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9|回复: 3

[转帖] 【钱江晚报·春节读本】朋友圈晒美食:杭州人袁枚清朝时就这么“玩”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圈晒美食
杭州人袁枚清朝时就这么“玩”啦
酱肉、鱼圆、连鱼豆腐、剥壳蒸蟹……自己动手,你也可以在家复原“袁枚宴”
杨清/文 潘骏/摄 l林焱挺/制图 部分图片来自即将出版的《食美杭州》
  朋友圈晒美食

  杭州人袁枚清朝时就这么“玩”啦

  酱肉、鱼圆、连鱼豆腐、剥壳蒸蟹……自己动手,你也可以在家复原“袁枚宴”

  说到“自在”,有一个杭州人不得不提,那便是乾隆年间的“随园先生”袁枚。

  袁枚,字子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士。曾授翰林院庶吉士,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从此,广交宾朋,云游四海,对酒当歌,论文赋诗,成为一代风流才子。

  袁枚与纪晓岚有“北纪南袁”之称。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买下了据说是曹雪芹家(江宁织造)的豪宅,还养了一大群男男女女的粉丝。袁枚曾说过,自己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他的“大观园”(也就是随园)里,满园都有山,满山都有书。

  作为一个私家园林,随园里有着一百余亩田产与养殖场,杂役农夫也有三十余人。

  最重要的是随园不设围墙,任由出入(就是这么任性)。因此,虽处江湖之远,却总是宾客盈门。不过,因为袁枚才气四溢,即便随园没有围墙,许多朝廷命官还是在随园数里之外的红土桥就下马,以示尊重。现在看来,随园免费开放,还真是为他的主人吸了不少“粉丝”。

  “招饮一霄三四处”,“一路尝新我未归”

  袁枚爱写日记,短则数十字,长则百余字,颇类今日流行的微博体,记录下一路所见与一日三餐。凭着“诗吟一字响千年”杰出才华,让袁枚拥有了强大的“朋友圈”。他曾游历大半个中国,“所至(之处)延为上宾”。放在现代,十足也是一个爱在“朋友圈”里晒美食的吃货。

  为了体现随园和自己的江湖地位,袁枚又顺手写了本《随园食单》,大概意思是说我看尽天下美女,尝尽天下美食,你们来我这学习学习吧。

  这下更好玩了,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骚客、男男女女一起涌了过去凑饭局——当然,这种饭局已经不在于美食,而是在于面子。

  就像城北城中村突然火了一家东北烤串,你不去撸两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混过路边摊。

  “每遇佳肴,必命家厨登门求教”

  作为清代文人菜谱,《随园食单》不是第一本,也不是最后一本,却是当时流传最广的一本。

  袁枚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所以,哪里有好吃的东西,他一定会逼着自己的厨师上门拜师学艺,“以轿迎其女厨来园制造”。

  这让他对江南的诸多美食,尤其私家拿手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随园食单》以系统著称,开篇先列须知单和戒单,阐述烹调的基本原则。随后就按照食物种类开列江鲜、杂牲等单,并在各单下列同种食物的不同做法。全书共十四单,外加一序。总共包含了300多种南北菜肴的详细做法,从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再到名茶美酒……堪称一部微缩版的中国饮食百科全书。

  “故土非忘西子,诸袁本重南朝”

  在随园食单里,有不少关于杭州美食的记录。作为一个杭州人,袁枚辞官后虽然没有住在老家,但此后40多年里频繁往来江宁、杭州之间。

  一本随园食单,其实也记下了他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如今在杭州,随园老人和他的随园食单影响还在。糯米藕、鱼圆、酱肉……这些带着浓厚杭帮味道的“随园菜”仍然是普通杭州人的餐桌上的常客。凤凰山上的杭帮菜博物馆里,你不仅可以看到,甚至还可以吃到正宗的“随园菜”。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其实《随园食单》就是一部操作秘籍,即使你是在家中也可以复原古宴。

君子不远庖厨,自己动手,在家也能复原“袁枚宴”
  君子不远庖厨,自己动手,在家也能复原“袁枚宴”

  今天,我们特地请到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系金晓阳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随园食单》中一些适合在年节里上桌的“随园菜”,自己动手,你也可以整出一桌“袁枚宴”哦。

  熟藕



  随园食单:藕须灌米加糖自煮,并汤极佳。

  详解:此菜类似于现代的“蜜汁糯米藕”。《随园食单》中的“熟藕”选用的是嫩藕和大米,而现代的“蜜汁糯米藕”则选用的是老红藕和糯米。制作时不建议用铁锅,否则成品变黑。可以用压力锅、电饭煲、砂锅和不锈钢锅。另外,米不要塞得太紧实,否则在煮的过程中米饭会涨开来而撑破藕。

  酱肉


  随园食单:先微腌,用面酱酱之,或单用秋油拌郁,风干。

  详解:现在杭州人制作酱肉,一般会先把酱油、料酒,放锅里烧沸,加糖、味精,酱汁凉透备用,然后将带皮五花肉洗干净,挂干,放入酱汁里浸泡36小时,捞出挂干。太阳下晒十天左右,再放在通风阴凉处,即可。

  鱼圆


  随园食单:将白鱼或青鱼肉斩化,用豆粉、猪油拌,放微微盐水,葱、姜汁作团,入滚水煮熟。

  详解:该“鱼圆”类似于当今的“清汤鱼圆”。食材可取“白鲢”或草鱼,取鱼肉剁肉泥,搅拌上劲,用手挤成小球,放入开水中煮熟,捞起在冷水中浸泡。制作时,应掌握盐的量,盐量不足则不上劲,盐量过则味咸并在煮熟后会散。

  黄芽菜煨火腿



  随园食单:用好火腿,削下外皮,去油存肉。先用鸡汤,将皮煨酥,再将肉煨酥,放黄芽菜心,连根切断,约二寸长;加蜜、酒酿及水,连煨半日。

  详解:火腿是坚硬干制品,削外皮保留瘦肉,分别煨煮,皮容易酥烂,黄芽菜煨到酥烂后容易吸收火腿的美味。汤中加入米酒,可以让火腿更鲜美,也可以降低火腿咸度。

  连鱼豆腐



  随园食单:用大连鱼煎熟,加豆腐,喷酱、水、葱、酒滚之,俟汤色半红起锅,其头味尤美。

  详解:这道菜就是杭州传统“鱼头豆腐”,现代人一般会用胖头鱼的鱼头制作。腌制鱼头的工序不可少,可将鱼头剖面上涂一层塌碎的豆酱,正面抹上酱油,待入味后,将鱼头正面下锅煎黄,加入酱油和绍酒、白糖,推匀后将鱼头翻身,再加汤水750毫升,放入豆腐、笋片、香菇、姜末。烧沸后转小火上烧15分钟,再用中火烧约2分钟,撒去浮沫,加味精、青蒜,淋上熟猪油25克,即可装盘。

  剥壳蒸蟹:



  随园食单: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生鸡蛋上蒸之。上桌时完然一蟹,惟去爪脚。

  详解:这道菜的最佳选料为大闸蟹,并且为秋季的大闸蟹,俗称“九月团脐十月尖 正是吃蟹好时节”。也可选用海产品梭子蟹、青蟹。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河蟹蒸熟之后取肉,现蒸现取,过半天就会肉干而失去鲜味。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些菜有那么久的年头了啊。
发表于 2016-2-13 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6-2-12 21:01
原来这些菜有那么久的年头了啊。

是啊,区别是那时没味精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6-2-13 17:24
是啊,区别是那时没味精吧?

那时候是原汁原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16:54 , Processed in 0.3687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