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将用三年时间“畅通西部”
本报记者成为杭州治堵监督员
有啥意见建议欢迎来说说
□实习生 傅沈倩
本报记者 詹程开 吴佳妮
治理城市拥堵是杭州市的重要民生工程,它关系着每一位杭州市民的出行,更直接影响着每一位新老杭州人的“幸福指数”。杭州交通治堵工作效果好不好?哪些措施有成效?哪些还需要改进?这些问题,都将由杭州市民自己来评价。
昨天上午, 2015杭州交通治堵工作五个“十佳”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在吴山广场举行,评选活动由杭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评选内容分别为:十佳治堵建议、十佳治堵措施、十佳治堵能人、十佳治堵监督员、十佳路况报料员的评选,评选最终结果将在年底揭晓并向社会发布。
另外,活动还聘请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50名治堵监督员,以对杭州的交通建设、管理及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督。
本报记者成为治堵监督员
大家有问题建议都可来倾诉
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各界聘请了50位治堵监督员,请监督员对杭州的交通建设、管理及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督,及时反馈监督情况,交通治堵成员单位将及时进行整改。
治堵监督员何内华告诉记者,自己做了十年的行风监督员,这次又成了治堵监督员,也算是分内事。“我会亲身去体验,平时出行时也会关注交通,做个有心人。”她说,“比方说坐公交的时候看公交司机操作是否规范,路面发生事故时交警是否及时到达,还会关注城市道路以及老小区的停车、出行等问题。”
本报记者也有幸成为了50名治堵监督员中的一员,接下去将会参加培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做个有心人,对杭州治堵工程监督“挑刺”。如果您发现治堵工作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068倾诉,本报记者将会详细了解,转达有关部门,并给予回复。
用三年时间“畅通西部”
打造45分钟快捷交通圈
记者了解到,接下去几年,杭州市的地铁、快速路建设仍将处于高峰期,中心区交通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在轨道交通网建设方面,今年还将建成试运营1号线下沙段,形成覆盖“一主三副”主要客流走廊的轨道网络运营主骨架;同时,开工续建地铁2号线一期西北段、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南段、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
在快速路网建设上,将会继续加快“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建设,至年底基本建成主城快速路网及对外快速通道。
同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全年新增停车泊位46000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6000个。
在今后的城市治堵工作中,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主力军”,持续优化交通出行结构。例如,调整完善公交票价优惠措施方案,实施优惠换乘政策,实现地面公交间、地面公交与地铁间换乘优惠。并且不断优化、完善主城区服务网点,结合老居住小区、西湖风景区、地铁车站、公交首末站等新增、扩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00处,新增、更新公共自行车3000辆。全面升级公共自行车系统,将系统租还车时间延长至24时,主城区新增24小时服务点100处。
另外,《杭州市“畅通西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目前也已正式发布,从今年开始的3年时间里,杭州将加大对绕城高速公路内西湖区、之江度假区、拱墅区的部分城区以及富阳区、临安市的部分区域的交通建设,打造45分钟快捷交通时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