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4|回复: 7

[转帖] 【重点报道】西湖·書 [附:关于西湖的考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1-7-10 12:09 编辑

【来源:钱江晚报·全民阅读周刊】2011.07.10

断桥残雪(摄于20世纪10年代)

“西湖学”

一个动听的新名词

本报记者 屠晨昕

  西湖学,顾名思义,是关于西湖文化的学问。或许连多数“老底子”杭州人都不知道,在南山路钱王祠对面,西湖博物馆旁,有一个西湖学研究院。

  作为杭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西湖学研究在2004年2月启动。杭州市专门成立了西湖学研究院和西湖学研究会,并建立西湖博物馆。西湖学研究院副院长、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告诉记者,西湖学研究“形象一点说,是为了收集西湖的‘生命信息’,破译西湖的‘遗传密码’。”  

新名词:西湖学

  杭州“老市长”苏东坡曾这般感叹:“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而世上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深入进去,就可以变成一门学问,对于西湖的种种,便是“西湖学”。

  自古以来,关于西湖的文章书籍多如牛毛。于是有人把关于“西湖学”的内容分为:神话传说、文人诗歌书籍,还有研究西湖历史人文地理的学术性著作三类。

  “当代‘西湖学’,我们的研究面比以往更广泛,不仅研究人文、历史事件与人物,而且涉及到整体自然环境,包括西湖地区的气候变化、地质状况、动植物生态圈及其与人的关系、与景观的关系等。”吴胜天说。而西湖学的综合研究,为今后杭州市在“世界遗产时代”保护、发展西湖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若细细搜索,西湖的人文、历史、人物与自然环境等,足够让“西湖学”立体起来。无论是六桥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茶韵,还是曲院荷香;无论是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湖畔仗履,还是白沙堤、文澜阁、西泠印社的历史呼唤;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花木园林;无论是佳肴、织锦,还是匾额、书画……无一不是“西湖学”的研究对象,而在当代“西湖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便是西湖文献的收藏与集结出版。

  6月23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可以预见,有关西湖的图书将在社会上持续升温,而“西湖学”这门默默做了多年的学问,或将成为杭州的一门“显学”。

新经典:《历代西湖书画集》、《西湖全书》

  从西湖申遗成功后,“西湖学”这个名词频频被人提起,关于西湖的书在书店也开始热销,比如《西湖梦寻》、《西湖边的佛国》、《西湖》(精)、《天城记忆》、《西湖百象》等。

  而“西湖学”文献中,更多透露出“西湖生命信息”的是《历代西湖书画集》和《西湖全书》。据吴胜天介绍,早在2004年,《西湖全书》就举行了首发式,当时有约100万字的《西湖通史》3册、约500万字的《西湖全书》50册、约1800万字的《西湖文献集成》30册。此后,编纂出版工作一直在不断推进,《西湖全书》增加到了84册,还新推出了《西湖研究报告》和《西湖辞典》,总字数达3100万字。

  《西湖全书》,分镜头式地将西湖的“生命密码”一一披露出来:《西湖匾额》将杭州及西湖从古到今的各种匾额收集起来,配以历史、人文、地理等背景资料和图片欣赏;《西湖书法》则根据书法的衍进脉络,细数了西湖书法的分布和艺术特质;《高僧与西湖》则涉及在西湖文化圈常住过,与西湖山水人文发生过因缘故事的高僧们……

  “《西湖全书》没有结束,后续增补书目或以申遗文本涉及的24个申报点为内容进行编撰。”吴胜天透露,还有一系列“西湖书”正由各部门紧张编纂中,包括杭州历史博物馆负责的《西湖孤山》、中国茶叶博物馆负责的《西湖名茶》、杭州名人纪念馆负责的《西湖名人》和杭州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的《西湖名碑》等。

  杭州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西湖边,陆陆续续触摸到西湖,他们也在文丛中,看到它的变迁,它的兴废,它的文化,它的传说,它的匾额,它的书法,以及与西湖有关的名人……所有这些与“西湖学”有关的内容,让“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后人,轻松勾连起与西湖的情意,也让“西湖学”成为一个动听的名词。

