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4|回复: 10

[新闻] 【钱江晚报】杭州有意“招安”打车软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车软件灵不灵,本报记者晚高峰亲历:半分钟搞定长途单,短途生意没人搭理
便捷背后,加价打车、隐性挑客等乱象也随之滋生,杭州拟对此进行规范
杭州有意“招安”打车软件
的哥担心:每月多赚的几百块没了;软件公司表态:叫停加价没问题,但别抑制创新力
本报记者 孙晶晶 孙燕 本报实习生 许旻 杨渐
  车水马龙,独站街头,一辆辆的士擦肩而过。如何解决打车难,一直是等待着答案的设问句。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从去年开始,以快的打车、嘀嘀打车为代表的一批打车软件在杭州纷纷上线,打着“早晚高峰打车,不怕不怕啦”的欢快调子占据了打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城市也在连锁发生,但今年以来这些打车软件的副作用开始显现:竞争中出现的乱加价、信誉低下、平台应用不完善等弊病,将打车软件和传统电召之争推向了风口浪尖。

  各大城市对待这个新生事物的态度也不一:深圳明确下了“逐客令”,北京则从今年7月起将八个手机打车软件统一整合,并“封杀”加价。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杭州也有意向对打车软件进行规范。

  在杭州的叫车市场上,的哥、乘客和叫车平台三方之间维系着一条怎样的链条,规范之路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博弈?我们试图找到答案。

  一场“三国杀”的实验:

  叫车软件半分钟搞定长途单

  叫车,对杭州来说并不陌生,从2003年开始28811111杭州叫车调度平台就已经上线投用。那么在这块市场中,究竟叫车软件对传统的电召平台,造成了多大的冲击?我们从一场实验寻找答案——

  昨天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杭州市体育馆门口,试着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款手机软件叫车,同时还拨打了28811111叫车热线。传递的信息都一样:一趟从市体育馆到武林门附近的短途生意。

  可是记者在体育馆门口一直等了15分钟,用三种方式叫了十几次,都没能成功约车。在这个过程中,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定位地图上都显示出附近有很多空车,而约车消息也在一分半钟内推送给了400多辆出租车,可就是就是没有一辆车子愿意接。官方的叫车热线也没能帮上忙,接线员一直回复“周围没有车”。

  记者将目的地换成了滨江,结果立竿见影:不到半分钟,就接到了嘀嘀打车的回应,司机洪师傅的车在十分钟后出现在了记者面前;几乎同一时间,快的打车上也约到了车。官方的叫车热线直接变成了“服务繁忙中”。

  坐上车,听说记者在做实验,洪师傅指了指自己的手机,“我们基本不用官方叫车热线,这个不能加价,消息到得还慢,一般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个都会装。像我这样手机不是3G的,就只能抢抢别人剩下的单子。”

  一路上,记者注意到洪师傅的手机一直在嘀嘀嘀地叫个不停,两个平台上的消息不断切换着,“你叫短途的一般高峰期都不会有人应,一是钱少,二是根本来不及赶过去。的哥一般更喜欢接长途的单子,挣的钱多。”

  的哥的担心:

  每月多赚的几百块,会不会没了

  一个来自快的打车的数据,看着有些令人讶异——有70-80%的的哥都在用快的打车揽生意。

  的哥余师傅就是打车软件的忠实用户,他说自己每天要做十五六脚生意,差不多有一半以上都是抢单生意。

  余师傅告诉记者,对于的哥来说,相比28811111提供的打车信息,打车软件最吸引他们的,是可以隐性挑客。“乘客使用叫车软件叫车后,司机手机上马上就能显示出来乘客目前的位置和目的地。司机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判断这脚生意大概的费用,值不值得接。不像以前扫马路,乘客上车之前,生意好坏是未知数。”

  如果叫车软件统一管理,余师傅最担心的是,出于对乘客的公平考虑,软件在功能设置上会进行调整,比如发布乘客叫车信息时,会隐去目的地。而很多司机的担心还在于自己的“灰色收入”会不会受到影响?

