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kingbill

[图档] 逛我喜爱的重要首都——北京地区(完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1020、“老北京动起来”博物馆"Moving the old Beijing" Museum
——怀旧北京的博物馆

地址:北京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国家会议中心地下一层
门票:80元
开放时间:9:00~18:00

街头巷尾,最容易找到的味道都跟市井有关:肉串在烟熏火燎中翻滚,辣子油沾在女人挂满胭脂香粉的嘴角及脸颊,这是混杂了市井的香艳;一辆出租车飞驰而过,尾气越过道牙子缠绕在人们的大衣襟上,这是现代的味道,跟老北京有“出入”,又融合得有血有肉,不信吗?让老北京动起来,给你看看和今天相似又不同的市井气息。

“老北京动起来”与鸟巢紧邻,位于国家会议中心地下一层的一角,下沉的楼梯通向地下一层,也通向一爿老北京的乾坤。

还未进门,老北京的调子就蹿进耳朵。迎接你的是民国时期的各种衣领,女人的、男人的、孩子的、贵族的;紧接着就是民国时人们用的五彩线,针头线脑这些词汇你都听过吗?

安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的,还有百年前的帽子、钱包,以及女人的三寸金莲小鞋,相对应的就是被“解放”之后的脚的鞋子—或许这些记忆还存活在奶奶们的记忆中,不如拍些照片回家看看,跟老人唠唠民国的嗑:她们或许会给你讲大户人家的小姐足不出户,当货郎摇着拨浪鼓在门口吆喝时,派自己的管家出来买五彩线——拨浪鼓在这里也能找到。馆长还会亲自给你讲故事。

这里有一场视觉盛宴,288米长的墙体大屏幕,1000个人生活在屏幕里,整个画面被制作成古画的样式,所有人都在画面内生活:扯面的,拉泔水的,抖空竹的,练把式的。忽的,一列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穿屏而过,汽笛声伴着浓浓的蒸汽弥漫在你眼前,时间一下被倒回几十年前:嘿,老时光,从来未见过或者好久不见,倍感想念。

这是全亚洲最长的屏幕,长288米,宽3米。它的前面摆着面盆、鱼缸、洋车、押钞车、胡同名牌,还有一套微缩的老北京集市景观。瞬间,一个胡同的清晨跃然眼前:谁家的石英钟敲了清脆的七下,卖早点的各种摊子开始吆喝,锅盖掀起,热汽像一朵云腾到空中;磨刀磨剪子的吆喝伴着车铃声划破空气——老北京的一天开始了。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1021、北京汽车博物馆Beijing Automobile Museum
——汽车传奇故事的场所

地址:北京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6号
开放时间:9:00~17:00

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位于北京丰台区花乡四合庄,是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和核心设施,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北临南四环路与怡海花园隔四环路相望,西临规划万寿路南延与北京汽车博物馆。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的总部基地相连,东至规划四合庄西路,南至规划五圈南路。根据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社会公益设施的性质,博览中心的建设项目主要由汽车博物馆公益项目、汽车主题公园和品牌展示馆等商业项目组成。

汽车博物馆设有汽车博览、主题展览、汽车科普、汽车娱乐、学术交流等功能展示区。汽车博物馆五至三层的展览陈设由历史、技术和未来三个主线构成,博物馆内部项目设置富有创新性,着重突出知识性、参与性和娱乐性,通过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三维与多维、音响与影像等多样形式,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参与方式达到教育启发,使观众认识了解近代汽车的历史与变迁,进而体会汽车科技、汽车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对广大的青少年提供科普教育、环境教育、激发创造力与进取心的展示空间。一方面通过数量众多的展品,包括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的汽车、汽车用品、汽车艺术品和品种繁多的汽车衍生品来体现不同时代的汽车科技和汽车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众多的知识性、参与性、娱乐性的科普娱乐项目来展现汽车科技的无穷魅力和无限乐趣。

博物馆南侧是景色宜人的景观建筑群,主题公园外环绕着一个由水体形成的界面,园内由形成强烈对比的起伏地形和大面积的水体构成,形成一幅迷人的湖水和低丘起伏之景观,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加强时空走廊这一主题。

整个公园由主要道路和附属道路构成的网络以及灵巧嵌入其中的各汽车品牌展示馆组成。相互交织的主道和小路和各展馆共同决定了中央公园的基本结构,它构成了作为有机整体的各展馆的框架,由此形成的地貌使得各个品牌的汽车展馆具备各自不同的位置和特色。造型变化强烈的风景园将成为持续而轻柔运动之地、凝思静观之地。同时,它也为各种变幻的事件和活动提供了舞台。

