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71|回复: 73

[图档] 桂林山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因为这首脍炙人口的名句,无论是小学语文课本,还是人民币背后的图案,桂林山水都是早已名扬海外的著名旅游胜地了,但是回忆起桂林的旅游经历,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中国的好风景带来的好心情,完全可以被旅游开发水平和人的素质驱散得一干二净。
        离桂林市区很近的老桂林火车站只停靠高铁动车,坐普速的话必须要在略远的桂林北站下车,晚上看不见大标牌旁边的状语拼音。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风景区既是5A级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遗产,这样大的名气之下,坐船游览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游船足够让人云里雾里了,先说说路线,人气最高的有两条,第一是磨盘山码头/竹江码头到阳朔,这是最传统的路线,基本上外国人来都是坐这条线上的大游船,航程约4.5小时,第二是这条线上的精华——杨堤码头到兴坪古镇,背包客大多在这条线上拼竹筏,船程约2小时不到。
        作为自助游的背包客,我自然要去杨堤,桂林汽车站到杨堤的车每天只有3、4班,全程20元。随到随走的路线是:市区坐5路公交车到园博园,下车在321国道上搭阳朔方向的大巴到杨堤路口,然后再转阳朔到杨堤的中巴,全程10元。
        但是这样的游船要多少钱呢?网上查来查去,所有的旅行社都号称自己是官方网站,而桂林旅游局却没有标准的定价,别人的旅游攻略都是自己推荐的竹筏师傅,留了手机号码,旅游市场就是又乱又不透明。
        一个人坐一个竹筏显然太贵了,我想去码头碰碰运气找人拼筏,于是运气不错,在杨堤路口遇见3个神队友,第一眼看见她们的时候正被一个老女人纠缠,连话也不敢和我说。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神队友可是精明人,不仅知道15年元旦竹筏大幅涨价,还在网上找好了最便宜的竹筏师傅133元每人,老女人就是要高价不成逼问她们说出便宜师傅的联系方式,我想那样跟着她们走倒是又省事又不吃亏了。
        杨堤码头更是乱的像一锅粥,漓江沿岸的农民靠着竹筏生意致富,6、7年前竹筏还是小众游线的时候才30元每人,现在到处张贴的政府指导价是216元一人,想想看开一次竹筏的成本只有多少呢?不管怎么说神队友能够拿到几乎一半的价格也满足了。
        本想着3个人变成4个人应该有进一步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想到踏上码头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便宜的竹筏师傅说因为这个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所以只能是他到车站接客,如果到了码头被那些拉客的同行看见,一定知道这内幕,会被骂的以后没办法做生意了,于是任凭妹子们好说歹说就是不肯再做这趟生意了。
        码头上拉客的人们那叫一个凶残,神队友本来找到一个游客团队,网上说好的价格是128元每人,我们打算付钱的时候立马被拉客的人们用当地话骂得不敢收我们钱了,然而拉客的人给我们开价就是180元,谁会愿意去?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过程,眼看大半天的时间浪费在无作用的讨价还价上,神队友的能量终于在最后一刻爆发了,总算是说好了每人150元的价格。在景区售票处,拉客的老女人竟然付给收款人员216每人的官方价,然后假装向我们倒苦水说她自己还要倒贴200多块钱。
        我们总结出来,揽客的潜规则是,先盯住客人,随便他们开什么低价先答应下来,然后等一会找各种借口慢慢地抬价。总之这半天的经历看起来就是为了几十块钱,实际上是监管部门不作为导致市场混乱无序。
        船开了,心情就好了。小竹筏晃晃悠悠在江水里轻轻地游荡,神队友们不约而同地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好像之前的人生,做完了一天的功课之后,从来没有荡起双桨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岸上一排排突兀交错的礁石,像大海中簇簇浪花,故称“浪石”。把浪石岸边的这个村子称做“浪石村”。两岸奇峰耸立,水曲天窄。置身山环水绕之中,前望水穿江峡,旁视峡衬帆影;山山侧列,峰峰相连,两岸群峰形成了两道依江而立的天然翠屏,漓江则似一条绿色的绸带在峡谷中飘拂。
        过下龙村迎西摩天岭与冲天峰“天柱夹江”,冲天峰又与鱼尾峰、老人坐鸡峰合称“下龙三峰”。下龙一带,景色如画,前有奇峰倒影,后显层峦叠嶂,欧美人的比喻,某座山峰就像金字塔。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桂林的山、水、洞被称为三绝,在地貌学上被称为岩溶峰林。形成了大面积的岩溶峰林地貌,也就是俗称的喀斯特地貌。漓江山水景观是岩溶地貌类型中发育非常充分的一种。自然界中的水(主要是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再与土壤中因生物作用产生的碳酸一起,与可溶性岩石(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由碳酸盐类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发生反应。
        碳酸钙盐类岩中的钙离子被碳酸转移出来,并被地下水带走,看似坚硬的岩石就这样被水一点点溶蚀,形成峰林、孤峰和岩洞,构成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桂林-阳朔一带的碳酸岩区形成约在3.2-4亿年前,年代古老地质坚硬,沉积厚度在3000米以上,桂林地区的石灰岩的孔隙度不到1%,相比世界其他区域质量非常之高(美国佛罗里达第三纪石灰岩孔隙度为16%)。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