西湖书,书店里有了专柜

与“西湖学”凸显相对应的,杭城书店关于西湖的图书开始升温,不少书店里甚至有了专柜。

  记者在文二路上博库书城看到,一楼大堂显眼的推荐书位置上,已经开出以西湖为主题的专区,上面还专门挂出一张醒目的白色海报,上书“西湖,申遗成功,从此成为一笔世界级财富”。

  相较于图书,书店里其他有关于西湖的副产品卖得也不错,例如印有西湖风光的明信片。同样受欢迎的还有与西湖有关的音像制品,例如前不久刚出来的纪录片《西湖》。

  在解放路新华书店,有一个“人文杭州”专区。该专区管理员告诉记者,在这里最畅销的书是《西湖民间故事》。“《西湖民间故事》其实是本老书了,最早出版是1978年5月,后来重印了很多次。因为编写得特别好,老少皆宜,杭州的中小学老师经常把它作为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现在的年轻父母小时候大都看过这本书,也会给孩子买,作为乡土教育。这几天暑假开始了,《西湖民间故事》又开始抢手了。”最近热销的还有《杭州的山》和《杭州的水》,一周至少能卖两三本。另外,关于西湖的游玩攻略也是常销书。

  记者又分别走访了体育场路和河坊街的晓风书屋。据工作人员透露,山东人民出版社在去年8月出版的《西湖百象》与《天城记忆》两本书,一直颇为热销,每个店每月都能卖出10本以上。这两本书是美国传教士在清末民初拍摄的杭州西湖老照片,颇受游客们青睐。在河坊街店,《西湖民间故事》同样是常销冠军,“从我们店去年10月开店以来,卖出了105本。”

  随后,记者来到庆春路购书中心,发现这里在收银台旁放了一个大约1.2×0.8平方米的小专柜,放着《我爱杭州武林门》、《走读西湖》、《西湖百象》等,而最显眼的是《西湖全书》系列。一名30来岁的男子正捧着一本有关杭州历史的书籍看,记者问他,来看这个题材的书,是不是跟西湖申遗成功有关系?小伙子点头答道:“有点关系吧。其实一直对杭州的历史兴趣比较浓,遇到申遗成功的消息,就有这个买书的冲动了。”

  而在专柜前另一位在翻阅《西湖全书》的50来岁男士,他说,“这本书,申遗成功了要看,没成功也要看。”

   通讯员 黄微 周理瑶

本报记者 屠晨昕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全书》一套豪华的“基因”书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1-7-10 11:57 编辑



本报记者 郑琳

  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时,有一套书引起了对岸同胞浓厚的兴趣,那就是阵容庞大、迄今还未完结的《西湖全书》。这套从2004年陆续出版的鸿篇巨著,把西湖文化全盘梳理了一遍,堪称研究西湖的“基因工程”。

  《西湖全书》有一个豪华的编纂指导委员会,钱其琛、钱学森、徐匡迪、查良镛、蔡美彪、余秋雨……撰写《西湖全书》的作者也都是每个领域里的专家,他们妙笔生花,旁征博引,再辅以大量精美图片,让这套书承载起“普及大众”的重任。

西湖名人

  西湖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缘起于汉唐,成型于宋代,维系于蒙元时期,复兴于明代,鼎盛于清康乾盛世。循着历史的脉络,与这片湖水结缘的文人骚客无数。

  在《西湖全书》里,历史名人的篇章浓墨重彩:白居易、苏轼、林和靖、于谦、岳飞、洪昇、巴金、司徒雷登、周恩来……这一系列“名人与西湖”书册构成了西湖文化“基因工程”里最亮眼的风景。

  在《苏东坡与西湖》、《白居易与西湖》两册书中,不但收录了两任“市长”为西湖写下的所有诗篇,更披露了许多大众不甚了解的历史细节。灵隐、吴山、孤山、龙井,《苏东坡与西湖》用苏轼所钟爱的各处景致,来串联他与杭州的典故,书中还详细描述了苏轼与方外高人,主持上天竺的辩才法师之间的渊源,以及他做太守时修河赈灾的政绩。

