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1|回复: 7

[文档] 【杭州日报·城纪】闲话将军路/将军路逸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曹晓波
先有将军署,后有将军路
先有将军署。
清顺治五年(1648)杭州建旗营,有了“镇浙将军署”,此署原址就在如今元华商厦和中国人民银行大楼那一块。当时,还没有将军路,路南路北两地块连在一起。
将军署衙门的地盘相当大,从一张光绪十八年(1892)的“浙江省城图”看,将军署南至旗营城墙(现开元路),北近迎紫路(现解放街),东临延龄门大街(现延安路),西靠府城墙(现南山路),占地120余亩。
衙门坐北朝南,有东西辕门。据清时贵族后裔张廷栋回忆,辕门外的两支旗杆,有一人抱粗,长方形的红旗足有十多床被面大,上书镇浙将军的全部官衔与封爵。
后有将军路。
据1913年9月30日《申报》报道,袁世凯封了浙江都督朱瑞一个“兴武将军”爵位,令朱瑞都督全省军务。朱瑞将旗营将军署翻建一新后迁入,改名“兴武将军署”。此后,“将军”以胜利者的新意,入了路名。
将军署兵变 慈幼路扶孤
辛亥革命后,杭州将旧旗营规划成新市场,大搞城市建设,有了四条簇新大道:南北向的延龄路、湖滨路,东西向的迎紫路(现解放街)、平海路。到了1914年6月,此区域内的次宽道路,兴武路(现开元路)、泗水路、仁和路、花市路(现邮电路)、学士路、法院路等也一一动工。当时《申报》描述如下:“三年(1914)之夏,旗营马路新辟,屋宇未成……,四年新春,剧场旅馆,饮食照相……栉比鳞次。至四年之冬,形势忽变,自闻肇和兵舰之炮声,将军府为捍卫计,变新市场为警备区域。”
“肇和兵舰之炮声”指的是陈其美与蒋介石等在上海“讨袁”起事。当年的革命好汉朱瑞,却以京城的袁大总统为瞻,不问是前进还是倒退,一味维护。他杀王金发,抓蒋介石,有人就和他玩命了。1916年4月11日晚上,曾经的革命同志童保暄率民军攻入兴武将军署,兵士反水,朱瑞败逃。此后的将军路,这杭州乃至全省权力的所在,更似唐时的玄武门,明时的紫禁城,政权更替,起伏跌宕。
当时的将军路,东连延龄路,西接涌金路,除了北面的兴武将军署,路南依次是孤儿院、第四军医院、宪兵司令部,虽只是一条窄窄的小路,却包罗了统治、救护、抓捕、关押、扶孤,也算是绝配。
1925年的杭州地图上,此路已向东延伸到浣纱河,明确标了“将军路”。但是在1930年的地图上,以延龄路为界,西边为“将军路”,东段却改称“慈幼路”。慈幼路一名也颇有渊源,据南宋《梦粱录》载,此地有“慈幼局”,收养“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被弃贫儿。将军路,除了政治的明枪暗斗,也不乏普世的恤贫扶孤。
“去,晚上到将军路看热闹去”
上世纪50年代的将军路,再一次成为新杭州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1955年,在将军路北建造杭州市政府。1950年后,杭州一度有过大的建设规划,设计多采用了翘顶式屋脊等民族风格,以及木地板等内饰。譬如省府的一号楼、将军路南的省人民大会堂(该会堂后来翻建时改为平顶)。杭州市府也是如此设计,此时,恰遇中央下令反对铺张,各地要降低建筑造价,于是设计更改,市府楼从简,成了三层砖木结构,水泥楼面,平瓦屋顶。
1956年夏天,大楼完工,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即市府)从圣塘路迁到此地。
将军路的市府楼确实简洁得如同工房,但大门很有气势。1957年春,周恩来总理在路南的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做报告,从照片上看,当周恩来走进会场时,其背后就是将军路市府的高高门墙:三个券廊式的门洞,中间是主门,左右是副门。当时的人民大会堂临将军路一面没有围墙,只是一排新种下不高的灌木和铁蒺藜,与市府之间有一通道连接。
