观,可以先到一楼前台物业预约,在方便的时候可以提供参观。

  不过,这栋网红大楼,走的是低调简约范,如果你想要拍它的“全身”,并不容易,摄影记者也找了好几个角度。最后只能提醒,如果想和大楼一起拍全身照,就要带上广角镜头,不过,同样爱自拍的记者也可以告诉你,大楼的外墙很特殊,你可以随意找一处留有岁月痕迹的铜质外墙,一样可以酷酷的,也很文艺范。

新闻+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在建筑界很有权威,最为人熟知的是主办了的斯特林奖和皇家建筑师金牌奖。它与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并称当前最具知名度的两大建筑师学会。

  今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设立了一个新的建筑国际奖项,取代原有的莱伯金奖(Lubetkin Prize)。新的奖项有更广的范围,它针对任何国家的任何风格和任何预算的建筑。新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奖(RIBA International Prize)奖项的参赛者,向全球任何有资格的建筑师开放。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说,获奖对象将是富有远见、创新思维和卓越的执行力,同时对它的用户和对它的自然环境有卓越贡献的建筑项目。

发表于 2016-6-1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6-11 22:20
作为博物馆控的你,过而不入,确实有点遗憾。下次补上。这个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层次也相当高,你可以关注一 ...

立即列入行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10:05 , Processed in 0.5087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