  《白居易与西湖》则用白居易的诗句作为线索,悉数这位唐代大诗人与杭州的渊源。从少年漂泊到杭州,“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到在杭就任后与民同乐、浚治六井,“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直至最后惜别杭州城,“耄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白居易没有想到自己对这个“异乡”如此一往情深,一生魂牵梦绕。这本书还详细记录了白居易治水时的艰难,以及他给杭州留下的传统习俗:春天寻蟹、秋天观潮。

西湖名胜

  说到西湖的景观,第一个跳入脑海的总是被康熙、雍正、乾隆御笔题写过的“西湖十景”。不过,《西湖全书》却跳出了这个框架,为新西湖的各处人文名胜单独开起了单行本系列。《湖滨》、《楼外楼》、《胡庆余堂》、《灵隐寺》、《六和塔》、《吴山》、《北山街》、《西溪》等全都单独成册,构成“基因蓝图”里一道庞大的风景。

  《楼外楼》一书以翔实的史料展现了“楼外楼”的百年沧桑,同时记叙了近 30位伟人名士在“楼外楼”发生的千秋佳话。书中还介绍了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10只杭州传统名菜与八大名宴。

  《胡庆余堂》则带读者进入另一家百年老店。“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这世人的俚语,业中的行话,道出了“胡庆余堂”在药业界和老百姓心目中的份量和声誉。它为何称“江南药王”?它的开山鼻祖是谁?它有什么经营特色?它有哪些灵丹妙药?它当今的掌门人是谁?它从何而来,又走向何方?这本书像一把钥匙,打开历史的迷宫,把一个个问号拉直。

西湖艺术

  历数了名人骚客的典故,描绘了人文景观的蓝图,《西湖全书》还有一个“艺术系列”,全方位展示这座城市的千年文化。《西湖绘画》、《西湖戏曲》、《西湖诗词》、《西湖楹联》、《西湖风俗》、《西湖织锦》……连“名人墓葬”都单独成书,无愧于“百科全书”的称号。

  《西湖楹联》和《西湖诗词》两册书,将杭州及西湖从古到今的各种楹联和诗句收集起来,做些评点,配以历史、人文、地理等背景资料和图片,在西湖的优美环境和氛围中,欣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受其高雅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西湖织锦》一书,则以20世纪20年代以来杭州的风景像景织锦为主线,以风景古香缎为辅线展开,对西湖织锦的历史沿革、工艺技术、各个时期的产品风格、西湖织锦的收藏等一一进行讨论,告诉你一种西湖边的织锦,和一个织锦中的西湖。


历史上的西湖书

《西湖梦寻》 张岱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张岱的文字虽属明末的古文,今人读来依然不难理解,文短意赅,字字珠玑。他把西湖周圈的诸多名胜逐一介绍,有人评价,携此书在手,方能体会西湖意境。

《西湖游览志》 田汝成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明代田汝成卸官后归寓杭州,游览湖山胜迹,写下《西湖游览志》。本书研究了杭州西湖及周边景物的历史变迁、兴废沿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因名胜而附以事迹,鸿纤巨细,一一兼赅,非惟可广见闻,并可以考文献。”

《说杭州》 钟毓龙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钟毓龙是清代最后一批举人之一。对湖上旧迹,作者在记下传说、神话之余,更细考变化沿革,订正旧说,简明而有条理。作者的文字可当山水散文来读。

《西湖旧影》 梅重、钱月明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

  这是一本汇集了众多西湖老照片的画册,这些照片大部分拍摄于20世纪初,为读者展现了昔日西湖的风貌。照片里的点滴,有的今日依然存在,有的早已消失。

《走读西湖》 王旭烽

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

  “家在西子湖上”的著名作家王旭烽把西湖看成一座书院,边走边读。她说:“西湖是这样的所在,你会因为找不到最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她,而陷入幸福的彷徨。”

《西湖民间故事》 陈建一

浙江摄影出版社,1978年

  本书为西湖民间故事经典版本,老杭州湖景、山泉、碑亭、街巷、土产各有美丽传说,读来令人不忍释卷,自1978年首版至今,一版再版,深得读者喜爱。再版书除文本外,又附上了一些双色西湖旧照。