品牌展示馆和谐地融合于带水体和起伏不平地势的公园风景中,品牌展示馆要展示世界汽车制造公司的品牌和文化的多样性。这里是汽车传奇故事的场所,这一传奇场所构成统一的结构,它适用于各个品牌展馆。每一由著名汽车制造公司进驻的品牌展馆应该成为相应公司展示其本国文化、价值观念和企业哲学的场所。

中央集中绿地与北面地标性建筑汽车博物馆相得益彰,组成了艺术气息与科技时代气息共存的和谐建筑景观,汽车时代的建筑群落在此得以完美演绎。

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和汽车博物馆的建设填补了北京乃至全国的空白,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的载体,可挖掘的产业本身的增长潜力是无穷的,同时它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跟进。丰台区政府将以汽车博览中心筹建为契机,与各界人士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相信通过各方的精诚合作和不懈努力、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项目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国际领先、首都一流的汽车文化中心、汽车消费中心和汽车产业信息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022、北京邮政博物馆Beijing Postal Museum
——大清邮政办公地

地址:北京东城区崇文门内大街小报房胡同7号

北京邮政博物馆位于崇文门内小报房胡同,1997年2月20日北京邮政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该馆建在1905年的原大清邮政北京总局旧址,馆舍一排旧式平房,内部装饰简朴庄重。

北京邮政博物馆位于崇内大街西侧小报房胡同。1905-1907年曾是大清邮政北京总局的办公地。1914年改称第一邮务支局。1996年按“第一邮局支务”的原貌进行修复,建立起邮政博物馆。1997年2月20日北京邮政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馆舍为一排旧式平房,内部装饰简朴庄重。基本陈列为“北京邮政简史”,陈列馆藏的300余件邮政史料、用品、设备、证件等文物和100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介绍了自1897年以来北京邮政的百年发展史及其在中国邮政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邮政博物馆征集、收藏的与北京邮政有关史料、图片、文物等实物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北京邮政历史上经历的外国人的统治和北京邮工争取邮权的斗争;北京邮政从肩挑、手推到邮政的现代化的艰苦发展历程以及北京邮政职工为发展首都的邮政事业而付出的心血与智慧。为首都市民增加了一个学习邮政历史、启迪爱国之情的好去处。

博物馆内还建有一个邮政支局,可经办信函、包裹、报刊和集邮等业务。

崇内大街东侧有一条小报房胡同,这里曾是大清邮政总局的办公地(1905—1907)。1914年改为北京第一邮务支局,1920年更名为崇文门大街邮局。1949年后曾为营业处、邮亭、邮政支局、邮电所。1955年后成为民宅。1996年底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将旧址修复,改为北京邮政博物馆。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1023、北京自来水博物馆Beijing Museum Of Tap Water
——“水”的发展历史博物馆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院清水苑内
门票:成人5元,学生2元,离休老干部凭离休证可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9:00~16:00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位于东直门北大街清水苑社区内。展馆共有三个展厅,第一部分: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第二部分:清泉悠悠鉴古今;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北京自来水博物馆隶属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是北京第一座由企业自筹资金建成的博物馆,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节水宣传教育基地”。

博物馆所在地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的位置,博物馆的主建筑就是原来的蒸汽机房(蒸汽机房投产于1910年,高12米,面积600多平方米,装有卧式双动活塞往复式蒸汽机两台,驱动两台水泵,功率441.6千瓦,日配水能力1.87万立方米。水厂内经过消毒的水就是从这里的机泵泵入水塔,再靠重力流送到管网里)。除了这个汽机房,我们还能够在这里看到东直门水厂其他一些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及设施。装修一新的汽机房还保留着今天难得一见的欧式建筑风格,里面陈列的实物、图片、模型、沙盘及说明文字等,可以让你清楚地了解北京自来水事业90多年发展的历程。该展览通过实物让我们了解了自来水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来水事业的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展览借助声、光、电等技术给我们演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地下水管网络的分布、水质监测方法等等,让参观者初步懂得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同时理解了自来水绝非自来,它既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也是人们劳动的产品。博物馆还设有电脑触摸屏、管网破漏检测等观众可直接参与的交互活动,以充分提高观众的兴趣,增加理解。