        碧波荡漾,壁下河深水清。水上是景,水下也是景。游船悠悠地前进,倒影不停地晃动。我直觉得如入幻境一般。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山峦秀丽,碧水萦回,滩多水急。一路经过数不清的滩,转过数不清的弯。有时觉得前面陡壁挡路,一会又转向两峰对峙的峡谷中间。
        是仙境?是世外桃源?你尽可以展开不羁的想象,忘却世俗的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步换景,每一处的景象都不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面对青山绿水,它们巍然不动,是否也已修行?或者仍在入世地守望?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岸上停留片刻,继续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看奇峰连绵,道道山脊如青龙飞舞。弯弯曲曲的漓江,就像翠绿色的缎带,飘曳在数十里的奇峰峭壁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什么季节,漓江都有它独特的风韵。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世界只剩下了绿一种颜色。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马画山是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大自然的笔墨奇观。山高400余米,宽200米,临江而立,石壁如削,五彩斑斓,远望如一幅巨大的画屏,细细地端详,画屏中惟有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扬蹄奋飞,回首云天,或悠然觅食…….宋代诗人邹浩比作天公醉时的杰作:“应时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清代诗人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对画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六年间五次来游画山,他在《清漓石壁图歌》中写道:“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如今在画山渡口不远的崖壁上,仍可看到“清漓石壁图”五字石刻大榜书。有民谣流传:“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根据一村民提供的线索,在九马画山山脚一处崖壁上,发现455年前明代留下的“画山”摩崖石刻两个大字。此“画山”摩崖石刻,每个字高1.6米,宽 1.2米,加落款所占方框,整个石刻长5.3米,高 3.2米,四周还刻有祥云花边作衬托。石刻右上方为石刻年代,左为石刻落款。“画山”摩崖石刻虽然年代已久远,但字迹依然隐约可见。
  由于刻字的石壁被一片竹林挡住,人们在江上或对岸,根本无法看到。人们要想看到刻字,需爬上一个陡峭的石壁,透过竹子后才能隐约可见。由于其所处石壁非常隐蔽,加上日晒雨淋及青苔污迹的影响,一般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方摩崖石刻。所以,它数百年来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过一个弯,豁然开朗,又是一个新天地。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块黄色岩石,宽数丈,像一块黄布平铺江底,这里因名黄布,滩名黄布滩。这里江流清澈宁静,云山倒影,江面水底,处处如画。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近终点,百帆竞流的场面好不壮观。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壁滩头可见手套山与山景“骆驼过江”。“骆驼”头顶一亭,为一日本朋友捐资并亲自与民工一道辛劳修建,反映着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布滩与朱壁滩之间,有7座大小不一的山峰,亭亭玉立,宛如7位浴水而出的少女,习称“七仙女下凡”。相传天上的七仙女,迷恋漓江美景,长留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此即漓江一绝“黄布倒影”,是观看青峰倒影的最佳处。诗曰:“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其中20元纸币背面的漓江风光就是黄布倒影。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了船,有免费的电瓶车送至兴坪汽车站,从那里坐车去阳朔汽车站只要7元,坐满走人,但是司机感觉和随到随走的黑车司机串通一气,不断地说明包车去阳朔如何方便又贵不了几个钱。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阳朔汽车站到著名的西街景区还有1.5公里,需要坐公交。阳朔是中国外来游客最集中的地方,因为景区的饭店布局都是学欧洲的——主要的餐桌几乎都在外面,只是撑起一个遮阳蓬避雨。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稍稍走离主干道,便能看见被污染的水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6 21:13 , Processed in 0.6307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