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6|回复: 15

[新闻] 【杭州城事】今后要在“美感”上下工夫:建筑方案审批要过“景观风貌”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钱江晚报】

今后的杭州,要在“美感”上下工夫
建筑方案审批,要过“景观风貌”关
  本报记者 詹程开

  怎样让杭州更加凸显自己的城市特色,提高自己的颜值呢?昨天,钱报记者从杭州市规划局了解到,《关于加强杭州市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的指导意见》已于近日下发,要求对重点地区建筑方案开展特色风貌审查,包括建筑形态、体量、风貌等建筑要素的审查。

  划定的重点区域,除了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这5个主城区外,还包括了滨江、萧山、余杭和富阳。

  今后的杭州,不但城市特色会更加鲜明,也会更有“美感”。

  今后杭州建筑审批

  “美感”是一道门槛

  过去的二十年间,杭州城市快速发展,不过,由于浙江省和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实施时间相对较早,条例中未提及城市特色风貌保护、城市设计编制与审批的相关要求。“所以,杭州不少建筑在美感上有所缺失,也没有彰显出城市的特色。” 杭州市规划局工程师董巧巧说。

  今后,对重点地区建筑方案审查时,除审查是否符合控制性详规等刚性要求外,还会增加对建筑风貌、体量、顶部处理等影响景观效果要素的审查。比如建筑风格是否和周边城市景观风貌、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建设等要求相匹配。

  据了解,国内的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武汉等许多城市均明确提出了组织编制城市设计和审批要求。这次杭州在指定《指导意见》前,也专门跑到这些城市去“取经”。

  接下来,杭州计划通过两三年时间,来系统地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引导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方向。

  白鹿鞋城地块的设计

  就要植入历史DNA

  其实,杭州目前就有按照“城市设计导则”的理念来实施管理的项目。

  比如位于环城北路和武林路交叉口的白鹿鞋城,正在拆迁。董工告诉记者,在杭州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出,白鹿鞋城所处区域是南宋至民国的杭州城垣的西北方向城门和城墙所在地。“但是目前,我们在白鹿鞋城地块什么都看不到,历史遗存都在地下,这就是一个历史文脉。随着这个地块的更新,接下去,要把这个历史信息写入该地块的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后续的建筑设计,通过设计手法把这个文脉传递给大众。”

  董工也举了个让人遗憾的例子:目前,在运河的桥西区块,历史文化街区的后面,建起了不少的高楼,形成了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历史街区和外围的风貌在协调性上有些失控,游人坐船到桥西,想拍张纯净的历史街区的照片是很难的,因为后面都是高楼,这很遗憾。”董工说,等到城市设计导则的管理实行起来,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这些重点区域

  是景观敏感度最高的地方

  为了加强城市景观风貌管控,突出杭州的景观风貌及历史人文特色,杭州对全市九区的重点地区范围进行划定。这些重点区域,就是景观敏感度比普通地区高的地方。

  (一)上城区:重点考虑西湖景观控制、钱塘江沿线景观控制、临安城遗址保护、交通门户等因素。包含中河高架以西片区、城站片区、复兴片区、沿钱塘江片区等。

  (二)下城区:重点考虑运河重要节点控制、临安城遗址保护、市级公共中心等因素。庆春路、环城北路、德胜路、运河为重要线性景观廊道,沿线第一界面建筑应纳入重点地区管控。

  (三)江干区:重点考虑运河重要节点控制、钱塘江沿线景观控制、市级公共中心、交通门户等因素。沪杭甬高速、艮山路、德胜路、运河等为重要线性景观廊道。

  (四)拱墅区:重点考虑运河重要节点控制、半山沿山控制、市级行政中心等因素。上塘路、石祥路、运河为重要线性景观廊道。

  (五)西湖区:重点考虑西湖景观控制、西溪湿地景观控制、老和山沿山控制、市级公共中心、省级行政中心等因素。天目山路、紫金港路、石祥路为重要线性景观廊道。

  (六)滨江区:白马湖周边地区、钱塘江沿岸、区行政中心及特色街区、奥体博览城周边等。

  (七)余杭区:临平山周边、余杭区级中心及特色街区、临平副城迎宾大道两侧等。

  (八)萧山区:钱塘江沿岸、区级中心及特色街区、萧山南站周边地区、机场高速重要节点等。

  (九)富阳区:富春江两岸、生态型沙洲、迎宾路沿线地区、金桥北路轨道站点周边等。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呵
发表于 2016-4-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二十年间,杭州城市快速发展,不过,由于浙江省和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实施时间相对较早,条例中未提及城市特色风貌保护、城市设计编制与审批的相关要求。“所以,杭州不少建筑在美感上有所缺失,也没有彰显出城市的特色。”
——瞌憧才自醒啊!来弗及哉,已经回天无力了!
发表于 2016-4-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目前,我们在白鹿鞋城地块什么都看不到,历史遗存都在地下,这就是一个历史文脉。随着这个地块的更新,接下去,要把这个历史信息写入该地块的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后续的建筑设计,通过设计手法把这个文脉传递给大众。”
——---当初龙翔桥不是说考古吗,现在开始考古这个地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4-8 14:27
——瞌憧才自醒啊!来弗及哉,已经回天无力了!