博物馆大门,一座高七米的“生命之源”雕塑屹立前,三条变形的古朴汉龙苍劲有力。龙尾翘向天空,托起象征地球的不锈钢球,向人们展示了如果没有象征“水”的“龙”的支托,地球将不复有生命的存在。水,乃“生命之源”。馆内展出了人类用水的历史,介绍了水的基本知识,讲述了水资源的珍贵,阐明了水是生命之源,叙述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讲解了给水技术的要点,宣传了节约用水的知识,展示了我国近代给水事业的发展过程。通过参观使人们增长对水的认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更加地自觉珍惜“生命之源”——水。

展厅是给水技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给水事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和藏品,同时也是人们获取水知识的场所。门厅顶部悬挂了数十盏发着蓝光的球灯,墙壁上刻有历代书法家书写的多种字体的“水”字,波浪式的导向栏杆,这一连串的组合,更增添了“水”的氛围。 给水史料展厅记载着地球上人类之始留下的饮水活动痕迹,记载着傍水而生的原始文化,记录着人类为取得良好的饮水所进行的活动史料。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原始木构水井,到古代如汉唐都长安四周城市的给水工程;从中国是首先采用明矾降低水中浑浊度的这一净水技术的国家,到国内外古代用水图片、给水器具照片、仿古陶器及研究资料,这些实物和图片就像打开了一本本历史的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The Exhibition Hall of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北京地区重要美术展馆之一

地址:北京东城区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学院内

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地处北京王府井金街重要地段——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学院旧址,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建于1953年,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张开济设计,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中西合璧、特点突出。建筑正面上方镶有中央美术学院十几位著名艺术家集体创作的、反映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所设专业科目内容的浮雕壁画,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状况。同时,建筑侧面还镶有大面积装饰图案,是北京城难得的保存完好的艺术建筑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所专业美术展览馆。

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建立于60年代初期,位于王府井大街中央美术学院旧址。并在新校址设立临时展厅。主要服务于学院各类教学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在校生成绩展、本科生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教师作品展等,除了各类教学展览之外还举办各类馆藏展、国内外美术交流展等,成为北京地区重要美术展馆之一。

除了展示功能之外,几十年来形成了丰富、系统的馆藏,主要包括: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中国书画、民间美术、中外油画、版画、雕塑以及部分中国古代壁画临本等,建院以来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更是收藏的重点,这些藏品体现了独特的学术价值,并反映了美术教育进程的特色。

2008年后改为北京协和医院院史馆。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25、中国医史博物馆Chinese Medical History Museum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

地址:北京东城区北新仓胡同中医研究院内

中国医史博物馆一家专业博物馆,建成开放于1982年。该馆在普及大众知识、总结医疗经验、哺育科技人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医史博物馆展出有丰富的祖国医药文物珍品:著名的医学图书、御制稿本、书画拓片、陶瓷玉器等藏品3000多件。展览系统、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发展的历程与辉煌的成就。

二十年来,该馆先后接待过包括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日本著名汉医学、医史学家薮内清,美国著名科学史学家席文教授等在内的数十万参观者。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26、东单公园Dongdan Park
——外国驻军的练兵场

地址:北京东城区大华路4号
门票:2元,学生1元

东单公园位于东城区大华路4号,面积4.75万平方米,北部是用挖防空洞积土而成的一座土山,山上树木茂密,建有一座六角重檐琉璃瓦亭。南部建有水池、水榭和儿童游戏场,东部有假山、 广场,西部有游廊、山洞。

东单公园是以山石、荷池、花木、亭台为主要造景结构的街头公园。园内堆起参差起伏的土丘,造成曲径盘亘,山石嶙峋,花木扶疏的意境。特别是在西门附近土丘旁,用太湖石和青石叠成的曲折幽邃的隧洞,构成入园屏障,以分隔园林空间,同时又发挥了湖石瘦、透、漏、皱的造景气氛。园内土丘高19米,上建有独特的古典亭阁该亭为双檐、双柱,六角飞翘,复蓝琉璃筒瓦,造型在全国独一无二,远眺光彩夺目,与公园主色调十分协调。公园南端,还建有荷池、临水廊屋、花棚、漏窗、棋桌等,“略成小筑,足征大观”。