将军路一度曾改名为“人民路”,这是“文革”时的事。有意思的是,“人民路”似乎只停留于纸上,在市民的口中,多数仍说“将军路”。这不是文化使然,而是习惯。
在那个缺少文化与娱乐的日子里,杭州人往往会说:“去,晚上到将军路看热闹去。”什么热闹?大字报,大辩论。
此时的将军路,已少了要人之地特有的静谧。那时,大会堂一侧的灌木蔚然成林;而路北的高墙,最是“看热闹”的去处:层层叠叠的大字报,肆意奔放的文字,不断覆盖不断更新,有那个年代的激情,也有那个年代的荒唐。常常还有声嘶力竭的辩论、突起的两派对峙,或是旗子漫舞的集会、雪片似的传单。在那个风云变幻的运动中,将军路,似乎成了民众的“晴雨表”。
泗水坊、洽丰里、人民大会堂的冰块
在这条以政治为“主色调”的路上,还有两个灰扑扑的民居群:泗水坊与洽丰里。
泗水坊,在将军路东头,上世纪30年代建造。南宋时此地属“施水坊”,因此得名。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日军“慰安所”,
尽管慰安妇中也有日本人,但这是国人的奇耻大辱。泗水坊后来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住房,多年前笔者有一个同学在此居住,灰木住房,狭窄低矮,有日式移门,街面要比屋里地面高。如今泗水坊的居民已近搬迁一空,据说,一个抗日纪念馆将在此筹建。
洽丰里在将军路西头,青砖青瓦,六幢楼,三条弄,弄口朝了柳营路,当时人称“洋房”。网友柳儿说,五十多年前,她的生活是洽丰里到北山幼儿园的两点一线。我一听就说,你父母不是一般的市民。她说父亲是部队南下到杭州的,先是分配住在北山街,后又搬到了洽丰里。
比泗水坊早十年建造的洽丰里,是石库门建筑,独门独户,但楼上每家多用木板间隔,早年的居住者多为白领。50年代初做了集体宿舍,一个墙门住好几户,每户之间板壁间隔,说话也就没了私密,好在那时候没有“隐私”一说,掖藏反倒是不正常的祸柄。写此文时笔者去了一趟洽丰里,楼房长期失修显得破旧,朝将军路一面是洽丰里三弄,2号住一对50岁左右的沈姓夫妇,他们说,这楼以前住了不少老公安,都是大会堂正门对面小洋楼里公安厅×处的,早已搬走了。
曾在将军路西头拐角处居住的蒋嫂,滋润、爽朗,回忆却略显涩滞。她说的也是儿时,全家八口的生活靠父亲一人工资。让她印象最深的事,是炎炎夏日里人民大会堂的冰块。
那时候人民大会堂利用冷气设备制作冰块,每天下午两三点对外供应。幼小的她总是拎两只桶,在将军路墙边的口子下接冰水,给父亲冰啤酒或者西瓜。她还记得,出冰水口不大,两指宽,贴近地面,她拿一只杯子,在炎热中半杯半杯地接,装满两桶要半个小时。蒋嫂说的冰水口,在将军路接近柳营路的角落。
让幼时蒋嫂最高兴的事情,是制冰工架起溜子,从车间往人行道上出冰块,1米长,60厘米宽,40厘米厚,两人合力用铁钳子夹到车上。不时有破碎的冰块掉落,孩子们呼喊向前,抢到手塞进嘴里,立马有了一身凉意。那些最最炎热的夏日,能享受整块冰块的人家,往往就是死人,但也要活人去打购买的报告,居民区盖章。
1995年的11月,新市府大楼在武林门建成,将军路向商贸、旅游“华丽转身”——这是句现成的套话。一度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同时消失,和建造时一样,来也无声,去也无息,没留下丝毫的文字,像一个谜。
如今的将军路,东起浣纱路,西至南山路,近600米长,拓宽到了9米。老市府的地块现在依次是元华大厦、电信大楼和广宇·元华公寓;老人民大会堂的地块有银行大楼、湖滨公寓。将军路,依了西湖的风水,仍然不失绿树扶疏,鸟鸣啁啾。

