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4|回复: 38

[转帖] 【杭州网】杭州23路换新天然气公交 质朴的市井线承载一代人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网讯   公交车穿梭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早已与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有年头的线路往往承载着老杭州的回忆,车型的更新换代,也见证了老城区街头巷尾的变迁。
    9月29日,23路的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17辆车全线换成天然气公交车,杭州公交五公司七车队与巴士之家共同在拱北举行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坐过的23路”主题活动。现场给乘客赠送印着Q版23路车的卡贴,并发放养乐多。
    曾投诉的乘客:这难道是“贫民车”?
    “过去,我们都觉得23路是‘贫民车’。”赵志余老人家今年82岁,一家3口都坐23路,从第1代23路先飞171开始乘坐到现在的第6代,看着15年来的变迁,又爱又恨。在他看来,过去的车都是“别人家退休后调来的,时常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
    今年夏天,赵大伯跟老友外出喝茶,乘坐23路时,在第一排座位一坐下裤子全湿了,本来就对这辆‘贫民车’不满意了,为此,他向公交投诉了。“公交的邵队长很快就回复我了。当时由于是车辆年久,空调漏水。”
    如今赵大伯每周都要坐3、4次23路外出,今天迎来新车特地又坐了一圈,“感觉更舒适了。” 此外,赵大伯还说,23路开通之前,大家都要走很长一段路去拱宸桥去乘电车。
    这大概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全线换新车,现场的新老司机都很开心,刚来不久的新司机笑称:“昨天开的车,什么都比喇叭响!”而在23路上驾驶了9年的老司机赵黎明在开心之余也有些感慨,过去的车虽破旧,但自己9年来几乎每天都有8个小时跟23路车在一起工作。
    杭州公交五公司七车队邵晖队长说,23路开通于1999年,如今23路共有17辆10米长的车,每天的客流量在6、7千左右。从线路开通起就一直陪伴23路的道依茨、小风圣、黄海DD6102、长江海豚车、黄海DD6103S08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天23路迎来崭新的天然气客车。
23路公交换新车 唤起一代人的回忆
    有人会问为何独给如此默默无闻的线路举办活动?巴士之家认为,其实正是这一条条平凡的线路,当城市的记忆逐渐消散时,独自承担起传承记忆的使命,又何尝不伟大呢?
    “小时候坐公交车的时候,凳子还是木头的,车行驶在路面上叮叮当当地响,冬天窗户还漏风。”最初的23路公交车还是先飞171,在车队长杨俊明看来,这样的回忆是珍贵的,也是住在城北拱宸桥一代的老杭州们的集体回忆。而在这退休的5代车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小风圣,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炎炎夏日苦等一番后,迎来没有空调的小风圣。
    杨俊明说,171,又叫通道车,当年杭州公交主力车型;道依茨,一位柴油动力的干将,足迹布满杭城;黄海DD6102,属于杭州公交车型库里的小众车,能坐到的都是缘分;小风圣,又名绿毛龟,最担心夏天等到它;黄海DD6102S08,来自丹东的弹簧车,因行驶中弹跳过度而得名。长江海豚,因车前顶部隆起的部分类似海豚而得名,有自动挡和手动挡两款,服役于23路的为手动挡车型。
    巴士之家说,23路或许没有电车的底蕴,BRT的耀眼,但最平凡的她们,往往承载城市的变迁与着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而对于巴迷来说,她们更是手心的彩虹。
看到以下文章,不禁令人感慨,这才是“真爱”啊!

热心网友陈允泽来稿:

23路

住在城北拱宸桥一代的老杭州们应该对23路非常的熟悉,自开线以来,15年的光阴它静静承载着城北到黄龙景区的出行之职。

23路开通于一九九九年。一九九九年的中国,举国上下翘盼着澳门回归;一九九九年的杭州,由新市长仇保兴带来的一股拆违风正席卷着整个城市;一九九九年的拱宸桥,老居民们在眼瞅着这个市井繁华之处不断被冷落的同时,也对这个曾经纸醉金迷之地即将被改造伴随着些许憧憬。

历史上的拱宸桥是杭州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杭州近代史的见证地,更是繁荣无比的商业区。这里百货商店、电影院、医院、居住区、学校、娱乐场所一应俱全。这里的马路纵横交错,但是,对于我等从小就不混拱宸桥的人来说,90年代的拱宸桥就好比是个大迷宫。

