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9|回复: 0

[转帖] 原来千百年来杭州人心目中的女神是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座山本来不叫半山,叫做皋亭山。我甚至觉得它原本的名字更雅致一些。皋亭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庙,八百多年前就存在了。庙不大,小小的院子里一间主殿,供奉的不是佛菩萨,也不是道教天尊,而是一尊本土女神,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属于民间祭祀,名叫半山娘娘。


我到半山娘娘庙那天刚好是立夏节,这一天有庙会,隆重又热闹,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半山娘娘来头不小,是南宋皇帝御赐亲封建庙供奉,她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山的名气,从此皋亭山都改名半山了。


当地人说,半山娘娘是掌管蚕桑的女神,从前,桑农们开市之前,都要上殿敬香,祈求一年蚕桑利市,有求必应。


可是,这位半山娘娘,生前只是土生土长的一位农家少女,死的时候年仅15岁。她为什么能在死后封神,得到皇帝的嘉奖,且深受百姓爱戴呢?
1115年,世代居住在北方边陲的女真族建立了金朝。这一年的五月初一,皋亭山一户姓倪的人家喜得千金。历史没有记录下她的名字,姑且叫她倪姑娘。


从唐代以来,皋亭一代水路商贸繁盛,集散蚕桑良种,倪氏一家也是农桑世家。倪家闺女从小天资聪慧,善养猫,驱鼠护蚕,蚕农效法无不赞许。


金朝崛起后,于1126年攻陷北宋首府开封,次年四月,掳徽、钦二宗,北宋从此灭亡。


不知是巧合还是命运使然,同年,也是五月初一,赵构即位称帝,史称南宋。


1129年二月初十,赵构择水路南逃(民间称“泥马渡康王”),先逃到宁波,兀术带兵紧追不舍,突围后经海路入上塘河至涌泉院(今龙居寺)。


因叛徒泄密,二月十四,金兵重围涌泉院,赵构只身一人,翻墙西逃至皋亭山西南坡,不慎落马,此时身边一个保驾的人都没有了。山穷水尽之时,千钧一发之际,山上走来一个农家姑娘,身上背着大竹篓,正在扒松毛,这就是倪家闺女。


倪姑娘看见一年轻人喊救命,顾不得细问,忙叫赵构躲在竹篓内,捧起松毛盖在竹篓上,跑到路口,拿起竹耙,耙得满天尘土,使金兵以为有宋兵救驾,不敢轻举妄动。赵构脱险,倪姑娘却被兀术杀害,时年15岁。


嘉庆三年胡世宁《撒沙夫人庙记》中纪录:宋高宗脱险,重整旗鼓,与金兵鏖战。决战前夜,梦里走来一位神仙,说:“吾当助阵。”高宗问她是何方神圣,神仙说自己姓倪。次日对阵,忽然狂风大作,刮起了沙尘暴,往北猛吹,金兵目不能视,宋兵鼓勇杀入阵中,斩俘无数,兀术大败北遁,从此与南宋分江而治。“宋中兴实肇于此”。
1138年,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杭州),在皋亭山西南坡半山腰上建“撒沙护国显应半山娘娘庙”,来纪念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撒沙夫人”。


半山娘娘庙落成后,庙内常现七彩神猫,据说是倪姑娘封神,生前养的猫也显灵。后人取半山泥依样塑像,供养于蚕室,从此鼠迹销匿,连年丰产,被称作倪氏蚕猫,就是后来的“半山泥猫”。


半山娘娘庙屡遭战火劫难,只因百姓的爱戴,屡次重修再建。1940年代,半山娘娘庙及忠烈祠被日机炸毁,当地人建草屋代之,五十年代倾圮。1993年重建半山娘娘庙,庙内前有“娘娘殿”,后有“观音殿”,殿堂内外匾额、楹联为多名著名书法家撰写,西侧有数间厢房。


每年五月初一,半山娘娘诞辰之日,半山娘娘都会举行庙会(俗称“轧蚕花”)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庙会活动。喜获丰收的杭嘉湖蚕农尤为虔诚,每逢“二月初八桑秧会”、“三月清明蚕花节”,行舟赴半山烧香祈福,衣锦桥畔,十里舸舫无泊舟处。


尽管历史是男人写就的,很少留下一位女性的名字,但百姓总会以自己的方式来铭记一位15岁就为国捐躯的少女。


撒沙庙前秋水生,
皋亭怕说前朝事。
须眉空自愧婵娟,
弱质何堪独遇兵。

这是清代诗人秦瀛为半山娘娘所做赞诗,也是这位女神一生的真实写照。
作者:梵七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30 16:02 , Processed in 0.1866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