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举报
jason 发表于 2013-4-21 23:09 好快啊,抗风实验8.0SB等级检测完毕了么?
最早下个月底,西湖边重现“亭湾骑射” 发布时间:2013-03-09 本报通讯员 叶美娟 本报记者 杨晓政/文 梁津铭/制图 还记得去年9月12日突来的一阵狂风么?被游客们誉为西湖边最美亭子的“集贤亭”,在暴风雨中轰然倒塌,亭子的顶也全部掉进西湖里。从那以后,这里就变得空荡荡。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建好?不少杭州人心里有这样一份牵挂。昨天,新集贤亭终于开始原址原貌重建了。外表不变,不过新亭子会更强壮——梁柱换成钢结构,最早下个月底就能重现西湖。 昨天一早,西湖里搭起了脚手架 昨天一早,湖滨一公园附近的晨练市民们都聚拢到了湖边——七八位工人有的站在集贤亭平台上,有的下到湖里,在齐腰湖水中,开始搭建脚手架。 亭子倒塌近半年,那个伸到湖面几十米远的平台空空的,栈道口子也一直被隔离板挡着,“为了安全,请勿进入”。不过,市民们老早心痒痒了。 “集贤亭终于开始重建了,又可以站在水中间看西湖,多少美啦!” 西湖在这里,绕着集贤亭转了一个弯,周遭水域空旷,荷叶田田——有不少市民游客们认为,这是西湖“最上镜”的亭子。去年9月12日中午,重建十年后,它在“海葵”12级狂风的攻势下,因纵向和侧向同时受力拉扯,瞬间倒塌。当日湖面的风不是一个方向的,且风入亭后会造成风向紊乱,一定程度上可能松动榫卯结构,导致建筑失稳。“集贤亭倒塌时,是木头柱子被从中间生生拗断的,”西湖景区工作人员说。不过经检测,原有集贤亭的入水平台结构依旧稳定、完好。 还是老样子,不过换成了钢骨架 重建的集贤亭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设计,仍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双重檐、歇山顶、六根木柱支撑,完全保留飞檐翘角的历史原貌,外观几乎与原亭一模一样。虽然“面子”还是老样子,但是亭子的“里子”却有大变化。 集贤亭重建方案原先有3个,外观都不变,不同之处在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构建筑还是木结构。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基建科副科长邵宁说,由于集贤亭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既是突出建在西湖水面之上,又是四周空旷无遮挡物,所以用钢结构梁、柱和木结构屋面相结合的结构形式,能确保新亭的安全性。“换成钢柱子后,中间拗断的概率几乎为零。”工作人员说。 于是最后决定采用钢构建筑。根据设计要求,钢柱胸径40厘米,并将入地40厘米左右。所以,这次复建足足用上了10吨的钢材,并且以50年一遇的抗雪压和抗风标准修建。 最早下个月底,集贤亭重回西湖 目前,集贤亭的混凝土地面几乎跟西湖水面齐平,入地这般深,必须撬开地面,西湖水势必倒灌。 “首先,我们需要围堰抽水,然后凿开地面,”工作人员说,亭子下面有上下两层混凝土平台。市民游客见到的上层厚30厘米,跟下层之间的间距是10厘米,“柱子完全穿透上层混凝土,然后搁放在下层平台上。” 钢构建筑,用杭州话讲,看起来会特别“剔”一点,就好像姑娘的肌肤。钢构柱子会用上仿木油漆,从外表看来就是木柱子的感觉。不论柱子还是大梁,油漆过后,会非常细腻。 预计集贤亭建设工期约50天,“建筑构件已经在工厂里生产了,到了现场,就像搭积木一样,吊装、安装起来就行,所以速度比较快。”工作人员说,最早4月底,“亭湾骑射”将重新回归大家视线。
最早下个月底,西湖边重现“亭湾骑射” 发布时间:2013-03-09
sx198 发表于 2013-4-21 23:31 刚好,今年夏天台风再试试。河坊街的牌坊也可以造起来了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4-22 11:57 这个完全没动静。 虽然原来那个牌坊(楼)很难看,很四不像,但作为河坊街入口的一个标志,还是希望能重 ...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4-22 11:37 钢结构造造是很快的——转一篇钱江晚报3月9日相关报道:
去年9月12日中午,重建十年后,它在“海葵”12级狂风的攻势下,因纵向和侧向同时受力拉扯,瞬间倒塌
古韵先森 发表于 2013-4-23 12:43 估计和雷峰塔差不多,雷峰塔也是钢结构的
陌生城池 发表于 2013-4-23 20:55 主体结构差不多,不过外观差别比较大:雷峰塔的瓦、屋脊、斗拱之类的,都是铜铸仿木的,虽然整体看来富丽 ...
jason 发表于 2013-4-23 20:57 有没有白天照?
cnzjhzxhcsc 发表于 2013-4-23 20:31 河坊街的牌坊没有下文了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7:26 , Processed in 0.80480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