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0|回复: 10

[转帖] 【光明网】700多年前的杭州什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0多年前的杭州什么样?
光明网04-22 17:49
700多年前的杭州什么样?阅读 放慢你的脚步文


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54-1324)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元代杭州的风土人情。他曾多次到过杭州,当时人们习惯沿用南宋的称呼,把那里叫做“行在”。

“东方水城”

行在城与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相似,是一座美丽的水城。对于这一点,马可波罗写得非常清楚:“按照通常的估计,这座城方圆约有一百哩。”“位于一个澄清的淡水湖与一条大河之间。河水经由大小运河引导,流入全城各处,并将所有垃圾带入湖中,最终流入大海。城内除了陆上交通外,还有各种水上通道,可以到达城市各处。据说,该城中各种大小桥梁的数目达12000座。”

行在是南方最繁荣的商业城市。城内除了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之外,还有十个大市场,据马可波罗观察,这些市场每边都长达半哩。市场之间彼此相距四哩。“市场被高楼大厦环绕着。高楼的底层是商店,经营各种商品。”

在马可笔下,行在的这些市场购销两旺,生意红火。“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光顾。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在这里可以买到任何东西。肉类供应充足,“城内有许多屠宰场,宰杀大牲畜——如小牛、大牛、山羊之类,它们的肉供应给富人和大官。至于穷人,则不加选择地吃各种不洁的肉,毫不厌恶。”“城市距海十五哩,每天都有大批鱼类运到城中。由于城市的污秽排到湖中,鱼长得非常肥美。几个小时之内,鱼就可以销售一空。因为居民的人数实在太多,而他们每餐都要吃鱼肉。”

礼仪之邦

马可波罗说,行在的居民大多是偶像崇拜者,即佛教徒。当地的男子与妇女一样,容貌清秀,风度翩翩。因为本地出产大量丝绸,加上商人从外省运来绸缎,所以居民平日也穿着丝绸衣服。居民的住宅雕梁画柱,建筑华丽。

当地居民性情平和,民风恬静闲适。他们对于武器的使用,一无所知,家中也从不收藏兵器。他们彼此和睦相处,很少有争论失和的事情发生。在工商业方面,他们也公平正直。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男女因为邻里关系,亲密如同家人。

在行在的街道上有许多浴室,有男女仆人服侍入浴。浴室的总数有3000所,用的都是泉水。这里的男女顾客从小时候起,就习惯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据说这对健康十分有利。这些浴室中也有热水浴,专供那些不习惯用冷水的外国人使用。

在这座城市里建有一些慈善机构。残疾人或其他患病不能工作的人,可以送入慈善机构。城中每一地区都有几个,它们由过去的君主创办。当病人痊愈后,则让他们从事某种职业以自食其力。

行在人在子女降生时,马上将年、月、日、时记下来,然后请一个算命先生推算婴儿的星宿。当婴儿长大后,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如经商、旅行、订婚等等,就拿着这个生辰八字到算命先生那里,经过他详细推算之后,预言事情的成败。

浮华世界的享乐者

马可波罗关于西湖着墨甚多:在湖的周围有许多宽敞美丽的住宅,都是达官贵人的寓所。还有许多寺院,寺中住着众多僧侣,他们都十分虔诚可敬。靠近湖心处有两个岛,每个岛上都有一座美丽华贵的建筑,里面分成无数的房间与独立的亭子。当本城的居民举行婚礼或其他豪华的宴会时,就来到这两座岛上。凡他们所需的东西,如器皿、布帛等,在这里都已预备齐全。这些东西以及建筑物都是用市民的公共费用置备的。有时可以看到数以百计的人在这里同时设宴或举行婚礼,但里面的供应依然井井有条、周到齐全。每家都有各自的房间或亭子可以使用,不会相互混杂。

行在城居民的贫富分化很大。在当地有不少手工作坊,每个作坊中有10个、15个或20个工人。他写道:“富裕的手工业主并不亲手操作。他们的妻子也同样不参加劳动。他们的住房清洁富丽,与国王没有什么差别。”

马可波罗看到,在行在城有许多红灯区。“妓女的人数,简直令人难以启齿。”当地的居民热衷享乐,他们“在工作、交易之余,除掉想和自己的妻子或情人在舟中或街车上休闲享乐之外,别无所思”。

行在城过去最大的享乐主义者是亡宋的君主们。南宋君主的荒淫生活,带来的是国家的毁灭。马可波罗曾经去皇宫旧址参观。“前面的大殿仍保持着原来的样式,而后宫都已经毁坏了,仅留下一堆废墟,供人凭吊。围绕果园和花园的墙也同样破败不堪,动物与树木都不复存在了。”

来源 |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 党宝海著

来源: 文摘报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 文摘报
发表于 2016-4-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可波罗游记》,通篇都是“蛮子”和“蛮子国”,来指代南宋人和南宋
发表于 2016-4-2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风700年没大变。
发表于 2016-4-2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在是杭州的谐音
发表于 2016-4-2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那时候只有临安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民风淳朴呗。
发表于 2016-4-2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4-23 20:49
说明民风淳朴呗。

你没有看正文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很污,所以我才转的。
发表于 2016-4-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人考证说他根本没来过,只是在狱中听人说起
发表于 2016-4-24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发表于 2016-4-2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xiaoCUI 发表于 2016-4-23 21:26
也有人考证说他根本没来过,只是在狱中听人说起

有学者持有这个观点,认为当初他到达的是姑苏,也就是苏州。但是从上文的叙述上,明显能看出他确确实实描写的是杭州。他笔下的杭州也符合历史事实。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亲自到过杭州的人,或者是仅仅是耳闻的人能如此详实生动地描写出杭州这个城市的生活细节。他笔下的杭州城市格局,现在依然存在。

但是由此就断言杭州民风延续了七八百年,也很难有说服力。南宋之后的杭州经历了数次劫难,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对杭州有着巨大的改变。城市人口也历经巨大变化。远的不说,就说晚清时候的太平天国劫难之后,杭州的城市风貌和城市人口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之后不断有移民加入这个城市,包括1949年的政权更迭,北方的不少移民也移居到了这个城市里,很难说现在的杭州还有多少南宋时代的生活传统和文化风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08:05 , Processed in 0.7910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