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2|回复: 17

[新闻] 【热门话题】“秋水山庄”刷屏朋友圈和微博:杭州市政府正面回应[17楼新增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1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6-4-1 13:35 编辑

【来源:钱江晚报】

门头颜色一日两变,西湖边“秋水山庄”昨日刷屏朋友圈
园文局今天请专家上门定方案,今后将加强监管责任,杭州市政府回应——
历史建筑修缮应慎重
感谢市民热心参与
本报记者 李阳阳 马黎 徐建国
秋水山庄“刷新”前、“刷新”后、二度“刷新”后。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本报通讯员
黄恢月/摄
  昨天一大早,朋友圈就被两张“秋水山庄”的图片刷屏了。一张彩色的,一张灰白的,引发大家吐槽的就是彩色的,门头被刷成了黄墙红字,颜色十分鲜艳,与周边建筑的色彩相比显得突兀。

  昨天中午,钱报记者赶到杭州北山街,秋水山庄门口已经有施工人员在刷墙,原来门头的黄色已经大部分被新的灰色覆盖了。

  西湖边“秋水山庄”门头颜色为何一日两变?几次刷新颜色有没有经过报备?杭州市园文部门表示:秋水山庄作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应该经过报备或报批程序后才能实施保护性维护或修缮。但他们这几次刷新都没有报备,今后园文部门会加强监管责任。

  昨天,杭州市政府副市长项永丹表示,“秋水山庄”整治中出现的问题,暴露了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短板。各单位在环境整治中要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历史建筑的修缮;认真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各部门应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在城市房屋建筑整治中,尊重专家,广听民意,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杭州市十分感谢市民热心参与城市建设,并希望大家对此类问题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从黄色到灰色只用了半小时

  “秋水山庄”昨日刷屏朋友圈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钱报记者经过北山街时,就被黄色的“秋水山庄”吸引了,相比周边的红砖灰瓦,黄色确实很突兀。当时,钱报记者也跟路人有同样的猜测,可能这只是底色,西湖边的建筑怎么可能是这样的颜色呢。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两周时间过去了,黄色还在,而且变成了网红。昨天一大早,朋友圈有人陆续在转发两张对比的“秋水山庄”图片,一张是旧照,浅灰色的墙面已经斑驳,露出微黄色的墙体。秋水山庄四个灰色大字背后,是白色底面。另一张,涂上了鲜黄色。秋水山庄四个大字也改成了亮红色。

  到了上午10点多,这两张图片呈刷屏态势,伴随而来的还有疑问:大黄、大红,实在接受不了。

  昨天中午,钱报记者赶到北山街,秋水山庄门口已经有施工人员在刷墙,原来门头的黄色已经大部分被新的灰色覆盖了。还有工人正在调涂料,只见一盒黑色墨汁一样的涂料,倒进一大桶白色乳胶漆里,再用棍子搅合几下,颜色就变灰了。

  一位工人说,他们是上午突然接到通知的,要求尽快刷成灰色的。“这个黄色两个星期前就已经刷上了,而且还特意加了防霉材料。”

  半小时后,原来鲜黄色的墙体就变成了灰色。

  园文局表示加强监管责任

  今天组织专家上门定方案

  “秋水山庄”的管理方是新新饭店,因为西湖边湿气重,每隔两三年山庄的门楼都需要重新刷一次。这次粉刷也是由他们组织的。

  新新饭店负责人特别强调,门头部分本来就是黄色。这次粉刷本意也是修旧如旧。“我们查了一下史料。当年史量才先生是购得静观堂半幅土地才修建的秋水山庄。门楼刷成黄色,也许是想说明与寺庙的渊源吧。所以我们想是不是修旧如旧,恢复黄色的门楼。”

  而且后来施工时把老的涂层刮掉的过程中,发现里面残留涂层也是黄色的。

  在新新饭店负责人看来,他们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现在的黄跟过去的黄色还是不一样的,太亮了。这一点我们也是承认的,确实存在技术偏差。坦率地说,我们的初衷是没有错的,也是尊重历史。只是网上的意见太集中,大家还是喜欢之前的灰色。”

  因此,昨天上午,新新饭店临时决定,先刷回灰色。但这并不是最终决定的颜色。他们会再邀请有关专家商量。

  杭州市园文局表示,要加强监管责任,今天上午,他们将邀请专家上门定方案,尽快和新新饭店方面就下一步工作展开具体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呼吁加快立法
让杭州充盈着水墨淡彩的高雅
2008年的秋水山庄大门。
2009年的秋水山庄。
2012年5月秋水山庄。
  “这种不谨慎的举动,很可能把杭州最精华的东西抹掉。”中国美院色彩研究所研究员翟音副教授一聊起昨日的这件事非常痛心。

  “新并不代表美!他们这么刷,是一种非常不自信的行为。”翟音说,杭州,特别是西湖边,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人文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哪怕这些建筑要修旧如旧,也需要谨慎再谨慎,不能随便下手,而不是随便什么水泥涂料随便抹一抹,这样的后果真是无法挽救的。”

  西湖边历史建筑

  需要怎样的色彩配置

  西湖边的历史建筑究竟需要如何来配置色彩?

  “就是顺其自然,我们要做的就是自信和尊重,尊重并且相信时间沉淀下来的颜色就是最美的。”

  作为色彩方面的专家,宋建明教授(中国美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曾带领翟音等一批专业色彩团队,走遍杭城,拍摄近3万张建筑色彩照片,对西湖周边80平方公里的地域进行了关于色彩的专题研究,最终为杭州找到了色彩定位——“水墨淡彩”。

  翟音说,这个定位至今仍然是适合杭州的。就历史建筑个体而言,要对它们进行保护或者修缮,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它们是不属于任何一家单位,它们是所有杭州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财富”,因此,不管它是不是全国或者省级市级的文保单位,都应该一视同仁,哪怕是修旧如旧,也要严肃和科学对待,研究其历史和文脉,用最科学的方法做到最大程度的尊重。

  当然,昨天让翟音倍感欣慰的就是朋友圈的呼声和来自政府方面的态度,“杭州市民对这件事情反应这么大,恰恰说明,其实近些年,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审美眼光都在提高。他们很清楚,那些岁月斑驳的痕迹,太珍贵了。此外,杭州市政府的态度也很及时,让大家感到欣慰。”

  拿把刷子一抹最不可取

  专家呼吁加快立法

  杭州市规划局曾经根据他们做的课题研究结合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编制了《杭州主城区建筑色彩专项规划》和《杭州市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堪称主城区的色彩规划总谱,搭建了建筑色彩的空间框架,划定了色彩分区。

  这些规划和管理规定,在规划部门来看,如今仍有指导意义。不过他们也指出这些并不代表它像“建筑施工许可证”一样,是强制性规定。

  就在今年初,宋建明就“杭城正在进行的城区大规模提升美容乱用色彩一事”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曾呼吁,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营造与管理,需要“好眼力”。

  他当时就提出除了艺术审美的眼光,还要对城市美学、建筑美学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更需要有相当的实验经验。城市色彩规划和管理规定都有了,缺乏的是下定决心执行。“话说得重一些,那就是执行者大多是城市色彩营造与管理的外行,不知色彩为何物,如何有决心去实施呢?”

