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到上海要新造一座跨海大桥?
宁波市交通委回应:目前处于规划中,但意义重大
交通专家认为:铁路桥很有必要,若是公路桥则要认真研究
□通讯员 蔡雯娟 本报记者 王晨辉
宁波到上海要造一座新跨海大桥?昨天,这个消息在不少论坛和微博上热传,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大桥,究竟会不会造?昨天,记者向宁波市交通委进行求证。
宁波市交通委表示,宁波市政府日前已正式批准《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这其中就有杭州湾第二通道的构想: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以东规划建设二通道,即沪甬跨海交通通道。
经初步研究,沪甬跨海交通通道规划路线,拟起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宁波慈溪附海,路线北行,跨越杭州湾口(经过宁波、嘉兴、上海海域),在上海金山登陆,拟接沈海高速G15。同时,为更好利用通道资源,综合考虑铁路等交通方式。
不过,宁波市交通委表示,目前这只是在规划中,接下来要相当长时间的前期工作和研究,到正式开建还有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程序。如果一切顺利,这座桥将在2030年建成。
宁波市交通委:规划建设意义重大
宁波市交通委介绍,宁波市政府日前批准的《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规划,与原《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年—2020年)》相比有巨大变化。新规划期限至2030年,其中新建沪甬跨海交通通道、四明山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中心连接线等提上议事日程。
宁波市交通委表示,沪甬跨海交通通道更加便捷地连接沪甬两地,将是杭州湾上又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跨海通道,其规划建设意义重大:一是满足区域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杭州湾宁波地域范围内已建成的通道是杭州湾跨海大桥,自通车以来交通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将来大桥流量会趋于饱和,需要规划建设第二通道,分流杭州湾过湾交通。
二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长三角将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而宁波是区域性中心城市;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将打造海洋经济大平台;2011年7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批准设立;2013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成立,将促进上海成为亚太供应链的核心枢纽。规划新通道,对于加强宁波与上海、江苏间的联系,促进长三角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是补充和完善区域国家高速公路网,构建新沿海大通道,进一步提升宁波区位条件的运输通道。《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已发布。规划建设新的跨海通道,对解决未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瓶颈问题,提升宁波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区位和优势有重要作用。
四是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服务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举措。建设沪甬跨海交通通道,有利于推进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间港口资源的优势互补,并保障杭州湾南北两侧城市群外贸货物的便捷出海。
宁波市交通委介绍,杭州湾上再造一座跨海大桥,目前还只是最初设想,接下来会进行相关规划研究,方案也要到规划研究后出来,再去报相关部门审批。
专家:铁路桥很有必要,但若是公路桥则要认真研究
宁波和上海间可能要造大桥的消息引起众人关注,有人认为将会拉近两地距离,给大家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有人觉得,现在已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嘉绍大桥,再造一座会不会涉及重复建设?
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云飞认为:这座桥该不该造、该如何造、怎么造?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否符合国际和国内大环境,包括国防和环保因素,东部沿海的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必须考虑这两个问题;第二,必须考虑经济发展和交通发展适应性;第三,要从综合运输大交通视野上统筹考虑,目前要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和水运。
许云飞认为,如果是建铁路桥很有必要,因它的建设可为将来的铁路第五大通道打下基础(第五大通道指东北经济区经过渤海海底隧道经胶东半岛后,链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的铁路通道)。如果是建设公路桥,则要进一步科学测算。现在高速公路规模已很大,对目前存在的大量长途高速公路货运,必须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加以制约。从宁波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现已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和沪杭甬高速,是否还有必要再造一座大桥?这就需在测算宁波和上海间未来陆上交通流的发展需要,依据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原则优先发展铁路和水运基础上,看看有多少汽车流量。
许云飞指出,任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必须有个科学分析,让有限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再不能出现重复建设和危害生态环境、影响浙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