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0|回复: 12

[转帖] 对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困境的思考源 [中国汽车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困境的思考

编辑:胡艳阳  来源:中国汽车报 时间:2011/9/1 07:36 相关标签:新能源公交车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并不十分明确。我想结合我国发展新能源公交车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据统计,我国城市公交汽车的总量约45万辆,全国38个中心城市公交车的交通分担率为2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超过30%,它们是城市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我认为,目前新能源公交车的三大类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存在各自的问题,不宜大规模推广。


       ■ 混合动力公交车:
       关键在多节油、降成本


        混合动力客车是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主要示范车辆,至2012年计划投入示范的数量将达1.7万多辆,目前完成情况离此目标相差较大。


        混合动力客车的优点是较传统公交车节油,相应的排放也少。其节能减排的主要原理是:频繁加减速可以回收减速制动过程的能量,遇红灯停车时(停车时间约占总运行时间20%~30%)关闭发动机,交通堵车情况下使用纯电驱动,借助电机助力可以采用较小排量发动机或者专用发动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混合动力客车上多装了电池、电机等部件,整备质量增加不少,新增消耗抵消了部分节省下的燃料。

        目前投入示范运行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只有小部分可以实现20%以上实际节油率,大部分只能达到10%左右,有些差的甚至没有节油效果。究其原因,是技术粗糙。此外,不少混合动力客车减速制动时能量回收水平比较低,这一块的成本却要增加30万元左右。因此,评价混合动力公交车是否值得推广,需要衡量增加的成本能得到多大的环保与节能效果。


        我们先算一下经济账。一辆12米长的柴油城市公交车的百公里油耗是40升燃油,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后节油25%,每百公里节省10升,10万公里就能累计节省1万升,按现在的油价约节省燃油费7万元。如果不考虑可能给予的环保补贴,也不考虑更换电池的额外费用,增加的30万元成本需要通过累计行驶约40万公里的节油抵消。如果节油率只有12%,需要80万公里抵消。而12%的节油率完全可以应用其他较低成本的节油技术实现。


        我认为,如果要成功推广混合动力公交车必须下功夫提高节油率、降低成本,即实际运行(不是试验场)节油20%以上,成本增加不超过15万元。达到这样指标,车辆可靠性满足要求,就具备推广的条件,目前还有较大距离。


        ■  纯电动公交车:应控制示范规模


        纯电动公交车也是25个示范城市的主要示范车辆类型,至2012年计划投入示范的数量为500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具有零排放、运行噪声低的优点,是理想的城市公交车类型。世界上许多国家现在之所以不敢贸然推广,有两大问题。


        一是安全性问题。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虽已有很大进步,但其不安全事故的概率仍然高于镍氢电池,国外汽车企业对锂离子电池汽车的推出十分谨慎。我认为,精心设计、精心制造与精心管理的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可控的,但是,我国多数企业尚没有能力做到“三个精心”,甚至做得很差。我国锂电池汽车在试验、充电、使用与维修过程都发生过燃烧事故,频度不低。纯电动公交车承担运送大量乘客任务并主要行驶在城市中心区,安全风险很高。因此,在我国推广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不宜过急,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二是经济性问题。一辆12米长的纯电动公交车,大约配装250kWh容量的电池,其理论续驶里程约250公里,实际续驶里程约200公里,可以满足一天运行需要。其电池的价格100多万元,车辆总价150万元以上。如果采用换电方式,还要准备另外一套电池,再加上换电站的建设费、运行成本、电池维护费,纯电动公交车的综合成本是柴油公交车4~5倍。

        这还没有计算人工成本据我了解,北京电动公交车示范有一套极为严格的安全监控管理,在车辆制造、充换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上投入许多资金与人力,成本巨大。


        我们应该控制纯电动公交车的示范规模,更不要急于大规模推广。


        ■  燃料电池公交车:重点在研发


        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很高,离产业化较远。


        氢能可能在未来的汽车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必须保持对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结合小规模的示范运行考核与验证研发成果,推动产业链的建立,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示范规模。目前的重点仍在研发工作上,尤其是突破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少数城市试用工业副产氢开展小规模的示范运行。