  政府应该充分尊重城市美学、尊重专家、应该请专业人做专业事。建立切实可行的审核机制,城市建设不是短期行为,要对过去和未来负责。

  翟音也呼吁,除了尊重和自信,必须加快立法,“政府部门需要智慧立法,加强管理和执行力,不管是西湖边还是整座城市景观容貌的色彩,都要谨慎对待,用科学的方法和审美的眼光来做研究。拿一把刷子一抹是最最不可取的。”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山庄门头究竟该用什么颜色,色彩专家认为新并不代表美
刷一刷修一修有大学问
杭州的美,需要讲究
本报记者 李阳阳 马黎 徐建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秋水山庄。
  秋水山庄为市级文保点

  管理方承认粉刷没有报备

  突然变成黄色,又突然变成灰色,有网友担忧,刷来刷去,可以这么任性吗?不需要审批或者报备吗?

  昨天,新新饭店负责人也承认,两次“刷新”之前,他们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备。

  据了解,2004年,秋水山庄被列为杭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虽然文保点的级别比文保单位低一点,但是如果要“动”它,程序都是一样的,只是要求会有所差异。

  景区的文保单位或文保点如果要改动,无论大小,第一步,必须进行行政上报。像秋水山庄如果要改动,应该上报杭州市园文局。

  而改动有大有小,上报程序也不同,分几个等级。小改动,是最低等级,属于日常维护,比如粉刷层剥落、小面积翻漏、上砖瓦等等,那就要到文物处备个案。大改动,就要复杂一点,需要等行政审批,比如,大型维修。还有一种例外,如果遇到天气异常,台风什么的出现了危险,来不及等流程批下来,可以采取边维修边上报审批方案。

  文保所的工作人员认为,从文保的角度,也就是日常监管的角度看,不能改变原色,原来是白墙,还得是白墙,而且要用原材质原色泽进行修补。“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他们并没有到我们这边进行报备。”市园文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秋水山庄门头

  老底子到底什么颜色

  秋水山庄的门头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钱报记者昨天去杭州市档案馆查询。很遗憾,档案馆也没有保留当年的老照片。

  那文字记载呢?史量才的好友,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曾经这样描绘当年的秋水山庄,他说:“上了船埠,便见那山庄横在英式铁门的格条间,里面有着热烈的生之气息,其情灼人。”如今的英式铁门的格条间,依然如旧。只是这门头的颜色,似乎成了谜一般的色彩。

  杭州老建筑研究者仲向平,堪称杭州的“活地图”、“老房子”专家。他告诉钱报记者,秋水山庄门头最早的底色,到底是黄色还是青灰色,谁都不知道。不过,他觉得,最初的底色,青砖色、青灰色的可能性更大,底色是黑色或者淡灰色。这应该也是比较符合大家的审美。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不依人,应当依法规
本报评论员李晓鹏
  一大早就被刷了屏,几张一代名伶沈秋水曾经住过的秋水山庄大门,在整修过程中上半身被刷成明黄色的照片,让许多人莫名惊诧,大家对始作俑者的审美倾向提出质疑,“就差摆个香炉了!”在舆论的口水中,新新饭店匆忙用青灰色涂料遮住了原先的黄色,对舆情作出了从善如流的姿态。

  然而,这件事其实本不应当发生。秋水山庄是杭州市级文保单位,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而制定的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的要求,文保单位的产权所有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当与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使用保护责任书》。产权所有单位和使用单位应负责文物的保养、修缮及安全工作,配备必要的安全、消防设施,建立安全保卫组织和安全管理制度,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这就是说,秋水山庄这样文保单位的外立面整修,不能像老百姓家里搞装修,今天想起来刷白色,明天高兴起来刷灰色,而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拿出方案,获得文物管理部门的许可后,方可动工,施工方应当有相应的资质。然而从现场施工人员五花八门的服饰以及记者求证之后获得的信息看,显然新新饭店是在职能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工的,施工人员也不具备专业的素养,刷明黄色的理由也是“曾经八九十年代”刷过黄色,问题是此黄非彼黄,明晃晃的明黄刷上去,任谁都看了不舒服。更何况,到底黄不黄,也应该经过专家的论证,合法的程序,不能拍脑袋决策。秋水山庄的修缮,不能依人随意决策,而应依法依规矩。

  面对舆情,杭州市有关方面也没有马虎应对,而是迅速做出了反应,事情到这里似乎可以画个句号。但对整个杭州的建设和管理,却提了一个醒,一个把好事办好的醒。

  全杭州正在紧锣密鼓、没日没夜地大干快上,一方面要在G20到来之前,打扫干净屋子,以最明媚的风情接待世界上最重要的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另一方面,远在2022年的亚运会也仅剩6年多光景,相关的工程建设也将陆续动工。两项杭州历史上从来没有承接过的国际性大型活动,必然带来杭州整体城市建设的提速:老百姓盼望多年的地铁,正在快速地推进;呼吁多年的中心城区功能区疏散,也在“一主三副六组团”的规划指引下加快实施;旧城改造等民生工程,也得到了强力推动。人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杭州,即将展示在市民眼前。

  然而秋水山庄的风波提醒有关部门和领导,要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首先要做到依法办事,讲规矩,讲程序。当前的建设任务的确时间紧、任务急、工程量大,但正因如此,更需要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体谅。法定程序是许多专家依照各种情况制定的较为客观科学的流程,依法办事,程序上没有瑕疵,就会减少百姓的质疑,更能获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都市快报

