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cx 于 2014-1-16 20:49 编辑
以大关路为界,分别对莫干山路“董家新村”站和湖墅路“哑巴弄”站作个统计: 董家新村站:188、B支1、333、67、192、70、57/58、15、1、Y8、30、90。
哑巴弄站: 155、151、76、516、36。
目前莫干山路公交运力明显大于湖墅南路,为什么还有人提出将155移到莫干山路去呢?
我想提几点建议:
1、能否把Y8提升为主流线路,既分担188的压力,又弥补延安路(从南到北)站站停空白,方便延安新村到吴山广场、延安南路换乘。
2、能否优化K1路到平海路,从“庆春路—延安路—平海路—东坡路”打圈返回,弥补莫干山路到西湖一带的空白。目前凤起路已经隔断,且到西湖的乘客不仅仅只到少年宫。
3、由于B支1和192这两条大线都是过路性质,所以莫干山路(和睦以南)沿线主力靠188,一方面急于优化Y8和K1分担188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求188加密班次,在早晚高峰增开机动大站车。
4、能否优化516到火车东站,接驳两个地铁站“西湖文化广场”和“打铁关”站,方便换乘地铁1号线到城南。
5、董家新村的线路太密了,可以适当考虑湖墅路哑巴弄的线路均衡分配,通过赵伍路辐射小河路、通益路“桥西版块”,登云路、萍水路“申花版块”等。(仓基新村和董家新村客流相当)
希望2014年对市中心公交空白要重点弥补!欠帐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