那就再来一次塌方式的旧城改造,恢复以前的古城风貌。
发表于 2016-4-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6-4-8 14:46 编辑
jason 发表于 2016-4-8 14:31
那就再来一次塌方式的旧城改造,恢复以前的古城风貌。

塌方式改造固然不可取,涂脂抹粉式的旧包新更无济于事。
必要的局部改造出新还是要的,特别是那些幺蛾子顶部造型,什么莫名其妙的小尖顶,大圆球,唐僧帽,该摘的摘,该除的除。
至于“恢复”古城风貌,就免了。好好把存量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考古遗址保护好、整理好、展示好,不要再继续糟蹋,就鹅迷豆腐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4-8 14:47 编辑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4-8 14:45
塌方式改造固然不可取,涂脂抹粉式的旧包新更无济于事。
必要的局部改造出新还是要的,特别是那些幺蛾子 ...

东河总算留了一个尾巴,昨天晚上开车路过建国南路,春来夜雨,道路左侧是火柴盒,道路右侧是粉墙黛瓦,思绪很凌乱。
我觉得杭州的口号可以是:就来一天,横跨千年。
发表于 2016-4-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参和醋不相逢 发表于 2016-4-8 14:31
是目前,我们在白鹿鞋城地块什么都看不到,历史遗存都在地下,这就是一个历史文脉。随着这个地块的 ...

临安城遗址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理论上讲,都要景观前置考古的。
发表于 2016-4-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工也举了个让人遗憾的例子:目前,在运河的桥西区块,历史文化街区的后面,建起了不少的高楼,形成了很强烈的视觉冲击。
——桥西个人觉得还好些,桥东才是灾难:

桥西,虽然历史街区后面也有高楼,但相对还有点距离,有所缓冲。


桥东,文保单位拱宸桥身后,直接是沿河突兀的大体量高楼,毫无缓冲

如果是品质很高的建筑,那倒也罢了,不失为一种对比冲突美,关键是奇丑无比的毫无美感的垃圾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4-8 15:08
——桥西个人觉得还好些,桥东才是灾难:

桥西,虽然历史街区后面也有高楼,但相对还有点距离,有所缓冲 ...

我就奇怪当初桥东怎么会规划成这样子的。
发表于 2016-4-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4-8 15:09
我就奇怪当初桥东怎么会规划成这样子的。

还不是盲目贪大求洋,要搞什么大广场,拆得片甲不留。本来桥东绝对比桥西更有历史街区的完整感。
发表于 2016-4-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6-4-8 16:02 编辑
今后,对重点地区建筑方案审查时,除审查是否符合控制性详规等刚性要求外,还会增加对建筑风貌、体量、顶部处理等影响景观效果要素的审查。比如建筑风格是否和周边城市景观风貌、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建设等要求相匹配。

——文中重点讲了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协调,事实上,即使周边是新建成区,也有一个建筑间相互协调的关系。现在,更多的是,各自表达,都想求出位,当地标!于是:

你能想象这是刚落成的一栋楼么?在滨江区政府附近沿江,单看此楼顶造型,已然丑哭,放在区块内看,更是与周边以box为主打的楼群完全不搭调。俺村类似的“地标”不胜枚举:
第二长信大楼、口红、日月同辉、泛海等之于钱江新城;环球中心、杭州大酒店、国大雷帝生、浙江移动等之于武林广场;新侨、友好等之于湖滨;泰地、市三院、城站等之于城站片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4-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笑了
发表于 2016-4-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4-8 15:09
我就奇怪当初桥东怎么会规划成这样子的。

桥东规划得早,没这个意识,所以全部变现代化建筑了,再加上以前的建筑水平低,所以就弄成这副摸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4-8 15:11
还不是盲目贪大求洋,要搞什么大广场,拆得片甲不留。本来桥东绝对比桥西更有历史街区的完整感。

真是丧病。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4-8 15:23
——文中重点讲了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协调,事实上,即使周边是新建成区,也有一个建筑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

这是一个花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8:28 , Processed in 0.5202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