秋水山庄门楼刷什么颜色引发关注
2016-03-31
昨天刷爆朋友圈的照片,秋水山庄的门楼刷成了亮黄色。
整治前,秋水山庄为灰色门楼。 资料照片
早些年,秋水山庄门楼也用过黄色。资料照片
昨天中午,工人把秋水山庄门楼恢复成灰色。

昨天刷爆朋友圈的照片,秋水山庄的门楼刷成了亮黄色。

整治前,秋水山庄为灰色门楼。 资料照片

早些年,秋水山庄门楼也用过黄色。资料照片

昨天中午,工人把秋水山庄门楼恢复成灰色。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批示

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

今天园文局和新新饭店一起研究整治方案

记者 刘云 摄影 朱丹阳

本报讯 昨天,“秋水山庄”刷爆了朋友圈。

刷屏的是两张照片,拍的都是秋水山庄的门楼。一张是旧照,灰色墙面斑驳,露出微黄色的墙体。门楼上“秋水山庄”四个灰色大字,以白色为底,透过照片就能感觉到岁月的痕迹。

另一张照片,应该是最近几天拍的。最大的改变在颜色,门楼下半截到围墙一样高的位置,和围墙一样都是灰色;但高出围墙的部分,涂成了亮黄色,“秋水山庄”四个大字则改成了亮红色。

从以前古朴的历史感,“突变”成鲜亮的红黄对比色,很多人说接受不了。

之前涂的亮黄色是底漆 昨天中午已恢复成灰色

昨天中午11点多,施工工人正在给秋水山庄的墙面重新刷色,把之前刷成亮黄色的部分,恢复成灰色。

四位工人围在一起,往白色乳胶漆里倒黑色调剂,然后用棍子搅啊搅,就慢慢变成灰色。有位工人说,灰色先要调得颜色重一些,上了墙后会浅一些,刷好以后,应该和原先一样。

听说朋友圈里都在吐槽亮黄色墙面,四位施工工人都有点意外。其中一位工人说,当时涂完黄色后,他们自己也觉得不是很好看,不过这个黄色只是底漆,是第一步,本来的施工计划就是还要继续涂色的。

按照施工工人的说法,亮黄色是一个星期前涂的。看看差不多干了,昨天中午就来涂第二层。这层灰色涂好以后,再过一个星期,还要再涂一层,才算好。

为什么要涂黄色?

主要是想尝试恢复旧貌

这次秋水山庄的整治,由新新饭店负责。饭店行政办赵主任说,之所以涂黄色,是想尝试恢复秋水山庄的旧貌。

秋水山庄早年的门楼,确实用过黄墙红字,现在网络上还能找到之前的照片。不过从照片看,当时的黄是土黄色,不是被大家吐槽的亮黄色,红色也没有那么艳,搭配在一起,给人的感觉也舒服一些。

赵主任说,尽管有恢复“黄墙红字”旧貌的设想,但是最后调制出来的黄色、红色,完全没有预想的效果。上色以后,大家看过都觉得不满意,这个方案就算失败了。

好在这一层黄色只是上色的底漆,还有防霉、防潮的作用,之后再涂上其他的颜色,预计应该不会影响整体效果。

秋水山庄的门楼

以前到底是什么颜色?

秋水山庄1932年建成,当时的门楼是什么颜色?现在能找到的历史资料太少,负责文物管理的工作人员,谁也说不清楚。

找找近些年的影像资料,大家拍到的秋水山庄,这些年门楼颜色,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比如,2008年拍的照片,门楼是灰色,2009年变成了土黄色。

新新饭店董事长叶华明说,这些年秋水山庄的门楼,在黄色和灰色之间,来回变过好几次。这次整治之前,施工人员把门口墙面层层拨开,发现最里头的一层是黄色。

新新饭店以此推断,黄色应该就是秋水山庄的门楼,最早建好时的颜色。叶华明说,他看过史料,建秋水山庄的地,是从寺庙买来的。也可能当时为了和寺庙保持统一,门楼用了黄色。

以后涂啥颜色?

一定会尊重历史遗迹保护

因为“恢复黄墙”的施工方案暂时行不通,新新饭店昨天已经把门楼恢复成灰色,和围墙颜色保持一致。

这次整治之前,灰色门楼已经保持了几年,所以做施工方案时就准备了两套方案,如果土黄色的墙做不好,就继续用灰色。

那么,以后继续保持灰色吗?

叶华明说,新新饭店原本想修旧如旧,恢复最老底子土黄色的门楼。可是这次的黄色没做好,引来这么多市民的关注,压力很大。

接下来,他们打算和西湖景区管委会商讨一下,能不能开个专家论证会,看看到底用灰色还是用土黄色,当然也会听取市民的意见。

感谢大家的关心,也请杭州市民放心,接下来的整治,一定会尊重历史遗迹保护,不会破坏西湖和谐之美。等4月底整治工程结束时,大家一定能看到一个美美的秋水山庄。

赵一德批示 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 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

据了解,新新饭店在这次整治之前,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备。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批示: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这种外立面的整治方案都应报批,市有关方面应组织专家把关审查,“秋水山庄”整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景区和相关部门速作出正面回应,全市面上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市里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

杭州市政府副市长项永丹表示,“秋水山庄”整治中出现的问题,暴露了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短板。各单位在环境整治中要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历史建筑的修缮;认真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各部门应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在城市房屋建筑整治中,尊重专家,广听民意,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杭州市十分感谢市民热心参与城市建设,并希望大家对此类问题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今天上午,市园文局将请专家上门,和新新饭店一起研究讨论下一步的整治方案。

秋水山庄

秋水山庄的原主人是史量才和沈秋水。

史量才(1878-1934),江苏江宁人。清末曾任上海《时报》主笔。1913年接办《申报》(上海简称“申”,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申江;因春秋时曾是春申君封地而得名),这张报纸当年在江浙一带影响深远,所以老底子杭州人泛称报纸为“申报纸”。“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倾向抗日,1934年11月13日死于暗杀。

沈秋水,是史量才的第二位夫人,史量才常带着她到杭州游西湖,每次都住在里西湖沿岸的新新旅馆,因为留恋风景,萌发了购地置屋的念头。

后来,他们就在新新旅馆旁买了一块地,建起别墅,并用沈秋水的名字,称为“秋水山庄”。

史量才去世后,沈秋水把“秋水山庄”捐赠给了慈善机构,成为“尚贤妇孺医院”。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此后一直是新新饭店的分部,由新新饭店管理。

秋水山庄以“名人史迹”的身份,被列为杭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杭州日报

秋水山庄修缮工程好心办了“坏事” 给文保点“化妆”,远不止抹啥颜色这么简单
2016-03-31


记者 俞倩 边晓丹 实习生 汪丹萍

秋水山庄,背山面湖,一直静静地守望着北山街。可是,昨天,这处闹中取静的庄园突然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事情源于两张山庄大门的对比照片:一张照片中,秋水山庄大门及外墙漆色斑驳,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另一张照片中,山庄门脸簇新,门头明艳的黄色和墙体的青灰色对比鲜明。

于是,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吐槽:好好的秋水山庄,怎么被刷成这副样子,简直就是“土地庙”,原来旧旧的样子不是蛮好的吗?