欢迎转载中国专用汽车网(专汽之都)文章, 请注明出处(本文网址:http://zyqc.cc/Article/Detail/6078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低碳交通 江苏要推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

2011-2-26 10:48:41 | 作者:国内产业动态_中国机械设备网


正文背景色:








  将节油驾驶纳入驾校培训必修课;严格禁止高耗油量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近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围绕一个“车”字细做节能减排文章目前已取得实效,今年还将在全省推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


  2月23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城乡科范科长告诉记者,目前,江苏真正称为新能源的公交只有67辆,其中苏州58辆、扬州6辆油电混合公交车、南京3辆纯电动公交车,而今年江苏要推的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只能说是广义上的,包括天然气能源。


  不过,范科长坦言,推广新能源汽车虽然是国家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还只是倡议,要等“十二五”规划细则出来,对后期投入资金有了明确说法以后,才能加大推进力度,“新能源车投资比较大,维护成本高,加上技术上还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因此,推广起来难度不小。”南京市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同样认为,新能源公交车好是好,可购置费用比较高,一辆电动公交车购置费用就高达数百万元,使用5年还得更换电池,这又得投入数十万元,甚至比买一辆柴油空调车还贵,节能减排但不省钱,这就是最大的瓶颈。


  而今年江苏要推的30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中真正的新能源车比例占多少,南京又占多少?昨天,相关部门均强调还没有细的计划出台。不过,范科长透露,南京真在争取进入“十城千辆”的计划。所谓“十城千辆”,就是全国10座城市每座城市要发展1000辆新能源车。目前仅苏州和南通进入该计划。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发表于 2011-9-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子什么时候最费油?当然是起步的时候,什么车最费油?当然是公交车..什么让公交车经常起步?当然是人行横道...没办法,为了人类所谓的文明,神马资源和神马环境都是浮云...人类就是地球的寄生虫,百害而无一益~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青奥”召唤“绿色公交”
2011年08月31日 13:59


来源:上海汽车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绿色青奥”召唤“绿色公交”


上汽申沃八款新能源环保客车亮相南京


本报讯 全方位支持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为“绿色青奥”提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及一流的服务保障,8月18日,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在南京紫金山庄举行以“绿色青奥、绿动未来”为主题的上汽申沃新能源环保客车展示会,纯电动、混合动力等8款新能源环保客车首次在南京集体亮相。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副市长罗群,上海汽车副总裁肖国普等出席展示会。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在南京举行。这是我国承办的又一国际性综合体育盛会。“绿色青奥、活力青奥、人文青奥”已成为南京青奥会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南京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公交”的发展理念。今年是南京市“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全面启动之年,创建一流的绿色、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公交线路的高效运能,已成为南京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季建业、罗群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并试坐了新能源客车,仔细了解新能源客车的各项技术性能,希望上汽申沃抓住机遇,以青奥会为契机,努力为南京创建一流绿色公交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


肖国普在致辞时表示,上汽申沃将以此为契机,紧紧依托南京市各级政府给予的支持,全力为青奥会提供清洁、环保的城市客车,不断提升公交技术装备的能级,让广大的南京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向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运动员和各国嘉宾展示南京的城市魅力。


上汽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甘平、郭吕敏,上汽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频,申沃公司总经理张立春、党委书记陆阳等参加了展示会。


图为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前中)听取上海汽车副总裁肖国普介绍上汽申沃新能源环保客车。


(记者 胡静华 通讯员 周盛楠)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 南京将更新百辆“油电公交车” 记者试乘:棒!

