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4|回复: 10

[新闻] 【杭州城事】90.5%在杭外国人满意杭州国际化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杭州日报】

政在解读
90.5%在杭外国人满意杭州国际化水平
如何扬长补短推动杭州高起点上新发展?一场政协常委会亮出好多金点子
2016-05-20  




每一条时政新闻 我们乐在解读

昨天,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和市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发布了《在杭外籍人士杭州国际形象调查报告》。调查显示,90.5%的受访者对杭州国际化水平表示满意,89.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留在杭州学习工作生活。而围绕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抓落实、扬长补短推动杭州高起点上新发展,也成为昨天市政协十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上的热点话题。

记者 何去非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杭州的国际化水平?外国朋友的眼中杭州是怎样的?他们对杭州的发展有哪些好点子?在昨天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上,这些话题都是大家讨论的热点。

杭州如何发展国际会展业 成为建议热点

就在3天前,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发布了2015年度全球会议目的地城市排行榜,杭州凭借27个国际会议位列城市排名全国第三。如何使杭州成为各类国际会议的举办地,大家纷纷出谋划策。

致公党杭州市委员会建议:杭州目前建有34个特色小镇,可以依托小镇的特色,推出“一镇一会、一镇一展”活动。云栖互联网大会,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可以形成拳头产品;茶博会、文博会等已有知名度的展览也可以放到各小镇提升区域的知名度。

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在调研报告《借势G20峰会效应 进一步提升杭州国际会展业发展水平》中建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会展业将成为未来重要模式,要结合“一号工程”探索并打造“互联网+会展”的杭州模式,抢占未来会展制高点,使得“线下会展”+“线上会展”成为杭州大型展会“标配”。

市工商联建议:目前,国内城市如北京已经建立了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等机构,走出了由专门的会议促进机构负责城市形象宣传和国际会议目的地打造的第一步。杭州不妨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尝试设立专门的会议促进局,统筹负责会议城市形象宣传工作,协调会议筹备工作,整合观光旅游资源、促进消费,提升我市会议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杭州还要做什么?

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不仅仅是服务硬件的推进,更是医疗、教育、市民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提升。

关于提升教育水平国际化,民盟杭州市委会建议:要借力发挥G20峰会综合效应,加强研究、实践,深度实施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构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国际理解教育的杭州市地方系列教材,打造国际理解教育精品课程,使更多的杭城中小学生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同时,还要注重统筹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外教进课堂”项目,逐年增大引进外教数量,集中向相关学校派遣外教,实现资源最大化。

民进杭州市委会建议:要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继续简化事项、优化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优化审批服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平台智能化,加强平台互动水平,使企业能够在政府网站上追踪核准、登记等各类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企业的重复办事成本,提高政府审批办事效率。

民革杭州市委会建议:提升规划标准,适应杭州承办G20峰会和亚运会的城市发展新节奏,增加城市规划绿地面积,建立城市绿化存量数据库并向全社会开放、接受各界监督。比如,明确绿化城市基础设施地位,从严保护现有存量绿化,要像保护历史建筑一样保护绿树,使得若干年以后杭城到处都像南山路、北山街这样绿树成荫。

外籍人士对杭州国际形象的意见建议

Michael Weber(德国专家学者):

杭州要建设一个连接机场、火车站、城市和西湖的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针对城里和西湖周边的主要餐馆、商店、购物中心,制定一套质量等级评级体系;杭州需要更多真正的国际酒店。

Hannah Lund(美国留学生):

杭州需要提供更多有英文翻译的日常生活资讯,比如带翻译的地图和乘车路线等资讯;许多办事程序当地人都熟悉,但外国人却不清楚,又缺乏相关的指导。

Tina Zhang(意大利留学生):

在外国社交媒体/网站上能举办更多的活动,如在外国媒体(像YouTube)上多多播放城市的官方宣传视频,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比赛等形式来宣传推广杭州。

Galeeva Guzel(俄罗斯移动数字市场专家):

建议办事机构设立专门针对外国友人的窗口;办事机构要有具备办理外籍人士事务经验的工作人员。

Russell O’Neill(澳大利亚国际学校校长):