很快,秋水山庄的“颜面问题”成了昨天的网络热点,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相关内容刷屏。

然而,事情远远不止“颜色难看”这么简单。记者调查发现,秋水山庄大门刷漆施工居然未经相关文物单位批准,就连施工方都不具备相关资质。

表象 修缮本是好心,未料办了“坏事”

先来说一说门头颜色的事情。

秋水山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以爱妻沈秋水之名命名修建的一处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目前为新新饭店3号楼,属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

1932年,史量才从闲地庵住持净轮法师那里租得当时北山街77号的空闲基地3.605亩,之后,仿造《红楼梦》中“怡红院”结构,兴建了秋水山庄。1934年,史量才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之后,沈秋水将秋水山庄捐出,改建为杭州尚贤妇孺医院。新中国成立后,秋水山庄于1951年出让给上海市总工会作为疗养所,后一度更名为“西子楼”。后来,秋水山庄恢复原名,并进行了修缮,作为新新饭店的一个独立部分接待游客。

“因为西湖边湿气大,我们每隔两三年就要对秋水山庄进行一次刷漆。”新新饭店总经理叶华明说。

在网友们搜索到的不同时期的秋水山庄外立面照片中,我们看到,秋水山庄的门脸有时为黄色,有时为青灰色。

而在此次修缮中,施工人员铲除原有外层涂料后发现,门楼最底层的颜色是黄色。

“史量才之所以把大门刷成黄色,可能和此处地产原本属于庵堂有关吧。”叶华明介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秋水山庄最早的大门颜色应该是黄色的,所以,这回他们本打算“修旧如旧”,把颜色恢复成当初的黄色。

但是,在刷漆过程中,施工方对黄色的色度没有把握好,最终成了网友们吐槽的“土地庙”。

“我们原来就有两套方案,一套是涂成黄色,还有一套是涂成和周围墙体颜色一致的青灰色。”叶华明说,“我们也希望市民来提提建议,由市民投票选择刷成什么颜色好。”

真相 修缮工程确未经相关部门审批

然而,正如记者调查所得,颜色有偏差并非此次事件的核心,修缮工程未经有关单位审批才是主要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5年9月28日,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共有319处。杭州市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龚艳萍告诉记者,杭州市市级文保点都有对应的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

“西湖景区的文保点归属地管理处管理,6城区的文保点归杭州市文物保护所管理。秋水山庄现在的使用单位是新新饭店,属地管理单位是岳庙管理处。”龚艳萍说。

那么,对于新新饭店对秋水山庄进行修缮,岳庙管理处是否知情?

“新新饭店在进行立面整治时,我们就对秋水山庄的大门刷漆的颜色提出过意见,认为这个黄色不妥。”岳庙管理处主任丁虹表示,提出意见后,新新饭店当时表示会进行整改,但是后来的情况表明,管理处提出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新新饭店的重视。

按照规定,对文保点进行修缮,应该向杭州市园文局文物部门报批,经过批准后,工程方可进行。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文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这些规定,新新饭店在着手修缮工程前都没有落实。

原则 文物保护应重视可持续发展

在违规擅自动工之外,新新饭店在此次修缮中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和专业性都存在严重不足。

一位不愿具名的文物专家介绍,文物的修复主要基于3个原则:

其一,修复文物,使之变得好看不是主要目的,最要紧的是要让文物“延年益寿”、安全稳固。因此,不能为了一些外形原因,丢掉最核心的东西;

其二,修复文物必须实事求是,将文物的文化属性真实反映出来,文物的历史价值都是其本身非常宝贵的东西。有些文物虽然外表很沧桑,但是保留了它最原始的文化内涵;

其三,整个文物保护维修过程,都应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对文物进行深度研究和了解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正确的保护方法。

这位专家表示,这次秋水山庄修缮中选用的涂料色彩与文物本身极不协调,无法实现整体融合,“在吸收性很好的青砖上使用水泥和油漆,会对文物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都是不可逆的。”

这位专家指出,文物保护,讲究的是可持续发展,一般在维修和保护时,会使用一些可逆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短期内的维护。等有新型技术出现后,可以把之前的修护措施去除,代之以更好的修护方法。

“其实,维修秋水山庄,可以先将其原有的油漆涂料剥落,然后再进行防风化处理。如果有些地方破损太严重,实在需要修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涂一些涂料。”这位专家表示,目前,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高,但具体如何保护文物,这是件很讲究的事情,不宜随性而为,“动工前应该先让文物专家看一看现场,提提意见。”

截稿前,记者了解到,今天上午,杭州市园文局将请专家上门制定方案,尽快和新新饭店方面就下一步工作展开具体讨论。


市委书记赵一德昨日作出批示 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 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
2016-03-31
对于此次事件,昨天,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作出批示: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这种外立面的整治方案都应报批,市有关方面应组织专家把关审查,“秋水山庄”整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景区和相关部门速作出正面回应。全市面上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市里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

杭州市政府副市长项永丹表示,“秋水山庄”整治中出现的问题,暴露了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短板。各单位在环境整治中要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历史建筑的修缮;认真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各部门应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在城市房屋建筑整治中,尊重专家,广听民意,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杭州市十分感谢市民热心参与城市建设,并希望大家对此类问题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杭州日报

一起看看杭州文物保护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6-03-31


记者 俞倩 文 记者 蔡怀光 李忠 摄

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城内的文保建筑不胜枚举。那么,一直以来,杭州是如何保护和修缮这些文保建筑的呢?记者根据秋水山庄的实际情况,整理了两大与之有共性的相关案例,为大家演示杭州文物保护正确的“打开方式”。

