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9|回复: 18

[新闻] 【杭州城事】满载60个乘客的156路公交车上 20岁小伙突然软软倒地:满头大汗眼睛紧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5-24 10:16 编辑

【来源:都市快报】

满载60个乘客的156路公交车上 20岁小伙突然软软倒地,满头大汗眼睛紧闭…… 幸亏美女医护人员、海归学霸和全体乘客救命!
2016-05-24

昨天杭州多人突然晕倒,可能跟闷热环境和没吃早饭有关
缺乏锻炼的年轻人最易得“神经反射性晕厥”
记者 董吕平 俞茜茜 魏奋 通讯员 王蕊 徐尤佳
昨天9:44,周先生来电:刚才156路公交车上有人昏倒,乘客中有个护士抢救了10多分钟,120救护车赶到后,有个好心乘客陪他一起去了医院。
昨天上午8点35分,一辆从新业路开往翠苑四区的156路公交车,在途经环城北路中北桥路段时,车上有个小伙子突然缓缓倒地……
当时156路公交车司机姓王,驾龄20年。
据王师傅说,当时车子刚开出公交总公司站台,“我听到车厢里有人说晕倒了就马上靠边了。”当时是早高峰,车厢里座位25个,而车上乘客有60人左右。
“当时所有乘客都很好,很多人参与施救,好几个乘客打了120急救电话。大家让小伙子平躺在地上,还主动下车保持车厢通风!”王师傅说,当时地上的小伙子眼睛紧闭,满头大汗,脸色非常不好,呼吸都没了,只有微弱心跳。
接着,王师傅看到一个女乘客走到小伙子身边给他搭脉,并不停地做人工呼吸、胸部按压等急救措施,一直等到120急救车赶来。
“我和另一个乘客也帮他掐穴位,整个急救过程估计10多分钟。急救车来了之后,有个男乘客还陪小伙子去了医院。”王师傅说。
我是医护急救人员!
车厢里一个美女站了出来
送小伙子去医院的乘客叫周康,研究生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绿色建筑专业,两年前回国,目前在杭从事建筑材料研发工作。
事发时小周正好在上班路上。“他就在我旁边倒下去的,整个人软软的,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几次试着和他说话,他眼睛都睁不开,完全没反应,我们就感觉不对劲了。”小周说,当时好多乘客打了急救电话,他先打通,电话里急救人员教他先尽量保持周围环境通风,于是所有乘客都疏散到了车下。
第二步,电话里急救人员叫小周让小伙子尽量保持平躺,并教他怎么做心肺复苏。“可是我还是不懂怎么做!”刚好这时,一个女孩走过来,说自己是医护急救人员。
“她先搭了搭小伙子的脉搏,说很微弱,然后将手放在他鼻子旁,说呼吸没了,然后让我和司机两人一人一边掐他的两只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穴位,她自己给小伙子做人工呼吸,然后就给他做按压。大概10分钟后,女孩说小伙子心跳正常了,呼吸也有了,不过人还没醒过来。我们继续给他做急救,持续了大概15分钟。”
120救护车到后,小周随着急救车送小伙子来到市中医院。“医生立即给他输液、插氧气管、打针,10多分钟后,小伙子醒了!”
随后小周悄然离开了医院。他回忆,当时情况紧急,他印象中给小伙子做人工呼吸的女孩大概20多岁,戴一副眼镜,长得很好看,头发细长,好像还染了点黄色,上身穿一件粉红短袖,背一只单肩包。“她也没说自己是医生还是护士,只说是医护急救人员,但手法很专业。幸好她在,可以说救了小伙子一命!”
昨天我们尝试寻找这位女孩,可惜一直没能找到。
晕倒的小伙子没吃早饭
当时已在公交车上站了1个多小时
晕倒的小伙子姓张,四川人,今年刚满20岁。
昨天上午,小张在医院苏醒过来后,身体仍很虚弱,说话无力。
下午1点多,小张父母从萧山赶来医院,坐在床头守护着儿子。
下午3点多,医生说,小张目前情况还好,脑部CT等检查都正常,也没有基础疾病,晕倒可能和最近天气闷、车内空气不流通等有关。
离开医院的时候,我问小张做什么的?他说是学生,刚上技校,在学室内设计。自己每天要从萧山坐车到城西学校上课。“转两趟车,都是站着,站了1个多小时了。”
我问小张早上吃了饭没有?他说,不吃早饭。他妈妈补了一句说,他真的很少吃,有点厌食。
母亲给他买了瓶椰子汁,但直到出院回萧山,小张一口都没喝。“吃什么喝什么都没味道。”他说。
小张的爸爸说,儿子身材单薄,个子1米7出头,体重才90来斤。“他应该没毛病,身体还行,以前也没晕倒过。”
在医院门口等车时,小张身子靠在站台的柱子上,说人还是有点晕,不能站太久。
我问小张,你晕倒的时候还记得发生了什么吗?他眼神有些恍惚,点点头说,“好像有个姐姐在帮我……”小张停顿了几秒后说,后面想不起来了……
还有好几个年轻人昨天突然晕倒
可能跟天气闷和没吃早饭有关
昨天中午11点40分,K188路公交车上也有一个乘客突然晕倒。
司机胡志军师傅回忆,当时车子东向西开到大关桥路段,那个40岁左右的女乘客坐第一排,忽然听到她喊:“救命!救命!司机救救我!”我一看,她已经倒在座位上,人在发抖,声音也很微弱,赶紧靠边停车,一查看,她情况很不好,眼睛闭上了,话也说不出来,看上去已经失去意识!
当时车厢里有十几个乘客,胡师傅对大家说,这位乘客需要马上送医院,我先送她行不行?所有乘客都说,行的行的,救人要紧!