东单公园充分发挥了植物造景群体美的效果:园内培植了各类树木80多种,近8000余株。植被的覆盖度达91%。主要花木优势种有槐、柳、松、杨、白蜡、松柏、海棠、银杏、丁香、栾树、金银木、榆叶梅、珍珠梅、元宝枫、黄剌梅、碧桃、黄栌等;此外还有文冠果、灯台树、山茱萸、瑞香、水冬瓜等。以观叶、观果花木为主,乔、灌藤、花并举。还建有草坪六七千平方米。整个绿化,配置得当,植物造景取得群体美的效果,给人以色、香、姿多方面美感。具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意境。是公众休息游乐的好场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ngbill 于 2013-6-15 15:49 编辑

1027、南馆公园South Hall Park
——明代的一座铜厂

地址:北京东城区西羊管胡同甲1号

南馆公园位于东直门内,明代这里是一座铜厂。1956年市规划局批准此地为绿化用地,根据当地居民的俗称命名为南馆公园。南馆公园北与俄罗斯大使馆相对,西与著名的通教寺毗邻,东与北中街相接,南是西羊管胡同。1992年10月1日正式开放,是一座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现代园林。

南馆公园始建于1956年,根据当地居民的俗称命名为“南馆公园”。1989年南馆公园成立公园管理处,1992年10月1日正式开放,当时公园占地面积2.62公顷,总体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多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根据功能可分为东部的儿童活动区,西部的老年人活动区,西北角的露天舞场及中部的综合活动区,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人休息,娱乐,健身,游览的需求。
2002年4月,东城区委、区政府结合北京市绿色奥运行动规划的启动和东城区环境建设总体计划,针对北京市水资源匮缺的现状,对公园进行全面改造。2002年9月28日,北京市第一座以中水造景的生态水景园——南馆公园正式建成。

建成后的南馆公园总面积3公顷,建设风格以“水景”为主题,利用中水在咫尺空间内艺术地囊括了自然界河、湖、溪、涧、泉、瀑等各具特色的景观,形成各具风格的自然景区。

面积约5000平米,水深近1米的大湖与园内主雕塑“大地的启示”构成公园主景区;与主景区相连的岛屿、桥梁、小溪、四季花房和跳跃在公园各个角落的各式喷泉以及西、南两个入口处的景墙和浮雕无不体现出水景公园的特色。2003年南馆公园转变管理模式,规范管理程序,通过 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南馆公园完善了健身区、残疾人坡道、避雨廊、科普画廊等一系列设施,使公园人性化服务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通过领导组、专家组的评审成功的跻身于精品公园的行列。

2010年11月,按照东城区“建设低碳城区,实现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改建成低碳生活示范园。

南馆公园是一座集环境、科技、示范与文娱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主题公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1028、嵩祝寺及智珠寺Songzhu Temple And Zhizhu Temple
——清代皇城内的喇嘛寺庙

地址:北京东城区嵩祝院北巷23号

嵩祝寺及智珠寺都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嵩祝院北巷23号。原有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已毁),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寺。

嵩祝寺为明代番经厂和汉经厂遗址,清雍正十一年(1733)创建,为蒙古活佛章嘉胡图克图的宗教活动场所。寺规模宏大,格局完整,分三路,中路前后共五层殿:山门殿、天王殿、无量殿、大雄宝殿和后殿。

智珠寺共有六层殿宇。第一层为山门殿和终鼓楼,第二层为天王殿3间,第三层为重檐四方殿,第四层为后殿(又名净身殿)5间,第五层殿5间,殿后有二层楼。嵩祝寺建筑规模较大,共分3路,主要殿宇在中路。东路有佛堂、经堂等。西路主要为喇嘛住宅。中路:从山门到后楼共五层殿宇。山门间,钟鼓楼为重楼建筑;天王殿3间,殿两侧有红围墙;正殿5间;宝座殿5间和二层的后楼7间。

嵩祝寺、智珠寺的大部分主要建筑保存未拆。已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ngbill 于 2013-6-15 17:46 编辑

1029、北京蜡像馆Beijing Wax Museum
——著名人士的蜡像馆

地址: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路东
门票:5元

位于地坛公园斋宫内,是一座陈列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著名人士的蜡像馆。也是是我国第一座大型蜡像馆。该馆于1990年对外开放,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馆舍原为明清皇帝祭地之前的斋戒之处,有正殿、西配殿和东配殿。蜡像馆利用正殿、西配殿和东配殿作为三间展室。第一间展室是历代人物馆;第二间展室是科技人物馆;第三间展室为文学艺术人物馆。三间展室共展出56尊蜡像,每尊蜡像均按照历史图片或资料为创作的依据。