文物名片

白塔

白塔位于钱塘江边闸口白塔岭上,东濒中河,南临钱塘江,西望六和塔,北靠玉皇山。白塔塔身通高14.4米,八面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浮雕各不相同,是现存五代吴越末期仿木建筑中最精美、最典型的一座,1988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秋水山庄共性

紧邻水系,潮气较重。

文保措施

由于年代久远,白塔塔身浮雕已有不少残缺,造像人物的五官已模糊不清。

杭州市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文物科科长洪俊介绍,酸雨、风、气候冷热交替,这些因素都会对塔身造成损害。其中,气候冷热交替为害最甚。“夏季雷阵雨一来,气温会瞬间发生变化,一冷一热,对于文物的损害非常严重。同时,白塔离钱塘江很近,江面的潮气也会对文物产生影响。”

为延缓白塔的“衰老”,一直以来,杭州文物工作者未间断过对白塔的保养和维修。“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人员对白塔进行过维修。1999年,杭州市园文局对白塔进行了全面清除塔身黑垢和有机硅加固工程。2005年,白塔安装了监控系统,可对其进行24小时检测保护。”洪俊说。

洪俊介绍,目前,对于白塔塔身的维修保养,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外侧加装不锈钢加固。目前,除了底层,其余八层塔身均用不锈钢牢牢固定,稳定白塔外部结构;

其次,采用环氧树脂黏合裂缝。环氧树脂是一种流动性较好的液体,通过小型注射器,可注入塔身裂缝中,进行很好的黏合,填满塔身缝隙;

最后,选择水硬石灰填补缝隙。填补缝隙的材料既要黏性好,颜色上也要与塔身本色相似,经多次挑选,水硬石灰被选用,它的成分与石头相同,美观且实用。

文物名片

抱青别墅

抱青别墅建于1907年,主体建筑为典型的欧式风格,由八代都是做丝绸生意的南浔富商邢赓新建造。1929年,抱青别墅被西湖博览会借用,作为工业第四馆,建国后,别墅曾作民居使用。去年,抱青别墅转型为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并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本报曾有相关报道。

与秋水山庄共性

年代相近,位置相邻。

文保措施

从地理位置上看,抱青别墅可以说是秋水山庄的邻居,而且,两者的“年纪”也大致相仿。抱青别墅有着古典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体现了近代西湖建筑承上启下、中西交融的过渡特点。

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副处长郎旭峰介绍,2004年,北山街进行综合整治,当时抱青别墅已是残破不堪。为此,文物专家进行了多次会审调研,作出了很多针对性方案。

郎旭峰说,抱青别墅不仅外墙、屋顶需要修缮,由于房体内白蚁孳生,房屋结构也要进行调整。在多轮讨论后,最终确定的方案不仅能使房屋结构安全性提高,别墅外形也能保留原来的历史风貌,仍具有岁月积淀后的独特魅力。

郎旭峰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极为宝贵的,因此,在文物维修和保护前,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

首先,专业人员会对文物进行事前测绘,哪些墙面是好的,哪些墙面有问题,都需要仔细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墙面风化到何种程度,就需要用相应手段防护,这些都要事先确认;

其次,前期测绘后,就要进行专家会审,对文物整体结构进行研讨,涉及化学用品的保护方法,还要提前做试验;

最后,在文物维修中,最重要的是遵循按原貌维修原则,采取可逆的维修方法修缮,让文物以健康的状态,实事求是地展示给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杭州日报

秋水山庄的
“真相”
2016-03-31
记者 钱伟锋

施工方昨天下午给出“真相”让杭州市民见证了杭州市级文物保护点秋水山庄的频繁“变脸”。

这个“真相”,也同时得到了杭州市民的热烈回应:

“如果无法确定1932年建成时的颜色,那么也请不要以这83年来的风风雨雨变幻莫测作为刷黄的借口。活在当下,要对历史所遗留的‘本色’有敬畏之心。”

“黄色有千千万万种,稍有偏差,大相径庭。国画能用黑白两色描尽世界的精华,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历史建筑上,怎么随意下得了手?”

“‘新’不一定代表美,‘旧’的也并不等于丑,它让我们品味历史,见证岁月!”

……

2016年3月30日,秋水山庄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的记忆,注定融入她的骨髓。真相是什么?真相既不是失去理性的声嘶力竭的控诉,也不是肤浅盲目的不辨是非的澄清。这一天,秋水山庄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相”:

看到了杭州市民对历史文化的审美水准,对文物保护的理念觉悟,他们就像爱护自家庭院一样爱护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看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慎待历史的科学态度,迅速纠偏的务实作风和直面问题的应对魄力;

看到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负历史所托的文明之风!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每日商报

杭州市民热心城市建设 秋水山庄门楼修缮引热议
秋水山庄门楼颜色将综合民意专家论证
赵一德批示: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 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
2016-03-31

昨天中午,秋水山庄门楼被刷成了青灰色。

昨天中午,秋水山庄门楼被刷成了青灰色。
昨天被朋友圈刷屏的两张照片。

商报讯 (记者 潘婷婷) 昨天上午,两张“秋水山庄”照片突然“刷爆”朋友圈。

一张是秋水山庄的旧照,照片上看墙面斑驳、门楼上是淡黄色墙体,秋水山庄四个灰色大字,显得有些破旧。而另外一张照片,门楼的墙面变成了鲜黄色,秋水山庄几个字改成了亮红色,能一眼看出是重新粉刷过的。

两张对比照,让秋水山庄一下子成了关注的焦点,网友纷纷吐槽“太难看了”,“像土地庙”,并追问这是怎么回事?!……的确,西湖周边细微的变化,都是市民关注的焦点。

昨天上午,记者去现场一探究竟。上午十点左右,北山街上的秋水山庄的确如照片中那般鲜艳。然而,就在一个多小时后,几个施工工人来到现场,再次为秋水山庄粉刷,门楼的颜色变成了青灰色。

刚刚被吐槽的鲜黄色门楼,为什么又突然涂成了青灰色呢?

