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7|回复: 14

[转帖] 几张南京无轨电车老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 在 网 上 搜 索 到 的 。谢 谢 观看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sunnyclub

南京素以绿化闻名全国,在南京的植物中,最著名的要数法国梧桐树了,梧桐树做为南京的行道树,分布在南京各大主、次干道,它那粗干宽叶给人一种风吹不倒,日晒不枯的感觉,它夏能遮日,阴天避雨,那些优点每每谈起,总能让人津津乐道,从它的骨子里透出一种南京人的性格,稳重、坚强和刚毅。


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从北京运抵南京,由中山码头上岸,经鼓楼,新街口至中山门,途中所经道路分别命名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这就是南京市内道路的雏形,在选择行道树时,曾有几种方案,结果由时任南京第一任市长刘纪文拍板,就选用法国的梧桐树做为南京的行道树。 南京最长的梧桐树树龄也在76年以上,换句话说梧桐树与南京人相伴有七十年之久,由此看来南京人对于梧桐树的深厚感情是毋庸置疑的。 每次走在黄浦路上,我总喜欢驻足片刻,如果我说的不错,这条街上的梧桐树应该是全市长的最漂亮的一排行道树了,高高的树干,茂密的树叶,好似把宽阔的道路也淹没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这条街上,那阵清凉的气息让你舍不得挪动脚步。 任何植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梧桐树也不例外,它的果实成熟后被风吹过,极易产生毛毛,这个毛衣子不仅能够迷住人的眼睛,也会让人产生过敏,因此一直以来,不断有人建议更换行道树,但是专家考虑过,法国梧桐是最适合南京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而且它也是最佳的行道树,除了梧桐,还能种什么呢?


我觉得南京人是理性的,上次我听一个网友说,南京人对于梧桐树还是有感情的,尽管它有那么多毛毛,但它为我们遮灰挡尘,为绿化我们的城市环境做出了许多贡献,两者权衡,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反对砍树,我们热爱梧桐,南京人的朴实、厚道和理智再一次突现出来,这也是我心里所想的。 然而南京的梧桐树确实被砍过,那是因为要拓宽道路,那是无知的人所为,这让我想起了某个省在建设国道时,有一棵百年老树恰巧在规划的红线之中,是改道还是砍树?围绕这个问题曾有过不小的争议,最后有关部门决定改道,虽然增加了建设的成本,但保护了古木,令人拍手叫快。


南京的砍树事件伤透了市民的心,有的市民甚至指责当事人砍树不如拆房,房子能建,而树被砍了,那该需要多少年才能茁壮成长啊!砍树之人算什么英雄?其实说到底还是人的思想观念问题。 在梧桐树的绿荫下来往的电车也是我喜欢的南京的电车多以通道车为主,它起动没有声音,开起来没有污染,又能节约能源,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够它的时候,居然说取消就取消了。 我不会忘记记忆中的电车,翘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努力的争脱“轨道”,想与梧桐树的枝叶来个亲密的接触,不会忘记驾驶员下车拉辫子的动作,我觉得电车与南京的梧桐和民国建筑最谐调了,说电车过时了吗?还是不美观?否!在欧洲、在大连的街道上依然保留着有轨电车,我觉得很漂亮,那可是街上一道古朴的风景。 我一直认为南京的电车取消太可惜了,我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电车能再次行驶在我们的街道上,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号:建议24380号
建议主题:南京有轨电车纯属钓鱼工程
建议类别:时政类
建议人: 大陆风.blog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2012-08-01 14:43:01
内容:南京有轨电车纯属钓鱼工程

朱大碌


报载南京要修建两条有轨电车线,一条在东郊麒麟科技园,一条在南郊河西新城。两条线路都不足10公里(9.1公里、7.65公里),前者投资25亿,后者投资17.7亿。

这两条线如果自营自建自负盈亏,可以肯定无人问津,因为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比例。
之所以这两条线鼓噪着要上马,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都“没有经营者”(报载这两个项目都还没有经营者,也没有客流、票价等测算)。
也就是说在没头没尾,没有经营者的前提下,这样的项目才能上马;一旦有头有尾,有负责的经营者,这项目只有“见光死”。

这样一个“己所不欲,欲施于人”的项目,显然是一个利益集团推动的“钓鱼”项目。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只想吃唐僧肉,借此从国家的口袋里捞一把,哪管今后运营、返本之类烂摊子如何收场。