          陈宽 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西湖书画集》一段灵动的“前世今生”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1-7-10 11:59 编辑

本报记者 郑琳

  在西湖申遗过程中,有一本书,专家们几乎人手一本,成为申遗过程中的“官方资料”,那就是由杭州出版社出版、西湖博物馆编著的《历代西湖书画集(一)》。

  翻开这部大部头画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幅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宝物: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手札二帖,以及苏轼最著名的真迹《次辩才韵诗》。

最早的“西湖全景”,还没有三潭印月

  北宋隐士林和靖的手札、一代名家苏轼的《次辩才韵诗》、南宋画院山水大师李嵩的《西湖图》、清雍正时代的《西湖十景》、乾隆时代宫廷画师的《西湖行宫图》……在没有影像技术的古代,文人的画笔就像人工“摄影机”,让后世见证历史。这本画集引领读者,从北宋一直到满清,循着古代文人的视角,感知西湖的“前世今生”。

  为了让这些价值连城的历史真迹来诉说西湖的“前世今生”,西湖博物馆的编委们费尽心力。“自从西湖博物馆2004年筹建至今,我们历经6年进行西湖文物文献征集、大量古籍和书画集的信息查阅汇总,建立起西湖文献资料的数据库。”西湖博物馆副馆长刘春蕙说,“这本画集上的内容,全都来自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馆藏,以及通过民间征集,经过专家鉴定的历史珍品。”

  “例如上海博物馆收藏,南宋李嵩的《西湖图》,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西湖全景图。” 该书的编撰作者赵剑平给记者介绍。西湖景观缘起于汉唐,经过白居易的治理和不遗余力的宣传,开始吸引天下人的目光。但今天已经见不到唐代以前与西湖有关的书画真迹,只能从文献资料上考证。“而到了宋代,经过苏东坡的疏浚与大力宣传,西湖景观又有了质的提升。南宋画院的山水画家们,常年聚集在西湖周边,吟诗作画,创作了大量西湖风景题材的绘画。”赵剑平说。

  李嵩的《西湖图》久负盛名,用清淡的水墨写景,从葛岭到南屏,景物一一可辨,雷峰塔和保俶塔,在千年前的西湖两岸遥遥相望,只是那时候还没有湖心三岛,因为“三潭印月”是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才有的景色。

雍正时代的“西湖十景”,与今天完全不同

  在众多的名家名作中,也有西湖博物馆自己馆藏的“镇馆宝”,清代佚名画家创作的《西湖十景》就是其中之一。有趣的是,这一套“西湖十景”的名称,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康熙、乾隆御题的十景完全不一样。“宝石凤亭”、“蕉石鸣琴”……每个景致似曾相识,却像熟悉的陌生人。

  “这套作品的价值非常高。”赵剑平告诉记者,“它正好印证了雍正时代李卫所著的《西湖志》所记载的,重修西湖十八景的记录。其实每个时代所推崇的西湖景观都是不同的,雍正时期,李卫重修了很多新的景观,例如‘宝石凤亭’,就是当时在宝石山新建的亭子,这在《西湖志》上有记载。但到乾隆时代,这些景观都不流行了,于是后世无法再看到当初雍正时代‘十八景’的样貌,它们成了那个时代的‘绝版’。”这套《西湖十景》中的每幅作品都在印证历史与今天的差异。

  清代宫廷画师,为乾隆皇帝游西湖准备的“御用地图”,成了这次西湖申遗中最重要的历史凭证之一。“当韩国专家看到这幅《西湖行宫图》的时候,简直爱不释手。”赵剑平说,“地图上的每一处景点,都和他需要考察的西湖景致一一对上了。”

  这幅画被收录在了《历代西湖书画集》里。画把整个西湖的大小景点,以及遍布西湖的每一处皇帝的行宫,都精确地绘制出来,甚至还标明了行宫与周围景点之间的距离。于是,这张200多年前的皇室地图,就成了申遗专家们最值得信赖的考察资料,只要循着地图上的标识去西湖边“踩点”,就能评判出今天的西湖与历史原貌之间的距离。