“秋水山庄面朝西湖,湿气比较重,油漆容易剥落,每隔几年都要重新粉刷一次。”对于门楼突然的“变脸”,秋水山庄的管理方新新饭店的行政办赵主任说,今年他们整体装修,也打算对它进行粉刷。

前几年,秋水山庄门楼、墙面都是青灰色,但是今年他们下了点功夫,打算修旧如旧,还原历史。

“在施工过程中,在铲除外层涂料后,门楼最底层的颜色是黄色的。”新新饭店的行政办赵主任说,他们去了解了一下历史,秋水山庄建于新中国成立前,有80多年历史,以前门楼颜色也是黄色的,这次打算修旧如旧,恢复黄色的门楼。

门楼涂成黄色已经一周之久,他们发现效果并不好。“我们准备了两套方案,方案一是涂成黄色,方案二是涂成和周围墙体一样的青灰色。”赵主任说,鲜黄色过于鲜艳,显得有点突兀,就把黄色改回了青灰色。

以后秋水山庄的门楼就是青灰色了吗?赵主任透露,青灰色的门楼还不是“最终版本”,只是暂时的。这次他们会慎重向建筑专家求教,同时也会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建议,尽可能保留秋水山庄古朴的韵味。

秋水山庄是杭州市文物保护点,它的修缮是不是有特别的要求呢?

记者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文物处了解到,杭州市文物保护点修缮有一定要求,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本体结构上的调整,比如说门窗的更换就需要报批;另外一种是保养性维护,比如外立面的粉刷、清洗,要把维护的施工方案进行备案。只有报批或者备案通过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昨天的采访中,新新饭店相关负责人承认,两次刷墙都没有进行备案。

对于网友“吐槽”秋水山庄外立面整治的问题,昨天,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作出了批示: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这种外立面的整治方案都应报批,市有关方面应组织专家把关审查,“秋水山庄”整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景区和相关部门速作出正面回应。全市面上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整治都要慎重对待,市里要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

杭州市政府副市长项永丹表示,“秋水山庄”整治中出现的问题,暴露了杭州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短板。各单位在环境整治中要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历史建筑的修缮;认真落实专家参与的严格审核机制。各部门应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在城市房屋建筑整治中,尊重专家,广听民意,体现城市文化和特色。杭州市十分感谢市民热心参与城市建设,并希望大家对此类问题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关链接:秋水山庄

秋水山庄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共计两层。

这个江南庭院,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报主史量才赠与二太太沈秋水的别墅。沈秋水擅长鼓琴度曲,与史量才高山流水,视为知音,史量才给她改名为秋水,并亲手写了“秋水山庄”的匾额。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青年时报


秋水山庄刷墙 刷爆了朋友圈
施工方:刷成鲜黄色是方案之一,已决定暂时换成灰色园文局:该施工未按规定上报审批,施工方无相关资质
□见习记者 郑舜 文/摄







  昨天一大早,朋友圈就被两张“秋水山庄”的照片刷屏,一张是旧照,大门门头上的油漆已斑驳,露出淡黄色的墙体,“秋水山庄”四个灰色字后是白底。另一张是近照,大门门头被刷成鲜艳的黄色,四个大字变成了红色,在整体为灰色的北山建筑群中很醒目。不少网友看到照片后,都急着问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对此,施工方表示,本想遵循历史原貌刷成黄色,后觉得黄色方案不好看,正在换成灰色方案。

  不过,记者昨日从杭州市园文局了解到,秋水山庄是杭州市文物保护点,此次施工并未上报审批。而且,文物修复应该由拥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来设计和施工,而目前秋水山庄的施工方并没有相关资质。

  

  刷墙施工原有两套方案

  目前刷的灰色也是暂定

  杭州北山路保存着众多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秋水山庄是其中一处,目前是杭州新新饭店的一部分。

  昨天早上11点多,记者赶到北山路,看到秋水山庄门前搭着脚手架,几个工人正在刷灰色涂料。大门正面基本上都已被灰色涂料覆盖,仅“秋水山庄”4个字周围还有少量鲜黄色露出。

  一名工人介绍,黄色是底漆,用来防霉的。“涂好已有10多天了,今天接到通知,要把灰色涂料刷上去,刷好之后会跟旁边围墙的颜色一样。”而涂料的调配就在秋水山庄围墙后面,4个工人围在一个装有白色乳胶漆的铁桶周围,其中一个工人把一瓶黑色调剂倒入其中,用一根木棍搅拌成灰色后,就拎去刷门头。

  随后记者联系上施工组织方,杭州新新饭店行政办赵主任。赵主任介绍,这次施工由他们负责,施工将在4月底前完工。“历史上秋水山庄有过黄色和灰色两个版本,黄色版本更早一些,这次修复也定了两个方案。”赵主任说,施工时,先用了黄色版本,可惜施工方调制的黄色太鲜艳,不是原本那种土黄色,于是他们打算改用灰色版,这个色调也跟北山路更协调。“但要等到黄色的漆干了后才能上另一层漆,今天差不多干了就开始上灰色。现在的灰色版本也是暂定的,还要看出来的效果好不好。”赵主任说。

  同时,因为西湖边比较潮湿,这次修复前发现墙面有虫蛀的情况,“这种黄色涂料本身具有防霉、防虫蛀的效果,所以现在就把这层黄色涂料当作底漆。”赵主任说。

  文物修复要按相关规定

  颜色材质都要进行审批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杭州市园文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秋水山庄是杭州市文物保护点,不论是其围墙还是内部建筑,都属于文物,应该向园文局审批后才能动工修复。但是,此次秋水山庄的修复,新新饭店方面并没有向他们进行报备。

  此外,文物修复应该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来设计,然后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来施工。而且,不同级别的文物,应该由不同级别的拥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来设计和施工,但现在秋水山庄的施工方,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所以严格地讲,他们现在不能算是修复。”该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文物修复要严格按《文物法》的规定来执行,必须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必须提前上报进行审批,比如,修复的颜色、材质等都是要进行审批的。

  昨天下午,园文局相关工作人员已赶去施工现场查看情况,并将和新新饭店方面就下一步工作展开具体讨论。

  ●背景资料

  据秋水山庄门口石碑上的介绍,秋水山庄建于1932年,是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仿《红楼梦》“怡红院”格局而建,以其妻沈秋水之名命名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1934年史量才过世后,沈秋水将此捐给社会福利院。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作为工人疗养院。现为新新饭店的一部分,是杭州重要的近代建筑。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为了更好地向游客集中展现近代文化、中西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今年开始,北山街进一步实施提升工程,包括历史建筑保护、建筑风貌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绿化景观整治、夜景亮灯工程、滨湖绿地改造等,预计在4月底前完工。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新新饭店负责人特别强调,门头部分本来就是黄色。这次粉刷本意也是修旧如旧。“我们查了一下史料。当年史量才先生是购得静观堂半幅土地才修建的秋水山庄。门楼刷成黄色,也许是想说明与寺庙的渊源吧。所以我们想是不是修旧如旧,恢复黄色的门楼。”