拱宸桥的地名多是以浙江省内的县市命名的,我只晓得151、17、329、347路是到拱宸桥的,但它的起点站在什么地方,在拱宸桥地区内的走向是怎么样的,我向来搞不清楚。拱宸桥启动旧城改造后,众多的老街巷被拉直或改线,有的新路覆盖了老路,有的路名被移到了新路上,新老更替,使得老拱宸桥的路网更是错综复杂。成年后,我查了不少资料和老地图,好歹对老拱宸桥的路名有了一点点了解。因此,还请居住在湖墅一带的朋友对本集里有关拱宸桥的道路多指正。

拱宸桥起点的变迁

23路开通正值拱宸桥新老交替的时候,那个年代,老居民们还没有大批搬迁,用来回迁拱宸桥拆迁户的拱北小区也未完全建成。虽然那时的拱宸桥已经很冷落了,居民也不如现在整体改造后来得多,但从当时杭州整体的公交线路布局来看,拱宸桥、湖墅、大关桥一带确实缺少一条通往城西的线路。

23路最早的起点站应该是在温州路,和33路在一起。旧城改造后,温州路应该是拱宸桥众多道路中变化最小的一条道路了,只拓宽了道路,线位没有改变。原来的宁波路,却早已消失在拱墅区人民政府和周边的写字楼里了。台州路原是拱宸桥最为繁华的商业街,西段成了运河广场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东段还在,原本最为热闹的中段却基本成了废路一条。

到了千禧之年,23路的起点站似乎因为拆迁搬过一次。印象中23路和33、329路搬到了轻纺路,具体走向不明,而且好像还把起点站改了个名,叫金华路北口。换而言之,在那时,除了151依然驻守宁波路外(347路此时已经延伸到艮山电厂),其余在拱宸桥始发的线路都外迁了。轻纺路,即今湖州街,原名定海路,位于浙麻外围,而曾经的湖州路,似乎应该是在定海路和温州路之间。

拱宸桥的旧城改造一直没有中止,23、33路也随着拱宸桥的改造再次向北迁移,来到了拱北小区。拱北小区公交中心站号称是杭州当年最先进的中心站,乘客乘车得从地道走,好比是坐火车,楼上还有上盖物业。不过最初的拱北中心站,几乎没有人老老实实钻地道,全部走在车行道上和车辆抢道。在23路进入拱北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偌大的中心站一直只有23和33路两条线路,显得有一丝丝冷清。23路这次延伸后的线路走向,似乎是上塘路、轻纺路、丽水路、台州路、上塘路,而在此之后,23路在拱宸桥地区的起点站算是安家落户了,再也没有变动。
斜线

回到23路的走向上来,这是一条典型的斜线——它整体呈南北走向,但却经常转弯。

23路最早的走向是从拱宸桥地区出来后,从上塘路右转进大关路,在吸纳了长乐路周边住宅的客流后,左转进和睦路。这一段和睦路虽然路幅不宽,但客流却异常丰富,沿线居民对23路的到来自然是非常欢迎的,要知道,杨家门、贾家弄的居民原本只能走到莫干山路和湖墅北路上去坐车,现在23路虽然不能到武林门、湖滨一带,但公交车通到自己家门口,怎能不欢迎?从和睦路出来后,23路左转进入莫干山路主干道,打索桥、石灰桥两站在为23路带来换乘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沿线居民前往黄龙商圈和老文教区的客流。沿莫干山路一段直行后,23路右转进入文二路,停靠文二路口这个大站后,迅速左转进入保俶北路,虽说保俶北路一面是河,但保俶北路原来只有一条25路经过,公交线路不如周边其他道路来得发达,23路在此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之后,23路来到天目山路右转,沿线的浙大西溪校区、黄龙洞和庆丰村这三站路又为23路带来第三次大换乘。

之前的23路,不断转弯,将原本无法联系到一起的道路连成一线,带给乘客是便利的换乘条件和快捷的出行。此外,23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途经的老居住区多(拱宸桥、大关桥、杨家门),加上直达黄龙洞风景区的优势,成了老年人喜爱的线路。23路没过多久便提早了首班时间,因为老年朋友们去黄龙洞晨练。

“斜线”的优势给23路带来了还算滋润的高峰客流,这条线路一度还使用过几台171,也增放过拱北小区到文二路口的区间车,这个区间在晚高峰期间能带走文二路和莫干山路上不少留站的乘客。总之,那时候的23路客流不算太大,但也算过得去,班次不算太密但又可以接受。

