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3|回复: 36

[图档] 大毛子国探险记(3)北奥赛梯阿兰共和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1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加索山区最常见的食物是玉米和牛肉,这是玉米做的粗面条。车臣的农村饭馆只是简单地把牛肉放在水里煮一下蘸着酱吃。
        车臣人说,格罗兹尼市区经过两次战争已经被完全荡平了,所以市中心看起来很繁华的建筑都是最近新建的。车臣男人经常会因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家园而流泪。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臣有自己的语言,所以车臣人的俄语口音很重,有一点儿接近阿拉伯语含着一口水的感觉。信仰伊斯兰教的他们每晚都会根据钟声定时祈祷。车臣人希望我们告诉全世界,这里已经不再有战乱,不再有黑寡妇,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和平与安宁。
        高加索山区有很多很多战斗塔。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爬上其中一座。
        比阿尔卑斯山更重要的高加索山,因为种族冲突至今仍然贫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村庄的名字叫做Itum Kale,他是前车臣议会议长侯赛因·伊萨耶夫的故乡,伊萨耶夫在2004年被炸死。这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博物馆。
        传说创建这个村子的人叫Itum,他经过这个村庄的时候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旁边的手杖上有蜘蛛结网燕子结窝,他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就决定在这里留下来,并且在这里娶了一个女孩。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两次车臣战争中,这里成了恐怖分子的基地,他们曾经绑架并杀害了多名赞成车臣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政府要员。
        要塞有几个住宅楼,战斗塔,水车,石头建筑。许多石头塔复杂都覆盖着岩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又一个的村庄,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残酷战争,和平是人类追求的普世价值。
        高加索山依然充满了神秘的面纱。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高加索山脉的西北坡长有冷杉和云杉林。在海拔2000米以上、有着高山气候的地方,高寒地带取代了树林。多年冻土和冰川的起始线普遍在海拔2800-3000米处。在大高加索山脉的东南坡,东方山毛榉、橡树、枫树、鹅耳枥木和梣树林在蓬勃的成长,而山毛榉林往往主导了海拔较高的位置。在大高加索山脉西南坡,科尔基斯树林(由橡树、黄杨、榉树、板栗、鹅耳枥和榆树组成的森林)覆盖在较低海拔的位置上,针叶林、混交林(长有高加索冷杉、云杉和山毛榉)则在较高的海拔生长。
        还是这个村口,要准备和车臣告别了,愿这世界有一天不再有仇恨。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罗兹尼汽车西站就没有市区高端大气的建筑群了,这里才是真实的车臣。
        在这里买票,准备去西面的北奥赛梯阿兰共和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坐上城乡公交车去一个小城市转车。
        在小城市的汽车站又遇见警察来盘查证件。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坐上去北奥赛梯阿兰共和国首府——弗拉基高加索的公交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弗拉基高加索的汽车总站。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还有卫国战争胜利70年的标语。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荫道上也是牛马随意通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段祺瑞政府于1917年初宣布参加英法等协约国作战,并派出相当可观的一支部队到东线参战,同时还派出成千上万劳工到俄国。这些部队和劳工实际上没有投入战斗,而是替沙皇军队挖战壕,或在后方工厂做工。
        1957年,弗拉基高加索建造了一座中国广场,广场中心树立了方尖碑,纪念国内战争期间牺牲的华人支队官兵,作者是苏联建筑学家布焦米洛夫(А。Бтемиров)。当时正值中苏友好巅峰时期,这个纪念碑的修建和揭幕,尽染政治色彩意。时隔不久,中苏交恶,关系紧张,弗拉基高加索的中国广场也易名为革命广场,据说方尖碑也被捣毁。那时,苏联连为他们卖过命的华人志愿军也不认了。当代俄罗斯历史学界研究结果表明,死在苏俄秘密警察手下的华人士兵,远比死在白军枪口之下的要多。时至今日没人想到,是否该为这些冤魂树碑立传。直到2007年,俄罗斯北奥塞梯的俄国共产党致函当地政府,希望重修中国广场和立碑,恢复纪念华人志愿军。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坐上有轨电车欣赏城市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流虽然不大,班次还是挺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车轨道从城市中的树林穿过,虽然感觉有些乱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政府门口的列宁雕像。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这组浮雕的含义,标语的意思是“北奥赛梯人民万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建立于1784年,最初是俄罗斯征服高加索地区时期的要塞,逐步演变成这一地区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基地。1799年建成的格鲁吉亚军用公路贯穿山脉,是城市联结格鲁吉亚通向南部的主要道路;在1875年建成了一条通往顿河畔罗斯托夫和阿塞拜疆巴库的铁路。弗拉季高加索变成了这一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有熔铸、提炼、化工和制造工业。在1931年到1944年和1954年到1990年期间,城市取名为奥尔忠尼启泽市(Орджоники́дзе),奥尔忠尼启泽是格鲁吉亚的一位早年布尔什维克领导者的名字。在1944年至1954年期间城市恢复了其的旧称佳乌吉考市(Дзауджика́у),意思是"大高加索的统治者",但是这个名字很快就被苏联当局所改掉,直到1990年差不多苏联解体的时候城市才被正式称之为现在的名字弗拉季高加索。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中心有好多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9月1日,这一天是俄罗斯和中国几十万所中小学的开学日,但是对于别斯兰第一中学的许多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噩梦。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9时30分左右,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并在体育馆中及周围安放了爆炸物。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9月2日下午,劫持者一直未提出释放人质的具体要求,学校外边有上千名人质家属苦候,他们主要为当地北奥塞梯族与车臣族人,为北高加索山区的强悍民族,如果他们亲人遭到无辜伤害,当地民众会有自发性的报复行动。俄官方事先并没有做出武力解救人质的计划,而是想继续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人质扣押者蓄意造成武装对抗的结局。到9月3日下午1时左右,俄紧急情况部人员经绑匪同意进入学校往外运送被打死的人质尸体时,学校内响起数声爆炸。许多人质开始外逃,绑匪随即向逃跑的人质开枪,另有几名绑匪试图混入人质中。俄军立即朝绑匪开火,并随即冲进学校大楼,展开解救行动。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300多名孩子和老师的生命在这一天终结了,如果他们没有死去,今天都已经长大成人,为改变高加索的贫困而努力着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6-15 19:04 , Processed in 0.2453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