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5|回复: 6

[新闻] 【今日早报】新岭隧道年底双向10车道通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的“伤心岭”就要华丽变身啦新岭隧道年底双向10车道通行杭金衢高速正在封闭施工的牌头至上溪段预计9月28日恢复通车□通讯员 夏春新 本报记者 陆海峰


  曾经的“伤心岭”就要华丽变身啦
  新岭隧道年底双向10车道通行
  杭金衢高速正在封闭施工的牌头至上溪段预计9月28日恢复通车
  □通讯员 夏春新 本报记者 陆海峰
  杭金衢高速公路是纵贯浙江南北的交通主动脉,是国家高速网G60沪昆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沿线经过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四地十二县(市),目前全线日均车流量4万辆,部分繁忙路段日均达到7万辆。可以说,从杭州往南去的话,只要你上高速,杭金衢高速就是首选,这足见它的重要。
  从今年6月开始,杭金衢高速牌头至上溪段约46公里路段封闭施工,给途经此处的车辆带来了不少麻烦。昨天,记者从省交通集团了解到,按照计划,这一段公路将在9月28日恢复双向4车道通行。
新岭隧道拓宽年内将完成
  据了解,此次封闭施工,源于杭金衢高速改扩建项目,它起于杭州萧山红垦枢纽,终于金华互通,主线全长150.8公里,金华段全长63.595公里,涉及浦江县,义乌市,金华市金东区、婺城区等四个县市区的高速道路、互通和枢纽。这次拓宽改造,将在原有道路两边各拓宽7米路面宽度,每边增加两个车道,成为双向8车道,拓宽后将达到42米。
  曾被称为浙江高速路网“首堵”的新岭隧道拓宽项目,是杭金衢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先行工程,将在原有双向两个两车道隧道的两侧,再各新建一个3车道隧道,使新岭隧道段达到双向10车道,化解拥堵问题。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省交通集团工作人员来到新岭隧道。记者了解到,由于地质等原因的影响,新岭隧道右洞(衢州方向)的施工进度滞后于左洞(杭州方向),目前右洞洞身开挖、初期支护、电缆槽及水泥砼路面已全部完成,剩余洞内理清路面和瓷砖、涂料等附属工程的施工预计在9月10日左右完成。
  据工程负责人介绍,新建左洞最快在8月底就可以完成交通转换,“所谓交通转换,是指新洞使用后我们将封闭老洞,对它进行维护和加固。”
  同时,新建右洞计划于9月底前完成交通转换(或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并开通,原有右洞计划于12月底完成加固、通过验收,并具备开通条件。
  整个新岭隧道拓宽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全部建成,之后竣工验收,确保在明年春节前具备通车条件。“2016年的春运,整个新岭隧道应该就能够投入使用。”有关负责人说。
牌头至上溪段9月28日恢复通行
  此外,记者从省交通集团了解到,因为杭金衢改扩建工程诸暨牌头至义乌上溪段包括了扩建工程地质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为集中的21处高边坡开挖等问题,所以在施工期间考虑封闭了整条的高速公路。
  6月施工开始后,梅雨季、高温天气以及强台风天气灾害相继而至,对全线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发现工期进度因为天气关系有所拖延后,增加了现场的设备和施工人员,除了台风期外,施工单位都始终坚持在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也坚持每天现场监督和指导,最终把进度给赶上了。”杭金衢拓宽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工作人员胡建平说。
  胡建平表示,根据目前进度来看,如果没有碰到特别大的灾害性天气的话,杭金衢高速公路牌头至上溪段应可如期恢复双向4车道通行。


发表于 2015-8-2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隧道哎,每次都是赌点
发表于 2015-8-2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通车继续堵,那耳光呱呱的
发表于 2015-8-2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bustthx999 发表于 2015-8-21 11:10
要是通车继续堵,那耳光呱呱的

老虎,我敢说肯定会堵,现在车的保有量这么大,一听新隧道修好了,车主们又呼呼的开车出去玩了
发表于 2015-8-21 1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希望能有较大缓解
发表于 2015-8-2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8-24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kkkkimon 发表于 2015-8-21 17:54
哎 希望能有较大缓解

两头5并2时,会不会再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20:53 , Processed in 0.35184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