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列高速列车正在京沪高铁上海段快速运行。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安全:遭遇危险时旅客可拉停车拉手
京沪高铁开通后,两地的车程将不到5个小时,可谓“陆地飞行”。京沪高铁列车能否实现安全运行,与既有线路的动车组列车存在哪些不同?
据媒体记者体验,京沪动车CRH380BL动车组每节车厢的两端都有一个红色的拉手,一旦乘客发现车内车外有意外发生,拉动这个拉手就会停车。同时,司机也会得到信息,并判断目前运行区段是否适合停车,及时作出是否继续行车的处理决定。
据了解,列车上有1000多个传感器,对列车的关键系统和部位的温度、速度、加速度、压力、绝缘性能等均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列车运行状态的各种信息,然后显示在司机室显示屏上。这些信息一旦超出限值,或者司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回应和处理,列车监控网络系统就会通过控制系统触发列车的紧急制动,保证行车安全。同样,当列车超过一定限制速度时,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报警并自动限速。
此外,动车司机室还设有“司机警惕装置”。司机脚下有一个按钮,要求司机在一定时间内就得踩一次,一旦超出时间没有踩踏,该按钮就会发出警示,提示司机作出反应;如果司机在几秒钟之内没有做出回应,列车就会自动停车。
这是5月29日拍摄的正在试运行的拥有VIP座席的京沪高铁商务车厢。新华社发 钮一新 摄 通讯:车厢内配备3G无线网络和插座 对于经常往来各地的白领、商务人士来说,乘坐飞机时最痛苦的莫过于,航班飞行过程中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如同聋了瞎了一样。那么,京沪高铁将是什么样的情况? 据媒体记者乘坐试运行列车了解,在京沪高铁的CRH380动车组上,每个车厢均有3G无线网络,可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为便于旅客办公、娱乐需要,车厢内充电插座很多,部分车厢每个座椅后均有插座。 在试运行的高铁列车内,通过动车组设备转化提供的3G网络上网,可以打开网页浏览新闻;但在部分区段内,遇到有图片时,打开网页速度较慢。就此,专家表示,列车每节车厢都安装了无线交换设备,可以无线上网;但由于列车要穿越多个省市,3G网络由不同的电信部门运营,不同地区、地形条件下的网络环境不同,上网速度会受到影响。 |
|  |
5月29日,正在试运行的京沪高铁列车驶离上海虹桥站。新华社发 钮一新 摄 降噪:一轨连千里拒绝“咣当咣当” 在不少人心目中,对于火车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咣当咣当”的节奏声。而与传统铁路线路不同的是,运行在京沪高铁上的列车将不会发出如此响声。这是为什么? 专家介绍说,京沪高铁全线是无缝线路,也就是一根钢轨从北京一直连通到上海,其间没有空隙,大大减小了列车与轨道的摩擦声。 据了解,钢轨从钢厂出来时,是100米一根;拉到焊轨基地后,每5根焊到一块儿;运到施工现场,再每4根焊到一起,长度到了2公里。最后,这2公里长的钢轨还要被焊接在一起,叫“锁定焊接”。 6月1日,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员工在220千伏墉桥开关站检查运行设备。新华社发 马勇 摄 节能:人均每百公里能耗仅轿车两成 京沪高铁CRH380BL列车内全部采用LED节能光源照明,与原来的卤素灯相比,不仅可以取得同样的照明效果,还能一列车每小时节约5度电。 CRH380BL列车制动时,通过列车的惯性,将其动能转化成电能,回馈到电网上。试验证明,动车组从380公里的时速每实施一次快速制动停车,将有近3000兆焦耳的能量回馈到电网。这样既能减少制动盘和闸片磨耗,又能节能环保,降低运行成本。 据中国北车技术人员介绍,CRH380BL动车组以380公里的时速运行时,人均每百公里能耗小于5.2千瓦,是飞机的1/8,轿车的1/5。 | 5月11日上午,在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工作人员擦拭即将开出的首列高速列车。京沪高铁预计在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新华社发 造型:车头像“猎豹”可减一成阻力 京沪高铁CRH380A动车车头造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长征火箭。新车头长12米,比CRH2动车组的车头长2.6米,使车头在减少气动阻力、降低气动噪音、减小气动升力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最初,研发人员设计了20种列车头型备选方案,通过技术性、文化性和工程可实施性等分析比较,初选了10种基本方案。之后,从中优化选取了5种头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模型风洞试验,经过再次比选优化和试验验证后,确定了两种方案投入施工设计,并最终完成了和谐号CRH380A头型的样车试制。最终造型概念取材于长征火箭,寓意比肩航空,取势腾飞。 CRH380BL列车部分采用CRH3型动车组的“海豚”头型,部分采用全新的流线型车头,长度比“海豚”头长2米,看起来像奔跑的“猎豹”。改进后的车头在气动阻力方面,降低了近10%。 |
|