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2|回复: 5

[讨论] 谈谈哑巴弄和睦路口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6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拱墅交警:

         您好!关于哑巴弄和睦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的设置应该可以使交通更有序化。我认为难点主要在于图中“和睦路的粉红区域”,由于1#路口的距离比较短,造成:一、3个车道变道难,二、红灯时的蓄车能力有限

1、设置“哑巴弄和睦路口”信号灯时,首先要考虑到1#路口的最大压力来自于5#路口的直行放行,此时1#路口应该“左转+直行”同时亮(引用大关桥6#路口的设计思路),以免车流在“粉红区域”滞留。

2、大关桥6#路口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大关路6#和7#路口的直行先放,然后7#路口的直行变红灯,让6#路口的“左转+直行”同时亮。------ 所以运用到“哑巴弄和睦路口”时,也应该先让和睦路上1#和2#路口的直行先放,然后2#路口的直行变红灯,让1#路口的“左转+直行”同时亮。


3、和睦路1#路口,因为有三条公交线路需要左转,所以车道建议设置“2左+1直”。(按前面2点的思路,应该不会造成直行车道滞留车辆的)

--------------------------------------------------------------------------

假设:高峰时期大关路和睦路口相位周期较长达到180左右。

我设计的“和睦路和哑巴弄”路口信号灯设置如下:当大关桥6号路口左转信号灯即将亮起的前10秒,“和睦路和哑巴弄”路口的90秒信号周期开始。

1、和睦路1#和2#直行先放30秒:使2#路口车流到4#路口直行等待,6#路口左转车流到1#路口左转等待。

2、2#路口变红灯后,1#路口左转和3#路口右转绿灯45秒使4#路口直行和1#路口左转只需等待几秒就可以通过。


   (注意1#直行绿灯延迟20秒变红灯,另25秒用于行人过马路)。

3、1#路口红灯后,3#路口“左转”绿灯15秒+“右转”绿灯:

4、再重复“1~3”过程90秒。(即大关和睦路口运行一个周期,和睦哑巴弄路口同步运行两个周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照片,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当赵伍路和和睦路直行绿灯时,1#路口周期正好是红灯,于是这三个车道的车子就滞留了,因此显得比较混乱。(而用在1#路口的左转弯时间过长,又影响到了其它路口的车辆的等待时间,造成4#和5#路口直行绿灯时,车辆却过不去眼睁睁地浪费时间)。希望能够调整一下,谢谢!



请理性讨论,谢绝攻击

[ 本帖最后由 姜峰 于 2010-6-26 00:47 编辑 ]
发表于 2010-6-26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6-2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姜老师不必和交警支队多理论的,本来在这样的小范围设置如此密集的红绿灯,就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浪费了市民的出行时间。

比较靠谱的行为就是早晚高峰在这个路口放一名警力维持交通即可。
发表于 2010-6-2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中午,经过这个路口,我也觉得很不科学:

1、1#路口左转放行时间过长,相应其它路口等待时间也过长,实在是低效,也许交警意识到左转车流大,所以过分地加长了1#路口左转放行时间。   (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用二个左转弯车道,缩短各个路口的等候时间来得更好,保证1#和2#路口的直行畅通,避免1#路口一个直行车道的滞留)。

2、目前的设置,不仅仅使各个路口的等待时间加长,而且造成4#路口直行放行时,绿灯白白浪费,因为2#路口的直行车眼睁睁地在等红灯。

希望交警,能好好理解楼主的设计原理.


[ 本帖最后由 周杰 于 2010-6-26 13:4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峰不断地关注交通,在交警的响应下已经优化了很多路口的信号灯:
1、大关路和赵伍路的直行,以前要二个红灯才能通过,现在基本上一个红灯就能过了。
2、留祥路右拐丰庆路的右转弯信号灯,常绿。
3、三墩环镇北路右拐古墩路的右转弯信号灯,常绿。
4、新丰潭路上多余的红绿灯,关停。
5、申花路右拐莫干山路的右转弯专道车道,要求可变车道换2#道,正在跟踪。
6、沈半路和大关路的分段绿波带。
7、德胜高架断头路西延,跨越湖墅南路和莫干山路。等等。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关心身边的交通,督促交警优化的话,我们的城市交通会变得更为通畅。
在节省自己上下班时间的同时,也方便了别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9 17:03 , Processed in 0.8651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