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7|回复: 25

[新闻] 【都市快报】无论大小路口,斑马线前都是车让人! 上海网友论坛发帖热赞杭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大小路口,斑马线前都是车让人! 上海网友论坛发帖热赞杭州
2015-08-12

怎样把这个好传统深入持久地推行下去?
记者 蒋大伟 魏奋 摄影 朱丹阳
杭州道路的斑马线前车让人,已成为很多外地游客津津乐道的话题。
最近,在上海主流的BBS论坛“kds”上,网友“中科元创hm2002”发布的《关于杭州汽车让行人的传说》一帖,引起网友的热议。该网友在帖子里说,他在杭州江干区、上城区的几个大小路口都试过,斑马线前的确是车让人,当时感觉很神奇,因为这在上海基本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开私家车还是公交车,多数都很难做到。
这则帖子被各大论坛广泛转载,杭州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的现象,得到许多外地网友的称赞。
网友“雷锋iamleifeng”说,我也感受过,真的是车让人,这在别的城市根本不敢想。
网友“海边西松”说,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和先进,高楼大厦不是主要标准。市民守秩序,公共场所讲文明礼让,人与人互相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软实力我想会是最终大家都认可的发达的标志。为杭州加油!杭州继续努力,希望能成为全国文明程度领先的标杆城市。
确实,曾在杭州生活旅游过的人,对于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现象都不会陌生。近年来,杭州社会各界力量齐心协力,以市民倡议为良好契机,深化“文明从脚下起步”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成功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已成为众多开车上路司机的最基本素质。
实地体验:超九成车辆斑马线前让行人
这么多人点赞,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否还在一丝不苟地坚持?昨天,快报记者分别来到市区几条道路的斑马线实地体验。
昨天中午1点,延安路西湖银泰附近的一条斑马线旁,由于中午气温较高,来往斑马线的行人并不算多。
一位年轻姑娘提着购物袋走到路口,她看到路上车辆较密集,小心地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这时,一辆公交车驶到斑马线前缓缓停下,司机朝前挥了挥手,姑娘立刻会意,快步通过,道路另一侧的两辆私家车看到正在过马路的她,也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让行。
在路口观察了半个小时,公交车和出租车在看到行人通过路口时,停车率达百分之百,绝大部分的私家车也都能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景区和商业区交界的东坡路,这里人流车流都十分密集,经过半小时观察,大多数车辆也都能做到礼让行人,不过由于东坡路的人流量比较大,往往有时一批行人通过路口后,候在斑马线前的车辆已经排起长队。
傍晚5点,体育场路玄坛弄附近的斑马线旁,半小时内,礼让行人的车辆占到大多数,在我们记录到的未礼让行人和减速的9辆车中,有6辆为外地牌照。
过路市民大多数都对杭州斑马线前的车辆礼让行为表示肯定,不少人还热心提出建议。
市民曾先生说,少数私家车的车速比较快,虽然到斑马线前一脚油门刹住了,但给人感觉还是有点慌,他希望车辆在行驶到斑马线前一段路时就能减速准备停车。市民王先生说,司机们的素质是提高了,但部分行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他好几次过马路时看到行人过斑马线时在慢悠悠地走,有的还低头玩手机,既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也影响了路上车辆的通过速度。
执行保障:杭州有“专注斑马线的电子警察”
杭州交警始终关注“斑马线礼让”问题,并特别推出了“专注斑马线的电子警察”。
杭州交警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率先在全国发起“斑马线礼让”倡议的城市,杭州已经攒下极高的美誉度,但斑马线的礼让行为仅凭司机的自觉仍远远不够。
去年11月,市民张女士来到杭州交警支队申控室投诉,她说自己接到短信,称她开车时未在整形医院附近的斑马线礼让行人,罚款100元计3分,觉得不服气:“现场没有交警,我也不记得斑马线有行人,你们肯定搞错了!”
而交警调出的一段监控视频,让张女士“哑火”了。视频显示:一名行人走进了斑马线观望,5秒钟后,张女士驾驶的黑色轿车未减速驶入斑马线,并继续通过,监控清晰显示,车辆号牌就是张女士的轿车,且开车人的面貌特征也与张女士相符。
心服口服后,张女士问了一句:“你们这么巧就把摄像头对着我啦?”
