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4|回复: 50

[图档] 清明时节圆东都迷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欧洲人自豪地向全世界展示200多年近代工业文明的火花时,中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颤颤巍巍,吞吐了十三个朝代的沧海桑田,它的名字叫洛阳。从商丘开封郑州一路走来都符合我想象中的河南——贫穷落后而又拿着祖先遗产不修缮,只是无止尽地开发旅游当摇钱树,相比之下的洛阳,虽说保护文物也做得不够,却还能有些许现代化的气息。
        经历了近代洋枪洋炮的洗礼,中国人已经充分意识到西洋文化的重要性,国学也就慢慢地被淡忘,可是走进天子驾六博物馆的那一幕却令我非常感动,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潘景修正带领一群年轻的学生讲解周王朝的礼制,而围观的群众越聚越多。潘老师是中铁十五局的退休干部,也是文物爱好者,多年来只要他一有时间就往博物馆跑,给年轻的学生讲解文化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礼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渗透到社会的细胞—家庭。《逸礼》记载说:“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但是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看法,甚至引起过大规模的论战,直到几十年前考古成果出台,这个结论方才板上钉钉。
        葬品的规模极其壮观,在3000年前就能有这样的国力,确实令每一个炎黄子孙由衷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明帝曾夜梦金人,身高六丈,顶佩白光,自西方飞来。大臣认为这是西方的佛,皇帝于是“感梦求法”,令一班使臣等十余人于赴天竺国求佛法。这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事。
        使臣们遇见了两位印度高僧,来到当时的京城洛阳。为了给两位高僧一个居住和译《四十二章经》的地方,汉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门外按天竺式样建造了一组建筑,以僧人们暂住的“鸿胪寺”的“寺”字称之,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便将这组建筑命名为“白马寺”。天王殿在明代之前是白马寺的山门。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寺自建立后,便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这里翻译出了第一部汉语佛经《四十二章经》,后来另一位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历朝历代也有许多西域和其他国家的僧侣来此览经求法。
        汉朝烟雨毕竟太过于久远,如今保存下来的三世佛夹纻干漆造像基本上都是元代文物。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寺自建立后,便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这里翻译出了第一部汉语佛经《四十二章经》,后来另一位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历朝历代也有许多西域和其他国家的僧侣来此览经求法。
        汉朝烟雨毕竟太过于久远,如今保存下来的三世佛夹纻干漆造像基本上都是元代文物。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本就脆弱,文化革命一来,辽代泥塑十八罗汉、东汉时印度高僧带来的贝叶经、稀世珍宝玉马在内的所有佛像、经卷、文物都被破坏,寺庙也差点被烧掉。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殿也是明代建筑。
        700多年历史的十八罗汉像,虽蒙着烟尘,却不减栩栩如生的神韵。

发表于 2015-7-11 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做动车嘛?? D272次?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台在白马寺的最后部,是一座砖砌的高台,东西长42.80米,南北宽32.40米,高约6米,雄浑古朴,蔚为壮观。相传,清凉台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的地方。印度腾、兰二高僧曾在此台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在这里译出的。
        清凉台上毗卢阁前左右各有一株古柏,为明代所植,已有四百多岁,高大苍郁,翠绿参天,是白马寺的古树名木。右侧古柏有一凌霄树,攀沿依附在古柏上,其树枝与古柏交织在一起。每当夏季,凌霄花开,呈喇叭状,橙红色,点缀在葱翠的树枝中,形成满树红花满树叶,煞是好看,成为游人止步观赏的美景,被称为“白马寺凌霄缠柏”。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至顺四年(1333年)由赵孟頫书写的《洛京白马祖庭记》碑,碑文字体潇洒,丰神秀骨,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齐云塔又叫做释迦舍利塔,它最初是木塔,北宋末年被女真士兵烧毁。现存宝塔建于金朝大定十五年(1175年),是一座十三层的四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25米。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风格,轮廓采用抛物线设计,玲珑挺拔、古雅秀丽。塔的底部为方形须弥座,各边长7.8米,塔顶置宝瓶式塔刹。这座塔是洛阳一带地面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与白马寺东西相望、交相辉映。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长今3 于 2015-7-11 18:32 编辑