西湖书·书人书语

中国的亭又与历代的文人雅士有着深缘。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称,雪夜中望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而已。但这一“点”,小则小矣,却点在最恰切的位置上,具体而微,小中见著,西湖因之亦变得格外精神起来。  ——《西湖亭阁》作者 周新华

  历史上的西湖是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湖诗自然要反映世俗生活乃至政治事件,但总的来说,西湖诗超越于外在的表现,较多地开拓了内在的人性化世界,体现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西湖诗词》作者 吴晶

  南宋建都临安后,皇城依傍凤凰山,西湖水,不免留下“西湖”痕印。钱币也不例外,品种繁多,别具一格。

   ——《纸币西湖》作者 储建国

  说《长生殿》孕育于杭州,完善于杭州,并非虚言。洪昇一生为仕途与生计漫游天下,行踪自不局限于杭州,但杭州对他的影响却是深重而不可替代的。

    ——《洪昇与西湖》作者 吴晶

  康熙、乾隆几下江南,临幸杭州,(这本书)以清乾隆年间的《西湖志纂》为主要参考依据,从灵隐三志等各种古籍志书中寻取材料作为佐证。

——《康熙乾隆两帝与西湖》作者 冷晓

  对于杭州人,最让他们觉得骄傲和感恩的还是钱王。尽管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小小藩国,但杭州正是从那时起,才真正从中华大地上崛起,成为一座中国的甚至世界的名城。 ——《钱镠与西湖》作者 王建华

  我与文澜库书有缘,数回得睹国宝《四库全书》,诚毕生读书之幸事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近年又多次登临文澜故阁,如入圣地,抚今追昔,感慨良多。

——《文澜阁与四库全书》作者 顾志兴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人”,考考你

本帖最后由 jason 于 2011-7-10 12:06 编辑

本报记者  屠晨昕 陈宽

  小记出了一张关于西湖文化的问答试卷,有选择题、识图题和判断题,题目参考自《西湖全书》。看看你能拿几分,看看你对西湖的了解程度有多少,答案就公布在本期的全民阅读周刊版面上。当然,你也可以在钱报网(http://www.qjwb.com.cn/)上答题。

  你还等什么呢?赶紧拿起试卷做题吧!证明你是一个合格“西湖人”的机会来了……

【选择题】
1.以下哪些不是在西湖边住过的美女:

A.苏小小;B.祝英台;C.李香君;D.陈端生

2.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担当的官职是:

A.刺史;B.节度使;C.御史;D.长史

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出自白居易的哪篇诗词:

A.《忆江南》;B.《寄题郡楼》;C.《杭州回舫》;D.《东楼南望》

4.灵隐寺创建于:

A.328年;B.228年;C.128年;D.公元前328年

5.民间传说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镇于以下哪座塔下?

A.保俶塔;B.雷峰塔;C.六和塔;D.白塔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哪位诗人写西湖的名句?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苏东坡

7.张艺谋的实景剧《印象西湖》,作曲者是:

A.坂本龙一;B.灰野敬二;C.久石让;D.喜多郎

8.以下哪个景观不是“柳浪闻莺”中的景观:

A.学士港;B.赵公堤;C.钱王祠;D.柳浪桥

9.以下哪个景观不属于老“西湖十景”:

A.平湖秋月;B.雷峰夕照;C.满陇桂雨;D.三潭印月

10.以下哪些传说故事与西湖无关:

A.钱王射潮;B.许仙与白娘子;C.七仙女;D.梁山伯与祝英台

11.康有为晚年隐居杭州,筑别墅名为:

A.郭庄;B.刘庄;C.汪庄;D.康庄

12以下哪个菜不是杭帮菜的代表作:

A.过桥米线;B.西湖醋鱼;C.东坡肉;D.龙井虾仁

13.对杭州有深厚感情,并题写“西湖永在我心中”的是哪位作家:

A.郁达夫;B.鲁迅;C.巴金;D.郭沫若

14.在第五套人民币的背面,是西湖的哪一景观:

A.断桥残雪;B.曲院风荷;C.南屏晚钟;D.三潭映月

15.以下哪个是李渔在西湖的别墅:

A.层园;B.红楼;C.马岭山房;D.恒庐

16.首届西湖博览会创办于哪一年?