车上有两个男大学生非常热心,马上跑过来扶住这位女乘客。“人晕倒了,再不扶牢她坐不住的嘞!”胡师傅马上打起双跳灯,只花了几分钟就把车子开到最近的和睦医院。
车子停到医院门口后,胡师傅和好几个乘客冲下车到急诊室喊医生。医生护士跑到车上看了一下女乘客情况,说可以移动,胡师傅就和其他乘客一起把她抬下了车,一直抬进急诊室。
当时K188路上还有很多乘客,胡师傅一问都是到汽车北站附近的,于是在医院门口拦了一辆B支1路,托司机帮忙把他们先带过去,他自己则一直等到女乘客恢复意识和其家属赶到才离开。“看样子她没有生命危险,但是病情需要进一步检查。”胡师傅说。
昨天早上,包括小张在内,市中医院急诊科连续接诊了4位晕厥病人,三男一女,都是二三十岁年纪。
急诊科副护士长周海芳说,其中一个小伙子是1991年生的,中等个子,身体看上去有点单薄,早上没吃早饭,到了单位后就觉得头晕不舒服,眼前一黑,瘫倒在座位上。同事看到后赶紧送他来医院。
还有一个30岁出头的女病人,姓孙,身材比较娇小,也是在公交车上晕倒的。
孙女士家住城西,在武林广场附近上班。据她自己描述,早上起来匆匆忙忙赶公交车上班,早高峰的时候车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空气差,而且她没有座位,一路都是站着过来,公交车一站一停,再加上路况拥堵,到了松木场附近她感觉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站都站不住了。当时幸亏身边的热心乘客发现了她的异样情况,让公交车司机停车,及时把她送到医院里。
经检查和观察,这4个病人都没有大碍,当天就陆续出院了。
周海芳说,这些病人情况比较相似,年纪都比较轻,都没有任何基础性疾病。之所以出现一过性的晕厥可能和环境有关,连续几天阴雨天,本来天气就闷,而且公交车内空气不流通,对人体影响更大。再加上小年轻早上出门匆忙,没时间好好吃早饭,可能导致血糖低,也会头晕。
这种晕厥叫做“神经反射性晕厥”
年轻人缺乏锻炼最易得这种病
在156路公交车上晕倒的小张出院后仍感无力,身子靠在公交站的立柱上。 记者 董吕平 摄
浙大一院急诊科宁建文医生说,年轻人如果在没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前提下,突然出现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四肢无力、晕厥等症状,稍加休息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神经反射性晕厥”,也被称作“迷走性晕厥”,是因为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血液无法及时供应给大脑,从而出现短暂的头晕等症状。
“这是非常常见的急诊症状,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能接诊到两三个这样的病人。这种病偏爱身体比较柔弱,而且平时又不爱运动的年轻人。”
宁医生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要好看拼命减肥,平时又不注重锻炼,没有运动习惯,体质和血管弹性都相对较差,一旦出现体位改变,血压出现波动,人体血液容易向胃肠道、肌肉血管等部位扩散,会引起头部血液供应不足,就非常容易出现神经反射性晕厥。遇到气压较低的天气,或是空气不流通的闷热环境,会增加神经反射性晕厥的发生概率。此外,再加上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吃早饭的习惯,容易导致低血压,相对来说血液黏稠度也比较高,这些都会容易引起神经反射性晕厥。
“如果出现神经反射性晕厥,只要好好休息,喝点水或补充点能量,一般都能自行缓解。”在预防方面,宁医生给了两点建议:首先,建议年轻人早上起来要喝水,最好喝温水或蜂蜜水以补充水分和能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改善低血压;其次,建议年轻人平时要养成运动习惯,体质增强后,神经反射性晕厥自然就不会找上门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2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司机们一定要开空调啊,别认为现在温度低,没到28度就不开。可早高峰车上很挤,车外是22度,车内就是有28度了,一定要开通风的。
发表于 2016-5-24 0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外温度高于20℃ 或者 车内温度高于28℃ 两者满足其一就应当开启制冷设备 而新风系统只要出车就应该开启 这个是有明文规定的
发表于 2016-5-2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9A的车厢特别闷一点的
发表于 2016-5-2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keentwi 发表于 2016-5-24 09:41
车外温度高于20℃ 或者 车内温度高于28℃ 两者满足其一就应当开启制冷设备 而新风系统只要出车就应该开启  ...

