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2|回复: 17

[新闻] 【都市快报】中河高架上新增6块标志牌大家务必要读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初,开车路过中河高架,突然发现高架上多了几块标志牌,主要放置在中河高架的上匝道口。而这种标志牌,在驾驶员学习时是没有教授过的,很多司机不知道这些标志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杭州交警也说,这种标志牌,其他城市道路上没有,这是杭州交警自己想出来的,主要起到对高架路面上的标线补充解释的作用。
    去年10月,针对中河高架拥堵的现状,杭州交警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
一项措施就是在中河高架6个上下匝道路段,实行“先下后上”的通行原则。
    推出开始,交警在高架道路上用虚、实线引导司机,但试行一段时间发现,很多司机不遵循“先下后上”这个原则。
    去年年底,交警自制了这种标志牌,取名为“匝道先下后上指示标志”,并制定了处罚措施。如果不按照标志牌或地面的标志线行车,那么将会因为违法被罚款100元,扣3分。而且,交警会随时通过监控探头对违法行为拍摄并处罚。
    举“西湖大道上口—庆春路下口”一个“先下后上”实例帮大家解读:
    A车:由南向北行驶,准备从庆春路匝道下,A车可在它右侧虚线路段变道,到实线处就不能变道了,如果变道就属违法;
    B车:从西湖大道上匝道口,准备开上高架主桥面,B车左侧有条实线,为实线时,不能变道,直行至左侧变为虚线时才能变道进入主桥面,否则就属违法。
    这就是交警部门推出的高架“先下后上”原则。
    在没有实行“先下后上”通行原则时,上下匝道口都是虚线,上下高架两股车流可任意变换车道,交警说,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因两车随意变道,导致碰擦事故,也影响到了高架的畅通。
    中河高架有6个路段实行“先下后上”原则,请大家务必留意标志牌和地上虚实线:
    西湖大道上口—庆春路下口;复兴路上口—万松岭下口;望江路上口—涌金立交下口;平海路上口—涌金立交下口;涌金立交上口—望江下口;万松岭上口—复兴路下口。
发表于 2012-2-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杭州交警自己想出来的


恩,我就记住了这句~
发表于 2012-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是坑爹的。
因为对于不熟的司机来说很容易错过这段虚线。
发表于 2012-2-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交警真有才!!哈哈。。。杭州独创噢。。。
发表于 2012-2-2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saway 发表于 2012-2-2 12:15
错过了,那是就是没仔细看标识。
比方说,路中间掉头,难道地上错过虚双黄线的地方,也算坑爹么。
怪就 ...

挣眼说瞎话。
发表于 2012-2-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熟悉的很容易出错
发表于 2012-2-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看清楚地上的实线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2-2-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finewolf 发表于 2012-2-2 12:09
记住实线不能越过,不就可以了么?

没这么简单,问题是虚线外面马上就是实线了,不知道的人肯定要犹豫的。知道的人可能还要想一想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姜峰 + 1 不想能懂的人,肯定是天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要点:“先下后上”。

“先出后进”。
发表于 2012-2-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2-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thisaway 发表于 2012-2-3 08:39
地上一会儿双实线一会儿双虚线的地方多了去了。。。

12#楼说的比较客观。
发表于 2012-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改,再怎么改也是白搭,车多。
发表于 2012-2-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saway 发表于 2012-2-3 09:29
虚线过了是实线,不是实线,难道还是半虚线,点划线啊。。。
这个是开车习惯问题。很多单向4车道的马路, ...

再说二点:
1、要点已经在13#楼总结。
2、不熟悉的人肯定要犹豫一下想一想,不想就知道的我估计是天才。
发表于 2012-2-3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盯牢地上的虚实线最牢靠,虚线可以变道,实线不可变。
指示牌千变万化,都是浮云啊!
发表于 2012-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pwj7866 发表于 2012-2-2 23:43
地上以前的实线其实还隐约可见 请有关部门弄弄干净

确实,坐在车里看的不是很清楚
发表于 2012-2-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姜老师的观点,坑爹,不是谁都反应那么快,再加上车多等客观原因,谁都上下左右前后照顾得那么圆满,关键还是上下匝道离得太近,这种做法有点因噎废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2 12:14 , Processed in 0.2422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