        看完了东周东汉,接下来是三国。人是三国的,建筑却是明清的。
[img]http://wrrwtw.dm2301.livefilestore.com/y2p-Nip9bGIYDAVWpmAVvfaoa5V6_nPIgJwcWlwICO2GiHPQdpZb7QknnWpGH60RYdw9UlXDNTCTx_jR0FHAnJLyZhy6jafKmi2ibwLYqQJ7nhtPHDF-MGZyNAtjrQqpthzSsF8UFmBzKrX85crg-EWmmDa10yMbpeAh2O7dg/IMG_7656.JPG?psid=1[/img]
        关林相传为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是中国和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但田福生考证认为关庄村关羽墓才是埋葬关羽头颅之处,关林是明万历年间建的祀祠场所。关林占地百亩,殿宇廊庑150余间(也称关林庙)。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层层叠叠的牌匾昭示出历代帝王文人对于这位英雄的崇敬。
        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员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等等,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圣,关圣帝君,故也俗称为、关圣帝、关帝君、关帝爷、关帝、圣帝,圣帝君等而流传至今。道教尊为协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汉天尊等,中国佛教界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其中儒宗神教奉为五文昌之一而扶鸾信仰者则奉为恩主,故又称关帝为山西夫子、文衡圣帝。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神仙通鉴》中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汉桓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悯民心切,是夜汲黄河水兴云施雨。玉帝见老龙公然违反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一位高僧在溪边发现龙首,即提到庐中置合缸内,为诵经咒九日,闻缸中有声,打开一看空无一物,而一户关姓家已有婴儿落地,取名长生,后自名羽,字云长。财神殿也是明万历年间的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娘娘殿也建于明代,供奉关羽夫人胡氏、女儿虎女和儿子关兴。殿内东西两侧绘“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民间流传胡夫人能祛病送子,故人们多在娘娘殿前燃香祛灾、诚心求嗣。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在当阳西北被吴兵伏获遇害。孙权担心刘备复仇,将关羽首级献给了远在洛阳的曹操。操识破其“嫁祸于人”之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羽首于洛阳城南;其正身,孙权以侯礼葬于当阳。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至今关羽到底葬在哪儿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这里收了门票开发旅游倒是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往后,当之无愧是隋唐,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她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修建了明堂、天堂、天枢等建筑,构成了一条壮丽的天际线,使隋唐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天堂是武则天的皇家礼佛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的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服武则天修复白马寺的,是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为掩人耳目,在武则天的安排下出家为僧,薛怀义自为白马寺寺主,并且因此被封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梁国公,甚至多次担任大总管,率军远征突厥,而且他每次出兵,突厥都已预先退兵,薛怀义以此居功。690年,武则天又进封他为右卫辅国大将军、鄂国公。因其后来日益骄倨,令武则天恶之,失宠后的薛怀义放一把大·火焚烧明堂、天堂,豪华盖世之建筑,遂化为一片灰烬。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开发旅游,洛阳在隋唐城遗址上重建天堂和明堂,极尽奢华之装饰,在我看来基本上没什么意义。洛阳的出租车司机感慨东南沿海之富裕说:“洛阳好车不多,20万以下的满街都是。”洛阳市区中大量使用旱厕的民房和这里的奢侈王国形成鲜明对比。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主干道中州路旁,随便一条小马路进去,只要花150元就能租到一间毛坯房,上下几十户人家公用一个厕所,而天堂的古装表演,则使得这个假古董的门票高达120元。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还在装修,现在已经开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眼望去,洛阳城熙熙攘攘的高楼之中,中原明珠电视台遥遥可见。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洛阳城,基本上是在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基础上扩建的,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横跨洛河两岸的城市,让人感觉帝王豪气十足。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里,东都洛阳繁花迷梦,并没有做到顶峰。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不会说中文的外国人背着大大的背包,上了公交车以后基本上重复一个词:龙门。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于是便在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石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宾阳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其中仅中洞的开凿就花费了24年时间,其富丽堂皇的景象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主佛释迦牟尼端坐中央,面部修长清秀,面容和蔼慈祥,略带微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宾阳三洞只是北魏时期石窟最初的开凿,大规模的创造则是在唐代,随着国力的强盛,工匠们在这里大展手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9 15:54 , Processed in 0.6096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