来源:现代快报发布时间:2011-8-15 7:28:36点击数: 164我要评论(1)转发到微博




摘要:这种新能源公交车最大的特点是安全环保,每辆车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7吨。据悉,南京要上100多辆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这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为此补贴了7500万元。


底盘低,无台阶,上车更方便

  南京近期将更新100多辆油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这种公交车到底长啥样?昨天,快报记者随同南京公交企业的负责人探访了新能源公交车,这是苏州公交新订购的宇通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恰好途经南京,公交司机试驾后啧啧称赞:这车确实很先进。
  司机:动力强,驾乘舒适
  在中北红山路停车场,记者和雅高巴士相关负责人一起乘上了这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上车时首先感觉到比上普通公交车轻松,原来,这辆车底盘比较低,上车处没有台阶,而一般公交车都有一个台阶,这对于老人、残疾人来说,上车就特别方便,前门入口处也比较宽敞。车身长12米,车内空间也更大。
  一名老公交司机试驾了一下这辆车。起步很平稳,没有冲击的感觉,提速很快,打方向也更轻松。这名老司机不由得发出啧啧赞叹:“操作舒适,不需要换挡、踩离合等动作,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起步时是电机驱动,动力性非常好,而且开起来很安静,发动机也不会冒黑烟。”
  厂家:一年省6000多升油
  宇通客车新能源产品部的工程师宋光辉向记者介绍了该车的特点,这种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取消了锂电池,只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器,充放电次数高达50万次以上,寿命可达8年,不像电池用不了3年就得更换,也避免了纯电动车每次充足电跑不了多远的尴尬。超级电容大电流的吞吐能力是锂离子电池的数倍,而且安全可靠,无锂电池着火、漏液的隐患。
  据悉,该车可实现故障诊断智能化,同时厂家也能对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实时远程监控。20公里/小时以下的低速、等红灯等工况下,发动机会自动停机,不仅省油,还能减少尾气排放,在功率需求增大时,发动机可瞬时启动。宋光辉表示,这种新能源公交车节油达32%,一年下来一辆公交车就能节油6000多升。
  这种公交车没有变速箱,属于自动挡。然而,宋光辉介绍,这不是简单的自动挡,因为普通自动挡车子都费油,因为自动挡的车子其实都有变速箱,而这种车是无级变速,用上了动车的技术,利用电机直接变速,乘坐起来很舒适。
  这种新能源公交车最大的特点是安全环保,每辆车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7吨。当然,好车不便宜,这批苏州采购的公交车每辆售价96万元。据悉,南京要上100多辆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这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为此补贴了7500万元。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青奥会前要推绿色公交

[url=]来源:现代快报[/url] [url=]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11-08-06[/url]


    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获悉,南京将在2014年前力推绿色公交,减少公交黑尾巴的现象。相关部门表示,计划在2014年青奥会前淘汰国Ⅱ排放标准的公交车,还计划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首批更换100多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


  
  据介绍,南京市城建集团日前已经制定了一个绿色公交的方案上报市政府,该方案提出,在2014年青奥会前淘汰国Ⅱ排放标准的公交车,50%公交车要达国Ⅳ排放标准,50%公交车要用新能源,包括纯电动公交车和油气混合动力公交车。不过,由于涉及需要10多亿元资金投入,目前政府还未批准实施,只要求做专题研究。与此同时,环保部门牵头,省政府已经拨给南京7500万元用于淘汰尾气不达标的公交车,换成油电混合燃料公交车,目前这种新能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不仅尾气排放可达国Ⅳ标准,而且节油在20%以上,对公交企业也比较有吸引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制定的初步方案是集中招标采购,更换100多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车价约90万元,每辆车政府补贴65万元,其余由公交企业承担,这些车可以用来装备3条公交线路,具体办法还在制定中。






下一篇:北京:暴力垄断客运线“车霸”落网


上一篇嘉兴今年底城乡公交将达1247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增程式电动客车是过渡到纯电动最佳车种

[url=]来源:机电商报[/url] [url=]作者:谭思敏   发布时间:11-08-06[/url]


    不久前,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都在示范运营的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都有各自的弊端,而增程式电动车是解决目前电池容量不够的一个有效办法,非常符合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据了解,安凯研发的第一代增程式电动车搭载2.8升排量的瑞风商务车发动机,节油率可达50%以上;目前正在研发第二代产品,追求性能的进一步优化。



    在这一点上,熊良平的观点与中国科学院杨裕生院士不谋而合。7月3-5日,在“第三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杨裕生总结了中国电动汽车过去10年的发展,并对未来作了展望。其中提到的有关新能源公交车的一些观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纯电动公交车近期不宜放量