这样的钓鱼工程如果上马,可以肯定不会有像样的论证会,不会有多方案比选,不会有第三方专家公正发言,一定是利益集团自拉自唱。科学发展,市场规律,统统得靠边站。


按照正常程序,一个项目上马需要有多方案的比较。
如果以无轨电车、地铁延长线、有轨电车三个方案来比选,有轨电车必败无疑。


造价昂贵的有轨电车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新技术,不过是换换包装,新瓶装旧酒而已。

真正技术上有突破的是无轨电车。新型无轨电车装有灵巧辫子(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1-10-8/842629.aspx),可以脱线行驶,变道超车,线网可以使用交流电,对社会开放,功能强大造价低廉(50万/公里)。

造一条高价有轨电车的钱,足以实现全市“道路电气化,公交电动化”,创新创建一个举世无双的新型电车名城,为老百姓打造出一个真正生态的绿色城市(远离PM2.5)。

二者的投资效益,可谓天壤之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2012-11-14 10:06:59 浏览:55 回复:0 只看楼主





  无论是大辫子的无轨电车,还是可容纳140人的铰接式公交车,都在很多南京人的记忆中,留下或浓或淡的一笔。近日西祠胡同上一组南京公交车老照片,勾起许多人的回忆。你还记得,那些年乘过的公交车,以及在公交车上发生的故事吗?



  无轨电车因为“大辫子”退役

  西祠网友“simcity4”发的这组照片,来自1995年编制的《南京公用事业志》,包括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使用较多的几种公交车类型,有无轨电车、铰接式公交车、中巴车等。

  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在南京街头出现的无轨电车,蓝白相间,圆头圆脑,因为车顶上有两根电线,被大家称为“大辫子”。

  原南京公交总公司机务处的蒋科长说,无轨电车服务的时间相对较长,上世纪90年代无轨电车的线路有31路、32路、33路和35路。“上世纪60年代出现,一直到1995年电改汽的时候,‘大辫子’才被整体换掉。”

  无轨电车“退出江湖”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两根“大辫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交通开始拥堵,电车一旦抛锚很容易造成路堵,加上沿途的线网使得道路景观杂乱,后被无人售票车代替。”

  南京市客管处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年1月,电车32路、31路停驶,至此,运营36年的无轨电车成为历史。时隔多年又看到“大辫子”的照片,网友在留言中使用最多的词是“怀念”。








  上世纪80年代的无轨电车



  

  小孩最爱站在“大通道”转盘处

  与无轨电车“年龄相仿”的,是铰接式公交车。因为前后两节车厢可容纳140人左右,被乘客们称为“大通道”。“想念‘大通道’,装的人那叫多啊!”一位网友感叹道。

  16路公交驾驶员宋健,1983年参加工作时,开的第一辆公交车就是“大通道”,“那时候,很多小孩喜欢坐在中间。”“帅哥的妈妈mv”回忆说:“小时候坐大通道,就喜欢站转盘那边,一拐弯就转,可好玩了。”

  从1959年第一辆铰接车投入运营,到1998年南京市区淘汰所有铰接式公交车。与“大辫子”的结局相同,“大通道”也被无人售票车所取代。南京也成为继广州、贵阳之后全国第三个实现公交无人售票的省会城市。

  蒋科长记得很清楚,1995年南京首辆无人售票车上岗。车身两侧印有“无人售票车”5个醒目的红字,前门为单通道门,后门为双通道门,车内还有电脑报站器等服务设施,“最先走的是9路”。

  1995年还出现了双层公交车,最先开通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线路,后来开通了“特1线”,也就是100路。但双层大巴因为不适应主城区的道路,日渐隐退。

  现在的车

  开起来轻松 坐着也舒服

  老照片勾起过往回忆。网友“老鞋新路”说,“那时车少人多,高峰时挤得关不了门,几乎每个大站,驾驶员或售票员都下来用力往里推人。”宋健证实了网友的说法,“那时我经常下车,把乘客往里推推,不然关不了车门。有时小孩是被大人从车窗塞进来的。”

  当年,一些乘客因为固定乘坐某辆公交车,时间长了便和驾驶员熟络起来。“前段时间一位老乘客还给我送过鸡蛋。”宋健告诉记者,一位乘客因为坐惯了他的车,两人成了朋友,每次都在发车站等着他来。如今,也有经常坐车的学生,上车时和宋健点头微笑。

  路况越来越好,车子越来越多,近30年的工作经历,宋健开过不下十种公交车。说起公交车的演变,宋健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的车开起来轻松,坐着也舒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2-11-2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发表于 2012-11-2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11-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 的 。
发表于 2012-11-2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姜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姜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姜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5 20:39 , Processed in 0.3143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