  而且后来施工时把老的涂层刮掉的过程中,发现里面残留涂层也是黄色的。

  在新新饭店负责人看来,他们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现在的黄跟过去的黄色还是不一样的,太亮了。这一点我们也是承认的,确实存在技术偏差。坦率地说,我们的初衷是没有错的,也是尊重历史。只是网上的意见太集中,大家还是喜欢之前的灰色。”】

引述钱报的报道,看来这个才是当初刷成大红大黄的真相,防霉油漆只是一时着急乱编的借口。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随便唠几句:
虽然这次的秋水山庄涂刷确实太随意,暴露了杭州城事建设和管理在某些层面上的漏洞和无序,但杭州市政府以及其它职能部门的及时回应和整改也确实令很多网友万万没想到,不少人对这次政府的公关危机处理使用了一个“活久见”的词。做错事也没什么,勇于承认不足并迅速改正很值得肯定和欣慰。

这次的秋水风波也足以体现了杭州人以及在杭州居住的所有老百姓对于这座城市的关爱和支持,职能部门或许也没有想到只是让秋水山庄的门框变了颜色,就让众多杭州市民无法忍受地集体抗议,这或许也是能让职能部门从中领悟到我们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不能大意和随性,市民会用雪亮的眼睛以及广阔的网络资源来参与与评述。





发表于 2016-3-3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的态度还是要点赞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ourshy 发表于 2016-3-31 12:35
政府的态度还是要点赞的。

剧情反转得非常迅速,我当时觉得西湖管委会或者园文局会死撑。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ourshy 发表于 2016-3-31 12:35
政府的态度还是要点赞的。

剧情反转得非常迅速,我当时觉得西湖管委会或者园文局会死撑。
发表于 2016-3-3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市民广泛转发这个信息,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秋水山庄,而是因为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为了G20赶工,某些部门和机构给杭州城带来了太多的破坏,这是一次总爆发。
整修一些破的地方当然没有问题,大面积开挖道路造地铁更没问题,市民不会抱怨什么。但是一些地方明明好好的,却搞坏了,这就恨不能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秋水山庄刷成什么样
昨天有了初步定论
两个备选方案完善后会公开征求大家意见,工期最快将在4月底前结束
本报记者 李阳阳 徐建国 陈淡宁
秋水山庄现在的样子。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本报通讯员
黄恢月 摄
  前天,“秋水山庄”门头的照片在朋友圈热传,上午是黄色,中午的时候又变成了灰色。网友吐槽引发相关部门的重视,管理方新新饭店解释是“好心办坏事”,但他们也承认,两次“刷新”之前,他们并没有向园文部门报备。(钱江晚报2016年3月31日报道)

  刷来刷去,“秋水山庄”门头是否受到影响?接下来会如何修缮?昨天,钱报记者再次赶到现场。

  与此同时,杭州市园文局也牵头,对新新饭店的修缮进行指导,并且提出了两个方案,同时向市民征求意见,预计最快4月底将完成修缮。

  新刷的青灰色,颜色有点深

  专家现场确认未对建筑造成影响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再次赶到北山街,“秋水山庄”门口,不时有路人驻足拍照,大家说都是因为朋友圈被刷屏才注意到的。“上下颜色深浅不一样,感觉还是不好。”“还是以前那种旧旧的,有历史感,其实这种建筑不必要刷得簇簇新,否则就刷掉了历史味了。”

  钱报记者靠近仔细观察,经过一夜风干,新刷上去的青灰色乳胶漆已经干了,不过门头的灰色和围墙的灰色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异,新刷上的灰色太深了。不仅如此,“秋水山庄”四个字,依然是鲜红色的,只是换了背景色(黄色变成灰色),所以看起来不会那么刺眼了。

  新新饭店负责人告诉钱报记者,昨天一大早,杭州市园文局就派人和他们对接了,并且现场查看了刷新后的门头。“接下来,我们还会邀请专家,对颜色进行最终确定,我想一定会体现历史感的。”

  随后,钱报记者联系上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郎旭峰,就是他带队赶到“秋水山庄”进行勘察的。郎旭峰介绍说,虽然新新饭店属于擅自刷新,但经过现场仔细查验,此次刷的涂料不会对秋水山庄门楼造成太大伤害,原因是门楼上有一层水泥沙浆包裹,涂料无法渗入,时间久了涂料就会剥落。

  两套补救方案备选

  工期将在四月底前结束

  秋水山庄为杭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管理单位是新新饭店。所以,接下来的修缮工作还是会以新新饭店为主,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会给予技术支持,跟踪补救方案。

  昨天,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就牵头明确了两套补救方案,供选择——

  一是对门楼现在的涂料进行清理考证,找到每个年代及不同时期整治的色彩痕迹,选取合适的色彩,听取民意后再实施,清水砖墙实施脱漆处理。“秋水山庄自1929年以前建成以来,门楼立面已经过多次改变,在整治过程中也发现了多层的油漆涂料痕迹,多为黄色与灰色交替出现。”

  二是按照2004年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中的方案进行设计,恢复到当年的状况。

  据了解,2004年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方案,是来自国内的13位文物、建筑、名城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在经过实地勘察和认真评审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后确定的,尤其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强调最低干预原则。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以延缓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

  不过,郎旭峰特别强调,无论选择哪一个,以上方案编制完成后,新新饭店都应报市文物部门审核,同时公示征求社会意见,并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确保文物安全;“等新新饭店完善两个方案的具体内容并报文物部门审核后,我们会将详细内容通过在官网和现场张贴告示的方式,请市民参与意见。”

  北山街区上的历史古迹不少,在目前这个修整集中期,杭州市园文局呼吁,各文物使用管理单位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严格依法按文物部门审核的设计方案施工。

文保建筑修复,如何做到“修旧如旧”

  “这件事从昨天起我们就在关注了。从某些角度来讲,它成为了引起大家重视文保建筑修复的契机。”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说。

