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昨天上午8点半左右,一辆从钱江新城开往城西的156路公交车上,一名模样瘦削的小伙忽然身子一歪,全身乏力,倒向人群。小伙面色苍白,呼吸紊乱,危急时刻,一车乘客伸出援手,有人第一时间打了120,有人给小伙做了心肺复苏,赶着上班的周先生主动陪他到市中医院检查…… 所幸,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名20岁的小伙终于转危为安。 9点半,记者赶到医院急诊室,陪同小伙就医的周先生正打算赶去单位。“那个小伙子醒过来了,看到他人没事,我也就放心了。”27岁的周康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两年前留学回杭,目前在城西的杭州黑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班,从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他拉下单肩包,说:“本来9点要到单位,现在已经迟到30分钟了……” 周康说,早高峰时,156路公交车上人很多,许多人都站着。车子开到公交总公司附近时,这名小伙突然晕倒了。“边上五六名乘客把他扶到一个让出的座位上,但怎么叫他都没反应,连呼吸都时断时续,大家很紧张,有位大叔打了120 ,我们又把他放到地上,一位学护士的姑娘二话没说,给小伙做了心肺复苏,我帮忙按小伙的虎口等穴位,大约过了10分钟,120急救车来了。考虑到小伙只身一人,我坐上急救车陪他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现在已经联系上了小伙的爸爸,他正赶过来,我也放心了。”周康说。 经过急救,送到医院时,晕倒的小伙已经睁开了眼睛,医护人员给他挂上了点滴。“送到医院时,他的意识还算清醒,就是没什么力气,说话也不是很清楚,目前病人的四肢不能动,初步认为可能是心源性和脑源性病症,具体病因还要进一步检查。”主治医生说。 急诊室里,晕倒的小伙平躺在急救床上,他1.7米出头的身高,身材比较单薄,双眼怔怔地盯着天花板不吱声。 昨天下午,小伙的父母先后赶到医院,这时小伙已经能轻声问答了。小伙姓张,和父母都住在萧山新街,他们是四川人,来杭打拼已有七八年。 小张说,他早上7点起来,坐公交车前往城西的学校上学。“先坐323路公交车,再转156路车,坐1个多小时就能到学校,但站着站着就忽然就晕倒了,后面发生了什么就不知道了。” 小张的母亲轻抚着儿子的额头:“他习惯不吃早饭就出门,直到下车后才买早点吃,我提醒过好几次了,但他不爱听……” 小张的父亲说,他很感谢帮助他的好心人:“看到这么多人帮忙,杭州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