A.1919年;B.1929年;C.1939年;4.1949年

17.因为景仰民族英雄张苍水而愿与他比邻而葬的西湖文化名人是:

A.李渔;B.李叔同;C.章太炎;D.苏曼殊

18.跟隐士林和靖最密切的梅花胜地是:

A.青芝坞;B.孤山;C.超山;D.梅家坞

19.在抱朴道院和初阳台上炼过丹的古人名字是:

A.王重阳;B.慧理;C.济公;D.葛洪

20.为秋瑾墓汉白玉雕像座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字的人是:

A.张静江;B.汪兆铭;C.孙中山;D.苏曼殊

【判断题】
1. 白居易在西湖边筑造“白公堤”的目的是方便游客出行。

2. 西泠桥畔有个亭子,叫“慕才亭”,亭内是钱塘名妓苏小小之墓。

3. 苏堤北端的跨虹桥堍,濒湖有一个风雨亭,是为了纪念秋瑾而建的。

4. 林风眠故居在植物园大门北侧,里面有他当年在法国、德国时的老照片。

5.“南屏晚钟”是指南屏山北麓净慈寺内的一口钟。

6.《疗妒羹》叙述了发生在西子湖边孤山下的美丽故事,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作品。

7.《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杭州人(当时叫钱塘),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寓居于杭州。当时罗贯中不仅在杭州结识了施耐庵,还帮助了施耐庵编纂了《水浒传》。

8.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里,鲁智深在杭州雷峰塔坐化。

9.“活佛”济公先是在灵隐寺出家,后来到中天竺修行,后来到虎跑寺圆寂。

10.俞曲园的孙子叫俞平伯,小时候也在孤山的俞楼住过。

11.“断桥”叫法的来历,是源于中唐诗人张祜孤山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

12.《白蛇传》里的许仙,在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清代的《雷峰塔传奇》里,都被叫做“许杏”。

13.“曲院风荷”中的曲院,本来是北宋时的酿酒作坊。

14.史量才的妻子沈秋水是古琴高手。

15.大作家泰戈尔和萧伯纳都来过美丽的西湖。

16.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由印度高僧慧理所创。

17.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在杭州小营巷。

18.被性学家潘光旦拿去做“影恋”分析的西湖名人是陈端生。

19.盖叫天的杭州故居叫风雨茅庐。

20.“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说的是杭州太守苏东坡的歌姬。

【杭州方言题】
1.公共汽车站,两个老太太碰面:

甲:你介格才子来啦,等得我们急都急煞。

乙:呶,早干头将子要来嘛碰着个落底毛子的朋友,头班车脱落弄到格毛子来。

问:才子、将子、落底毛子分别是干什么的?

A.唐伯虎、杨家将和破落弟子

B.财主的儿子、酱鸭子和落后分子

C.儿子、蚤子和蚊子

D.才、刚刚、从前

2.小菜场里,女菜贩与男顾客讨价还价后,面带笑容说的话:

男人:这个女人家真当蛙抓。

女人:这个男人家真当十骨。

问:他们在说什么?

A.女人堪称爪哇国美人,男人是个硬骨头

B.女人棘手,男人小气

C.女人哇赛,男人酷

D.女人哇拉哇拉抓人,男人泰山压顶不弯腰

【识图题】
1.以下哪个不是西湖边的别墅?


2.以下哪一个景观是宝石流霞?


3.以下哪一位西湖文化名人不是葬在南山公墓?

A.潘天寿
B.王映霞
C.黄宾虹

【转载完】

发表于 2011-7-1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方言题目有意思。
发表于 2011-7-1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题有点难
发表于 2011-7-1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申遗后,媒体这样的跟进,有点意思。
发表于 2011-7-11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汤姆 于 2011-7-11 02:50 编辑

方言题有点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杭州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4-27 12:00 , Processed in 0.67602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