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米有公交150米有免费单车 小河街道打造邻里型公交社区 道路拓宽后两侧均能停车 路口设置智能显示屏
杭州网讯 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市民张先生就在担心回到家哪里还有位置停车。“有时候小区里转了一圈还是没位置,实在没办法了要么停在花坛里,要么停到马路边。”张先生无奈地说。
停车难,尤其是在老居住小区停车,已是杭州一大顽疾。作为杭州治堵计划中的一剂良方,今年5月起,杭州市开始推进“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共有11个老居住小区陆续开展整治。
今天,杭州网记者来到了小河街道,这里是11个老居住区中综合治理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已处于免费试运行阶段,12月初正式运行。
小区内部道路变为单向通行
小河街道进行整治的涉及塘河新村、余杭塘路两个老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在大封闭治理之前,小区内划线泊位只有137个,但现有车辆800余辆,停车矛盾非常突出,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前几天在塘河北村一户人家火宅,由于路窄,又车满为患,消防车只能停在路口。”居民楼先生告诉记者,最后消防车只能通过水带接水,接了有百来米,幸亏着火人家离路口还算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在现场看到,实施交通综合整治后,拓宽改造塘河路、三宝西路、塘河二弄等街巷,其中,辖区内只留塘河路莫干山路口和教工路三宝西路口为入口,其余都为出口,门卫外移至街巷出入口。
今后,两个社区总停车位将增至607个,加上周围单位提供错时停车173个,能基本缓解小区停车难和行车难问题。
此外,小区还进行绿化带改造,种上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对于拓宽道路涉及到的行道树,社区专门进行了维护。
收费方面,社区计划每辆每月100元,先到先停,一次性包年可优惠100元,共1100元。社区还专门推出亲情车停放,如果子女探望父母,前两个小时免费。
步行300米内有公交,150米内有公共自行车
“智能管理”也是一大亮点,街道在社区主要路口设置了显示屏,上面有停车地图和车位信息,绿灯显示有车位,红灯代表有车。车辆进出靠高清摄像头识别车牌,今后还将结合APP,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找车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缓解停车难,提倡绿色出行,社区要打造“邻里型公交社区”。
小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胜告诉记者,在大封闭范围内,新建了一处港湾式公交站台,新增2处社区公交小巴停靠点,新增3处公交自行车服务点(共7处),同时还计划引入接驳巴士,让居民到地铁站、交通枢纽都会很方便。“我们希望实现居民步行300米内能找到公交站,步行150内能借到公共自行车。”
“从10月初到现在试运行的情况看来,还没有接到一起报警。”湖墅中队汪警官说,以前天天都能接到投诉,现在道路规范有序多了。
黄胜说,他们还把治理经验总结归纳,首创《老旧小区封闭式管理服务规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小区能够借鉴。
杭州新增泊位3000余个 年底陆续运行
建成年代早,基础设施落后、停车配建缺乏、社区管理薄弱,这些都是老小区的通病, 杭州市治堵办介绍说,这次对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就是要全面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改善老小区生活环境,增加停车泊位、序化交通秩序,保障消防安全。
截至目前,除了塘河新村和余杭塘路社区外,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下城区朝晖街道玉公桥、老房地、大木桥社区,东明街道德胜东村社区,江干区的闸弄口街道濮家、机神、天城社区,采荷街道洁莲社区、红菱社区,拱墅区的湖墅街道仓基新村社区,西湖区古荡街道古南社区、古北社区等项目土建工程均已基本完成,陆续进入建设扫尾和试运行阶段。
上城区小营街道、西湖区翠苑街道2个项目由于开工较晚,要迟一点完工。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李媛 陈浩鼎 编辑:徐洁
该贴已经同步到 爱情保质期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