其实,张女士的违法行为是被电子警察自动抓取筛选出来的——它是一套DSP(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通常被称作“礼让行人电子警察”。
市交警支队科研所的鲁晓警官说,电子警察设置在斑马线前方,正对着车辆驶来的方向,只要有行人走进斑马线边缘,电子警察就会感应图像并即时启动。启动后,电子警察会分析出行人即将过街的轨迹,此时如果有汽车驶入这条轨迹,电子警察就会进入摄录模式,记录汽车从斑马线外驶来,直至驶出斑马线继续前行的全过程,只要车辆有不礼让行人的行为,系统就会自动记录。
杭州交警表示,目前,杭州共有26条斑马线安装了这套电子警察执法系统,从去年投入使用以来,通过非现场执法,记录了110026起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再加上路面加强了针对“斑马线礼让”的现场执法频次,从管理上基本杜绝了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
习惯养成:
见人必让、让必彻底,让行人主动遵守交规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2005年就被列入了杭州公交集团规章,迄今已进入第11个年头。
2007年,杭州公交出台《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再次明确公交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必须减速礼让。
此后,杭州公交相继修订完善了《安全行车100题》《司机违章肇事记分待岗培训办法》《行车事故处罚规定》《营运司机“五个一点”行车操作要则》等规章制度,对“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规定又进行了完善。
对杭州的上万名公交司机来说,“斑马线礼让”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历时数年,经历了教育培训、制度规范、激励考核甚至严查重管,最终把这项安全文明行车规范变成了杭州公交司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
斑马线前一脚刹车,传递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与道德文明;一个手势,感受到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品质生活与幸福和谐。
公交集团执行“斑马线礼让”的原则是——“见人必让、让必彻底”,甚至包括行人不遵守交通秩序,比如闯红灯在内的情况。
这个原则也曾引发过争议,对闯红灯都要礼让,会不会助长违法风气?
但最终公交集团认为,虽然车主可以行使路权,在前方绿灯的情况下驾驶,但行人有生命权,即使闯了红灯仍应礼让,因为生命权肯定大于路权。
多年的坚持也证明了,公交车礼让行人,并不会助长行人乱穿马路的风气,反而让行人心怀感谢和敬意,更主动地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也把杭城的出租车、私家车等社会车辆都带动起来,一齐在斑马线前自觉礼让行人。
从去年开始,杭州公交“斑马线礼让”又推出“升级版”——无论有没有画斑马线,只要前方出现交叉路口,或是约定俗成行人经常行走的绿化带岔口,公交车都会减速观察,一旦发现行人,就主动停车让行。
结合“斑马线礼让”,公交集团又为行人、车辆的安全增加了一道“保险”,推出了“321礼让行人操作法”——
看到前方有路口,不管是否画有斑马线,离路口30米时,就要松油门减速,观察有没有行人、非机动车要横穿马路;
离路口20米时,车速减到15公里/小时以内,脚要放到刹车踏板上,继续观察路口情况;
如果发现有行人要过马路,离路口10米时,要踩刹车,停车让行。
杭州公交车就像是一扇传递关爱、尊重生命、温暖人心的文明之窗,让杭城市民和游客深深体会到杭州城市的温馨与安全感,也在全国形成了“礼让行人”的影响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5-8-1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延安中路高架,地面中间高隔离带,缝路口必设红绿灯保障行人过马路。路段还能做成绿波带效果。
绝对不会在高架路地下划一条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让司机停下来让行的。沪闵高架漕溪北路地面,12根车道,缝路口也有行人过街的红绿灯。如果主干道斑马线不设红绿灯,仅靠车辆让行,那么上海的马路不用动了。
  西藏中路和体育场路比一比,差别在哪里。前者路段之间过街要走地道,没有斑马线,后者父子等一堆,外加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一堆。
发表于 2015-8-12 1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4647354 于 2015-8-12 12:32 编辑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8-12 12:19
上海的延安中路高架,地面中间高隔离带,缝路口必设红绿灯保障行人过马路。路段还能做成绿波带效果。
绝 ...


