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0|回复: 25

[新闻] 【今日早报】延安路上的仁和路、邮电路地道开通两年仍受冷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延安路上的仁和路、邮电路地道开通两年仍受冷遇
要找到出入口得过几重大门、4层楼梯
“隐形”的人行地道【实地探访】


  延安路上的仁和路、邮电路地道开通两年仍受冷遇
  要找到出入口得过几重大门、4层楼梯
  “隐形”的人行地道
  【实地探访】
  □本报记者 詹程开
  在杭州主城区的各条主干道中,延安路的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正因如此,为提升延安路的道路通行能力,也为了让行人过马路更安全,延安路上建有不少人行天桥和人行过街地道。
  但是,在延安路上的这些人行过街设施当中,却有几座地下通道近似隐形,不但行人寥寥,甚至连要找到他们的“身影”都不那么容易,面临着“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
明明有地下通道不走,偏要乱穿马路
  延安路仁和路口,是杭州市中心一处繁华商业区,湖滨银泰,知味观等杭州的知名地标都坐落于此,从这个路口往西走几百米,就可以走到西湖景区。
  记者看到,在这个路口,马路的四个角都已经用铁栏杆拦起来了,路面上也没有画斑马线,也就是说,行人如果想要横穿延安路的话,是不能走地面的,需要走仁和路地道。
  但是,记者发现,在这个路口,横穿马路的行人依旧络绎不绝。由于路口没有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所以过往车辆一般都不会减速,往往只有在看到行人后才“被迫”停车,有时行人通行时过于“出其不意”,导致一些车辆常常需要急刹车,情况非常危险。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地下通道,行人却还是宁愿在路面上肆意冒险呢?
  在采访中,有不少路人说,根本不知道这里设有地下通道。
  市民朱先生说:“其实,我也挺纳闷的,按理说,道路上如果没有画斑马线,肯定会有人行天桥或地道,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有跟着大家横穿马路了。”
  市民郑小姐也说,她其实有看到地道的指示牌,但找了一圈,没找到进口在哪里,于是就放弃了。
要找到仁和路地道入口,得穿过4扇门
  记者了解到,仁和路地道在两年前就正式开通使用了,但为何两年过去了,却还是有那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它真的那么难找吗?记者也进行了一次体验。
  仁和路地道是一座“一”字形的地道,一共设有三个出入口。东面有两个,一个口子和湖滨银泰商场的地下一层对接,如果在湖滨银泰内的顾客,可以直接通过这个口子进入地道。
  但更多的行人,则需要从仁和路上、湖滨银泰地下停车场入口旁的另一个口子进入地下通道,如果要进入通道,首先就要进入湖滨银泰的一扇大门。
  进入大门后,必须左转拐入一个楼梯间,打开另一扇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而在这扇门上,还贴有一张贴纸,上面写着“为了您的安全,请随手关门”。
  进入楼道后,首先看到的,是一辆停着的保洁员用来清理楼道卫生的保洁车,很难想象这是进入地道的入口。
  记者需要从这里走下楼梯,在走过四层楼梯之后,终于来到地下一层的楼梯间,穿过这个楼梯间,仁和路地下通道的入口才真正浮出水面。
  记者发现,在从地面进入地下通道的过程中,湖滨银泰尽管已经在墙上用绿色的引导标志,一路做了指引,但由于从地面进入到地道的过程中,至少要经过4扇门,每一扇门的造型,都和商场内部的大门如出一辙,任何一扇门被关上,都会让路人的通行受到干扰。
  加上还要迂回走4层的楼梯,对于一般行人而言,要想顺利找到地道,的确很不容易。
  走进仁和路地道后,记者发现,整个地道还是比较敞亮的,地面很干净,不过,也很安静,鲜有行人穿行。
  整个地道在西面只有一个出入口,走上去就是新东坡宾馆的大楼,地道旁边是一家鞋店,这边的出入口相对比较传统,容易辨认,但指示标识还是不多。
3分钟内只有5个人走,邮电路地道同样遇冷
  其实,和仁和路地道同样“遇冷”的,还有300米外的邮电路地道,这两座地道是一起开通的。
  邮电路地道位于延安路和邮电路交叉口,与仁和路地道平行,也是横跨延安路的一座“一”字形地道,东侧出入口同样和湖滨银泰地下一层相连,而西侧出入口在杭州酒家南面。
  从路面进入邮电路地道,首先也要走进湖滨银泰的一扇大门,尽管路旁已经设置了一块道路指示牌,上面写着“过街地道入口”,但不同于仁和路地道只是内部的防火门是关着的,这里连指示牌指着的大门都是关着的。
  进入这扇大门后,看到的情况和仁和路地道差不多,也要走四层楼梯,经过几道防火门,才能辗转找到这座地下通道的入口。
  记者专门进行了一次测试:中午12点,3分钟内,通过地道的行人只有5个人;而在路面上,3分钟内,却有82个人横穿马路。
  正在横穿马路的市民王先生说,要找到地道非常绕,“走着走着,就有一种越走心里越没底的感觉,在地道的设计上,还不够人性化。”
  【各方回应】
  增加地道引导标识
  加强路面行人监管
  据了解,当时,在进行延安路整治的时候,除了新增邮电路地道和仁和路地道外,解放路口、百井坊巷口、延安新村也都新增了人行地道。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仁和路地道和邮电路地道成为了两个“冷门”。
  这两座地下通道的通道主体和西面的出入口都是杭州市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日常养护的,而在湖滨银泰商场范围内的部分则是由湖滨银泰维护和管理。
  目前,这两座地道的外围区域,包括西面出入口的引导标识还有些缺乏。对此,杭州市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胡毅表示,他们将及时去现场了解和查看,像邮电路通道西面出入口就有一堵墙,会充分利用这些区域,以及在通道的出入口附近,在进行审批之后,增设相应的引导标识,为行人做出更人性化的引导。
  湖滨银泰公关主管郑重也表示,由于场地限制,设置在湖滨银泰的出入口无法做成敞开式的通道口,作为商场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把门拆掉,又会影响整个商场的形象,不太现实。
  作为衔接马路的通道,除了地下一层直接连接商场的大门会在闭店后关闭之外,其它所有的门都是不上锁的,24小时可以通行,一般商场都会把进入地下通道的所有门都敞开。
  郑重说,由于两个地下通道的出入口都属于公共设施交接处,所以保安都是作为一个巡逻点,定时进行巡查,而不是一个安保的固定驻点,所以有时候门被关上,没有及时发现,不过,接下去,会要求安保部门在这两个通道口的区域加大巡逻的频率,一旦发现门关上了,就会及时打开。
  同时,对于像邮电路通道入口大门上没有张贴标识的情况,接下来也会进行增设提示标识,提醒大家可以自行进行开启,这样,哪怕门关上了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由于这一段延安路在之前改造时,为保持道路的美观,马路中间没有设置隔离带,这也给行人违章穿行马路提供了天然便利。
  在路口执勤的交警也告诉记者,其实,一直以来在这两个路口随意穿行的行人不少,管理难度也很大,特别是到了节假日,穿行的人会更多,接下去,他们也会对这里随意乱穿马路的情况加强监管,引导大家走地下通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5-6-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味观门口那个地道绝对浪费。延安路人流最多的龙翔桥地区,需要地道却没有地道,把平海路右转的155路经常堵死...不知道怎么规划的。
发表于 2015-6-3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海路那个路口地下要是全部连通就好了...
发表于 2015-6-3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面上没有栏杆,行人到处飞,谁愿意走地道呢?
发表于 2015-6-3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延安路整治工程还是让大家见笑了,然而“笑”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有人会为此承担责任
发表于 2015-6-3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美观”不用硬隔离就是极度SB
发表于 2015-6-3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安路的规划还不如没改造前的
发表于 2015-6-30 2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道入口藏的可不是一般的好
发表于 2015-7-1 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简直是测控。地铁出入口放那么大只在路上跟个棺材盖似的,周边商业的连接等于没有。过街通道这种纯粹为了方便的设施倒是跟商场无缝对接。连什么设施的功能是什么都不懂就搞规划,设计师小学毕业没有?
发表于 2015-7-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迷宫一样,谁要去
发表于 2015-7-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囧囧有咩 发表于 2015-6-30 20:37
平海路那个路口地下要是全部连通就好了...