随着杭州交通环境的不断恶化,23路沿线也不断路阻,原本还算过得去的发车间隔因为路堵变得让人等得有些心碎了。经过几次道路工程后,23路在调整了几次走向后,客流也变得大不如前:

2004年10月,文二路和文三路搞单行线行驶,加上莫干山路开始三口五路整治,23路既是临时又是永久地改走莫干山路、文一路、保俶北路行驶,23路改走的这段文一路上根本没有可停靠的站点,这一改除了增加了少得有限的北面下宁桥这点客流外,还改掉了石灰桥和文二路口这两个大换乘点。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和睦路也变得越发狭小,加上莫干山路和睦路口信号灯的先天不全,23路在经历了三口五路整治后,先是被迫变成单向经过杨家门、贾家弄(拱北小区开往黄龙体育中心方向改走了大关路、莫干山路)。没过几个月,23路又改为双向走莫干山路、大关路,和睦路的居民又不得不重新回到了步行坐车的老日子,原本在和睦路沿线乘坐23路换乘别的线路的乘客一下子没有了。

2006年9月,为了填补“呼声较高”的丽水路的公交空白,23路舍小家为大家,调整为经湖州街、金华路、温州路、丽水路、大关路行驶。23路用自身的行动方便了丽水路沿线零星居民的出行,方便了市民饱览沧桑的古运河,但也失去了金华路上的老乘客以及上塘路口这个换乘站。

从线路开通起就一直陪伴23路的道依茨、小风圣、黄海DD6102、长江海豚车、黄海DD6103S08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23路崭新的天然气客车。


来源:杭州网    作者:见习记者 胡菲菲    编辑:李建刚


23路旧貌换新
  
23路6代车型变化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9-29 2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23的前身才是最早的23,历史比现在的23久多了,原来终点站袁家坝
发表于 2014-9-2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一想,因为德胜高架落地切断保俶北路,倒是使得23路迎来了一个单向的回归文二路口。
发表于 2014-9-2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了原来到拱宸桥这一带的17路是哪条来着?
发表于 2014-9-29 2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3路短时间还用过10米非空福宝
发表于 2014-9-29 2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23路终于熬出头了。
发表于 2014-9-29 2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米?
发表于 2014-9-29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允泽
发表于 2014-9-30 0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3终于翻身了
发表于 2014-9-3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海洋二所,差点上错车,以为25路来了,脚都上去了,突然报站“23”路,吓得屁滚尿流,赶紧下来。
发表于 2014-9-3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出山的,用上了一手新车。
发表于 2014-9-30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23终于上了一回新车,换场的结果真不错!
发表于 2014-9-30 0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个老早跑到拱北真是辛苦楼主了
发表于 2014-9-3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23熬出头了,终于翻身。
发表于 2014-9-3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初中时  等23路的同学一般是最苦逼的
发表于 2014-9-3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3终于熬出头了。
发表于 2014-9-3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3真是苦尽甘来啊
发表于 2014-9-3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交的演变史说明了啥:(车变了,间隔时间没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9-3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23路曾经还用过上海牌的9米前门中置的客车,就是以前6路,老511路(武林门—城站),老518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4-9-3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23路的换车史,算是世纪之交杭州非一踏主力公交型的半个换车史,就差福宝了吧?
发表于 2014-9-3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海龙星 发表于 2014-9-30 13:57
23路曾经还用过上海牌的9米前门中置的客车,就是以前6路,老511路(武林门—城站),老518路

好像就一辆,车上有很重的汽油味,其他都是D14,那年518华丽升级空调福宝,换下的车开了新线23路。
发表于 2014-9-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 151跟23是我最常坐的线路。。。昨天看到换新车了,好开心
发表于 2014-9-3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千的话客流也还好么,不算太差
发表于 2014-9-3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23路真没想到会用上新车,15年来一直被电车公司遗忘,来到新公司还以为也会用N手空调车到底,一点可以证明,只要这条线路一直用非空调车到报废,就会慢慢受重视,比如19、23、528、804,现在最差的就是57、58、26,11,破子弹破黄海,连847、312都咸鱼翻身了
发表于 2014-10-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Pt990 发表于 2014-9-30 08:57
终于出山的,用上了一手新车。

涨价了吧?我看见316、43都变成2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03:48 , Processed in 0.4627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