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7|回复: 14

[转帖] 都市快报:上海最著名拥堵路口停车线后退50米效果到底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 韩丹 制图 高薇

  

  最近半年,上海交警实行了一套新的通行方式,在一个晚高峰异常拥堵的路口,没修路,没限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一个每晚严重拥堵近2小时的路口相对变通畅了,晚高峰时段道路通行效率提高300%,晚高峰提前1个多小时结束。

  记者到上海亲身体验了一下这套通行方式。

  这个路口

  是上海最著名的拥堵点之一

  这个路口是天目中路乌镇路口,西接上海的交通枢纽南北高架天目路转盘,东连主干道海宁路,南北与乌镇路相交,一共4车道,其中1条左转车道、2条直行车道、1条调头车道,全天禁止右转弯。

  上海的南北高架贯穿城市南北,稍远距离的南北方向通行,大部分车辆都会选择走高架,这个路口毗邻上海火车站,周边写字楼林立,机关单位众多,每当早晚高峰,上班和下班的车辆非常多,因此是上海最著名的拥挤点之一。

  上海交警选择了这个路口由西向东车道,实行新的通行方式。

  停车线后退50米

   管辖这个路口的上海闸北交警支队想出了一个新举措,把路口的实际停车线往后推50米,路口和实际停车线之间50米长的这段位置,就像一个“蓄水池”。

  按照直行、左转、调头的红绿灯指示,分三种情况:

  1.直行绿灯亮之前10秒,直行车辆全部进入“蓄水池”等待,这样直行车道由2车道迅速变成4车道,直行绿灯一亮,所有4个车道的车辆如开闸泄洪全部直行,路口通行效率大大增加。

  2.左转绿灯亮之前10秒,左转车辆全部进入“蓄水池”等待,这样左转车道由1车道迅速变成4车道,左转绿灯一亮,左转车流迅速被消化。

  3.调头车辆的行驶通过方式同上。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这个“蓄水池”,让路口的4个车道全部变成一个方向通行,在同样的绿灯时间里,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尽可能提高路口的车辆通行速度。

  依靠交警人工指挥

  提前一个多小时结束晚高峰有车主表示效果明显

  交警部分在实际停车线、路口、路口对向车道,各安排了一个交警指挥,分别是1、2、3号交警。

  1号交警负责控制进入“蓄水池”的车辆,2号交警负责管理通过路口的车辆,3号交警负责在调头的“蓄水池”开闸时,拦停对向车道的车辆,以免影响正在调头的大批车辆。

  目前,这套通行方式主要依靠交警实地人工指挥,还难以做到全部凭借红绿灯指挥通行。

  

  提前一个多小时结束晚高峰

  上海闸北交警支队一中队的顾警官介绍,这个新的通行方式周一到周五傍晚5点30分到6点实施,直行车道的车辆通过率提高2倍,左转车道和调头车道的通行率提高了4倍。平时晚高峰是从晚上5点半开始到7点,实施新通行方式后,晚高峰能提前一个多小时结束。

  

  有车主表示效果明显

  昨天傍晚5点多,记者来到路口边南星小区一幢20层高楼的陆先生家里,从他家卧室窗口往下看,这个路口一览无余。

  陆先生是个40年驾龄的老司机,他开玩笑说,自己家门口有两条“巨龙”,一条是天目路,一条是海宁路,每晚这两条路上的车龙堵得长长的,看不见尾。

  交警采取新举措后,陆先生留了心,连续一星期站在窗口观察车流量:“交警没实行新举措时,一个灯次调头放了14辆车,直行放了32辆车,左转放了30辆车。实行新举措后,同样时间的灯次,调头放了63部车,直行放了119部车,左转放了102辆车。”

  陆先生经常要从乌镇路左转上南北高架,新举措实行后,他感觉路上通畅了很多,以前几乎每次都要在这个路口堵上半个小时,现在最多等两个灯次就过去了。

  

  不是每个路口都适用

  顾警官说,适用这样通行方式的路口需要有一定条件,比如路口要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蓄水池”;路口左拐或者调头的车流量足够大,能够填满“蓄水池”,否则也会导致车道浪费;同时,还要牺牲一点对向车道的通行效率,因此对向车道和路口的距离最好比较长,能够容纳大量车辆,否则会影响下一个路口的通行效率。

  

  高架转盘装了红绿灯

  的哥的姐做一休一

  记者还注意到,就在这个路口西接的南北高架天目路转盘,交警安装了红绿灯,让出高架和进高架的车辆不交叉,按交通灯指挥顺序通行,提高了通行效率。而在上海坐出租车,即便是下午四五点钟打车,感觉也不是很紧张。出租车司机说,上海很多出租车公司实行的是司机做一休一制度,把交接班时间放到了凌晨1点,这就解决了晚高峰打车难的问题。

发表于 2011-5-3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杭州很难做
发表于 2011-5-3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能要在宽阔的马路----4车道以上的效果比较明显吧
发表于 2011-5-3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3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K34 发表于 2011-5-31 08:07
这个在杭州很难做

文中也说了不是所有道路都适用,杭州总有几个路口可以尝试
发表于 2011-5-3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K34 发表于 2011-5-31 08:07
这个在杭州很难做

文中也说了不是所有道路都适用,杭州总有几个路口可以尝试
发表于 2011-5-3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K34 发表于 2011-5-31 08:07
这个在杭州很难做

文中也说了不是所有路口都适用,杭州总有几个路口可以尝试
发表于 2011-5-3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光头 于 2011-5-31 12:28 编辑

简直是项伟大的发明,杭州完全应该立即效仿,而且杭州的实行条件远比上海好很多倍,上海遍地小马路,缺少实施条件,而杭州绝大多数干道都存在实施条件,相对杭州实行的待行区,后退50米的方法,通行效率提高太多了!
杭州很多道路左转弯十几二十秒时间每次只能通过几辆车,高峰时每次都要等很多次的红绿灯,而采取这个方法后,效果肯定是立杆见影,为何不效仿?
发表于 2011-5-3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蓄车路口有4个车道,同时左传,而转入的车道只有2车道,那样4线并2线,依然会造成拥堵点
发表于 2011-5-3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jzeo 发表于 2011-5-31 11:29
比如蓄车路口有4个车道,同时左传,而转入的车道只有2车道,那样4线并2线,依然会造成拥堵点

即使是按照你说的这个情况:原来的一个左转车道左转进入两个车道,一个绿灯能通过10辆车的话,改成蓄车道的方法后相同的绿灯可能就可以通过30辆左右的车了,效率哪个更高?
蓄车道的方式只是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很大程度缓解了拥堵,并不是一定完全避免拥堵。
按你的理解的话现在十字路口红绿灯都不用了,交警也不需要了,因为有了这些,现在马路依旧是拥堵的啊,那红绿灯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11-5-3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好几个月前 都市快报就报道过了
lz是从快报的网上找出来的吧
发表于 2011-5-3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口有4个车道,这样的路在杭州遍地都是,5个道的都多着呢!
这个措施可以考虑在天目山路辅道使用!天目山路保俶路口太能堵了!
发表于 2011-5-3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可以在某些合适路口试行看看。
发表于 2011-5-3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1-5-31 20:13 编辑

的确是一种创意,  值得杭州学学.

特别是德胜路与湖墅路口.   德胜路与莫干山路口.
发表于 2011-5-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jzeo 发表于 2011-5-31 11:29
比如蓄车路口有4个车道,同时左传,而转入的车道只有2车道,那样4线并2线,依然会造成拥堵点

别太想当然了,实践说明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3 00:43 , Processed in 0.2082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