杭州需要改善空气质量;要加强对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方面的教育,要经常宣传交通法规;希望能对出租车司机等进行语言方面的培训。

滨田初美(日本专家学者):

希望能在公共场合增加免费WiFi;加强市民的素质教育,让市民养成举止文明、用语礼貌、照章办事的习惯。

J.Brahmanandam(印度雇员):

这个国家、这个城市是如此美好,但语言是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外国人在杭州,出行有些困难,建议多提供一些印有英语的设施,信息告示要用中英文双语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都市快报

88%的外籍人士满意杭州治安 74%的人认为西湖最能代表杭州

2016-05-20  
记者 魏奋 制图 高薇

本报讯 九成在杭外籍人士,对杭州的国际化水平表示满意,愿意继续留在杭州学习工作生活;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优化创业环境”是杭州“吸引高端国际人才最重要的手段”;七成以上的外籍人士认为,最能代表杭州国际形象的是“西湖”。

市政协昨天召开常委会,围绕“发挥G20峰会综合效应,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协商建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并讲话。

在杭外籍人士看杭州国际化

最满意杭州什么?

社会治安87.9%

购物便利80%

餐饮美食73.1%

法治环境71.3%

谁最能代表杭州?

西湖74.1%

阿里巴巴17.2%

钱江潮2.6%

龙井茶2.6%

杭州短板在哪里?

遵守公共秩序31.6%

提高外语水平28.1%

要爱护公共环境14%

生活在杭州哪里最不习惯?

看病就医37.2%

银行服务20.4%

子女教育17.7%

提高国际影响力最有效办法是什么?

成为国际活动聚集地47.4%

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和组织24.1%

加大城市推介营销力度14.7%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10.3%

朝着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

赵书记说,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短板明显。

要抢抓用好“两会”历史机遇和“两区”战略平台,把握窗口期、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补齐短板、扩大优势,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创新驱动与开放带动、城市国际化与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实现城市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同步转型、城市竞争力与人民获得感同步提升,朝着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

杭州最大的资源是“综合能力”

G20峰会把杭州推向了当今世界大舞台的最前沿,它给杭州带来的广告效应、集聚效应、带动效应、倒逼效应等是显而易见的——世界发现了杭州,杭州重新认识了自己。

杭州最大的城市资源禀赋特点是什么?

会上,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谈了看法,他们认为是杭州的“综合能力”——

既有秀美纵深的自然山水,又有深厚悠久的历史人文;既有发达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有极具商业化的创新活力;既有超大型的城市规模,又有完备的城市功能。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少有的,G20峰会在杭州的举办突显了这一禀赋——打造高端国际会议目的地,建议杭州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事实上,2015年杭州已承接国际性会议17次,仅次北京和上海。

不过,杭州离“国际”还是比较远。

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有影响的国际会议。例如东京每年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将近200次,巴黎为300次左右,“世界会议之都”日内瓦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更是多达上千次。

如何促进杭州会议产业的发展?

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建议,不妨尝试设立专门的“会议促进局”,来统筹推广会议城市品牌形象。

此外,还可以邀请杭州在各自学术领域内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担任“城市会议大使”,通过他们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国际性会议在本市举办。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国际化程度的道路还是非常任重而道远。
发表于 2016-5-20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5-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早着呢!
发表于 2016-5-2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治安能满意满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TrolleybusD9 发表于 2016-5-20 19:58
也就治安能满意满意了

相比华南,老外在杭州也不用这么提心吊胆的了。
发表于 2016-5-21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90.5%满意?这个也让围城内的我们惊着了。任重道远啊
发表于 2016-5-2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杭外国人是个什么概念?!
发表于 2016-5-21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否认,杭州确实是在不停进步。但杭州有些国际化工程的水平,连我们自己都不大看得过去。人家外国人是客气客气的。我在外国机场遇到调查的时候,也都说人家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Pt990 发表于 2016-5-21 18:52
不可否认,杭州确实是在不停进步。但杭州有些国际化工程的水平,连我们自己都不大看得过去。人家外国人是客 ...

嗯,外国友人没有落井下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9 22:28 , Processed in 0.5495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