但是比亚迪电池不允许啊。
发表于 2016-5-24 1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5-24 10:15
但是比亚迪电池不允许啊。

那就抛锚进场修理
发表于 2016-5-2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那位姐姐是何人?
发表于 2016-5-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keentwi 发表于 2016-5-24 10:28
那就抛锚进场修理

那今年夏天,抛锚进场的车会不计其数了。
发表于 2016-5-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时报】156路车上小伙突然晕倒 多亏一车乘客

时报讯 昨天上午8点半左右,一辆从钱江新城开往城西的156路公交车上,一名模样瘦削的小伙忽然身子一歪,全身乏力,倒向人群。小伙面色苍白,呼吸紊乱,危急时刻,一车乘客伸出援手,有人第一时间打了120,有人给小伙做了心肺复苏,赶着上班的周先生主动陪他到市中医院检查……
所幸,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名20岁的小伙终于转危为安。
9点半,记者赶到医院急诊室,陪同小伙就医的周先生正打算赶去单位。“那个小伙子醒过来了,看到他人没事,我也就放心了。”27岁的周康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两年前留学回杭,目前在城西的杭州黑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班,从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他拉下单肩包,说:“本来9点要到单位,现在已经迟到30分钟了……”
周康说,早高峰时,156路公交车上人很多,许多人都站着。车子开到公交总公司附近时,这名小伙突然晕倒了。“边上五六名乘客把他扶到一个让出的座位上,但怎么叫他都没反应,连呼吸都时断时续,大家很紧张,有位大叔打了120 ,我们又把他放到地上,一位学护士的姑娘二话没说,给小伙做了心肺复苏,我帮忙按小伙的虎口等穴位,大约过了10分钟,120急救车来了。考虑到小伙只身一人,我坐上急救车陪他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现在已经联系上了小伙的爸爸,他正赶过来,我也放心了。”周康说。
经过急救,送到医院时,晕倒的小伙已经睁开了眼睛,医护人员给他挂上了点滴。“送到医院时,他的意识还算清醒,就是没什么力气,说话也不是很清楚,目前病人的四肢不能动,初步认为可能是心源性和脑源性病症,具体病因还要进一步检查。”主治医生说。
急诊室里,晕倒的小伙平躺在急救床上,他1.7米出头的身高,身材比较单薄,双眼怔怔地盯着天花板不吱声。
昨天下午,小伙的父母先后赶到医院,这时小伙已经能轻声问答了。小伙姓张,和父母都住在萧山新街,他们是四川人,来杭打拼已有七八年。
小张说,他早上7点起来,坐公交车前往城西的学校上学。“先坐323路公交车,再转156路车,坐1个多小时就能到学校,但站着站着就忽然就晕倒了,后面发生了什么就不知道了。”
小张的母亲轻抚着儿子的额头:“他习惯不吃早饭就出门,直到下车后才买早点吃,我提醒过好几次了,但他不爱听……”
小张的父亲说,他很感谢帮助他的好心人:“看到这么多人帮忙,杭州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

发表于 2016-5-2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给这家企业做了个广告,给助人为乐的小伙子点赞
发表于 2016-5-2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小资 发表于 2016-5-24 11:14
免费给这家企业做了个广告,给助人为乐的小伙子点赞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应该更普及!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另外,虽然气温不高但湿度很大的日子,求公交要么通风,要么空调除湿,不然,真的要出事情的!
发表于 2016-5-2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5-24 15:56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应该更普及!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另外,虽然气温不高但湿度很大的日子,求公交要么通风 ...

只是通风意义不大,所以我现在高峰时间都不愿意坐公交,车厢里太臭了,开了空调会好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5-24 16:03
只是通风意义不大,所以我现在高峰时间都不愿意坐公交,车厢里太臭了,开了空调会好一些。

早高峰有各种早餐味,车厢空气环境糟糕~
发表于 2016-5-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散 发表于 2016-5-24 16:08
早高峰有各种早餐味,车厢空气环境糟糕~

是啊,现在公交地铁内饮食好像管得不严了!
发表于 2016-5-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散 发表于 2016-5-24 16:08
早高峰有各种早餐味,车厢空气环境糟糕~

现在晚高峰是各种汗馊味。
发表于 2016-5-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5-24 10:15
但是比亚迪电池不允许啊。

这车比较晕车
发表于 2016-5-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一个缘由。
发表于 2016-5-2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感觉热的话就要理直气壮喊司机开空调
一个人喊了 就可能有第二个喊的
司机就顶不牢了
发表于 2016-5-2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乘客自己可以开窗的都懒得动手去开起来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21:44 , Processed in 0.41938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