北京蜡像馆位于北京市地坛公园斋宫内。1988年6月由香港爱国人士陈树锴先生投资筹建,1990年5月1日正式开幕,隶属于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7平方米,展出腊像有历代人物、科技人物、文学艺术人物和中国当代伟人。

在学术研究方面,北京蜡像馆的蜡像制作工艺在全国是一流的,特别是在黄种人的蜡像制作方面,解决了一系列重要难题,如黄种人蜡像肤色化学配方,蜡像皮肤的汗毛孔和自然纹理制作、毛发、胡须、眉毛的栽植方法等等。学术论文《论蜡像艺术创作》发表于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上,蜡像作者为馆长张守祥。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30、青年湖公园Youth Lake Park
——“黄土不露天”的达标公园

地址: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安德里北街

公园游览区有烁园、报春屿、荷塘、胜蓝轩、宜园等不同特色的景区,游艺设施新颖多样,有赛车、碰碰车、海盗船、空战机等,还有免费的儿童游乐场、门球场、健身器材,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活动为公园夏日增添了无限情趣,湖面游船、垂钓令人悠闲自得、乐趣无穷,夜幕下的彩灯、音响环绕的露天舞场,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消除疲劳,欢乐洒脱。 青年湖公园以具有时代园林特色的崭新形象迎接着八方的游客。

北京青年湖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路西,那里原来是个大水坑,1958年开挖成湖,1960年堆山修路,建亭造桥,才逐渐形成一处占地169800平方米,水面积63800平方米,树木1.6万株的现代公园。

园内既有植物群落的自然美景,又有花卉雕配植物造型的园林艺术,展现了青年湖自己的园艺风格。是北京市首批“黄土不露天”的达标公园。

这是一座以服务内容的综合性、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和完善性为特点,集休闲娱乐和科学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区及综合性公园。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随着军民共建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公园的发展建设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向精致园林、生态园林大步迈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1031、历代帝王庙Temple of Ancient Monarchs
——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的场所

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大街131号

乾隆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历代帝王庙占地18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民国后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032、月坛The Temple Of Moon
——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

地址: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
门票:成人1元,学生0.5元
开放时间:6:00~21:00

月坛位于北京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是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又名夕月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神的场所。该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阶六级,俱白石。内棂星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遗官房。外天门二座;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月坛坛面以白色琉璃铺砌,象征着白色的月亮。

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

明清北京月坛在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以南,与其南部的仿古园林组成月坛公园。在明清文献中提及的坛内主要建筑,除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被拆毁外,其余如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库等古建筑尚存。

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月坛的保护与建设,并于1955年将其辟为公园,以供人们休息娱乐。经多年营建后,月坛公园的面积大为扩展。整个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征,这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邀月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天香院南侧天阔的草坪上,有数只玉兔,与天香院。

2006年5月25日,月坛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33、人定湖公园Rending Lake Park
——欧式的园林

地址:北京西城区六铺炕街25号
开放时间:6:00~21:30

人定湖公园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园林,位于西城区六铺炕街25号,黄寺大街南侧,是1958年发动群众建造的公园,1994年4月进行改造,1996年6月全面竣工。总面积9.2公顷,其中水面积1公顷。以现代园林为主,公园南半部用草地、水景、雕塑、花架、景墙创造了一个具有欧洲规则式庭院韵味的园林环境。

2006至2007年西城区园林局对公园进行了全面修缮,并按照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的目标,对公园水体进行改善,建设模拟型人工湿地,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公园园路照明,利用湖面进行雨水收集,同时增加各项服务设施,使公园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园北半部以简洁的手法,用疏林草地、静水、装饰广场,现代雕塑构成了一个充满时代感的园林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1034、花市清真寺Mosque Of Flower Market
——著名的清真古寺

地址:北京崇文区西花市大街30号
门票:成人15元,儿童10元

花市清真寺坐落在北京市崇文区西花市大街30号,是崇文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花市清真寺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15年。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北京著名的清真古寺。

始建于明代初期。相传为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所建,明、清两代,曾经多次修缮。寺内主要建筑原有礼拜大殿、碑亭、敬古堂、沐浴室、寻月台和经房、住房等,寻月台已拆除。礼拜大殿是该寺最大的建筑,坐西朝东,前有敞厅3间,殿面阔3间,进深4间,总面积500余平方米。第四层殿顶开六角亭式天窗,墙壁上原有古兰经文。礼拜殿正前面有一座方形碑亭,原置雍正御赐碑,现碑已迁出竖立墙边。寺内现保存的文物有康熙二年(1663)裕亲王书“清真”木匾和乾隆五十二年(1787)“真一无二”牌匾各一方,悬大殿廊下。另外还有雍正皇帝御赐碑和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礼拜寺碑记》石刻等。为崇文区重点保护文物。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035、庆亲王府Qing Prince House
——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亲王府之一