  司机口中的“灰色收入”主要有两个部分:

  一部分来自打车软件设置的“加价叫车”功能(乘客可以通过加价给的哥,增加约车的成功率)。

  另外一部分则是软件公司为了鼓励抢单,给司机的额外奖励,这个奖励,一般都是通过给司机充话费兑现的。

  而这两块收入都是打车软件推出之后,在正常车费之外,实打实让司机钱包鼓起来的额外进账。

  的哥朱师傅告诉记者,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使用快的和嘀嘀,每个月都有好几百块的额外收入进账。“上个月,光软件公司奖励的话费,我就拿了300多块,还有加价生意,少说也有五六十块。要是叫停了加价服务,这块收入肯定会有影响。”

  官方叫车平台:

  每月叫车成功率降至70%

  在叫车软件出现前,曾经给过打车族惊喜的是2003年投用的杭州28811111调度叫车中心。这个官方的叫车平台已运作10年,目前市区内9000多辆出租车都安装了呼叫终端,几乎实现了全覆盖。

  仔细看看介绍,这个平台已经推出了包括电话约车、短信约车等多种约车方式,但自从各种叫车软件纷纷推出之后,28811111明显“亚历山大”了。

  叫车中心的工作人员坦言:“我们现在平均日叫车量在8000次左右,尽管这个数字没有下降,但司机的积极性明显不如以前。之前每个月的叫车成功率都维持在75%-80%,现在只有70%。”

  为了应对叫车软件的冲击,28811111也在求变:“原本,我们只会在早高峰、晚高峰以及乘客预约出城服务时,才会在信息平台上公布乘客的目的地。不过从9月份开始,乘客叫车的目的地,全时段都会公开。”

  软件公司:

  愿接受监管,叫停“加价”没问题

  将叫车软件统一纳入政府公共平台的声音,正被许多城市转化为实在的政府行为。

  那么,对于杭州有意统一管理的举措,杭州的几大叫车软件公司态度如何?

  “快的打车”去年8月份在杭州上线,目前在杭州拥有2万名出租车司机用户,100万个乘客用户。

  “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表示,政府有意向对市场上的打车软件进行统一管理,他们十分赞同。“打车软件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难免出现一些乱象,统一管理有利于规范这个行业。对于统一管理的模式,我们希望不要抑制企业的创新力,乘客依旧可以自主选择打车软件。作为企业,可以在政府的监管和规范下,完善自己的技术服务。”

  对于是否叫停“加价叫车”,叶耘表示,目前加价的叫车量只占总数的15%,取消并不会影响日常运营。

  而嘀嘀打车的杭州城市经理鞠李的表态也很相似:他们愿意接受监管,也希望行业管理部门能出台叫车软件的相关规范。“我们遇到过部分司机接单后放了乘客鸽子;还有司机在开车时接单,这样很不安全。”

  至于禁止加价,鞠李表示,杭州的加价订单只占地区总订单的5%,并不算多,他们也不鼓励。“早晚高峰期,公司会出钱补贴给的哥,鼓励他们接受叫车。”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4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江晚报】建立统一叫车平台正在论证中

加价叫车该不该禁、叫车平台该如何整合,杭州市交通部门透露——
本报记者 孙晶晶 孙燕本报实习生 许旻
  在我们的采访中,对于这条“还在意向中”的消息,乘客、司机和叫车平台三者的态度都不尽相同。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手机叫车平台统一后,究竟是否能让老百姓打车更便捷。而整合后的平台又会对哪些功能说不?

  叫车软件频遭质疑,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叫车软件中存在“加价”这一功能。加价叫车,究竟该不该禁、禁了之后会不会加剧打车难,也许,这些都是在整合中不得不考虑的现实。

  相关部门:

  统一平台,正在论证

  杭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范建军说,杭州建立统一的手机叫车平台的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论证过程中。

  “之前,我们组织行业管理部门、运输企业代表、叫车软件的负责人等召开了一个会议,主要就是为了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对于目前部分软件的‘加价叫车’业务,我们将进行规范,总的方向是运输过程中,必须要合法合规操作。”

  去年7月实施的《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客运出租汽车驾驶人员收取运费不得超过计价器明示金额以及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可收取的其他费用;对违反者,将处以300-3000元罚款,可并处暂扣30日以下车辆营运证、从业资格证;情节严重的,吊销车辆营运证、从业资格证、经营许可证。

  而杭州市运管局出租车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则注意到了安全性。“使用叫车软件容易分散的哥的注意力,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注册缺乏门槛,黑车司机也能注册,也会影响行业规范。将叫车软件纳入统一管理,在技术上没有大的难度,考虑的重点是采取什么模式,既有利于行业规范、又方便市民出行。”

