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5|回复: 37

[图档] 华清池和兵马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安城东几十里,有一座华清宫。诗人郑嵎的《津阳门诗》写道: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今天被复制的津阳门是华清池的入口处。
        想起导游的段子,问游客华清池是什么地方?游客答华清池是蒋介石和杨贵妃洗澡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是一道木制的红色小长廊,廊沿正中书写了“香凝池”3字.1927年,冯玉祥到华清池游览,将军驻陕期间多次视察华清池,并修建一座女浴池名为香凝池。还兴致勃勃地题字留念。
        1878年,清代临潼知县沈家祯在华清池修建环园。1900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巡游西安,往返都在这里就寝。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此阁是贵妃浴后观景及凉发之处。
        启承室是蒋介石的行辕。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就就住在这屋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的沐浴池修建于清代,仿照华清池而建,当年慈溪光绪在此驻跸时也在这里洗澡。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最后确定12日晨6时兵谏,当天张仍到华清池与蒋周旋。蒋要最后确定“剿共”军事计划,留张、陈诚、卫立煌、陈继承等在华清池吃晚饭。饭毕,时间已晚,张又陪几位大员赶到新城大楼,直到晚上10时才宣布招待宴会结束。张、杨分别向他们之高级将领和幕僚宣布兵谏计划并作动员。中国共产党代表刘鼎住在张学良公馆里,令木匠出身涂胜华做一部一百瓦电台于这天做好。刘鼎致电周恩来,说“全西北蒋张对立已成不可掩饰的事实”。午夜过后,张率其重要将领和幕僚来到新城大楼,和杨将在此指挥兵谏。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12月12日凌晨2时,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同白凤翔、刘桂五一同乘车离开西安,一起直奔华清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剿共,进行抗日。凌晨5时,东北军到临潼华清池捉蒋,蒋守卫武力阻拦,东北军开枪还击,双方激战。蒋慌乱中,由蒋孝镇背着翻墙逃走,蒋没来得及穿鞋,为分散敌兵注意,蒋孝镇把自己鞋子脱下来给蒋穿,然后两人一前一后,各自向前跑,跑进树林。蒋介石在侍卫搀扶下向后墙奔跑,他踏着侍卫肩膀爬上围墙,纵身下跳,跌进墙外沟里,腰部受伤。最后躲藏进一个洼坑里,直到天色渐明,东北军走到大石头旁,发现蒋蜷伏在洞里,蒋被发现活捉。
        事件的本质也许真的像我党宣传的那样统一民族抗日战线,但是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不服从上级指示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的故事充满了硝烟烽火,而在一千年前,一段绝美的爱情故事也在这里上演。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是步态袅娜的杨玉环。一曲霓裳羽衣,让她三千宠爱在一身。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汤遗址,俗称“贵妃池”,相传杨贵妃所用。池内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作为爱情的礼物赐给杨贵妃的。
        想当年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方形的莲华汤遗址分为上下两层,相传为唐玄宗专用温泉。
        星辰汤遗址,唐太宗李世民专用浴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星辰汤,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其设计更是结合天空星象、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唐代的礼制规定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浴池充分显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气的社会风尚及皇权神授的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太子汤的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皇太子,在此沐浴的皇太子共有10位。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一下石隔墙和排水口。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浴池旁新建的园林春意盎然。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这个雕塑,把杨贵妃洗浴的姿态和霓裳羽衣曲跳舞的样子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继续往东,看另一个一千年前的辉煌盛世——大秦帝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始皇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墓有机组成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前,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荒蛮时代,在亚洲的东部,已经有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有车马,有御道,有统一的语言和度量衡,有纵横全国的税收系统,这就是大秦帝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两千年的时光隧道走到我们面前的车马,丝毫不减当年的恢弘大气。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3月29日陕西大旱,临潼县村民在水井打水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碎片,当时村民称这些陶塑为瓦爷。在人们初次见到兵俑时,兵俑衣着、武器的颜色还十分鲜艳,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但是在考古学家挖出土时,受空气氧化影响,数分钟内即渐渐剥落消失,只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陶土色。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陶俑的制作均按照秦军编制,包括各级军官、各兵种、战车、马匹等。在形状加工好之后,陶俑着色烧制。最后再加上真实的兵器、装备。各道加工完成后,按照秦军作战部署分兵种、级别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有人认为我们看到的兵马俑,是秦军的精确复制。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阖闾既宝莫耶,复命於国中作金钩,也算是一种武器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战车上有二十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跪射俑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辉煌的帝国,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为一个帝王建造陵墓,其结果也只有二世而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14:14 , Processed in 0.6984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