地址:北京西城区定阜街3号

庆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定阜街西部路北,是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亲王府之一。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庆王府当是在光绪十年(1884)晋封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改建,始称王府。王府建筑分3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现只余后寝1座。东部亦已改建。现只西部尚基本保存完整。西部是王府的生活居住区,有三组并排的院落。原厅堂均有名称,悬有匾额。最后是一座二层楼,俗称梳妆楼或绣楼,现存三组院落,各有大门出入,1949年后,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此,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该府原是道光朝大学士琦善的第宅。因琦善擅许割让香港获罪,被逮捕查办并籍没家产。其宅被没收后闲置。咸丰初年,恭亲王奕欣获赐庆亲王老府为邸,居住该邸的庆亲王永璘六子绵性之子奕劻(已世袭递降至辅国将军)迁至闲制的原琦善宅。据咸丰五年(1855年)内务府档案记载:“奕劻奉旨赏换定阜大街官房一所,共记一百六十余间”。

光绪十年(1884年),奕劻被晋封为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对住宅进行了改建,其府始称为王府。10年后,奕劻又晋庆亲王。又过14年,更得到以亲王世袭罔替的不世懋赏。

该府占地宽敞。建筑宏伟。府之范围:东起松树街,西至德内大街,南起定阜街,北至延年胡同。府中建筑分为东、中、西3部分,5个并排院落。中部是主要殿堂,其中大部分已被拆除建成了楼房,只剩一座后寝孤立着。东部亦被改建得面目全非。保存基本完整的西部,是王府的居住区,有3组并排的院落。错落的屋宇,曲折的回廊,都呈现出华丽的精致面貌。原厅堂各有名称,并悬挂匾额。在小宫门北的第三进院落中,有面阔5间的正房(带有一房之深的廊子,4根朱红大柱挺立其间,灰色筒瓦双脊顶),此房是奕劻居住的“宜奋堂”,其书房右为“约斋”,客厅叫“契兰斋”。其他还有静观堂”、“承荫堂”、“乐有余堂”(其长子载振的住室)“爱日堂”等等。

民国年间,匾额遗失。西部院落最后是座二层楼,俗称绣楼或梳妆楼,也叫“卍”字楼。形制独特新颖,雕镂彩绘精致细腻,活泼空灵,别具风格。该楼呈倒“凹”字形,正面面阔5间,左右两翼内侧面阔4间、外侧面阔6间,有红廊柱、红栏杆,间有黄“卍”字形木雕。后园中原有一座大戏楼,分为上下二层,1310平方米,可容纳约400人,每逢奕劻父子大寿或府中有喜庆事时,便请戏班连演3天京剧,据说当时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王瑶卿、陈德霖、杨小楼等都到此唱过戏。“文化大革命”中的1971年2月4日晚,在演出《红灯记》时,后台剧务人员因吸烟不慎引燃道具、幕布等,火势蔓延后将该戏楼焚毁。后在戏楼遗址上建起了礼堂。

1949年后,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此,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036、中国科技馆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全国唯一的综合性科技馆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开放时间:9:30~17:00(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除夕、初一、初二闭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始建于2006年5月9日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奥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开放。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中国科学技术馆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新馆设有“儿童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及多功能厅。让儿童和大人同在一起享受科学中的快乐,也让更多的人爱上科学。

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中国科学技术馆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活动,并经常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技术馆设有观众餐厅,位于地下一层,提供中餐自助和比格披萨自助。餐厅总面积900平米,可同时容纳约700人就餐,就餐环境干净、明亮、整洁,空调以及各种设施齐全,顾客用餐采用方便、卫生的刷卡式消费。纪念品商店位于各层公共空间内,出售百余种精美的科技馆纪念品和科技特色纪念品。

该馆与北美、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各国科技馆建立了定期的情报交换,并进行了人员互访,重视与国外科技馆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技馆出版不定期刊物《科技馆》,编写有《国外科技馆资料汇编》等。