其实现在就是联通的,除了西南角原西湖电影院那块还没建成以外
发表于 2015-7-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路才多宽 走地道又远又绕谁愿意
发表于 2015-7-2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安路的过街地道都是“残疾”的,只考虑行人的过街,不考虑非机动车的过街。
发表于 2015-7-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6-30 20:15
知味观门口那个地道绝对浪费。延安路人流最多的龙翔桥地区,需要地道却没有地道,把平海路右转的155路经 ...

领导的问题
发表于 2015-7-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6-30 20:15
知味观门口那个地道绝对浪费。延安路人流最多的龙翔桥地区,需要地道却没有地道,把平海路右转的155路经 ...

有地道,只是西湖银泰3期未建成,少一个口子
发表于 2015-7-2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粉胖子 发表于 2015-7-1 16:55
有地道,只是西湖银泰3期未建成,少一个口子

西湖银泰啊?
发表于 2015-7-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滨银泰三期。
发表于 2015-7-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西湖银泰和湖滨银泰两个名字太狗血了,本地人都不太搞得清。
发表于 2015-7-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西湖银泰和湖滨银泰两个名字太狗血了,本地人都不太搞得清。
发表于 2015-7-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HK8990 发表于 2015-7-1 19:31
马路才多宽 走地道又远又绕谁愿意

  最奇葩的要数官巷口那座天桥了,中山中路10米宽度,搞一个天桥要走30米以上,几乎没人走,纯粹的南宋御街献礼工程。隔壁青年路新华书店那里人流那么大,居然不搞天桥。
发表于 2015-7-2 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7-2 16:28
最奇葩的要数官巷口那座天桥了,中山中路10米宽度,搞一个天桥要走30米以上,几乎没人走,纯粹的南宋御 ...

官巷口天桥是1992年4月20日投入使用的。
发表于 2015-7-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7-2 16:28
最奇葩的要数官巷口那座天桥了,中山中路10米宽度,搞一个天桥要走30米以上,几乎没人走,纯粹的南宋御 ...

有电梯还可以啊 走路面多危险
发表于 2015-7-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7-2 16:28
最奇葩的要数官巷口那座天桥了,中山中路10米宽度,搞一个天桥要走30米以上,几乎没人走,纯粹的南宋御 ...

你这样说也太绝对了,跨解放路的行人当然会走这座天桥了。
发表于 2015-7-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jiangfu 发表于 2015-7-2 16:28
最奇葩的要数官巷口那座天桥了,中山中路10米宽度,搞一个天桥要走30米以上,几乎没人走,纯粹的南宋御 ...

这座天桥很多年前就有了。
发表于 2015-7-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这两个地道太浪费时间。说实话,在这个地方我也是走地面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9:49 , Processed in 0.79242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