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2|回复: 4

[其他] 12岁儿童手游充值超10万 “氪金”容易退款难如何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0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京报讯(记者 王俊)12岁小学生花掉母亲4万元打赏游戏主播,11岁女孩趁上网课玩游戏花掉家人21.9万元积蓄,9岁男孩一个月在游戏里花掉13万元……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居家隔离,未成年人上网课等多种因素,“熊孩子”大量“氪金”的案例屡见报端。

近日,北京的吴先生向记者反映,12岁的女儿5月至7月在多款小游戏上充值数额超10万元,在“梦想城镇”这一款游戏上就充值近8万元,仅6月18日一天便充值超过1万元。吴先生多方申诉反映,但充值款项至今未获退还。

“支付一瞬间,退款如登天”,与游戏充值操作简易相比,家长想要退款却面临诸多困难。记者体验多款手机游戏发现,多存在充值金额较大,引导消费的情况;监护人想要申请退款则面临操作繁琐、客服难联系、如何认定充值是未成年人所为等难题。





 楼主| 发表于 2020-8-3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象:疫情以来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投诉剧增

吴先生透露,今年5月起,12岁的女儿用妈妈手机上网课期间,通过微博关联登录了游戏“梦想城镇”(IOS端),并先后在游戏内充值7万余元。

吴先生查看账单时发现,一开始,女儿只是几十块钱的充值,后来发展到几百块钱、几千块钱,最多的一次是6月18日,单日充值数额超过了一万块钱。

该手机关联了微信支付和信, 用卡,等发现的时候,女儿在各个游戏中充值的数额已经超过10万元。

未成年人在手机游戏中过度充值的现象并不少见。

近日,媒体也曝光了一起案例,江苏六安的潘女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儿子在游戏中充值了13万元,只用了一个月就花掉了这笔巨款。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类似案例,投诉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数十万元不等。

今年“五一”期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共收到645宗网络游戏相关投诉,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360%,其中有398宗为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主要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家长不知情等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0-8-3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1:实名认证形同虚设 充值金额设置大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要求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
吴先生投诉的“梦想城镇”这款游戏也未要求实名注册,与该款游戏同一公司出品的“梦幻花园”“梦幻水族箱”同样存在这一问题。记者体验发现,启动游戏后只需点击“确认”,表示接受该游戏使用条款,并阅读隐私政策即可。游戏仅在开始界面下方用两行小字显示“健康游戏忠告”,提示注意自我保护、合理安排时间等。
记者还随机体验了多款游戏,地铁跑酷、糖果苏打传奇、灭星星等游戏也未要求实名验证;汤姆猫水乐园、汤姆猫跑酷等游戏虽会弹出实名验证界面,但取消该界面后选择出生年份即可开始游戏。
上述《通知》还明确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单次充值金额等做出规定,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
但记者在多款游戏中发现,游戏引导的充值数额较大,单次充值数额便可超过200元。
“梦想城镇”的充值分为金币和纸币(金币、纸币为游戏内的通用货币,通过现金支付后以一定比例兑换)充值,金币充值的档次分别是6元、18元、50元、98元、198元、518元;纸币充值的数额则为12元、30元、68元、128元、258元、518元。还有78元、108元两档超级礼包。
不少游戏还会引导充值,梦想城镇的玩家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金币或纸币加快任务进度、购买装备。“汤姆猫水乐园”在无法继续通关后,会弹出充值页面,如不充值则丧失一条“游戏生命”。
不少消费者指出,因为网络游戏公司未落实实名制认证,又未在收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付费行为,导致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的纠纷频繁发生。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充值和退款的投诉中,诱导消费、实名认证、免密支付均为高频词。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解决未成人在网上高额打赏或者高额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网络平台严格落实实名制,不仅实名注册,还要实名认证,防止假冒他人身份、借用他人身份进行注册登记。在此基础上限制未成人的消费行为,特别是明显超出其年龄、智力的巨额消费行为。
“仅仅要求用户提交一个身/份/证号码,或者身份证照片,甚至手持身份证的照片都是不够的,因为都容易存在借用、冒用他人身份注册的情况,目前最有效的是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他说。



发表于 2020-8-30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上经常有小孩背着父母打游戏大额付款的报导,这有2个问题:一是游戏公司为啥容易赚钱,一个人玩儿几天,就被赚了十几二十万元,难怪腾讯发大财了。二是父母的手机一定要管好,特别是蜜码什么的,绝对不能让小孩知道,要经常改。
发表于 2020-8-3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都是死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 20:57 , Processed in 0.17489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