中国科学技术馆遵循科普宗旨,按照“确保安全、优质服务”的承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国家4A级旅游景点”、“首都文明旅游区”和“青年文明号”等。馆内许多主张环保的体验设备,游客可自己亲手进行体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37、中国古动物馆Paleozoological Museum of China
——脊椎动物起源和系统发育的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门票:成人20元;1.2米以上儿童、学生、老人、军人10元;残疾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小达尔文俱乐部”成员在会员有效期内参观可免门票,陪同的1名家长也免门票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中国古动物馆位于西直门外大街,属于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它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1995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古动物馆基本陈列由“恐龙世界(电子机械模拟)”、“古鱼类馆”、“古爬行动物馆”、“哺乳动物馆”等四部分组成,通过实物和其它展示手段,向观众系统地介绍了史前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历史,展示中国在各个时期沉积的海陆相地层中保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在这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从鱼形的原始无颔类到硬骨鱼类和软骨类,从两栖类到爬行动物类,从空前繁盛的恐龙王国到哺乳动物开始统治世界,直至古猿进化为智人,形形色色的化石轮流登场,清晰地勾勒出脊椎动物发展的脉络。
按照生物的演化序列,中国古动物馆分为两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四个展厅(古鱼形动物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并包括东厅、贵宾厅等特展厅。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展出了从中精选的有代表性的藏品近千件。展品之精美、种类之齐全,堪称亚洲第一、中国之最。这里陈列着自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至距今1万年前的地层中产出的史前各门类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标本及模型,包括无颌类和有颌类鱼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及旧石器等,全面展现了史前动物和古人类的自然遗存及其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

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珍贵展品中包括来自非洲的特殊礼物 “活化石”拉蒂迈鱼、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被编入我国小学课本的古动物黄河象的骨架,以及神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前复制的仿真模型等。最近馆内又增添了长有羽毛的恐龙、世界最早具有角质喙的古鸟类、世界首枚翼龙胚胎、中生代能吃恐龙的哺乳动物等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珍稀标本。通过我们丰富的展品和故事,以及集科学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多种多媒体电子游戏设备,观众可以在游乐的同时全面、系统地了解史前生命演化的知识。

中国古动物馆创办的“小达尔文俱乐部”,定期组织专家科普讲座、野外考察、化石发掘、筛选和修理,以及模型制作等科普教学活动,是中小学生古生物爱好者的课外学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1038、西什库教堂Xishiku Church
——救世主堂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

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建于清初,时称“救世主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最初由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修建,1703年建成。康熙去世后,雍正颁布禁教令,直到道光年间,北堂废弃,1872年被清政府没收并拆除。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又将北堂用地归还给教会,并于1866年建成。1885年慈禧扩建西苑,于1887年将北堂迁置现在位置,1900年建成。1984年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堂内的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总能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整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西什库教堂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1039、徐悲鸿纪念馆Xu Beihong Memorial Hall
——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故居

地址: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建立于1954年,它是由中国政府在徐悲鸿故居基础上建立的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该馆原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授禄街16号,周恩来总理亲书“悲鸿故居”匾额。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原纪念馆被拆除。1973年,周总理指示重建新馆。1982年新馆竣工。1983年1月正式开放,设7个陈列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40、双秀公园Shuangxiu Park
——日式园林建筑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20号
开放时间:夏季6:00~22:00;冬季6:00~21:30

双秀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太平庄,北三环路南侧,面积6.4公顷,是北京市向建国35周年献礼重点建设项目的十个公园之一,1984年建成开放。公园由中国式园林和日本式园林两部分组成,是北京市里惟一一座有日本风格的园林建筑,以水秀山清著称,包括日式“翠石园”和中式“荟芳园”,故取名“双秀园”,山石等建材是日本友人所赠。园内建筑造型古朴,别具韵味的亭、桥、中堂依山傍水,池中龟岛、鹤岛象征吉祥。近几年中日关系复杂,美式别墅盖在庭院中央,依山傍水的湖面景观被钢铁支架取代,草坪建起保安人员值班室,原有园林荡然无存。

双秀公园东门外南行十几米,穿新风北街路东有一片小树林,标牌介绍为松树林绿地。其实这里一棵松树也没有,清一色的柏树,树围不足二尺,从树围推算大部分为中山林场时期所植。双秀公园于1997年又补植部分柏树。在它的北面1987年建起了马甸南村住宅小区,南面近年也盖起了一片高楼。楼群当中惟一留存这不足10亩的一片小树林,皆因它是中山林场的林中之林:据民国时期的资料记载,这片小树林有它的专用名称——纪念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041、阜景文化旅游街Fujing Culture Tourism Street
——西城区重要功能街区之一