  乘客担心:

  整合后叫车会否更难

  因为工作原因,几乎每天要打四五趟车的白领唐骏一直在用“快的”,对于记者带来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整合了以后,是否会回到以前电召平台的操作模式?“如果只是将这些软件整合到原来的系统中去,那我很担心打车的效率反而会降低。”

  而市民李继业则觉得关键不是整合,而是开源:“现在的问题是出租车的量还是满足不了市民的出行需求,这种时候无论是整合还是禁止,其实从根子上都解决不了整体打车难的问题。”

  不少乘客的关注点则放在了可能会“取消加价”上。意见分两极:一部分“不在乎多出点钱,只想随时打到的”的乘客认为如果没有了“加价”的刺激,自己叫车的成功率会大降;

  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加价”必须取消,否则容易滋生行业的潜规则,加重老百姓的出行负担。

  加价叫车

  这事究竟该不该禁

  叫车软件频遭质疑,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叫车软件中存在“加价”这一功能。而各地的政策监管上无论是整合还是叫停,对于这一点都是没商量。那么它究竟该不该禁?

  浙江元祐律师事务所倪智敏律师说,打的其实就是乘客与出租车之间形成一个运输合同关系。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订立双方只要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当事人双方可以自由确定合同的内容,当然也包括价格在内。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属于地方法规,在浙江省范围内应适用该条例。

  因此,省内出租车对该强制性规定应予遵守,即:客运出租汽车驾驶人员收取运费不得超过计价器明示金额以及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可收取的其他费用。也就是说加价的这部分钱进入司机的口袋是违反此条例的。

  倪智敏认为,如果因该软件提供的服务能让乘客叫车便利的话,则起到了一个相当于中介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软件的开发者和服务商向乘客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或通过的哥代收的话就应该是属于合法的。这与运输费的性质不同。

  杭州市运管局出租车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没有经过物价审核,容易引发司机挑客,影响出租车营运市场秩序。“到目前为止,杭州运管部门还没有接到过因为加价所导致的纠纷投诉。但乘客如果碰到类似纠纷,可以拨打96520进行投诉。”

管理打车这码事

有这些他山之石

  ●北京:7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公布《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并正式实施。《细则》提到,目前成熟的打车软件可通过备案方式“转正”成为官方打车软件,并且可按照电召标准收费,即时打车收5元,提前4小时打车收6元。另外,官方打车软件不得嵌入商业广告,也不许加价。

  ●上海:上海收编了打车软件,每个手机叫车软件都要绑定一个出租车企业的电调平台,乘客用手机叫车,也将按照物价部门的规定支付相应的电调费(用打车软件叫车须支付4元的电调费)不得额外加价。此外,的哥专注电话抢单的现象也被叫停。

  ●美国:纽约的Zab—Cab打车软件最出彩的是,它严格遵守纽约市的交通法规——司机在行驶时禁止使用手机,只要出租车处于行驶状态,该软件就会把手机屏幕变成灰色而无从查看,车一停,司机就能精确地看到附近订单请求的所在位置。

  ●新加坡:打车软件由当地最大的出租车公司研发,司机确定接受订单后,车载顶灯会显示“预定”,即在到达预定地点之前是不会接受路人扬招,同时,打车软件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显示新的订单信息。

发表于 2013-10-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安就不必了

不过应该禁止加价
发表于 2013-10-2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挑客拒载合法化么
发表于 2013-10-2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禁止加价
发表于 2013-10-2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就是用软件的确好打很多。我从不加价,每周周五晚高峰用一次,已经连续两个月了,每次5分钟内就打到了。。。路也不算很长,大约25元的路程。。。
发表于 2013-10-2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usin 发表于 2013-10-29 12:55
事实就是用软件的确好打很多。我从不加价,每周周五晚高峰用一次,已经连续两个月了,每次5分钟内就打到了。 ...

为毛我不加价从来打不到
发表于 2013-10-2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别管这类软件了,还是先规范正常的服务再说吧
发表于 2013-10-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市场化搞的风风火火,竞争充分,一招安,死的死残的残
发表于 2013-10-3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10-30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从天苑花园打车到火车东站,路上司机就一直在推销我们装这个滴滴打车,那时觉得他不去做销售可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8:20 , Processed in 0.5771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