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尐黎芓 于 2012-7-7 14:34 编辑
今日早上刚下班,趁着太阳还没有到了完全毒辣的份上,在龙翔边上吃了碗拌面,路过后面的思鑫坊,瞅见一位美眉在那拍照,所以我就特意的探访了一下 这是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现在被保护起来了,而外面仍然开了很多店铺。里面的巷子里现在还有人住着,也有小吃。而且,蛮廉价了。
一、历史演变
思鑫坊所处的位置从隋开始就位于城市中。杭州城垣最早修筑于隋,据史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始迁城于凤凰山。杨素筑之。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其城垣在北部平原者,北抵钱唐门而止。”
“吴越城垣承唐之旧,而内有子城,外再包以罗城,城凡三重,皆所以重根本之地也。”
“南宋城垣,有内有外。内城者,皇帝所居之皇城也。”
元代禁天下修城,以示统一,杭州城墙与城门逐渐被夷平。
“明代城垣,仍张士诚之旧,而周围减其六之一。”
“清代城垣,仍明之旧。”清代杭州城墙一直沿袭明城墙,其范围一直未有大的变化。城市布局的最大变化是城中筑城,据《元明清名城杭州》:“顺治五年,清廷以礼、工二部议,择定杭州城西隅,圈筑驻防兵营。其地当杭州中城西部。西倚旧城,濒湖为堑。南自涌金闸而东,沿河越曲阜桥,跨清湖河军将桥。东包俞家园,折而北,截积善坊巷、东平巷、寿安坊巷、崔佳巷、铁线巷、里仁坊巷之西端,复折东三十余步。又北截蝙蝠巷、睦亲坊、宝树巷。更北沿高地上,至结缚桥,折而西,跨河绕井字楼,直西至米仓巷风波桥,复西北沿浣沙溪西岸至小车桥。南折西抵钱塘门而止。环九里有奇。为五门,南曰延龄,凭涌金河;东之南曰迎紫,临花市巷;东之北曰平海,临弼教坊;东北曰拱宸,临浣沙东河;西北曰承乾,濒浣沙西河。” |
思鑫坊位于驻防营内的镶黄旗坊福昌巷。
“民国之初,首先拆卸旗下营”,“所有营房,大部拆毁,建筑马路,改造民商店,名之曰新市场。”随后杭州城墙和城门先后拆除。
新市场即商业新区,也就是现在湖滨地区的雏形,从《浙江省会旧满营未标卖地图》可以看出,湖滨地区基本的道路网已形成。
思鑫坊、萱寿里、承德里这几个街坊民国初相继建成,形成了现有的格局。
|
一、建筑特色
思鑫坊建于民国初期,建筑风格主要以石库门建筑为主,石库门建筑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当时太平军东征,上海老城内的居民和江浙难民大批涌入租界,一种脱胎于传统四合院但占地面积较小、专供人租住的二层楼房应运而生,成为石库门的雏形。经过不断完善,这种建筑发展为由天井、客堂、厢房、灶披间、亭子间和晒台等组成的功能齐全的石库门住宅;每户入口有一石门框,黑漆大门上一对铜门环;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建筑色彩以古朴的青砖、黑瓦为主色调,建筑布局采用联排式,数幢或数十幢为一排列,构成分弄,又以数条分弄组成大弄。 |
石库门建筑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前期,江南民居建筑风格时期;中期,中西合壁民俗建筑风格时期;后期,民俗化的几何体块建筑风格时期。从房管局调查资料记载,思鑫坊历史街区内的石库门建筑建于民国初期(1928-1930年),属中期石库门建筑,为中西合壁民俗建筑风格时期,带有随意性的中西合璧民俗建筑风格成为主流。主要特征为石库门上有西方古典建筑的各种装饰部件:如三角形山花、半圆拱券山花、模仿巴洛克风格的曲线山花、西方古典柱式、各种变形的或不变形的或中西合璧的柱头、西方古典纹饰、石库门围墙上的西式宝瓶栏杆。
其中思鑫坊有48个居住单元,承德里有20个居住单元,宣寿里有8个居住单元。每个居住单元为一户,二层半,单开间,主要
| |
由前天井、客堂、灶披间、厢房、亭子间、晒台组成。石库门和天井是石库门里弄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空间元素和视觉元素。前天井的基本功能是改善室内的通风与采光,并提供住宅内部的露天活动场所,同时也使弄堂的公共室外空间与住宅的内部空间之间有一个过渡。它虽然很狭小,对于门外弄堂的公共空间来说又显得开敞、“公共”得多。它面积不大,却巧妙地达到了空间循序渐进的效果。同时还保持着正当中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厢房,这种住宅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
思鑫坊近代民居保护区由思鑫坊、承德里、宣寿里三个街坊和7幢独立式洋房组成,街区总体格局完整,建筑中西融合,巧妙自然,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杭州近代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杭州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 |
[url=]二、街巷特色[/url] 弄堂拥有不同层次的空间序列,即从“总弄—支弄—入户”这样一种空间组织方式。总弄,对弄外的城市街道来说是内部空间,但对于弄内居民来说又是外部公共活动空间。这里是全弄的交通要道,也是全弄居民的公共交往之处,小孩在这里嬉戏玩耍,老年人在休息、聊天,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社区中心。
思鑫坊石库门建筑前围墙高3.5米,弄堂宽约3.2米,形成了较宜人的空间尺度。一个个石库门单元有序的重复,形成了一种秩序感,随着弄堂的延伸,产生了强烈的透视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