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18|回复: 26

[图档] 【旅途撷英】未解之谜——龙游石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nzjhzxhcsc 于 2013-10-5 19:02 编辑

龙游县,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北靠建德,东临金华市区、兰溪,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春秋时期,龙游为姑篾小国所在地。这个在历史文献上记载颇少的国家,为龙游的历史文化添上了一分神秘的色彩。
衢江穿龙游县城而过,在衢江的北侧,有一座海拔仅69米的小丘陵,名为“凤凰山”。凤凰山一直荒无人烟。1955年6月,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了山对面河心沙洲山的村庄,村民被迫迁居山上,因山中多岩石而称岩石背村。迁居不久,村民们就发现山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潭。水潭的形状虽然不同,但均深不见底,因此被村民称为“无底潭”。在这些无底潭中,有不少被山上的竹林禅寺作为放生池使用,因此潭中多鱼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zjhzxhcsc 于 2013-7-28 19:09 编辑

一九九二年,石岩背村民吴阿奶等4人出于好奇,选中了一口面积仅20平方米的潭,租用抽水机日夜抽水。谁都没能料到,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在沉睡千年后将在几天后浮出水面。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无底潭的水位居然如此之深。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水位不断下降,但远不见底。直到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但水位依然很深。于是,村民将抽水泵加到四台,在距离开始抽水后的第17天时,水潭中的水终于抽干了,出现在村民面前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zjhzxhcsc 于 2013-7-28 18:44 编辑

村民一鼓作气,抽光了周边7个无底潭,发现每个水潭下面都是神秘莫测的石窟。于是,众多不解之谜接踵而至——这些石窟是何人开凿?开凿于何时?有何用途?
如此庞大的工程,为何在史书、方志及典籍、民间传说中多没有任何记载?曾是竹林禅寺放生池的水潭,潭中曾有大量鱼鳖,在抽水后,它们去了哪里?为什么消失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zjhzxhcsc 于 2013-7-28 19:10 编辑

学者们试图用蛛丝马迹来解释这些石窟的来源,然而除了1号石窟中有鸟、马、鱼的石雕外,其余石窟只有规则的刻痕,而没有任何痕迹。令人扼腕的是,或是为了旅游开发的需求,或是因为当地政 府没有做好监管,1号石窟的石壁和石柱上被今人用混凝土刻上了八仙、龙等雕塑,破坏了石窟的原貌。
此外,整个景区也有管理混乱、卫生状况不如意、设施不齐全等情况。衷心希望龙游县当局能合理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人们也曾想到用出土文物来考证石窟的来历,但是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下图),并未发现一件文物。只找到四只乌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zjhzxhcsc 于 2013-7-28 19:06 编辑

石窟群彼此相邻紧贴但绝不相通,最短距离仅0.5米,连现代科学仪器也很难做到这点,古人开凿测量何以如此精确?如今,游客参观则可通过后期开凿的通道,在石窟间来回穿行。
在每个洞窟的中心部位,均有约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下图),其两侧开凿而成,另两侧砌石而成。这些矩形水池有台阶通向下部,但因淤泥掩埋而无法下探。这些水池,又有何用途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zjhzxhcsc 于 2013-7-28 19:07 编辑

如今,衢江北岸已探明的石窟已有36处。除少数开发供旅游之外,其余均保存完好(下图)。在石窟的众多谜团中,人们最想揭开的,还是古人为何要开凿这些石窟?
多数学者认为开凿石窟的主要目的是采石,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既然是采石,为何不露天开采,而采取这种无端麻烦的地下开采?为什么不把开口弄大一点“?
藏兵说有一定的史料和文献佐证,但文献中记载: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实际上准备了22年,到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才灭掉吴国。22年中又要秘密备战藏兵、又要开石窟,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开凿石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为,要把这么长的大好时光用于挖洞,又用这么长的时间进行练兵,岂不荒废、消耗本来已经弱小的国力吗?
也有人认为它是古人穴居的地点或仓库。但地下潮湿阴冷,无法适合人类生活和物质储备,并且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供人居住或储货,代价或许太高了。
还有人认为它是古代的陵寝或宫殿,但空空如也的石窟似乎已经否定了这个说法。
至于巨石文化说、外星文明说、伏龙治水说等说法,只能是人们对这一历史之谜无法解释的托辞了。
龙游石窟的众多谜团,至今没有定论。或许,我们只能借助机器猫的时光机,回到石窟开凿的那个时代,去问一问工匠们,才能揭开这个未解之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3-7-28 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是我的,抢完再赏!
发表于 2013-7-2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妙的石窟啊...
发表于 2013-7-28 2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石窟还是被几个村民发现的啊
发表于 2013-7-2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了前几期CNG也讲过石窟
发表于 2013-7-2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一次。。。好像看不出个所以然 好多都是现在刻得、、、但是也有很多还没开发  还在水下
发表于 2013-7-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都很清凉
发表于 2013-7-2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觉得是外星人干的节奏?
发表于 2013-7-28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惊悚
发表于 2013-7-2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加的那些画蛇添足的东西,真煞风景,真愚蠢。
发表于 2013-7-3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cnzjhzxhcsc 发表于 2013-7-28 18:27
一九九二年,石岩背村民吴阿奶等4人出于好奇,选中了一口面积仅20平方米的潭,租用抽水机日夜抽水。谁都没能 ...

这张光线的照射拍得蛮嗲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3-7-30 21:42
这张光线的照射拍得蛮嗲的。

哇偶,这是真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3-7-28 22:07
我怎么觉得是外星人干的节奏?

其实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个采石场
发表于 2013-7-3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cnzjhzxhcsc 发表于 2013-7-30 21:46
其实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个采石场

嗯,其实,我也一直觉得是个采石场而已——只是古人不忍心把青山如黛搞成处处疮疤,于是想出了这个虽周折却两全的办法,并且还能给后世留点未解之谜开发旅游什么的,简直是三全啊。
发表于 2013-7-3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7-30 22:54
嗯,其实,我也一直觉得是个采石场而已——只是古人不忍心把青山如黛搞成处处疮疤,于是想出了这个虽周折 ...

古人为何如此周全,而我们却各种不堪。

发表于 2013-7-3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 发表于 2013-7-30 23:03
古人为何如此周全,而我们却各种不堪。

心存敬畏VS唯利是图。
发表于 2013-7-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7-30 23:05
心存敬畏VS唯利是图。

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信仰或许可以压制……
发表于 2013-7-31 1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但并没有很好的印象,也
没看出什么别致的细节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7-30 22:54
嗯,其实,我也一直觉得是个采石场而已——只是古人不忍心把青山如黛搞成处处疮疤,于是想出了这个虽周折 ...

但为何没有任何记载呢?这又是一个疑点
发表于 2013-8-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7-30 22:54
嗯,其实,我也一直觉得是个采石场而已——只是古人不忍心把青山如黛搞成处处疮疤,于是想出了这个虽周折 ...

这种石头又软又糙,没有什么开采价值。要采也不必采得这么规整,看看绍兴东湖和温岭长屿洞天及三门蛇蟠岛就可知。再说如果要采,邻县的淳安、建德有的是上好的“严州青”,旧时杭州、苏州城中有一半的石板、牌坊都是用严州青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7:57 , Processed in 0.5271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