  文保建筑的修缮要遵循的最主要原则就是真实性。任何的保护和维修,第一步就是前期的研究和认知。“这包括了对于历史演变的研究,维修工艺的研究,以及现状残损情况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评估,才能形成保护路径和修缮方案。”黄滋说,“‘修旧如旧’就是要做到修复过了,排除了它原本可能存在的隐患,但表面上不着痕迹。”

  文物的保护和维修,不像工业流水线上的商品那样有统一标准可一概而论,因为每一件文物它诞生的年代不同,它原来是什么样的形态、色彩、肌理、结构,它和环境空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些都需要慢慢揭示。

  就整个北山街而言,做一些适当的整治,对文保建筑采取一些措施和干预是有必要的。但所有用以修缮的手段和材料都是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反复实验,这些都需要学有所长,术业专攻的研究人员的协助,才会比较稳当。

  就单拿颜料来说,以前的碑、匾上的题字,用的都是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朱砂等等。自然矿物颜料的颜色是不刺眼的,这和现代油漆的颜色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实,就在离秋水山庄几百米的地方,就有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修缮的抱青别墅。至今,这栋风情万种的红房子依然是杭州拍婚纱照的必去之地之一。

  “我们前期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民国时期的建筑是很讲究的,大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小到每块青砖上的图案,每条勾缝上的纹理。就拿建筑南面那块三角形的山花墙来说,当时只留下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它是民国西风东渐时期建筑文化的重要传承,是很有价值的时代要素,所以我们对此作了保留。此外,包括图案的来历、建筑的材料、形制、再到工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黄滋说。

  “西湖是人与自然不断地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精美艺术品。所以,任何一处的修缮动作都应该是非常慎重的。”黄滋说,“至于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中国有《文物法》、《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而在国际上有《威尼斯宪章》、《奈良文件》等。”

发表于 2016-4-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快报】秋水山庄门楼修缮 专家给出两套方案 青灰色土黄色两种颜色都有可能

秋水山庄门楼修缮 专家给出两套方案 青灰色土黄色两种颜色都有可能
2016-04-01

市园文局重申文保点修缮必须按严格规范
确保按原状修缮、最小干预并有可逆性
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杨洁
本报讯 北山街上的秋水山庄,这两天因为门楼的颜色,成为杭州人关注的焦点。先是斑驳的灰色墙面,被刷成了亮黄色,很多杭州人接受不了。照片刷爆朋友圈后,前天中午,门楼又刷回了整治前的灰色。(详见昨日相关报道)
接下来,大家更关心的是,秋水山庄下一步修缮怎么做,门楼到底会刷成什么颜色;以及,在以后杭州各种老房子、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整治中,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专家团队给出两套修缮方案 用青灰色或是土黄色都有可能
昨天上午,市园文局文物处,会同来自省考古所、省古建筑院、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5位专家来到秋水山庄。到场的专家,在文物保护、历史建筑研究、文物保护技术及色彩方面都有所建树,大家重点讨论了门楼和围墙的涂料色彩,最后给出两套方案。
第一,把门楼上现在的涂料,全部脱漆清理。现有的色彩一层层过滤掉,并逐层考证,寻找秋水山庄门楼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色彩痕迹,并重点看最里一层,也就是建成时第一次刷漆时的颜色。
然后,在各个颜色中,选出最合适秋水山庄的颜色,听取市民意见后,重新上色。
第二个方案,是跳过考证的环节,直接恢复成灰色。因为2004年北山街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时,曾做过整一条街的色彩方案设计,当时为秋水山庄设计的颜色就是灰色,这是经过专家论证、公示,并征求社会意见后,最后定下的。所以,也可以考虑恢复当时设计的灰色。
但是,这个灰色也不是随便拿桶漆调调就可以上色的,饱和度、亮度等也要严格把握。
接下来,新新饭店将委托设计单位重新做一个调整方案,报市文物部门审核,同时公示征求社会意见后,再开始下一步修缮。而且,一定要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以确保文物安全。
秋水山庄建成以来,门楼立面多次改变,黄色与灰色交替出现。将来用土黄色、青灰色都有可能。青灰色是民国时期最常见的色彩,土黄色在民国时期老房子上也经常会见到,但不管最终用哪种颜色,都会让它符合秋水山庄的韵味,并和周围环境协调。
市园文局重申文保点修缮整治
必须先审批再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
秋水山庄修缮门楼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只是施工单位在油漆调色时,颜色偏差的问题;新新饭店起初想用黄色门楼,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因为之前确实用过黄色,想恢复旧貌,结果事与愿违。
而这些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初的起源,在于在修缮整治之初,没有走正规审批程序,所以在后期施工中也失去了专业指导和监管。
截止到2015年9月28日,杭州像秋水山庄这样的市级文物保护点,已经有319个。在今后的修缮整治中,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再发生?杭州市园文局昨天重申了文保点修缮、整治的规范。
市园文局文物处副处长郎旭峰说,修缮整治开始前的第一步,是要做好方案。这个方案,可以由文物管理单位自己做,也可以委托专业设计单位来做。
方案做好后,要到文物部门报批。文物部门会在组织专家论证,认为可行后批复,拿到批复才可以施工。
施工过程中,文物部门会经常上门巡查,看施工是否到位,并和施工单位一起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工程竣工后,文物部门要来验收;验收合格后,再做资料归档。
在整个流程中,施工是直接决定实际效果的一环,因此,一定要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施工单位。如果是国保单位,要请有甲级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施工单位;省级文保单位,要请乙级;市级及以下文保单位,则是丙级。
比如秋水山庄这次修缮,属于保养性维护。按照正规的流程,新新饭店应该先做好一个方案,讲清楚打算用什么颜色、什么油漆,涂哪一块的颜色,再到文物部门备案。
另外,针对文保单位的所有整治,郎旭峰说,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有三原则一定要遵守:按原状修缮;最小干预;有可逆性。这次秋水山庄的门楼,在色彩调制时偏差比较大,但好在是可逆的,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文物部门责令新新饭店整改,并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严格依法按文物部门审核的设计方案做好文物建筑装修。
杭州市园文局也将责成市文保所、景区管理处等文物日常管理单位,与文物使用单位加强沟通和业务指导,做好G20保障工作中的文物监管,让杭州历史文化能够以最好的形象得到展现。
再次衷心感谢广大市民对杭州城市建设的关心,也欢迎大家今后继续热心参与,随时监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15:37 , Processed in 1.6103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