将军路逸闻
文/陈东渭

小时候我天天要走过一座小桥,叫延龄桥,它是用几条小木条钉起来的,时间一久,木板烂掉,于是剩下一个支离破碎的桥身,横卧在浣纱河上。桥的北面,就是延龄路,即今天的延安路。
这就说到了“旗下营”。延龄路是旗下营的一根主轴,南起延龄桥,北止龙翔桥,过了延龄桥,也就直入旗下营的地界。我认识这条路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那个时候,穿黄马褂的八旗弟子早已销声匿迹,留下来的旗人也大多改了汉姓,散到各处,除了在聚丰园门口还能看到“满汉筵席”几个大字以外,几乎已没有清朝的痕迹。
在延龄桥的另一头是营门口(注),有一条营门口直街,是条黄泥石子路,经雨水冲刷,日子久了,黄泥流失了,一块块尖尖的石子裸露在上面,只有过了延龄桥才看到用沥青铺起来的延龄路。桥的左边,就是饮马井巷口,住着一个大有来历的人,此人就是上海流氓三巨头之一的张啸林。张啸林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小洋房,面积不大,也不豪华,一个小小的天井,没有什么花园铺设,比起西泠桥畔杜月笙的杜庄显然逊色。据说张啸林原来是杭州的一个小混混,赌输了钱还不出债,逃到上海去了。等在上海发了迹,回杭州造起这间小洋房,他之所以不敢张扬,大概怕杭州人耻笑他那段不光彩的历史。这所洋房在杭州解放后成为杭州市公安局的公安医院。
过了延龄桥,没多远就是将军路,路的南北各有一座大房子,据说原来都是清将军署的范围。路北的一所大院子,杭州人依然称之为“将军衙门”,杭州沦陷时曾做汪伪“浙江大学”,抗战胜利后是“浙江训练团”驻地。路南也是一座让人触目惊心的大房子,上面直书“浙江省保安处”。门口站着三个荷枪实弹的岗哨,威风凛凛,没人敢去靠近。这间大屋北面是将军路,南面是开元路,后面是柳营路,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全给他们圈了进去。可是到了杭州沦陷,里面的房屋被拆得剩下一个空壳。解放以后这里盖起了人民大会堂。
与保安处相对,还有一幢洋房,四四方方,气派很大,终日铁门紧闭,据说这里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三毛一戴”之一的毛万里的住宅。一踏上将军路,一边是具有生杀予夺权威的保安处,一边是秘密捕杀共产党人的特务头子,走到这里有点毛骨悚然。穿黄马褂的旗兵走了,不穿黄马褂的杀人者来了,难道这条路真有这样的命运?
说起浙江省保安处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保安处侦破了一桩杭州最大的贩毒案。此案的主犯是在平海路上开了家“沧洲旅馆”的老板。此人也是一个黑道人物,在“旗下”一带,四面八方兜得转,走得通,可偏巧碰上了当时的保安处长俞济时,据说是蒋介石的外甥,威震八方。案子落到他的手里,其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字:杀!军法从事,毫无还价。
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旅馆老板也是神通广大,自有哪些喽啰们替他想办法。就在老板拖去松木场执行枪决时,这边早有人为他准备好一口棺材,这口棺材表面看来毫无异样,但它的底部抽掉了半块底板,留下一方可以透气的方孔;而那边,也早已用金钱买通了执行死刑的枪手,要命的子弹从老板的头边擦过,他一听枪响赶紧躺下装死,其实是毫发未损。接下来还有验尸官一关,验尸官装模作样检查一番,其实也是“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检查完毕,叫“死者”家属赶快把“尸体”装进棺材拉去埋掉。
这件事看来做得天衣无缝,旅馆老板躺在棺材里呼吸着外面空气,暗自庆幸逃过一劫。殊不知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去检举立功了。俞济时接到举报,气得非同小可,立即派人去检查那口棺材,于是秘密揭穿,接下去,旅馆老板免不了再吃一粒子弹,这一回,连同行刑者验尸者也跟着他魂归西天。当时,这一场富有戏剧性的闹剧在杭州城里闹得沸沸扬扬,人人拍手称快,俞济时也威名更振。后来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有句云:“延龄路上不延龄”,说的就是这件事。时间过去了八十年,这种事已是过眼云烟,早已淡忘,今天写下来也算给延安路留个“历史档案”吧。

注:
营门口——
清时,杭州的旗营有五座城门,正门“延龄门”,现在延安路与开元路十字口的西南侧。延龄门外有吊桥,早落晚起。后来旗营被拆,吊桥改成木桥,桥下流水依旧。
延龄门内是“将军署”,延龄门外偏东几十米处有一条南北向的“营门口直街”,跨浣纱河也架木桥一座。这里曾经是旗人购物所在,地势开阔,店家众多,称“营门口”。营门口直街不长,约百余米,营门口直街与涌金门直街相接一段,也叫“闹市口”。
拓建西湖大道,涌金门直街并入;营门口直街也并入了延安南路。“营门口”、“闹市口”,随之消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2-9-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军路在哪里?
发表于 2012-9-9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的将军路在开元路附近……
发表于 2012-9-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行卡丢了,去将军路1号补办。。。
发表于 2012-9-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图片颠倒的,我看了好累
发表于 2012-9-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太文绉绉了~其实我喜欢粗狂的风格~!

发表于 2012-9-1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1990年代末还叫人民路的,后来区划调整后重名,改回将军路。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睫毛 发表于 2012-9-9 21:35
楼主真是太文绉绉了~其实我喜欢粗狂的风格~!

这个是我转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4-11-17 19:36 , Processed in 0.1967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