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9|回复: 8

阳光:感动自己,感动观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资料:
   
    阳光,原名李洲。二级播音员,拥有12年主持经历,原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十分关注》主持人,现《杭州新闻60分》主持人。1993年至1999年在杭州经济之声电台主持经济和新闻类节目;2000年加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至今。


    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曾因采访复出后的史玉柱和前日本八佰伴集团董事长和田一夫等知名人士,受到好评。2003年采访制作房产类节目《三华园,缺少的不仅是花园》在杭城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首届杭州十佳节目主持人。2001年杭州播音主持二等奖。《“不死鸟”和田一夫》获2002年杭州市播音主持一等奖,《远去的奥丽安娜号》获全国城市台经济节目二等奖。
   
   
    每周一至周五的18:30分,只要有阳光主持的节目,五岁的女儿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十分关注》,然后把听得半懂不懂的新闻讲给下班回家的爸爸听。阳光觉得这是每天最幸福的时光,看着女儿和创办五周年的《十分关注》栏目一起成长,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在阳光的眼里,杭州是个“平和”的城市,是个生活很幸福的城市。西湖山水柔美的线条构成了这个城市平静祥和的氛围,稳定的社会治安又是生活的另一种保障。用阳光的话说是“杭州的百姓生活太幸福了,想在杭州出点大事,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然而,作为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的记者型主持人,在几乎不出什么大事的杭州,怎样寻求新闻关注点呢?阳光说最大的关注点也不外乎《十分关注》人文关怀与舆论监督的宗旨,如文化的保护、历史的传承、环保问题、监督报道,还有许多正面的报道,如杭州成为花园城市,西湖综合保护等内容。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希望这个城市能接近于完美。
   
    《南方周末》有句老话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做主持人首先要学会感动,能感动自己的才能感动别人。作为一个主持人,同时又是一线记者,阳光更能体味每一次报道中的酸甜苦辣。像《十分关注》的口号一样“十分真诚,十分真实”,首先要做到“十分真诚”,再去要求“十分真实”。主观与客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在阳光的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无论是做主持人或是做记者都要学会感动!”问他感动的来源是什么,他说一是新闻本来的力量,二是社会责任感。《十分关注》虽然是新闻评论性节目,但它离不开老百姓,离不开生活,新闻本身的力量让人感动,而社会责任感更让人为之动容,这也是《十分关注》常常强调的宗旨之一“人文关怀”。

    在制作“626禁毒日”的节目中,阳光采访了杭州市强制戒毒所。过去只在电视中看到的事突然就发生在身边了,特别是有个少年班,一些还是花季的少年失去了欢乐和自由,甚至失去了家庭的关爱。一开始阳光带着猎奇的心理去采访,但采访过程却让阳光心痛。孩子们都来自两类家庭,一是缺少家庭关爱,还有就是溺爱。一个从小父母就离婚的男孩,手臂上都是刀疤和烫伤,为了戒毒,他自杀过多次,但在最无助的时候,却没有人支持他,这时他只有16岁。

    让阳光最为感动的采访是2004年夏天,跟随300多名35年前的知青重返北大荒。当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始发的火车轰鸣声响起时,阳光说仿佛能看到35年前,浩浩荡荡的知青队伍从杭州闸口火车站出发的情景。在8月没有空调的火车上呆了3天,中间还要拖着几十公斤重的设备不停地换车。到达北大荒,当地老乡早已等候在那里,人群里满是寻找知青的老乡,一些相认的老乡和知青抱头痛哭。有一位知青35年前借了生产队3.4元钱,这次他是哭着用颤抖的双手来还这笔债的。而从未看到过的几百人寻亲场面,也让阳光和摄像感动不已。北大荒面积奇大,阳光和摄像在那呆了10几天,几乎每天都颠簸在乡间。回到杭州后,知青们专门组织在知青饭店看节目,看完节目后立刻给阳光打电话,说大家看了节目又哭了一场。
   
    我曾不止一次地听阳光强调自己是“记者型主持人”,不是“光说不练”的主持人,而是要亲自到一线去采访,回来后自己写稿、剪辑,并进行节目主持。这样的后果,就是不关要对节目本身负责,还常常要充当一个“协调者”的角色,协调政府执能部门与百姓或者观众之间的矛盾,要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通过经验、资料、文件、法律条款等寻找协调问题的方法,从而找到一个平衡点。
   
    采访阳光的这天,阳光明媚,空气里迷漫着春天独有的清新。刚刚感冒好转的阳光,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聊起马上要做的一组关于“3.15”的节目,阳光开始“兴奋”:今年3.15的主题是健康维权。健康并不是指身体是否健康,而是现代社会中的健康生活,健康工作,健康消费观念。我们准备就这些方面做一系列报道,关注老百姓的身边事。

    《十分关注》栏目有两个宗旨,其中一个就是“舆论监督”。采访并主持“龙坞茶乡农民因抢救清朝民居而引发违章建筑”的一期节目刚播出不久,阳光又充当起“协调者”的角色,一方是土管部门力求严格执法,拆除违章建筑;一方是以“保护清朝民居”为出发点的“善意”违章,阳光说自己常常被夹在中间,很为难,要不干涉执法部门的正常执法,又要保护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一个“协调者”,必须要得耐心地去倾听,去解释,必须得了解每一个执法部门的操作规则,了解不同百姓的需求,往往做了采访以后还要承担一个很大的责任,但一来二去,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成了半个专家。

    2003年阳光采访并主持的《三华园,缺少的不仅是花园》系列报道,引发了杭城的一场房产维权讨论。在当时杭州房地产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的情况下,杭州市中心住宅三华园因绿化面积严重缩水而引起住户的投诉,然而开发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阳光说当时压力很大,不但要进行采访,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甚至法律条款,找到开发商的漏洞,与他们进行周璇,直到去年年底才获悉此案终于了结,法院判决开发商必须赔偿住户共1700万元,而这是杭州房地产官司中赔偿金额最高的一次。

    在关于“三华园”房产的报道中,阳光觉得特别“解气”,但同时也因为许多原因让他很犯怵。不过为了能做好节目,为老百姓“说话”,他又接二连三地对《紫云山庄的困惑》、《西城房产的黑幕》,《双牛大厦的陷阱》等房产纠纷问题进行报道。为什么会对房产类节目有如此多的关注呢?阳光解释说“我个人对经济类节目很感兴趣,这几年杭州房地产市场非常热,但很多房产商趁热打劫,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其实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买一套房子是在买一件终身物品,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掏出来买房,万一因为开发商的问题导致房子有问题,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也有很多消费者为了买到一套房子,只能忍气吞声,而这些“老虎”,大家的确也不太敢碰。所以我觉得应该发挥《十分关注》的作用,关注老百姓的生活。”

[ Last edited by 雨巷空灵 on 2005-8-15 at 09:51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8-1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坑!顶!
发表于 2005-8-1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bd
发表于 2005-8-1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8-1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
发表于 2005-8-2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叫阳光.
阳光顶阳光!!!!!!
发表于 2005-8-2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9-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05-9-1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18:03 , Processed in 0.6068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