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景街

阜景文化旅游街(阜景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实施“十五计划”和“奥运行动计划”期间的重要功能街区之一。阜景街位于阜成门至景山一带,形成于元代,历经明清延续至今,是横贯首都朝阜干线的西段,全长3.8公里。

(缺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1042、柳荫公园Liuyin Park
——久大湖

地址:北京东城区安外黄寺大街8号
开放时间:6:00~22:00

柳荫公园是北京市内唯一具有田园风光的山村野趣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7.47公顷,其中水面约7公顷。柳荫公园原称“久大湖”,据说明末年间,此地藏有宫廷宝藏,便有人挖地丈余,寻宝未果,但见挖掘出泥土,却是烧砖的上等原料,于是此地便挖成了窑坑。1958年将原有的窑坑改造成“久大”人工湖。1984年改名为柳荫公园,1992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售票开放。经过多年的发展,柳荫公园形成了两大特色,一是北京市内唯一一座具有田园风光的山村野趣公园,二是以“柳”取胜。公园共栽植30多个品种柳树。2013年起,柳荫公园免费对社会开放。

柳荫公园的标志是常青的柳树,因夏天柳树成荫而得名,蕴涵最深最广的应该是那种质朴自然的山水田园情,园中的山水、岛屿、林木、建筑与园林小品等所有景观都成为这种感情的载体,公园内有古老的石磨,碾子以及美丽的小村庄,是老年人与小孩常去的地方。公园里还有大型玩具,适合小孩在上面游乐。

柳荫公园共栽植各种树木近2万株,已绿化面积达8万平方米。各景区已初步形成花、草、树木和谐一体的植物景观。基本上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园内竹篱草亭荷塘柳榭、春华秋实,宛如桃源。临水远眺,素瓦白墙的农舍田园掩映在绿树丛中,每到夕阳之际,满园芦苇稻香一片金黄,游船点点笙歌阵阵,自然情趣。公园还时常举办生态保护、科技、中招、换房大会等方面的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43、中国园林博物馆China Garden Museum
——国家级园林博物馆

地址:北京丰台区鹰山脚下,永定河畔

中国园林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生态发展带,以鹰山为依托,北引永定河,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负责筹建。中国园林博物馆将在2011年8月动工,2013年4月竣工。建成后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将成为北京的又一园林景观精品和又一地标性建筑。中国园林博物馆建成后将是全国范围内首家以“中国园林”为主题、体现国内最高水平的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将于2013年4月底建成对外开放。选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鹰山脚下,永定河畔,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950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0685平方米,室外展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预计开馆时展出藏品2350件。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也将全面展示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其占地6.5公顷,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它是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园林艺术全貌,同时设有室外展园,选择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传统园林精品,予以展示。园林是城市化的产物,是自然与人文、环境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中国园林博物馆以“中国园林--我们的理想家园”为建馆理念,旨在展示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艺术,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园林博物馆要建成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为大众服务的公益性永久文化机构,具有展示、收藏、科研、教育、服务等基本功能,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园林艺术魅力、研究园林价值的国际园林文化中心,以广大市民、中小学生和国内外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兼顾园林专业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44、中国农业博物馆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
——交流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知识的场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门票:成人10元,学生6元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国家农业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在北京东三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占地面积52公顷,陈列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是了解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和当代中国农业成就的窗口,也是交流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知识的场所。

中国农业博物馆先后筹办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水产、中国土壤标本等基本陈列,这些陈列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现代农业科技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自建馆以来,成功地举办了十多届“夏令营”、共同筹划了“绿水蓝天”、“生命之树”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际科学和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中国农业博物馆现有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珍稀水生动物、珍稀陆生动物、中国传统农具等陈列。筹办中的陈列有:中国农业史、中国农业国情基本陈列以及中国百年农村生活、中国土壤标本等专题陈列。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万多件,其中珍贵的农业文物2000多件,传统农具2000多件,土壤标本123个亚类、230多件,馆藏图书、古籍50000余册,保存各种图片一万多幅。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古今农业》。编纂出版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传统农具》等一批专著。

中国农业博物馆加强了对外交流工作,先后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学术业务交流等工作。

面向未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丰富藏品和陈列内容,以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5 07:16 , Processed in 0.6550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