让不让行是素质问题,跟马路设施怎么样是两码事情。你觉得上海那么好请你去上海,没必要扯些有的没的。
还有,杭州就算再烂也没到你上海人成天来大放厥词找存在感的地步。
发表于 2015-8-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去了趟义乌,感慨颇多。义乌的道路设计不是学杭州的,而是学上海。环城高架6车道在建,凡是“大道”肯定是标准的8车道,中间用沪式的绿色隔离网栏起来。遇到重要的路口,还能碰到跨线桥或者下立交。
  天目山路之类的道路,在义乌、东阳随处可见,红线还远比前者来得宽。
发表于 2015-8-1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8-12 12:37
前几日去了趟义乌,感慨颇多。义乌的道路设计不是学杭州的,而是学上海。环城高架6车道在建,凡是“大道 ...

既然义乌可以学上海,为什么杭州东站不学上海呢?
发表于 2015-8-1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抢儿 发表于 2015-8-12 12:48
既然义乌可以学上海,为什么杭州东站不学上海呢?

杭州东站学上海什么地方,说来我们讨论讨论。
发表于 2015-8-1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8-12 12:37
前几日去了趟义乌,感慨颇多。义乌的道路设计不是学杭州的,而是学上海。环城高架6车道在建,凡是“大道 ...

你这是扯得有些远了,呵呵。
发表于 2015-8-1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礼让成为一种习惯,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了,不过希望行人可以稍微快走几步,这也是对礼让司机的一种尊重,最受不了的就是停车让他了,他还慢条斯理地晃悠,真想骂人。
发表于 2015-8-12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8-11 18:19
上海的延安中路高架,地面中间高隔离带,缝路口必设红绿灯保障行人过马路。路段还能做成绿波带效果。
绝 ...

是的,交通设施的落后产生了礼让,结果就是越来越堵。
发表于 2015-8-1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lihui0252 发表于 2015-8-12 13:05
是的,交通设施的落后产生了礼让,结果就是越来越堵。

然后就越来越有礼貌,反正也过不去,那就索性让行人先过。
发表于 2015-8-1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这个必须点赞,是文明的体现,至于其他都另说~
发表于 2015-8-12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文明和交通设施落后是两码事。在一些人认为的交通设施落后的现状下,礼让行人肯定比不礼让行人更好,更文明。
发表于 2015-8-1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和交通设施落后是两码事,不必过分煊染。
发表于 2015-8-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8-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5-8-12 15:23
文明和交通设施落后是两码事,不必过分煊染。

姜老师,你的头像...
发表于 2015-8-1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040138178wzf 发表于 2015-8-12 15:41
姜老师,你的头像...

年轻一点,你觉得如何?
发表于 2015-8-12 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 发表于 2015-8-12 22:07
年轻一点,你觉得如何?

有点厉害..一开始还真不太适应
发表于 2015-8-1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1040138178wzf 发表于 2015-8-12 22:11
有点厉害..一开始还真不太适应

看久了,会觉得蛮帅的。
发表于 2015-8-1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上海人,我确实为杭州斑马线前礼让点赞,在这一方面上海被甩开2~3条大街了。
当然我也想提个建议,能否统计一下斑马线每日行人的通过人次,达到某一数值时考虑在该位置红绿灯或者天桥隧道等交通设施来保障一下机动车的通行效率。我是希望行人过街能走得更加安心,机动车的通行效率能更有保障,两全其美。
发表于 2015-8-1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归让 我还是觉得有些比较大的路口还是造天桥或者地道吧
发表于 2015-8-13 0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亚行天下 发表于 2015-8-12 22:32
作为上海人,我确实为杭州斑马线前礼让点赞,在这一方面上海被甩开2~3条大街了。
当然我也想提个建议,能 ...

对的啊,同意楼上的,礼让归礼让,有条件的路还是多建天桥好,对行人和机动车来说都提速不少。
发表于 2015-8-13 0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吹牛,看看郊区有几辆公交车斑马线让行的
发表于 2015-8-1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8-12 12:19
上海的延安中路高架,地面中间高隔离带,缝路口必设红绿灯保障行人过马路。路段还能做成绿波带效果。
绝 ...

然而西藏中路这有那么小一段……体育场路武林广场附近也是都要走地道的了
发表于 2015-8-1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LD思路终于对了,大规模建设快速路网与过街设施。建一条秋石高架,配套了好几个过街天桥。当初AK在中河高架、德胜高架的时候,哪有这样的规划?
发表于 2015-8-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美娟 发表于 2015-8-12 20:40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由衷为杭州斑马线前让行的做法点赞!每次去杭州,过马路时,都能体会到这种礼让 ...

对杭州的评价太高啦,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9 20:19 , Processed in 1.74861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