    纯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奋斗目标。它不仅真正节油,而且结构也很简单,没有油路、水路、气路,车身只需要经过一般性加工就可以。同时,我国还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大力发展纯电动公交车。



    杨裕生表示,纯电动公交车目前只适合少量演示。“纯电动轿车的行驶里程能够达到80公里,就能满足我国城市大多数用户的要求。纯电动公交车应该另当别论。因为公交车一般每日需行200~300公里,而在目前的电池比能量下,合理的设计里程仅约150公里。”



    电池性价比的提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推广纯电动公交车长期离不开财政补贴,而且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大量圈地搞充电站、换电站,费钱多且效率低;电池与车辆不能齐寿,后续电池的补贴难解决;电池量大,散热困难,安全问题解决难度加重。



    混合动力公交车并不理想



    近几年,混合动力公交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北京批量购买福田混合动力公交车到其他多个城市的效仿试用,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主力推手,也是重点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的车型。



    尽管如此,杨裕生并没有对混合动力公交车作出太高的评价。他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的比较多的还是中度混合动力公交车,节油效果并不显著。” 2010年在杭州举办了一次“新能源公交客车精英赛”,有5家客车企业研发生产的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参赛,都是12米的基准车型,采用手动式变速器,最后得出结论,平均节油率只有14.63%。杨裕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应该按照实际的节油率进行补贴,而不是根据电池量。



    混合动力公交车有两种动力组合,技术结构复杂,加工要求高;同时,要求使用高比功率的电池,难以绕过电池技术不成熟的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昂贵,难以走向市场。


此外,杨裕生提到,在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高涨热情中,部分企业直接采用进口零部件拼装交帐,在核心技术上毫无建树,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增程式电动车视为最佳



    增程式电动车是以电动机为主、发动机为辅工作的汽车。它传到变速箱上的动力是完全由电动机提供,故可划入纯电驱动类汽车。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不同的一点在于,它的发动机的唯一作用就是发电。有人认为它装有用油的发电机,应列入串联式类混合动力车,其实它的内燃机发电与电池供电是并联的关系,与串联式混合动力车在运行模式上是有区别的。



    杨裕生在会上总结了增程式电动车的十大优点:一是不必配太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却可以实现较高的续驶里程;二是动力电池组不会缺电和过放电,从而寿命得以延长;三是不一定用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也可以考虑,容易降低成本;四是靠着现有的技术就能实现50%以上的节油率,使用效果好;五是政府补贴的负担较轻,比其他品种的新能源车更容易适应无补贴的市场;六是夜间在停车场充电,而不需要另建充电站,比较容易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难题;七是夜间充电使用电网“谷电”,成本低且能做到电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八是不需要充电、换电的周转电池,投入较低;九是不需要大量的换电设施和人员,项目运行起来能节省很多费用;十是基本上全部继承了传统汽车的设施和成就,而且易于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增程式电动车对电池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非常适应当前电池技术未能突破瓶颈的现状。增程式电动车在行驶中,发电机会给电池充电,电池始终运行在“半充”状态与“半放”状态之间。这种运行状态下,电池内阻最小,发热量小,安全有保障,循环寿命长;同时,还可以简化电源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廉价的铅酸电池,淡化了电池生产一致性的问题。



    “增城式电动车是新一代电池投用前的最佳车种”,杨裕生表示。


发表于 2011-9-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有那么经济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无轨电车 还偏偏不去发展去发展有污染的车 WJB应该多调研国外的无轨电车
发表于 2011-9-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gjgs真的需要考虑一下
发表于 2011-9-2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老实实的发展无轨电车吧
发表于 2011-9-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杭州这么多混动公交车,这叫杭州公交公司情何以堪~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朋友说:100辆混蛋,南京中北分配40辆。。。。。。。
发表于 2011-9-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xuechunbo 发表于 2011-9-3 09:51
我的一朋友说:100辆混蛋,南京中北分配40辆。。。。。。。

100辆感觉啊没有的,不过混动少点也好。也就是一个噱头,像杭州这样疯狂买的城市还真少。。萧山余杭都跟风,还好萧山还买天然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8 03:46 , Processed in 0.7619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