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海洋先生

一组贫困孩子读书的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wabbe1971 at 2005-11-11 12:39 PM:
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让更多的人来感动与思考!


感动了,思考了,然后呢?
1、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国家层面上的事。只有政府采取措施才能最终解决,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2、扶贫也好,希望工程也罢,搞了很多年了,可是效果呢?即使我们捐款为贫困地区盖了新楼,创造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可是老师呢?有多少具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愿意去那里教书?你看看他们的教学效果,孩子们连“欢迎”两字都会写错,而且是很多孩子都是那么写的,估计老师就是那么教的。学数学更是滑稽,居然靠数手指头。如果是十以上的计算,是否要把脚趾头也用上?
3、我也知道,可以救一个算一个,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也很愿意资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可是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连希望工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都在腐败,你还有哪个部门可以信赖?你怎么保证你的钱最终会到达那些孩子们的手里?
汽车东站每天都有那么几个乞讨专业户守在出租车候车通道里,以前我会经常给钱。可是后来我就不再给了。一是因为其他健全的人也参与了进来,二是因为你给了钱让他们产生了依赖思想,似乎别人理所当然地应该给他们,而且会霸占通道纠缠你。算算他们的收入也是不少的,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时候。当善良和爱心被利用的时候,你还会有那么强烈的感性吗?
发表于 2005-11-14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它顶上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
发表于 2005-11-1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残缺的生命也可以很灿烂。

:c令人心酸的图片,但更让人觉得无力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因为社会型态的改变彼此间互动的频率增加而变得更亲密(例如:网络世界的距离仅止于银幕)。反之,矗立于人群间的竟是猜忌、不信任,有爱心的人又担心受骗被利用,真是无奈呀!想起之前写的一篇文字,发上来表示支持。

一个红瓦花盆躺在庭院的角落有许多时候了,盆子里隐隐约约有一簇干枯纠结的根,叶片只剩一丝干瘪的绿,稀少的黄泥全都倒在盆外了,这是一棵银汉尼虎尾兰,想是被风从楼上吹下来的吧!但主人没有寻回它。

阿绿每天经过的时候总忍不住要走过去看看它,几十天又过去了,瓦盆还在等待主人,虎尾兰只剩一口气了,最后的一口气藏在叶片根部,在最中心的位置滋养了一点乳白的嫩芽。多么坚强呀!阿绿决定带它回家救治。

数月之后,盆子里添了许多嫩芽,盆子表面龟裂的隙缝和盆里的新生命形成强烈的对比,那是虎尾兰奋斗的痕迹。

春天来了,银绿色的虎尾兰布满整个瓦盆,强壮的地下茎伸展到了盆缘,阿绿没有换去盆子,只用软铁丝将盆子扎紧;将盆身抹干净;找了一张高脚台子;红瓦盆被放在上面。傍晚时分,阳光照进来,银绿色的叶染上了金黄;投射在背后的白墙上,好一幅金碧辉煌的画作。

朋友来的时候,阿绿会和朋友们喝着茶讲述虎尾兰的故事。现在瓦盆里住的是虎尾兰的几代孙子,在阿绿的心里它不仅是一棵盆栽而已。

在现实生活里有许多的不完美在我们的周遭充斥着,像凋萎的虎尾兰一般需要支持关爱。朋友们!伸出您温暖的手!让残缺的生命也可以很灿烂。
发表于 2005-11-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ning-fly at 2005-11-14 10:05 AM:
:c令人心酸的图片,但更让人觉得无力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因为社会型态的改变彼此间互动的频率增加而变得更亲密(例如:网络世界的距离仅止于银幕)。反之,矗立于人群间的 ...

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05-11-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XIBU的观察真仔细。我认为观念和思想的才是最需要改变的“贫困”。的确,报纸上经常看到某某贫困大学生,靠妹妹打工交学费;某某又是家里有弟弟妹妹还在上高中、初中,父母身体有不好,我就搞不懂,这些家庭好象都有超生的孩子。因为据我所知,80年代初中国的农村就实行头胎是男孩只准一个,头胎是女孩只能两个,且隔5年后再生第二胎的政策。所以有很多贫困是不听政府造成的。
发表于 2005-11-1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y1 at 2005-11-14 02:52 PM:
XIBU的观察真仔细。我认为观念和思想的才是最需要改变的“贫困”。的确,报纸上经常看到某某贫困大学生,靠妹妹打工交学费;某某又是家里有弟弟妹妹还在上高中、初中,父母身体有不好,我就搞不懂,这些家庭好象 ...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就是中国国情。我曾经在农村参与过计划生育工作,那种体会,让我终生难忘!而这种状况,说到底就是愚昧造成的。改变愚昧的唯一手段,就是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
发表于 2005-11-19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1-19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
发表于 2005-11-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要发这些呢……还得我眼眶都湿了!!真是的……


伤心的爱总是难免的!有时欢喜有时忧
发表于 2005-11-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

曾经跟海洋老师聊起过这个沉重的话题,在这里想写很多感慨,最后确实无语……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发表于 2005-12-15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应该让孩子好好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1-1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
发表于 2006-1-3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6-2-1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洋先生 于 2005-11-8 20:56 发表
今天下午,我到女儿所在的班级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课(我以班级家委会的名义发起的家长讲堂活动),讲的是关于贫困地区儿童读书的内容,并且给孩子们看了自己精心收集的许多催人泪下的照片,但大多数孩子却表现得出奇 ...



爱有很多种,对每种爱是体验都有时间的限制。
有些爱,他们现在还体会不来。
感触最深的就是:
我明白父母的辛劳是在我自己做了母亲之后。

爱有很多种,对每种爱是体验都有环境的限制。
有些爱,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体会,比如你今天所讲的。
只有当他们身处那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幸福和别人的艰辛。
文字和图片对有一定积累的孩子来说才是有效的,才能引起同鸣。
图片和文字之所以会催人泪下,那是要那个人先前有有关这方面的积累的才行的。

我们能做的是创造条件,创设环境,让孩子们积极的去体验。通过文字和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等诸多的方式来完成他们情感世界的的沉淀和积累。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爱确实是贯穿始终的。每个孩子对爱的体会和理解是不相同的,大人亦如此,受太多的因素制约的。所以,不用遗憾,你今天所做的,已经弥补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爱中的一些缺陷,假以时日,你今天所做的努力会在另一次教育或者在孩子偶然的经历中发挥 出巨大的作用的。:0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
发表于 2006-2-1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到流泪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2-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奶黄包 于 2006-2-16 10:48 发表
感动到流泪了

善良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3-1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
发表于 2006-3-1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今天无法解决,明天亦不行!希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家乡面貌的改变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3-1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xydd 于 2006-3-10 13:57 发表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今天无法解决,明天亦不行!希望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家乡面貌的改变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是的,农村出来的孩子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
发表于 2006-3-1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睛出汗了
可是,出汗有什么用?

为孩子们担忧.却深感无能为力,杯水车薪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做的云 于 2006-3-13 20:54 发表
眼睛出汗了
可是,出汗有什么用?

为孩子们担忧.却深感无能为力,杯水车薪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那就不是杯水车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3:17 , Processed in 0.4421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